|
1 I2 X \+ j, A“上海的女儿”黄英:中西合璧,走进独爱的艺术歌曲“后花园”
" v; ] S: M$ ~. w2 z
: H: S; p* [. S2 O9 y她是蜚声国际的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第一位在歌剧电影中担任女主角的华人歌唱家,被誉为“中国飞来的夜莺”。她的音色柔和甜美、演唱技巧灵活高超,舞台表现力更是激情生动,活跃于海内外顶尖舞台、主演众多歌剧的同时,也力求让更多中国作品传唱全球。3月5日,“上海的女儿”黄英将携手钢琴家薛颖佳再度登台东艺,以“爱”为主题,精心挑选近20首东西方艺术歌曲以及歌剧经典选段,将“爱的喜悦”通过动人歌声传递给每一位听众。
; Y. `& ^4 P5 `0 _& B. F& x* _% M
" p# S E) u$ F" `8 h- E8 u“英国演员德雷克·雅各比说过:电视剧使你成名,电影让你富有,但只有话剧舞台才是最完整的演员体验。套用这个说法,对于歌唱家来说,歌剧使你成名,音乐会带来事业,但是独唱音乐会,尤其是艺术歌曲的专场,才是一个声乐艺术家独爱的后花园。”演出前,黄英接受媒体采访时,详细地剖析了自己为这场音乐会所做的准备。“不少好莱坞大明星成名之后,还是要回到百老汇话剧、音乐剧的舞台,尽情展现他们的实力;作为一个专业的歌唱家、严肃的音乐家,我也希望不断挑战自己,在舞台上成为年轻学子心中的楷模。”
7 o$ m% a( T% j5 \% I6 p" ^
4 P3 ^" {! c' P
! s( t1 [9 R% l8 E) q H$ d% W
采访过程中,黄英特别提到了声乐教练(vocal coach,也称艺术指导)这个概念。她在看来,“一个声乐老师加上好几个声乐教练多管齐下,才能培养出一个很好的学生”。“声乐教练不是简单的钢琴伴奏,对学声乐的人来说,声乐教练是非常重要的。”黄英认为,拥有扎实的钢琴演奏功底,帮助声乐演唱者把握好音准节奏,是声乐教练所能达到的最初级阶段;在此基础上,声乐教练应当对声乐曲目很熟悉,甚至精通多国语言。她期待着,国内的声乐教练能够不断和国际接轨,在中国发扬光大声乐艺术。8 c2 [ x' A' r! O( t
/ d& h" e$ ?% B+ [
用不同语言随心吟唱自己喜爱的歌曲& S4 V$ O* J9 L5 h$ d
% p% n% l5 _7 X; S8 n2 Y3 m此次“爱的喜悦”独唱音乐会选曲,展现了黄英对声乐的深刻理解和对艺术的广阔视野。“选曲考虑到了我的身体、声音状况,整体曲目风格是否抑扬顿挫,所有曲目都是我喜爱的,有些咏叹调我之前也唱过。”黄英表示,艺无止境,每一次演出对她来说都是学习的过程。她将在上海舞台用不同语言随心吟唱,带领大家探寻中西艺术交融的浪漫意境。. R/ N, y2 }! l+ o! J, H
7 i5 ?% V. P- U* _4 B" X2 r上半场,听众将聆听到亨德尔、切斯蒂的巴洛克歌剧和清唱剧,法国作曲家马尔蒂尼、普朗克的艺术歌曲,还有意大利歌剧巨匠普契尼多首经典咏叹调,以及“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下半场黄英将倾情演绎青主《我住长江头》、丁善德《玛依拉》、刘青《越人歌》等一系列作品,这些作品既蕴含古典诗词浓重的人文气质,又具有中国艺术歌曲独有的韵味。0 P+ C1 t/ G* P+ O
/ p* P% Q) h1 l; r- L/ V
% ]' T8 y0 X4 l/ b6 w7 P' r
5 K* ~& E1 {9 Q; B" p3 @; S
音乐会上,黄英将用意大利语演绎《蝴蝶夫人》中《晴朗的一天》这首重抒情的经典唱段。黄英是拍《蝴蝶夫人》的电影出道的,《晴朗的一天》也是其成名歌曲。不过她坦言,“这个角色其实是写给大号女高音的,但我属于小号女高音,很多角色不是那么适合自己,但在减去厚重乐队的钢琴伴奏下,我也不时会演唱《晴朗的一天》”。正如乐评人张可驹所说,“可能人们有关她(黄英)与《蝴蝶夫人》的记忆,还是太深了吧”。
1 T, J: a' y' f- z7 T* j7 q# b" O0 u% v( A/ x9 l4 ~
对于下半场的中国作品,黄英表示自己非常喜欢丁善德《爱人送我向日葵》,“这首歌其实女高音唱是最合适的,伴奏写得非常有艺术性”。她还特别提到了张瑞的《歌》,“金钟奖这几年不少女高音都在唱,这首歌男高音石倚洁老师也唱得非常好,很多年轻学子也在学这首歌,我们大家教学相长”。此外,黄英还将用美声唱法演绎《在水一方》等旋律动人的歌曲,“我相信好歌曲是能够打动人心的,哪怕其中有些歌难度不高或者像流行歌曲,但只要我喜欢并且把它们唱好,听众也会感受到”。
, ?3 p* R7 O* |" Q% |; o1 s7 c( q x4 r1 Q
$ Y% `) _! z: u& C0 L* I
" A! Q' Q! R2 m) M3 E& m
作为“上海的女儿”,黄英还将特别演唱奚其明《梧桐树》。“我是在梧桐树边长大的上海人,现在又住在上海老城区,所以每次我走过梧桐下,情不自禁都会唱起这首歌曲。这首歌旋律非常优美,我非常有感觉。最近有一部电影《爱情神话》很火,我还和朋友们做了一个‘嘎三胡’的聊天节目,节目录完以后点击率还挺高的,但我自己都不敢看。”黄英笑着说。! Q2 \' g6 a& y) w- ?) j
9 I% L! } _" _- p: }9 @
从事声乐艺术需要脑力体力智慧相结合
+ _9 J# U2 c! j5 v
" i' [! x3 k% T为表彰其在古典音乐和歌剧领域的非凡成就,黄英作为杰出的国际知名女高音歌唱家于2013年荣归故里,受聘成为母校上海音乐学院专家教授,并担任声乐歌剧系副主任,主持“大师班”和“专业发展指导”等课程以培养后起之秀,并同时还努力探索中西文化在音乐领域的融合与互补,力求让更多的中国经典艺术歌曲之美传遍全球并发扬光大。( F$ R" a1 w7 W$ d
" [" Z9 I1 i; S- b“学美声不是光嗓子好,就能成为专业歌唱家的,这是一门需要脑力、体力、智慧相结合的工作,还需要满腔的热爱。”黄英说,声乐学习者必须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很多艺术歌曲都是根据大文豪、大诗人的诗歌谱写的,需要深入积累和不断磨炼,才能把一首歌理解到位并且唱好”。. `# o. M- l9 m, }9 F# u! Y5 R4 C2 }
0 b6 p8 Q4 W' S' l/ q+ R
, b2 }$ e' i5 b; O2 l; v, q, A) C! q* }$ a* V& F% K! O4 \
“如果说一些西方艺术歌曲像油画,那么中国艺术歌曲就像山水画。当我演唱一些上世纪30年代创作的中国艺术歌曲时,我会想到小鸟,想到苏州园林,而且要把中文唱得字正腔圆。”黄英说,演唱外国艺术歌曲也是一样,不能满足于鹦鹉学舌,“还要学会发音的规则,我们语言课会用到国际音标的注音,帮助学生正音,去年我们上音声歌系也找了国外的歌剧导演,在线上给学生们细抠发音”。黄英说,她在教学过程中,也会要求学生“理解所演唱的每个字的意思,把每个字都唱得富有感情”。 Q( w" {* }* ^, B p
7 G T7 J9 t% i- E' R$ \- l
作为从事声乐艺术的“过来人”,黄英特别特性有志于从事这门艺术的学子,“学校里给到的语言课只是基础教育,如果想要有更多的提升,还得花时间自学”。黄英本人也是这样做的,疫情发生之前,她经常在国内国外跑动。“最近十年,我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国内。2019年7月,我去法国学习法国艺术歌曲,2020年初我又从伦敦回到上海……”除了学习语言,黄英也鼓励学生抓住各种学习机会,提升文艺修养。“学好音乐学院的课程之外,还得浸泡在其他艺术当中,获取养分。之前我去巴黎,各大博物馆都去看过,一天看不完就分好几天去。现在因为疫情原因大家暂时出不去,我们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自学中外历史。”
4 l2 a- R" D7 X5 @1 B( M6 E6 }
$ m! Y: Y% G' U9 ~: P
0 c+ J P) I- r! o
& }1 m6 V( \4 y2 [0 V7 e1 d6 B, h$ W“这两年,每年报考我们上音声歌系的学生都有超过1000人,进入复试的却只有几十人,可以说是百里挑一了。”黄英说,学声乐是一条很苦的道路,“学生们要排除方方面面的困难,还需要日复一日的学习和调整”。面对这些声乐人才,黄英觉得任重而道远,“我们有责任和使命去帮助他们,也需要合适的老师去开拓和发掘这些苗子的潜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