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353|回复: 2

初学者必看的音乐课堂 ------- 基本乐科

[复制链接]

2708

积分

97

听众

1031

金贝

社长

积分
2708

管理员

南极星 发表于 2012-8-11 11: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节 音的形成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看不见又摸不到的“音”倒底是什么呢?
“音”是一种物理现象。它是由于物体受到振动,而产生“波”,再由空气传到您的耳朵里,通过大脑反馈,您听到的就是“音”。

第二节 音的分类

物体的大小、薄厚与振动的强弱不同,所产生音的高低也就不同,这样就形成了高音、低音、强音、弱音。

“音”大体又分为“乐音”与“噪音”两种。

1、乐音(musical tone)

振动起来是有规律的、单纯的,并有准确的高度(也叫音高)的音,我们称它为“乐音”。

2、噪音(noice)

没有一定高度的音。它的振动即无规律又杂乱无章的音,我们称它为“噪音”。

您明白了吗?

第三节 音的性质

音的性质可以分为:高与低、强与弱、长与短,还有音色等几种。

由于音的性质有这么多的不同,所以才会产生出不同的乐音来。使我们可以听到各式各样的旋律。也通过不一样的音色,让我们辨别出哪一种声音是由钢琴弹出来的,哪一种声音是小号吹出来的。二胡和小提琴同样都是弦乐器,可是它们的声音又各自有所不同。也可以区分人声,哪些是女高音,那些又是男低音等等这些不同的发声体,你会发现:

音的性质在音乐领域里的意义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

乐谱的知识

第一节 什么是乐谱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们为了能使音乐保留下来,并且便于学习与交流,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记谱方法。象我们唱歌,或者演奏某一种乐器,仅仅靠记忆,或者是口传心授都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乐谱。按照作曲家提供的乐谱,才能演奏和演唱出美妙动听的音乐。也由于有了乐谱,才使得很多的优秀作品流传下来。比如我国优秀的民间艺人华彦钧(瞎子阿炳),他从小爱好音乐,勤于学习,既能唱又能演奏,当时当地的乐器样样精通。群众非常喜欢听他的演奏和演唱。他能奏“十番鼓”,“十番锣鼓”,又掌握许多民间唱腔,还创作了大量的乐曲,如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及琵琶独奏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等和一些优秀的民间唱腔,他所创作演奏的作品,个个是精品,但由于生活所迫,流落街头,成了一个街头流浪艺人,受尽欺凌与压迫,受尽了折磨,刚刚解放就病故了,仅留下了有限的曲目,带着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离开了人世,再没人记得这些。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失落,给我们留下更多的遗憾。

乐谱实在是保留曲目、交流文化的重要工具。




第二节 乐谱的分类  


我国早在古代就发明了乐谱。记谱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比如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公元九世纪我国唐五代世俗歌舞音乐的琵琶伴奏谱手抄本《敦煌曲谱》、《敦煌卷子谱》,曾经广为流传的《工尺谱》,古琴演奏用的《古琴谱》,锣鼓用的《锣鼓谱》等等,这些古老的乐谱有的还延用至今。现在我们的专业音乐工作者还在研究它们。此外还有现在仍广为应用的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所熟悉的用阿拉伯数字来表示的《简谱》。以及国际上流行通用的《五线谱》等等。

第三节 五线谱的优点  


《简谱》的优点:它比较简单,容易掌握。在单旋律的情况下运用还算方便。但是如果是多声部(几个音同时出现)或者是音域比较宽(高低音距离较远)以及转调频繁的时候,简谱就不那么方便易读了。

相反五线谱在这方面却有着很大的优势。首先五线谱在视觉上有明显的表示。比如那些复杂的和声(在一个位置上有几个音同时出现)(如谱例1)很容易识别。视觉非常清楚。其次在表示旋律方面尤其是高高低低的众多音的形态更是一目了然(如谱例2),就好象站在我们面前的一排排的人,哪个人高,哪个人低,而哪些人胖,哪些人瘦,都是很明显的,一眼望去很容易辨认。因此在国际上广为使用的基本上都是五线谱。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积分

81

听众

6554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高级

积分
20208

YCGC三等奖

慧眼观音 发表于 2016-12-19 13: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乐理知识我只懂点皮毛,谢谢南极星社长推荐的知识。希望还有续篇。谢谢!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积分

72

听众

7582

金贝

总编

积分
20902

大版主宣传大使最佳版主论坛元老

童心不老 发表于 2016-12-20 06:4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感谢站长良苦用心。期待下文。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2-25 19:15 , Processed in 0.117830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