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音乐特色
0 b4 `$ f; p7 m: ?7 w3 G
0 k1 e# h; L+ R (1).音乐风格平易近人,有素人吟唱的风格。
. r" T& T4 t, q$ E( ?( Q& x
% W. Y* H3 R y' ` (2).歌声彻底颠覆乡亲的心,为传统的客家音乐走出现代之路。
@) i! ^2 v/ }0 J2 K: \8 p ]4 r1 t' s% N
(3).从传统客家音乐取材,再结合现代表现的新音乐,正是世界音乐的精神。
0 X$ t; J Q# t) _
0 l0 Z( [! `# m: q. ]+ T (4).以西方摇滚乐为基础,融合民谣、蓝调、爵士的乐风。- {. x4 }; r- r! ^. E! k* W1 t
& ~7 I; G' e# T& g" D3 t" p2 ~ (5).以音乐呈现母语之美。创作时,母语以音乐的型式,自然而美丽的呈现,而不是语言被音乐所驾驭。 o _: i: S+ q/ l; b5 \% }% d
4 Z" g+ x2 U. ] (6).结合客家文化、客家山歌、传统民间写实生活的新古典音乐。
1 L x& D9 t: h" d; S+ i7 k
3 @* m( ?, d. i, G& w5 G$ d* t+ Q0 m & w% B3 y; h) Q; j; G
9 u/ S* S* p5 g0 `7 }: j) }: u( a 十、庙坪弹唱--落实音乐回归人间现场理念。+ ?/ m) [* \+ ~+ s Z
) T7 T* ]' j9 e8 j9 O0 c8 q+ ]
没人邀请,没人宣传,没人佈置,没人管理,北埔慈天宫的星期天形成了另一个庙会,人潮从一开始的老人小孩,到后来包游览车专程来听歌的场面,让阿淘哥成为北埔柿饼、膨风茶外的另一特产。透过长期有如傻瓜式的表演过程中,也促成了阿淘哥与北埔居民的深刻互动,客家小乡的纯朴民情与优美的田园风光,提供了阿淘哥源源不断的创作思绪。他这种强烈实验性的自发性表演,已深深地和聚落形成了生命共同体,每一首歌都是一个故事,生活的经验直接就填在歌词裡。8 N! P. Q7 Z- }6 I
9 k& D: D0 T* i# E3 m9 W+ d2 o
4 y1 n$ l3 c) A
7 \( _) c' {1 o! Q3 Y a) l: W
陆、别人对他的看法% l" t6 I# ]. n8 ?2 s: s0 n
" }0 n/ h5 z& u
喜欢亲近自然、注重生态保育的陈永淘,大家都叫他「阿淘」、「淘哥」或「阿淘哥」,不论是七、八岁的小孩,还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家。有人称他为歌手,其实并不恰当,许多人则喜欢称他是「吟游诗人」,因为阿淘哥的每首歌都像诗一般,来自他对灵魂、土地与自然的亲身体验,而有感而发,因词曲具有人文精神,加上以一把吉他走唱的风格,被誉为「吟游诗人」。另外,也有「民谣诗人」、「吟唱诗人」、「海陆客家摇滚诗人」等称号。
: a5 _- j) L4 v/ _) B! l( o v5 p$ G
台北之音主持人何颖怡则形容陈永淘的音乐是「台湾创作专辑中少数接近世界音乐的精神」,除了对于大环境变化的悲鸣之外,「运用直逼诗的语言歌词创作客家音乐的新境界,十分耐听」。
, ]# W0 o/ a" s5 d, ~
& d' }& `- R% Q; m, B$ J$ y# R3 T 「他让客家歌曲有了突破」、「歌词很容易唤起客家乡亲的童年回忆」、「他的歌很平实,不虚华,很自然。」、「终于有人作了好听的客家歌,替客家人争了一口气。」-------客家乡亲谈起阿淘哥,个个讚誉有加,阿淘哥成了客家乡亲心中的英雄,阿淘哥说:这真是始料未及。5 g! Z) |& F* u8 k% Z
2 G: F# E' v- |( q
+ F9 `; R2 H8 C3 I) C; `3 ^6 j3 }
$ r! L; E) T1 H0 X柒、新客家童谣创作趋向
3 @* F9 F1 d( G# N& x
9 f, ]2 {0 W l, e2 @0 ? 由于阿淘哥本身是个素人歌手,他的创作泉源,绝大部份来自童年经验,以及对成人世界的反省,四年多的专注创作下,出现许多为小朋友创作,或是适合小朋友表现的歌曲。阿淘哥住到北埔初期,就曾为小朋友们写了几首好听的歌,如「涯还记得」、「鲜鲜河水」、「看天河」。「看天河」这首歌,阿淘哥是为他的孩子彦兆所写,这首歌曾在八十八年四月间,被公视选为八点档连续剧「曾经」的主题曲。; I/ \ c0 |/ E) b
* G. g0 ]# C5 t" k. U% o
又阿淘哥搬至峨眉与学校有互动之后,发现客家庄的孩子们一个个快要丢掉自己的母语,一个个都在听无厘头的流行歌,他觉得有必要先推动孩子们的客家音乐与大家分享,同时推动峨眉客家儿童合唱团的成立,让客家新音乐提早扎根。
% x& M" U. U# t/ ]4 ~+ [
+ Y' |! d! V3 O. W8 Q$ i0 W+ i1 S 他在创作和表演的过程中,从来没有利用五线谱,因此他教小朋友唱歌,也以直观的听和唱来进行。对于声音表情的传达, 歌曲内容的领会,它使用了不同的方法。在教「鲜鲜河水」的时候,阿淘哥回忆童年的河水;教「新竹风情」,让孩子表达对每个乡镇的印象;唱「童年」,先玩摺纸飞机;唱「禾哔仔」,就考验大家对鸟类的认识。
- }/ c5 b7 a3 a9 S0 k x9 B
: w9 Q8 K$ Z4 [& g; u5 {0 [ 孩子的歌裡,有溪流、高山、白云、银河、动物、植物,其中有许多是现代孩子少有机会亲近的,像老鹰、白鹤、蛇、蟾蜍、乌鸭、母猪、萤火虫-----。听著孩子用客家话把一、二十年前这些环绕在台湾人身边的亲切事物唱出来,特别让人感动。
! I: t0 C4 K+ N4 R* {" }
6 F2 a8 |) G" a8 N 他说这第三张专辑主要是做给孩子听的,「因为现代的客家父母不知道该给孩子们听甚麽?唐山过台湾跟他们有甚麽关係?他们听来不会有感觉的。歌要跟他的生活相依相息,唱起来才会感动,再说我的歌唱得再好,也没有小孩的歌声美。」
5 P C1 P% L6 y7 s+ ^8 \' S0 w \6 O; R
这张专辑的曲目包括「鲜鲜河水」、「鹞婆」、「加了蜜」、「看天河」、「童年」、「新竹风情」、「树」、「禾哔仔」、「涯还记得」、「摇篮曲」等十首,其深刻活泼的意涵与形式,完全跳脱了传统儿童音乐的范畴。以海陆和四县两种客家腔轮唱表现,歌词内容不故作童言童语,而以真切如诗的语言,铺陈人们共同的成长经验。现笔者就阿淘哥为小朋友创作,或是适合小朋友表现的歌曲中,筛选出三首较有童谣成份的歌曲,(请参阅附录二)加以分析:/ Q! D, h, g- C7 B( Y
, m* o9 M+ h+ v3 M/ Z& F3 j$ }
$ d0 s. P2 i7 C/ h( g1 \. l5 Y# b$ ^' {
(一) 涯还记得$ j |& X* |7 K1 r& ~5 q" ~
. z* H3 t; g* f$ D# b
" ?5 V6 S4 u# N& b2 j/ t
) m: l# p& Y! Q0 c/ i 红红介凤凰花 涯还记得4 p' j$ a4 J1 c
9 P& \+ W! k9 A5 y5 b C
高高介大王椰 涯还记得) Y3 t) z; w _9 F7 g8 P! g
5 g" n- \' i8 E. P6 g8 P2 Q: T 记得 行过介草坪: b. T0 f+ M( b1 M( {* B( F9 h
1 A0 N: Q" x5 [* S" [+ A 记得 坐过介凳头
, R! K `3 Y1 B$ y7 _3 G1 P
" G4 g8 Z+ W/ ] 9 z1 w c$ G8 Z" M! z& w! h5 V
- J1 | A1 ?9 ~+ ]" f' M 阔阔介运动场 涯还记得
, k& \, R' t D2 ?9 y% V/ e# Q2 R K
青青介老竹园 涯还既得) s3 N; j- F; k
+ I5 V$ `/ v! P3 k: x( F
记得 爬过介树丛; h3 ]/ _: t" I1 d/ s: k* z: ~
: h$ K A) D' J) E& u
记得 泅过介河坝
( n5 L% B- Y% M& f7 j" m" M* g: P! u6 G
8 G* L3 x' e5 a2 H; L: r |. ^' v% ?$ N6 }; R2 ]
还记得啦 喔 还记得囉* N% ^. e& L# O4 D+ v& f4 H- U
' z5 V! g" ^# @2 e" y0 ~' m
还记得啦 喔 还记得* F2 c' d. Q6 @1 d% ?# z! [
( a3 E$ c- ?) y+ O, I
还记得啦 喔 还记得囉+ \' S; l. f2 g9 V$ D
# q' u- R. N/ g' C+ V( }
还记得啦 喔 还记得
! Y8 ^ T" w- |* y* r) m* N
5 q9 m+ ?! |0 B0 `- P 6 ]$ j+ u7 O6 \5 a
- V- R$ i3 C5 g w 红红介凤凰花 涯还记得
+ `5 i* ]- H+ V- G8 y6 x! L: a* |* C9 q
高高介大王椰 涯还记得9 X4 J% H! U' l/ g" S9 Z1 ~( a
* d% [4 y. C6 r$ I8 \8 n+ @
记得 爬过介树丛* R6 d, t4 y) [$ f
) Y2 W" {9 u& \& Q5 Y! u4 u" @* _ 记得 泅过介河坝0 P, o: \, [2 U: b
5 ^$ h, H+ L) e5 [( ]0 ?- [
1 \8 C+ [0 q$ w7 r9 _- }" S
1 H5 d3 z/ K3 g; r+ x* V 还记得啦 喔 还记得囉
: U( y1 s2 o: l/ k/ @. F
: v: ^! c7 w) y& h9 I" { 还记得啦 喔 还记得/ H) v" h5 S1 N4 J. E
, T1 t5 ~3 M) |5 h" s 还记得啦 喔 还记得囉: B# Z' w8 u9 G$ n& T, Z& F) c
8 C6 ^/ C8 i6 L( ?% V
还记得啦 喔 嗯 还记得
8 ~2 ^* u. _7 G7 r4 v/ R( [. G n7 I1 V& \( X! J
3 a8 h& |! v. q( i* c0 n% e' G1 F2 x( f& n; b
+ n y9 Q2 Q5 _! |) e4 d6 y0 | p; K$ X+ \5 h0 V' y6 a
九七年阿淘哥移居北埔,发现北埔的大坪国小,有一般现代平地学校难得的环境,除了宽阔的草坪、大王椰、老树,最特别的,从学校放眼看去,前后左右完全看不到任何建筑,校园四周被绿色山丘包围,而这麽宽阔的校区,学生人数总加起来却只有二、三十位,非常迷你。于是,阿淘哥把住在台北的孩子接来,一起住在南坑,孩子只要顺著大坪溪水往下走,经过稻田、桥樑、小山路,步行十几分钟,就可以到校。5 N7 n( k$ O: ]+ k- u
$ G& W1 v3 i# v/ t7 W! c! H
第二年,孩子即将毕业,为了纪念他在客家庄小学毕业,而且学会了客家话,阿淘哥特别为他谱写了这首客家毕业歌,并到学校教唱,使得这场毕业典礼充满独特的客家风味。8 \7 x) d" y8 T, |& M! f& N
& ]6 Z5 Y! J0 \" V& A* { 这首是以事为主的叙事类童谣。它採取最普遍的六四、二五等混合句式的童谣。至于押韵,属于「句尾押韵」。另外,这首童谣是以「记得----」为起兴语。
7 B9 g( J, j& H
8 c3 _3 m L; J; x & H0 e; M! o' S$ D+ {
6 m5 }3 K# ]6 M' b# f" A
(二) 禾哔仔
* P/ @% g( V4 ^+ G3 U1 ~( \' a" ]+ m, o- N3 B o# K
0 N8 ~6 F- |. D6 N: t. J
; `: m2 ^0 c2 T! I. A1 X S细阿妹 亥猪菜
: r3 n) n' x/ N% d$ z6 n# k
* @) l a2 c- A* [* D' B5 F阿山哥 唱山歌 R6 I p8 ?* k. X
" {2 n: z0 z N# Y4 Q" n8 F) g1 ~山歌子 开声唱
}2 n+ X+ W' K
! l c- x' j- b) W: F5 P9 z一侪唱 两头望: ^( w8 G1 C4 _9 F
, U. l( j- i1 `. y) [
% V7 o' _2 S: b1 ?5 K9 N9 F% O. o) E( a$ v5 h
阿山哥 毋囉唆
! s7 ~* b3 ]6 y0 t2 K# W4 r4 Y g1 T
日头下 爱割禾
7 h0 c0 F* D6 {' I0 E
9 Z! T+ h; }; B1 S5 t! i$ h, x9 I禾哔仔 毋上树
0 U6 ~+ n: {7 t; Q0 n( @! @4 ?& q4 y) q% k& C& V
风灾打无路
+ l7 D# q- j/ {! n7 h% _* t4 w( F1 E0 B' o$ \
3 D j1 R* G1 v" l5 `
; m; K. P0 |. @7 h" m
老阿伯 目眨眨
; a8 M0 ?' l- K4 }' {$ ?1 q$ U3 t0 p, g0 D: s
睡当昼 嘴擘擘) u& g; B/ L$ G- x" H( W3 Y
) E* l" L' R# W% ?' _" H
老阿婆 笑眯眯
6 N7 {2 |$ |6 o) V9 v
/ ~. |% ?5 I' ^+ J ?8 b1 G扇子拨阿拨
+ ]0 p+ P6 ^' @. e) r6 y3 y4 h' F, ]" ?# | C" ^
& x2 y$ G: P B% k! S) p$ q/ m4 r
& b2 U# Z6 T5 K' i0 H% j
& p: Y" n7 I' [) V
( }' D8 o, t6 e* D8 ~ 阿淘哥住在三芝时,有一天看到久违的禾哔仔,在禾头上面飞来飞去,于是有了两者的联想,与这首歌的诞生。一种想像是:第一段写两人年少时上山工作的样子,第二段特写阿山哥的勤奋务实,第三段则是转眼间两个人老了,但仍然相爱如昔,日子平实恬淡,画面结束在一个恬静悠閒的夏日午后。第二种想像则是:一、二段是老阿伯睡午觉所梦见的情景,整首歌曲变成一个老阿伯的美好梦境,和他睡梦外的真实世界,所交融出的一幅和谐画面。老阿伯所梦见的一二段,象徵他心中的价值和笃实的生活态度。( Y: K# x/ s( E+ ~0 d6 Q
4 ~% S M8 k9 a4 k
这首也是以事为主的叙事类童谣,抒发人生的喜怒哀乐。它採取最普遍的三三、三三五的混合句式的童谣。至于押韵,是属于「句尾押韵」,第一段为「ㄤ」韵,第二段为押「ㄨ」韵, 第三段为押「ㄛ」韵。在这首童谣中更有许多叠字,如目「眨眨」、嘴「擘擘」、笑「眯眯」等,这些叠字可以制造特殊的节奏性,是小朋友所特别喜欢的。
^6 |) S1 w. \0 `
8 E) L9 b [& b @! H3 U$ T
: a3 u# y O& L( W" S! V9 h" l+ |, S; ^# y" R M6 H
6 I% W; b* O# R6 I6 ^" c
; M1 P; @9 Z; s0 X# h0 Q6 K1 Q
: B& `' M9 ~4 P( L- e
4 D5 E t5 U* {6 @6 i0 ]: m* o% m(三) 鹞婆
# D5 f2 b n: c- g
2 A5 V# f4 }4 q% R1 ~' {4 H ; m+ a" [7 Z' `5 Y3 e
F+ v9 }6 Q, d+ p$ i4 p鹞婆飞高高 目珠利利
: W! e% h. Z2 q. P( }, @: w; @8 |* A. w+ C# w# g8 E
白鹤牛背项 淨淨利利
* I' c7 P+ ?5 _! Q. p
2 ]. J% \+ W9 E0 v6 H鲤麽水草窦 撩虾公0 |: I5 C* l2 l" N. ~& s
; G$ T; |0 o8 g: m7 w- X
阿婆竹头下 打斗叙; ?( m3 r0 g; |6 m7 k
7 F1 B" N3 R% H- p
Y6 [. @0 J8 S U P6 z
" D! C: ^* {( ]; K2 g$ I6 D L! l: z
鹞婆飞高高 目珠利利
# A9 l/ f- g( g# K' l& \& Y. H0 e
蛇哥老蟾蜍 客客气气
* b* k" w1 s; l" E* ~1 Q
P8 z4 ?- W5 u- }7 q. p3 r兔子耳公长长 恬恬听& M% X- e8 V) c7 |* H$ ]/ c
& d) @8 d7 N7 ?恁多隻 麽人打臭屁
% T+ I) n( O$ U6 w$ `. _
9 f( e: R5 V+ \9 m7 {0 l& |) k
" L& R' \+ D/ w+ [6 ]2 V# x/ d
) U; [6 s1 `4 y7 H( `& Y2 R" }( U鹞婆飞高高 目珠利利) A( z; [9 \. Z9 k6 r: a" } `
+ m5 W; u/ X; e/ i3 s0 W
猪麽落菜园 欢欢喜喜% a' l! f1 e8 |: b
* v7 \3 t; m* |7 q* C
乌鸦上屋顶做大爷 瓜---啊---
$ M( K% @; E6 K2 Q! d. q2 f" }- x: n* E6 |& G$ U
阿公介担竿 断忒去! Y8 i: f7 x0 j/ a$ f. o
# r8 e: M' h0 Z/ }( w+ n
9 T6 Q, f; a$ N- f: j" Y% X/ c d# i8 c7 ?/ o/ x5 `
九六年阿淘哥住在三芝,他曾在一段文字中描述当时的生活情境:「那裡的土地似乎在放长假,到处都是田园荒芜的景致,再怎麽耕也攒不了几个钱,那些老人索性就不耕了,年轻人一说要拿锄头,飞得比鸟还快----,我很高兴,因为不管什麽理由,人们停止对这片土地有所作为时,野性生命正在复甦中。」
7 f( E/ z# X6 @* m4 v+ F
$ v& x" H9 K* z) s! C G) W+ Z 看著高飞的老鹰,因为荒地的呈现而有了再度生息的机会,阿淘哥因此有感而发,写下一首与老鹰有关的歌给客家孩子唱。0 \1 \# [/ x* R3 Y k
6 f& @1 _) Y" o. U" ?# I: x& f 这首是以趣味为主的娱乐类童谣,来抒发孩童对人文及土地的关怀。它採取的五四、五三混合句式的童谣。至于押韵,只要韵脚谐和、动听就好了,它是属于「句尾押韵」,而且是以「一」韵一韵到底的。这首童谣是以「鹞婆飞高高 目珠利利」为起兴语。另外,本首的叠字非常的多,有的甚至是双声叠韵,如「淨淨利利」、「客客气气」、「欢欢喜喜」等,这些都是这首歌音乐性增强的重要因子。" C Q0 r- r) D) Y
' T3 a. d6 v$ ?0 y- Z! j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阿淘哥的童谣作品中,主要是以叙事类、娱乐类童谣为主,藉以抒发人生的喜怒哀乐。他採取最普遍的混合句式的童谣,这跟儿童的天性有关,活泼的心灵,耐不住呆板、枯燥;一成不变的句子,反而束缚了儿童蹦跳的心,儿童喜欢随自己的意思,爱怎麽唸,就怎麽唸,因此,阿淘哥的「童谣」大都採用这种句式。至于押韵,只要韵脚谐和、动听就好了。一半的客家童谣都有起兴,有了好的开始,童谣的内容自然精彩而吸引人,阿淘哥的童谣作品是特别注重「起兴语」的。另外,阿淘哥很注重歌词中文字本身的节奏、音乐性,所以我们可以知道为什麽歌词中存有那麽多的「叠字」了。$ f) D$ I# d; V- ~) e
' \5 Z! n3 x I+ A
% I' N* t5 t Q: I3 [; {1 \
3 B, D% G# ~& b& e捌、结语5 H) x t& N. e% l- E+ ]" |/ Z
- m. h0 `4 `4 u: O5 I9 ]& T
北埔乡人过去很少人用海陆腔唱歌,但受到阿淘哥的影响,每个人都会来几段阿淘哥的歌,这种改变很奇特,似乎把乡人的自信心都带起来了,能用自己的母语唱出好听的歌,这点很重要。阿淘哥带给北埔,乃至于整个海陆客家族群的影响,相当相当深远。
% m! F! C2 j4 T/ k8 w& h' q e0 g( E0 X: N/ f7 _
从阿淘哥的第三张专辑歌曲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为客家母语创作的执著,更可以看出阿淘哥为孩子们创作童谣的热忱。从这些童谣的一般特徵:分类、句式、押韵、起兴语等来和传统童谣比较分析后,我们可以知道阿淘哥的童谣具有相当的时代性,有其特别的风格,所以称阿淘哥为「新客家童谣创作者」,应该是恰如其分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