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 I: H" v/ ~8 i
歌词创作浅谈: |4 ^5 B$ t" Q
3 y& t. P% |2 g$ X3 t% d8 }
歌词创作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但要创作出好的歌词却不容易。歌词在表面上看很像诗歌,实质上却大不相同。诗歌重点考虑如何用文字来驾御诗韵,而歌词重点考虑的是如何用音乐驾御文字。所以,在创作歌词时,作者时时要考虑乐感,能否唱起来?好的歌词,在创作的过程中往往就已经潜在的注入了旋律。这样的歌词比较容易谱曲,唱起来也上口。下面有几点创作中的体会和大家分享:
/ P1 R, I: w" w+ i! [7 _
2 {+ m9 G' f, _5 T1、主题清晰,形散绳不散。
$ x. w1 C* g3 l" {9 U3 p' |! ?9 c4 x P: N
歌词的文字不易多,但特点上和散文相近,主题清晰,“形散绳不散”。因为歌曲有时间限制,所以更要突出主题。一首歌的内容无须涵盖太广,尽量突出一点,让人一看就明白。, q: h J# r+ L) t: B
9 m* h8 B3 D8 n+ e3 _4 K
2、精心推出第一句6 E$ ?6 [$ r; W) G" l
8 \: K' P. C1 v( [" Y* U4 d8 D
歌词第一句,如同舞台上的“亮相”,要下功夫推敲。它对歌曲的定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句的第一个字也很关键。不同的剧情背景,用不同的音开场。有的歌曲需要一开场就把声音扬开,有的歌需要轻声细雨徐徐而来,这就要根据歌曲的基调选择扬声或轻声,让歌曲自然的进入音乐意境。
9 a6 K p4 A7 z- w: w6 G
% I: ^) B1 U7 \" X% c3、推出“起伏点”
8 d3 D* a* d: \, t! z& k- B, r
. j( i+ k" P E) x o歌曲形象的说,如同一台微型剧,要有高潮戏。创作歌词时,也尽可能考虑到“起伏点”,让歌曲“动情”起来。常见的歌曲,气势推起在中部。也有很多在收尾处直接推向高潮,让它震撼出来。“起伏点”字句能精练尽量精练,有利谱曲。现代歌曲基本上都设起伏点,避免歌曲平直。古诗词(五言、七绝等)例外,它有规范的平仄韵律,可以直接谱曲。
) b9 {. Y+ o9 s: p
1 Q& J& y. r3 J9 ?4、把握好同音字9 G- m) `) C* {: G! S, f4 o
# D2 q# ~/ `) H) O+ R4 l3 T
歌词中特别要注意同音词。很多同音词在字面上很容易分清,但听觉上容易混淆。要让人在看不到字幕的情况下就能听懂。所以在歌词后期修改中,设一道“工序”,出现“耳误”的词,尽可能替换。8 w! F# j3 f) K z2 k( l
: L) z8 t; t M5 y1 o' z2 [
5、合唱、歌舞剧的构思
# E7 {5 {) y2 Y0 H6 Y' w' m: h, @/ [% A6 `+ H. n. H$ I
如果写大歌,歌舞剧之类的,要做好整体布局。特别是用于歌舞的歌词,要照顾舞台视觉。可以采用技法写作,比如,“模板式”(拼图法),让每一句歌词都形成一个画面,再用每一幅画串连,渲染主题。整体布局好,创作起来就相对容易。
' k0 M. a6 j! U: H0 V; v; u3 ]) A+ H/ c' N. u
6、借鉴古词来创作歌词
|, m( x8 w, T$ b7 j# U! ~. m. r4 `, ~$ m
歌词如果完全按照古诗词的规范来写,能自然形成旋律,但创作起来难度比较大。词,人们常常把她看作是一种音乐文学,她的独到之处就是“言出于声”。早先与词相配的音乐,就是隋唐燕乐。隋唐燕乐有独特的音乐机制,对写词有相应的要求,作者是在“因声填词”的创作轨道中完成的。如果单纯写歌词,可以借鉴一下古词的创作技法,用现代人能懂的词句,就会大幅度调动音乐的起伏跌宕,增强歌词的韵律。
' \+ N6 A& G, A1 M& b- h7 r
* V+ i3 W7 k0 V! l7 l最常见的是利用“长短句”。“长短句”实际上是词的别名。不同与诗就是用声音气息的张驰,显示出节奏的多变。就是配合歌声意脉的起伏,采用的“变奏”法。变奏,也就是有意将一两句歌词“变形”。比如:“折腰句”,有意将连贯的一句折腰为两句;“破句法”,上下两句才有完整的词义;“对仗法”或“排比法”,指两句成一体。( E# m+ D( M6 b% d- q
1 j/ z7 z' _6 r" v/ r/ R, T例:(歌词:游子问寒千里外)
) y3 y& J5 L& ?' y冷风起,雨霏霏,【折腰句】
* B1 U' [( e% a2 ~' i: G3 M+ H莫言游子久不归。; c/ O6 |9 |( s- ?9 f! y
山悲海啸,水漫沙飞,【排比法】- U2 p3 H' }' o7 n9 U; q
路遥行云追。
) |) W* r0 e$ |2 [+ I1 d……5 j2 t# @* n5 {' K7 V6 T0 Q" ^. ^$ N
. ?: h' w( K9 _% r8 p. Y1 K. c
7、创作方向$ P$ V: {/ F5 U8 f) v
& S* S4 s% S5 d7 f, H/ s; P( v歌词是歌曲的地基,根本上还起到文化导向作用。而我们创作的歌曲,最终的方向是要面向大众的。如何让大众能更好的接受,就需要我们把握好尺度。大法弟子创作出的歌词,往往会带有法理。大法的法理是讲给修炼人的,在歌词中的表现要符合常人的表达,让人能懂,能认可。我们面对不同阶层的人,有人喜欢这样的,有人喜欢那样的,所以,面向大众的歌曲要丰富,各种风格都要推出。而颂歌,是神圣的,宁少勿滥,要求精。
, X3 ~4 X9 ]6 N6 r l R9 C- Q( v+ i4 S6 w5 D5 E
8、词曲作者密切沟通
) S3 u0 l/ h) }, E2 y
" z: f O" r* P8 y2 C/ S谱曲是再度创作。一旦谱曲,词作者要积极配合曲作者。好的歌曲,词曲珠联璧合,词句上口,乐感和谐,容易记忆。曲作者很大程度上担任着审稿、定稿的角色,发现不合适的字词要立即更正。一旦曲子谱成,再更改歌词难度就很大了。
3 s, ]6 e4 q0 @* I6 i ]. Y% E3 H+ F5 D9 e" v
9、保持良好的创作状态
2 n, K' P) B2 e
, z9 H. B9 V$ Z( Q) T% _是凡创作,最忌讳的是为创作而创作。良好的状态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刻意写作大多事倍功半。尤其是在修炼中,更应该本着“无求而自得”的状态,心到位,作品自然成。歌词有情有意,才能打动人心。心中装着众生,才能发出感人的呼唤。创作的过程,是心灵洗涤的过程。心谦卑到能跪下来将人扶起,也不要表现出居高处而伸手救人。不要站的太高,尽量在人找感触。把握好视角,才能作好选题。$ s+ F0 a/ A9 t5 D9 t1 Q
6 R9 W9 T, ?. I2 y写作手法很多,什么样的手法都能用在歌词里,意境烘托,情感渲染,人物白描,等等。尽量用自己熟悉的写作方法去发挥,慢慢就会出手自如。
- u. P7 W9 \' f( O0 R# m
, { C. q( j; U D以上是个人在创作中的粗浅体会,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不妥之处请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