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f3 K) r! B" _( Q M
一些作词的基本知识5 Y9 k0 k( n( x& j9 i2 g7 Y
3 d) Z- M8 n3 L4 ^
1 先有词,再去写曲,还是先有曲,再等写词?6 x$ [3 Y ?$ m! I7 t5 X- D
作词优先,还是作曲优先,不同的音乐人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刘炽作曲一般都需要乔羽先提供好词,经典如《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祖国》,都是乔羽先作好词,再由刘炽谱曲的。
- N0 J- s( X, D. R% a, J
8 C a$ ]1 v2 ?+ n, D+ P先有曲再作词,最经典的莫过于周杰伦和方文山了这一组合了。
3 w W6 n! k& n, }* s2 {) y- y5 p; z; Q' j) p* ~ X+ t& D4 Z e
词和曲一起出来的情况比较少,比如当年黄霑写《沧海一声笑》,齐秦写《大约在冬季》,高晓松写《如果有来生》等,词和曲被同一作者在很短的时间内一起出来,搞不清是作词影响到作曲走向,还是作曲影响到了作词走向,一般算作词曲一起写的。. @8 a4 r3 Q! p1 D. h. b0 |
* {/ B" W1 ^+ R
专业的作词人,都是可以根据旋律去写出歌词(即填词),也可以先给出词来让音乐人去谱曲的。比如林夕,根据旋律去填过很多词。当罗大佑有需求的时候,他也能给出《宁静温泉》,《只得一生》等作品来让罗大佑作曲。
- B& l8 H. q/ [) Y0 o$ ^# n6 E1 O$ I& u( N! c" ~. H+ n
我个人写作习惯是词曲一起写出来的。我也帮别人的曲写过词,也给过别人词由他们去作曲。个中经验感受,一时也说不完,以后可以跟大家细述,在这儿就不浪费空间了。7 K0 a# N1 V8 J( j$ _ w
) ]9 s3 A1 w: b$ K( t- O, _所以,没有基础而想作音乐的话,完全可以先从作词开始写起。
, a+ D4 {2 ?7 V# ^ q: E& ~6 K
* Z5 K4 @& \8 ]/ U. D* i6 U# ^" i2 现代流行音乐的作词
; ~" f0 i! h: A8 f7 H& u这里所说的现代流行音乐,指的是广义上的现代流行音乐,包括流行歌曲,民谣,摇滚,电音,等。与之相反对应的则是不现代的,不流行的音乐,比如戏曲,大鼓,梆子等。+ P4 _/ M4 b6 Z' ?
7 p7 t& S( q: P3 K6 b; a
现在流行音乐形式基本从上世界六十年代就已经固定,无非就是主歌,副歌,过度,结尾等几个结构的不同的玩法。所以就结构上来说,作词也是有固定套路的。但我不建议你现在就了解这些套路。因为就我目前掌握到的情况来看,新的作词人在不了解套路而做出的词,常常有令人有意外的惊喜,也会让作词人以后作词的思路更为开阔。如果你现在就想研究作词的话,我希望你能好好研究一下新月派的诗的文法和技巧(因为国内很多大师,包括罗大佑等都是从这开始的),然后写自己的心情,写阅历,写世事,而不是照着主——副的这种歌曲样式来凑字数。
! T9 \' J( k- D1 t E) `& Y' F Z- f9 a1 x, Y& }' X& ~* S/ w' L9 G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少碰情歌歌词,尤其早期港乐式的情歌歌词,这些东西多是商业化,批量化的作的词。走不走心,我不好说,但被商业和资本催化着,搜肠刮肚式的写爱啊,寂寞啊,失恋啊,太多可谓流毒了。
5 L4 h+ O' `1 z, ~2 i+ A- R0 |; {+ l1 f, ~
其实歌词的作法很多样,技巧上的东西,我们以后慢慢涉及,在作词的初期,最重要的是自己能找到歌词本身的韵律感,然后尽可能地将所写的段落对仗起来。而作曲也是依据语言本身的韵律感来填上旋律的,依靠对仗的段落来决定韵律走向。前面所说的韵律感,是以每小节所押的韵的韵脚来断句的。比如,对很多人来说,听上去很“粘的分不开”的宋东野的《莉莉安》,在心理上分为段后,其实是可以这样的:
& [3 R- }, l7 N L
! ^$ R7 S+ k+ S/ d& N8 s( Y5 C, d
文中“——”指本来应该有词,但宋东野并没有写出词的地方。我们大概研究一下发现,在这首词中,宋东野其实长短句玩得特别好。即使是长短句,在曲中每一句,左边和右边的时值最好是相等的。不管你两句之间差多少字,两句之间时值相等,是作词不同于写诗的一个重要的点。
$ ~$ E& y5 k8 ?+ M) V. M r7 d7 J0 y
; X% W: H a# r; |( ^! v很多人容易将歌词写成现代诗。其实,我能把诗写成歌词,我感觉是最好的,也是符合中国传统的,“诗歌”“诗歌”,诗本来就是能唱的歌。但现代诗是将诗作为歌词的话是有要求的。第一要求是最好能押韵,但最好不要强形押韵。第二,歌词对文字的长度有要求。太短的,写不成歌,太长的,又不好截取。比如海子的《九月》,原诗是:
8 ^: p/ P2 W: j s% }$ Z$ _- L: j( D* ^0 f% u4 G9 Q4 c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j0 `! c) p5 y5 \7 a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 Z( D! S0 V6 |8 X/ W, R*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 T0 l! [# D, Y1 [; {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o/ _+ b# T- G( F% Z, `" F
一个叫马头 一个叫马尾0 h8 G2 v7 o5 ^9 W9 P+ S( }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x" ?$ X5 H7 ^0 R8 Q* j
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F, k6 P- t# y0 @
明月如镜高悬草原映照千年岁月
# e5 h- H1 l# b/ W2 d! d: C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K+ H& a% R- W# i
只身打马过草原( t4 j( U3 a4 `5 D: S6 r
经张慧生谱曲,周云蓬演唱后,我们听到的版本是这样的; ]7 O0 P* h8 J7 h0 y7 `: J4 _
* |# X8 q) v0 E8 M" H' f, h5 F+ W$ ?3 P/ P4 ]& E8 d
1 i% ^- C2 ^' J. D3 i1 h
(第一遍)
Q( j- e+ e0 K2 k3 f# | z" ^& o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H4 e7 n# Q4 {2 l5 h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5 U1 W& j; Y5 [$ j, w1 U( E2 m- H; P/ b我的琴声呜咽 我的泪水全无5 G1 I' }% v" K+ ]6 f1 @
我把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Q7 o1 r7 f* m/ q' |0 K
+ l: C8 {8 a- I) q a# D一个叫木头 一个叫马尾3 y# `' Y. \4 h+ h/ L
一个叫木头 一个叫马尾6 B$ C$ l5 O1 [) `
. M. \# R4 X. |! f: V9 z% l2 t, o
(第二遍) S. y$ ]$ G) s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I, Y) N' [/ |5 z& ^/ M ?& |& g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g- ]( x& u) a8 D7 A
我的琴声呜咽 我的泪水全无- L! f& Q: \9 p$ ` }
我把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l$ c7 E: a. _0 x7 Q. t5 P6 c
/ o6 |/ B9 O, e) i: I
一个叫木头 一个叫马尾
- }9 K& T( b, m. j6 k7 c一个叫木头 一个叫马尾
8 p4 M# ^4 D0 @一个叫木头 一个叫马尾
* R7 G' g9 H/ v0 X% E& K一个叫木头 一个叫马尾
5 W( ~) S4 [, O7 k7 J7 K. C( y# Q! C
(念白:)
7 u- r- @1 O3 O0 n$ g+ V' s& ?, t“亡我祁连山,使我牛羊不蕃息0 G, ~- O! p9 p" g+ B: m; a. c
失我胭脂山,令我妇女无颜色”
4 F. _* [7 F9 i6 ~; S2 Q2 A$ o. f
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7 A: y& G6 `: m* W2 f% b明月如镜 高悬在草原 映照千年的岁月
6 \) m) _0 V8 U, K我的琴声呜咽 我的泪水全无5 o0 C3 K' @$ f2 ~5 Z5 h
只身打马过草原% Z# [9 q1 N) M" e
, b$ R) }2 O5 m) k
一个叫木头 一个叫马尾
% ]1 ~# G& _' M- n$ E一个叫木头 一个叫马尾
1 S! O( l8 l% L5 L! m$ @6 H" _& O/ K一个叫木头 一个叫马尾8 K; L$ x. n$ M6 c3 ]0 f* B. B& h
一个叫木头 一个叫马尾* Q; h& X6 q* q$ R
一个叫木头 一个叫马尾
+ s7 c) u# h- x. e" J t1 q因为原诗太短,改编者因为笔力有限,并不能写出相似的前六句的格式的词,只好把前六句的意象用了两遍,造成了重复。后面生加的两句“亡我祁连山,使我牛羊不蕃息,失我胭脂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如果你懂得这两句的出处的话,你会感受到特别的难受和生硬。# v% q3 U" E# S, G" T
! j, x8 V# {( g' h
作为重复意像的比较,我们可心看另外的一首歌《爱就一个字》。可以对比左边和右边的的段落,意象。
8 T" g! `. \/ Z C! N% ]3 v' |, i1 l' y! |& e
O) ]/ p; o) f5 p
6 f1 i0 j. V" y* N X0 g# t3 Q5 @+ E$ ~* C
现在还处于写歌的初始阶段,并不要求你做什么,这里只说了写歌词的基本的四点:押韵,长度,段落,对仗。我希望你以后看到听歌一段词时,用头脑能分析这段词写了什么,怎么写对仗的段落的,而且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试着写一写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