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022|回复: 2

[歌词创作] 作词人陈乐融老师,点评作品中分享写词技巧!

[复制链接]

1058

积分

0

听众

16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1058
7256309 发表于 2021-8-3 19: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 j+ q/ X, M7 v- O6 y7 E0 c  B作词人陈乐融老师,点评作品中分享写词技巧!6 @# y/ _6 W& [+ B7 |7 Z
: r9 p7 L8 H0 {/ ?2 d$ z8 t

- v) {# m/ W  Q' F0 |' o- X 3 H9 F8 v2 h( j6 N( f2 Q
由作词人陈乐融老师主讲的【作词点评会】中,向大家讲解如何写词之外,也从投稿的作词作品进行点评,并提出创作人在创作时该注意的问题。乐融老师提到:创作人在进行累积经验或实验的过程中,更应具备(培养)欣赏的能力,而作词人在看词时,必须将它默念出来,感受歌词韵脚的流动。4 H, F/ @) q0 ]; N9 {
' E; z" x3 k4 r7 c0 D
2 D7 y3 @  b1 t6 d  ]& m! g5 f

" J: @1 i" e0 n7 z
. q% D& w: X- X$ C6 i* ]  L●作词基本观念●, K7 S8 ^& }% _. H% _1 A
创作人「看」的功夫很重要,天才不是仿效的对象!* R( `$ |, D2 P4 F
创作人在进行创作的累积或实验的过程之中,看的功夫很重要!尽管很多人喜欢创作,但在乐融老师看来,欣赏的能力其实更优于创作的能力。虽然有些天才可以不需累积太多经验丶素材,但这样的天才非常少。天才可以成为传奇,但不会是你我学习的对象。
+ W! b# n* A/ F, t, Q
+ J0 A% |: i# P0 c歌曲要有情绪让歌手发挥,听众才会感同身受
) d$ k0 J% e# H, F$ O2 ~& f% b唱片公司会希望歌词中有感情丶情绪与故事,而不是只有画面与情境。唱片公司要的并非电影画面,而是希望歌词可以让歌手感受到「情绪」。歌词必须有情绪让歌手诉说,歌手演唱时听众才能够感同身受。
* U8 F, i7 `* K# P; w, n( `9 e+ K3 ^  B/ c. M- o3 |
看词要念出来,才能感受到韵脚的流动0 H& a( V+ y" w' B6 y/ j: x
看词时心中要默念出来。身为文字工作者,必须对于语言,语音有感觉。将歌词念出来,才能感受到韵味及韵脚的流动。0 s6 ?6 A" T* P3 Y0 o

1 c; _; c9 M9 q0 A+ l生活的题材永不退流行,但须注意词的深度跟故事2 g. O5 U( T( t4 |
生活的题材永远不会退流行。这类题材没有很复杂,但也不能忽略该注意的深度。譬如描述没钱的状况时,「下班了想喝啤酒,却发现钱只够明天用」,就会比一直重复「我没钱」更有深度。如,张震岳的歌「我要钱」虽然一直重复「我要钱」,但歌词位置在副歌正好可以突显出力量,在副歌之外仍有故事。
; P. p3 S/ @; c  b2 n; m
9 d0 D8 X2 ^0 J& ?% n6 E
, I: h0 s, p- Z; }" Z% w  p7 z8 o●作词建议●
- y) E% R3 D' z% @歌词要有段落,让作曲者感受到音乐性  |! e7 l' j6 S5 C9 }* q/ s# @
如果是先创作歌词,必须注意歌词的段落,「让它看起来像歌词」。歌词的段落要能让作曲人或制作人感受到潜藏的音乐性。歌词对于格律和段落的要求远比现代诗要高。
" D7 |3 ^: N0 J' y# s! D$ ^' L$ p! `( h! g0 E" A" {
押韵不需太刻意,现在不流行一韵到底- o6 F% S) f: W, S$ Y
押韵不要太刻意,有的创作会太想要押韵,以至于歌词太过生硬。目前已经不流行整首歌从头到尾押一样的韵脚,可选用发音丶口型相似的韵脚替代,如「ㄟ」和「ㄝ」,虽然韵脚不同,但唱法发音相似。
9 T1 n# A1 x* I
  w/ {& N  i. E5 b- I. X: p一首歌中有太多人称是写词大忌
1 u$ ~! F$ P8 h2 D0 R; N歌词长度很短,无法用太多的篇幅说明人物关系。在一段歌词中出现太多人称,会造成听众很大的困扰。「你」「我」「他」在同一首歌中的不同位置出现太多次,会将整个故事的剧情打乱,使听众分不清到底人物角色的关系为何。8 h1 j4 l5 P0 D2 C4 y( ^

+ t$ l+ A! i9 [. ?0 W/ \3 ?同音字在歌曲中须注意辨识问题7 s& s$ j, a1 K2 h( p$ h
同音字在文章中很容易辨认,读者可以轻易的明白作者的意图,也可以了解同音字的用途。但在歌曲中,只用耳朵听并无法辨认出同音字之间的不同,听众也不会随时拿着歌词本听歌。因此,虽然同音字有其乐趣,但效果可能会不如作者预期。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9-13 13:40 , Processed in 0.309714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