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589|回复: 0

[歌词创作] 流行歌词的押韵从何而来?

[复制链接]

2505

积分

0

听众

43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2505
256966036 发表于 2021-5-30 08:3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 \1 T/ W5 H8 ~2 m* E* g4 {5 L
流行歌词的押韵从何而来?6 z* t: B) }; M. w5 i$ A

: U; G8 w7 o- L1 P  B/ P: a+ `" c
5 k0 A; H* R+ k9 F; s在上一两期中,我说了如何教大家填流行歌词和押韵的一点小知识,但那时的我不知流行歌词的韵是从哪里来的。以我的经验,我是靠现代汉语的韵母来分类的啊,譬如“花”、“换”、“房”,我当时分成两个韵,一个是将“ua”与“uan”为一类、一个是“uang”归为另一类。
1 x# f" S% F/ p% @ 960a304e251f95caa78f48bd614ad4396709522c.jpg 0 a* H2 B. V- @( O3 j

0 t) ^' {. @5 ]* l' @* Q$ x* f其实这是不对的。. c/ ~, H) q. N/ Q/ `1 ]$ e

: K/ |0 ~, e8 q因为根据《十三韵》,他们分别属于发花辙、言前辙和江阳辙。; U& z0 m6 _. ?  b( t2 R. @
e61190ef76c6a7efa8fb4e6d55a70456f2de6605.jpg
# z' T4 v3 q% e( i; b3 Z, _/ l+ k2 n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人疑问,这个十三韵是什么来头啊。$ |. l# u/ x3 G  [9 ?

0 Z# _0 f: J9 p5 S; W% Q/ A: H2 u根据百度的资料称:
) E% h% h# P, u5 n9 O
& V0 u8 t* m0 E7 c9 Y* b# u 8601a18b87d6277f000d21f68f65b437e824fc42.jpg 5 R# L% y8 u' _9 Z
如果说《平水韵》是写近体诗的必备工具,那么十三韵就是写流行歌词不可缺少的要掌握的工具之一了。都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但写现代的流行歌词比较自由,可以不怎么讲究平仄关系。近体诗就不能这样做,一般是二四句末字是平声的同时,还得是同一韵。这个要求是很严格的。  G1 v$ j3 S/ Y/ O

, U8 \) r9 N$ ?$ G- q所以说,写现代流行歌词的好处之一就在这里,只要是同韵母就行,不太讲究平仄关系。
- u6 ?( G6 P/ j# R
/ f9 K6 z$ F0 p, m$ L2 e; R今天我写这篇作文,主要是为之前犯下的错误感到抱歉。除此之外,我们也知道了写流行歌词的韵来自哪里。而且还知道了,i是相同的韵,er和ü也是,同属于一七辙。2 E8 n7 ?5 A4 n6 V! v* Q# C3 g- p
- U2 D+ }- G0 a* F) V
只要我们掌握了这十三道韵,就知道了写流行歌词条件之一了。
" X4 N  U$ s# j" V! w+ u" ]6 v0 e1 ~" F  Z: h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并不是我们都能用到同韵或邻韵的字,一些人写歌词用的韵太多,感觉完全没了重点韵字,像这类的叫自由韵。如张楚的《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 I# V7 E0 k1 @8 r4 L d8f9d72a6059252db37ebd879ec6a83c5ab5b9a9.jpg ) Z  u# D+ K' d+ ]4 Q* Y0 C
8 B: P2 {& o) X! h+ @& i
猜猜里面用了十三韵中的哪些韵?有梭波、咩斜、发花、遥条、一七等韵。
! [' K) d  l( j  W9 J1 I) M
5 g  r% N+ f8 _/ h7 `6 G6 F这样就很乱啊,如果不是个中厉害的人,很难写出自由韵。所以,对于一些初学歌词爱好者,还是老老实实按每句字尾押韵来写比较好。! W  B* y1 Y- O& w& i0 F

7 z3 V; U, Q6 V7 C! e可能会有些人不服气,说写歌词不要理会那些条条框框,要创新。" c7 o6 F! P' Y9 U0 J/ ^5 j
4 {. A* O- n5 u
我觉得这个问题分为两类来谈:一个是有意识的问题和无意识的问题。
7 [5 k- `/ r/ e/ @# T
' S$ w1 j; }) F3 k6 d- R第一种的前提是你们明白了本来的规则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所以想要打破,想要创新。这无可厚非。
  T6 ]8 Y$ q* @5 }' J( t5 k; g2 ^9 X& g0 s
第二种呢,就是什么都不懂,可能学了一点皮毛,甚至怕记规则,于是大声起来嚷嚷说要突破。主要是他们不懂又怕记。所以他们的打破就规则,要创新只是一时之气,不可当真。4 }2 q* {2 O7 a/ R9 h. \

4 U" B" U: a* m! @% S$ _一直以来,我们都知道写歌词有两种方式:一是在没有曲谱下自由创作,二是按照曲谱去写。第二种,有一个通俗的叫法叫填词。不过这类人通常被一些不明就里的人误解,认为我们没有创作能力。9 s* v5 E4 n0 J8 m  l

- w6 W8 T+ e. i& [其实,我们要清楚一点,填歌词不表达就没有创作能力。某些人的理论是填词不就是根据旋律来填的吗,有多难啊。先不说其他,任何语言的填词起码要懂点乐理知识吧,这也是门槛的。再者,填词也要有不错的语文水平,要在大量的啰嗦的结构里浓缩成十来字,没有长年积累,是不能办到的。. X. @. {( N; p$ z

6 j3 x9 ~: z* t( R最后,填词要在那些旋律里找协音,就得知道这十三韵。如果是粤语填词,那就得知道什么的0243。6 Q& J4 a- E( ~. T" l

& S, f; e4 h" ?; u知道了十三韵,这是写歌词押韵的一点小基础。前面我们说了,我们写歌词,不可能每句都能用到同一韵母。这时另一个问题就来了,如下。3 }# R. _4 H) S4 L
( w6 F* u4 g% |4 d# E( D
押韵的宽窄。
* r- _& q3 X. V+ G  S% o' s7 e b3119313b07eca80e28f8051387e3cdaa0448367.jpg 4 Q7 J0 U* X8 b% P8 Y
我们都知道,歌曲必须要押韵,这样唱起来有节奏感,悦耳动听。
6 T+ F1 V7 x2 Q, c( s; e4 j! _9 {6 ]/ @: P. ?6 A
一般来说,用同韵愈多,代表着唱起来顺耳,朗朗上口;但如果韵脚太多的话,又不是同韵,依然觉得听起来不生硬,像这种韵脚多且不同韵,我们称之为宽韵。
& w$ m, S0 i4 J! R( L
: o1 o& W2 L1 `  x; m! ~如张学友的歌曲《醒着做梦》:7 d$ {5 W, Y; N, @' Z; D

3 P  I3 r+ a4 `0 X  W% N9 B! u7 v; p6 r% Y% @& d: k
我从里面提取里面的字的韵母来:容(ong)、纯(un)、事(i)、用/钟(ong)、梦(eng),它们分别属于中东辙、人辰辙、一七辙、中东辙、人辰辙。
  E: V# E9 G* ]  x8 ^% A- z2 ^- {. A, g1 T
于是我们认为的宽辙有:中东、江洋、姑苏、人辰、摇条、言前、梭波。. u* Z4 Q/ t7 B

. t& W/ U; ?: n; h" `4 Z7 L自然有了宽辙,也肯定有窄辙。
  H9 k, S: a3 O
. I1 K6 ?3 m; G/ d4 O7 ?- v& b1 E注意哦,我们说的辙是韵的意思,合辙就是押韵的意思。
* w, B1 G4 k5 @4 O# y. B0 N  B$ O* _; w8 m
况且因为这十三韵是根据近代的戏曲演变而来。9 a* j) ~( Z# `$ I! W
8 K" |* ?( X7 h1 _" `$ i  u: J
这窄韵,主要是与宽辙相对来说。7 O3 b1 C7 Y! n
  z# I* k: H3 v( f
窄辙有:发花、衣期、灰堆、怀来、乜斜、油求。5 u. j! b0 O6 o

( a) \" t! ]; S, d到了这里,可能会有人疑问了,你这宽辙与窄辙是怎么得来的。
6 z0 K% q) f$ w- `: k( }. a* C. J  n( E! R
这是从戏曲里得来的。其实应该可以这么说,近代的戏曲发展,它们的音节一直在随时代在变化。
2 t- `0 Z* u( d/ v. h: i, a
3 d4 A9 M# I5 j5 e5 a& B' p! B那么,这期就到这里,以后有了失误,我会及时更正。" W& m8 u0 l5 Z! S9 K# F; @

0 M) n( p  g( k% ?我是沉默如猪,完成于2020/11、30 晚上23:45
% R0 v: E" m. ?
; l0 C4 s5 |- D( S: A参考资料:百度上的十三韵、十三道大辙等等。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7-5 08:44 , Processed in 0.122760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