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广义的弹唱并不局限于键盘弹唱,你比如吉他弹唱、钢琴弹唱,我国传统的京东大鼓、京韵大鼓、三弦、蒙古族的好来宝、山东琴书、上海的评弹等等都属于弹唱范围,当然,说唱也在此范围了,只说不唱的诸如快板书、山东快书等等,当然现在时髦叫法叫什么RAP了,其实RAP就是说唱,中国早就有了。
, @$ S5 I+ H7 @1 g/ F. Z8 J: }
: l7 k2 z6 D# W) @ ~2 O" W. W之所以把这些林林总总的弹唱放在一起“乱炖”,就是因为编曲键盘(电子琴)实质就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大乐队,里面什么乐器没有呀?
( ?& \2 e B; x
5 p6 Y0 s5 h# r5 y' z$ K% L" q调出钢琴音色就是钢琴弹唱,把民谣吉他调出了就是吉他弹唱了,要是把键盘分割一下,左手调出板鼓(民族打击乐),右手三弦叠加扬琴,你就可以唱京东大鼓了,哈哈---,当然最令人心炫的是流行键盘不仅仅是有那点有限的乐器做弹唱的伴奏,你还可以调出一个庞大的乐队为你做伴奏,做自动伴奏(或调用)不就是为你的弹唱组乐队吗?; R# b, z2 Y$ V+ f$ C/ p: K, \
4 p. `$ F8 [2 s8 ]( z, ^
4 V0 _2 ]% y3 r) Z. Q
书归正传,说正题。$ H5 g8 q3 T" P) w9 G$ B/ ~
7 T/ P8 g! Q( O
除了开篇所说所说的唱歌不跑调(音准)、能踩上点儿(节奏感)、知道1234567(首调唱名)这些必须具备的最基本、自然的个人素质外,还应该掌握哪些最基本的东西呢?# L y. Y& F5 E& [. H! I" _7 [
, K% y, }3 J; x+ k. A
简单说简谱是应该懂得,五线谱也应该大致知道是怎么回事,知道两者之间如何转换;调性、调式、和弦的构成以及和声的Ⅰ-Ⅳ-Ⅴ-Ⅰ(常说的1451,即调式的主-下属-属-主)基本进行是必须要懂的;再往下诸如伴奏的音区及层次、四部和声、和弦的转位、低音的进行,和弦的音型化这些基本的乐理知识是必须要懂的;再一个还要懂点配器,即如何给各个声部选择合适的演奏乐器;最后就是唱歌的问题了。
+ D1 \' t2 L7 \, i1 m8 w6 @* w& s& m4 W( q
当然这些东西不是一天就可以搞定的,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饭是一口一口吃的,孩子是慢慢长大的,先入门,后逐渐提高,这是学任何东西亘古不变的程序。7 y# b% q! c3 b. Y4 C
" Q8 U) ^$ Y8 a( Q9 _
-------------------------------------------------------------------------------------------------------------
" c/ _- u: T! }; Z/ G% Z" p2 S
2 D* G3 C% R: f" Z% ^1、懂点儿记谱法。( h0 ?/ o. p2 j0 x! B( V k8 Q0 G
" f/ @: e- |$ ]* r6 f记谱法顾名思义,就是把音乐用符号记录下来的方法,便于音乐的传承。人们最原始的方式就是口口相传,幼儿园阿姨教小朋友们唱儿歌,就是这种方法的活化石。最早的老祖宗最早用工尺谱,就是用一些特定的文字在附加一些其他辅助符号记录音高、音的长短以及节奏强弱规律,当然有太多不完善的地方,以至于现在有好多专业人士还在对从墓里挖出的老祖宗的谱子孜孜不倦的“破解”。到了近代,有了简谱、五线谱,人们对音乐的记录方法才日臻完善。1 S. H# C; ]( q' b: V; T1 y* {
3 E* f2 s/ k S- m
从传唱的角度讲,简谱是最简单、最符合人对音乐的自然感知(建立在12平均律上的五声音阶、7声音阶等,当然是我们的老祖宗在世界上最先算出12平均律的),而且,调性、调式体现的最直接,一看就知道,不像五线谱那样还得去数着升降号去推算。当然,对于多声部音乐的记录和绝对音高的体现简谱相对五线谱就相形见绌了。5 v L% R* ?1 N# o5 c
8 n1 l9 X7 @- Q+ d( s1 H* x6 [五线谱是迄今为止人类记录音乐相对最完整的记谱法,每个音的绝对音高是多少,旋律的起伏进行、多声部音乐音程的叠加、各声部在音域上的分布非常直观,这也是大型管弦乐队、古典钢琴一直采用这种记谱法的根本原因,而且,采用固定唱名法之后,你也不用去学什么和声、曲式、旋律的发展等等,照谱子弹,效果就出来了,这也是迄今为止国内主流院校一直采用它的原因之一,但这种方法也有它先天的弱点:离开了谱子基本上是寸步难行,也就是必须由自己的“御用”谱匠,专门给你写谱子。6 q- X! o4 [& c7 [
" i* C V, l0 G& K* }
流行音乐就比较随便了,因为它是新的,动态发展,大多讲究唱弹合一,即兴而发,有感而弹,是流动着的现实音乐,是发展着的音乐,要不然就不会众多的新歌排行榜了,其实古典音乐说到家就是老老一辈经典流行音乐的沉淀,固定下来,写成了五线谱,就“古典”或“经典”了。* v' A S% \# {" H+ `* B
8 ~8 _) B5 c; e1 \/ q0 N流行音乐的是流动的,这就决定了极少有类似于古典音乐那样的谱子,也就是没有做的现成的饭,更没人一口一口的拿勺子喂你,不但要学会自己吃饭,还要学会自己架锅做饭,柴米油盐都得自己张罗、想做成什么样的口味,很多都得自己来了,孩子不能老在襁褓中,要学会自己长大。& d2 U0 i s$ T/ a1 c% \* U
; D" }/ _; \$ q( W0 }) w扯得有点远了,玩弹唱,简谱是必须懂的,五线谱也应该大致知道是怎么回事儿,毕竟五线谱在伴奏织体上编配上的记录方式要比简谱直观、细致,对于分析一些经典东西的伴奏织体的编配,充实自己的伴奏效果上还是有很大意义上,特别是一些和弦的伴奏音型、旋律的装饰和美化。! s* `- Z- A" C
2 E) n. x1 |- q X
当然,用最原始的“口口相传”也不是不行,但到了一定程度,特别复杂一点的东西,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O" `0 m) D& j5 `* f0 @
, m, E# K! w6 d( l& P
好像有朋友提到,但本人还没有求证过:说是当今某国际知名键盘高人,兴致一起就“乱弹”,弹顺了,就开始写“天书”,曲子弄完了再让自己的“御用谱匠”“翻译”成五线谱,哈哈--,
: g2 r. }0 R) k/ o: o2 h7 c# ^( J1 {+ O. E* l
故事的真伪不说了,其实人类的音乐不就是这么走过来的吗----
0 B- p1 _* W" g) Y. O记录首先要有内容,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