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怎样让自己成为一位优秀的混音师
- E0 i/ D4 \0 l# B" d/ r( Y. u( @2 J( C, O
一、序0 B- s [) ^. @) b/ U; m
+ L% v; S2 F$ q, P" O1 R9 [ W+ P 任何行业他都有一个标准,同样混音也一样,但混音是一个最难有共性标准的一门艺术,大家想想,国内正规大学有“混音”这个专业吗?在我印象中是没有,录音专业、电影配音艺术等这些到是有一些,就是因为混音的共性标准很模糊,所以主观的东西占得就多了,中国老百姓这么多,我们又不是音乐之国,那么多的大众耳朵都会把一个用几万元一套的设备混出的作品和一个用200万一套的设备混出的作品都叫做发烧碟,都叫做所谓的“出版级”。那么想作为混音师的您,就不能把您的耳朵变得那么大众化了,首先您的耳朵要有好的“鉴赏能力”!这是混音中最重要的,任凭您的技术再高,鉴赏能力很差的话,那也是一艘无舵的船,永远到不了目的地。' A, Q5 Q- a, x" \1 v% e
! b! y, V2 N% r9 }
二、漫谈混音
2 W- Q% g) V2 _3 {" n0 N4 i0 }+ X/ j, y3 N5 r
我设计了一个小测试,大家不妨先“娱乐”一下。
) H$ N' I6 ]: {7 @) @- U+ r
7 }( Z/ T' m: A! i! ^: [1 n下列各项如果您具备某一项条件,那么就会得到这项指定的分数,最终把所有您具备项的得分加在一起,就是您的总成绩:; H/ S% _3 a' h9 k
& C I( u0 t- l2 g v
有一定造诣的作曲能力(10分)
4 E+ Y, _: p. _6 E8 s7 _
3 ?( P/ h6 j6 K; F @有一定造诣的作词能力(10分)- g$ M; S7 N0 ~8 F# n- `1 {
! U+ k& B& b# k6 H( X2 a. a
曾经干过编曲,干得还不错(40分)
+ x6 k! {6 f S! @1 X X) L+ w7 `/ D2 r* v1 @
曾经系统地学过、从事过录音工作(15分)
& R# Q. @$ s; C9 ?1 r9 ]) k
9 H3 N( w7 T, y! F很有钱,能够买较高档的混音设备(25分)
- O5 f& G* o: p! L# k
* S, K/ b9 f, ]; D, K n- D$ X. u曾经找到三位及以上高水平的混音老师学习过混音(15分)5 Q* p* u$ O+ X7 T" Z' H
/ I4 q. E9 Z% A9 v, a乐器四大件,至少对其中一件很熟悉(20分)% w3 I' Y. M/ D0 m% L* O
/ G; n4 {+ ^1 v5 G8 @7 C% V* `2 v有毅力、有恒心(45分)2 x& B0 c' ]. ?
6 J2 T* Z# @! v
曾经在专业的经过声学装修的棚里听过多套监听设备出来的同一作品(15分)9 J0 H: o0 v7 C( \8 v `
" o5 G5 C8 C+ E* E1 \
10、您跟数个混音师一起形成一个团队接活(15分)" J" D" T& @2 P' Z
/ O2 h A* C \6 a3 l' q结论:如果得分在0――40分之间,我觉得您还真不适合混音 x1 i, F% v9 U+ _* o7 C/ {8 Z9 _
5 Q& g! v+ l" j- h. r如果得分在40――100分之间,我觉得在混音界您的确没什么优势
% f& o7 b) u. G- G7 k
' t2 }3 f% H& O1 |# \9 J2 ]如果得分在100分――170分之间,朋友!多努力,离成功不远了
+ M8 x. I+ R, H' v) |) X! S
$ W- _5 E! f9 J# b* X如果得分在170分及以上,朋友!您干混音这行真得是很适合!
/ Q% X: { ^0 m u) q& _$ t( g( `( e* r9 d" c
以上虽有娱乐性质,但也确有一些科学性在里面,我们就从这里展开来说吧 c0 ]+ X; P" x
0 f8 O$ k$ C% d. u- F1、有一定造诣的作曲能力,如果您对作曲方面很在行,那么您对歌曲情感及节奏的把握会高人一等,这在混音中当然会把感情处理的恰到好处。
: T# f$ B9 m+ g3 n' H& b4 W4 ?1 Q) y; o/ @
2、有一定造诣的作词能力,同上。
- g$ v2 c5 r1 u/ \2 t
3 `/ W1 J# }. T d! u3、曾经干过编曲,干得还不错,俗话说的好:编曲的最高境界是混音,混音的最高境界是编曲,如果您干过编曲,那么得到分轨的时候,各轨在伴奏中的角色及情感、乐器摆位等等您就会更容易理解所混作品编曲者的想法,编曲和混音的劲要往一起使,如果编曲和混音在主体思路上不统一的话,那么最终的成品也不是最好的。
7 N3 z/ x) B) L6 K8 {/ g. o' ~7 ~9 z7 J" ^8 C9 Z
4、曾经系统地学过、从事过录音工作,这个也很重要,在软硬音源普及的今天,录真乐器的伴奏也非常地少了,我是说所有轨全部真录那种的,但只要是一个达到出版级的作品,制作人总会加那么两三种真乐器进去来营造真实的氛围,人声就更得真录了,如果学习过干过录音行业,在混这些真轨时,会比较他人很容易找到音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能最大化、最佳化地处理好真实的轨。8 F9 T9 l4 O( L, H; Q4 U
7 ~# F6 m3 H6 w* E3 O; V5、很有钱,能够买较高档的混音设备,这条是极少数人能够具备的,从混音师上的角度来说,如果混音水平真达到了一定的境界,那么混音师比拼的只有设备上的差异了,不过也有例外,记得我曾经见过这么一回事,足以证明设备的差异性,我有一位步入混音界很多年的朋友,做完混音被客户找上门来了,说有一个韩国富二代因要娱乐(我们这里韩国人多),把他混过的歌曲重混了一遍,那客户听得感觉不错(其实是感觉比我朋友混的好),就亲自上门给我那朋友听了,我朋友听了很惊奇,有一些地方混的的确是非常地好,某些地方比我那朋友出彩多了,但有些地方都是些低级错误,真不知道是不是一个人混的还是怎么弄的,那客户说那个富二代才玩混音半年,我朋友较起劲来了非要拉着我打车去“拜访”下富二代,我那朋友涉足混音界多年,也有一定名气,干的混音也都是2000元以上的活,结果到了他家的别墅进棚一看,一股阔气呈现在眼前,明显地按着最专业的声学装修的混音棚(注意不是录音、混音一体的混合棚),我当时估算这40多平米的声学装修费用至少在100万以上,地上纵横交错地摆着经过专业计算的吸音木和音板,来到主控台,左面五台价值达35万的WeissWeiss
- H+ |$ \, s9 e7 O5 U4 r/ {' r. M, {; V& E! k5 S* K' m0 g
ADDA 双声道,下面二台价值达12万的TC Electronic – System 6000,价值10多万的Cranesong STC-8 和EQ第二代全套摆在右边的下方,剩下一半的设备我见都没见过,一共一套7.1系列和二对监听,牌子不是很熟悉反正高出丹拿,真力,PMC、ADAM不知道几个档次了。。。。回来后我和我朋友在车上他说到,能有这样的设备出那样的混音效果太容易,把几个主要参数弄准,把预制一调,要谁听谁都发蒙。所以足以可见设备的重要性,不过我不建议有钱的朋友不要效仿那位富二代,混音讲究的是技术讲究的是对伴奏的细扣,光靠高端设备的预制,您也就失去了混音的过程,失去了混音的本质,只有混音水平到达一定高度的朋友才能更好的驾奴它们,所以说混音水平越高,受设备拘束就越小,我也见过不少老外用protools LE 混得比国内混音师用protools HD混出来的要好的例子。4 g* T5 u+ \) }1 `
# k, [; ?% T' p9 ~% }$ N* J
6、曾经找过五位及以上高水平的混音老师学习过混音,这一点很容易被人忽视,每一位混音师,就算再好的混音师也有他的不足,甚至他的有些观点是错误的,如果只“钟情”于一位老师,那么您将来水平的高度会受到他的局限,只有师从于多位老师,才能有长足的发展,您就会发现在第二位老师的身上发现第一位老师的不足,在第三位老师的身上发现第二位老师的不足,我曾经花了数万元“拜访”了五位老师,这五位老师在国内算的上是一线混音师,在跟他们的学习中发现他们各有所长,但是他们之间也有不同的观点,甚至到现在有少数观点他们所想的是错误的,那么这个谜底您只有找下一位高水平的老师时才能够找到答案。
4 {. v4 ]4 E5 O- @8 c( N$ o8 a- A) g! b5 g y
7、乐器四大件,至少对其中一件很熟悉,俗话说:乐器本是一家,您通一样,其它的乐器您基本都能很容易快速掌握他们的要点,当然如果您是乐队出身的话就更好了。
y+ ~) b& G$ F c
4 |# B! Z8 [8 L; z" l+ L8、有毅力、有恒心,对混音而言,是典型的实践大于理论的行业,这个我不多说,不过在这里我还想赠大家7个字:多听!多想!多偷窥!大部分中国的混音师在做活的时候都不允许有别的人在棚里,就是最后拿分轨的时候Pro Tools文件也是全部归零,您不偷窥您还想着什么呢?想当年我用老板键隐藏窗口自摄软件,也得到过不少的“秘籍”。您花高价找老师教您混音,如果那位老师肯交您一半实在东西,那么这位老师就算是师德相当不错的了,当然上混师课时就是这么回事,您不问他就能给您讲个三成,您问了再告诉您模糊的二层,剩下的我说哥们!您就得靠自已悟了。混音这东西不是像在大中小学校,老师教学生,老师没有危机感,因为自已教的学生将来只有极少数再当老师,但混音就不同了,你教会学生,学生将来就会抢你的饭碗!同时不光有毅力、有恒心,你也要尽量少走弯路,我是学电子系出身的,后来又修的软件编程,在军乐队又干过三年小号手、单簧管手,后来又弹了十五年吉它三年钢琴,最后转行干了五年编曲,直到现在的混音,人生就是这样你选择的路越多你的成功机率越少,有可能您再转行时要么您已经饿死,要么老死!所以人一定要看准一条种一直要走下去!一心真是不能二用啊!" e( J6 K2 k% V0 ?" I6 D
9 D) g$ ^* F1 Z* C5 ~( A
9、曾经在专业的经过声学装修的棚里听过多套监听设备出来的同一作品,有机会您可以在各大专业的录音棚里去听听同一作品在不同的音箱和环境下的区别,只有提高了您的鉴赏能力您才会提高您心中对合成的音乐标准。+ _' ~. \+ [- E: o" o
. q4 f, G6 o% q- y10、您跟数个混音师一起形成一个团队接活,一个团队可以相互弥补各自的不足,可以随时相互交流共同进步,这样总比一个人单干的强,这个我不多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