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曲的引子该怎么写?陕师大音乐学院副教授来支招
0 w8 W q! y! \5 x6 ?7 z" w0 c" S) Q5 R% i# q6 p
; R5 t C; |; A$ s& H% r4 j
/ R2 N6 T! a* {作者王林老师,陕师大音乐学院副教授、电子音乐作曲专业硕士导师、高品质录音师、音乐制作人,雁塔区音协副主席、中国电子音乐协会会员、中国录音师协会会员、陕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教学和研究方向:电子音乐作曲、作曲理论、音响工程、录音技术、编曲技术、影视配音技术。
9 O+ Z, \/ L9 F1 y$ Y7 M0 _- y
1 ^0 w1 V# h1 [/ R: i) S9 ]' H; o7 h
) |$ a8 b2 V4 D. _7 z3 ]) O7 z' t; F% q4 k7 Y" _" N. Y" V
在一首歌曲中,引子也是一种重要的结构组成部分,而一个好的引子就能一把抓住听众,所以说引子也是非常重要的。
2 F# @5 a/ L/ \ m) o3 S q
3 Y3 ^. _" X% K* a1 G) I9 g) E& s$ I) k
$ Y* v; v6 g% z* i- y1 R6 g
* X0 c; |9 a+ F8 z
$ U5 ^) s" z6 `+ q$ r* I' v- G
u. u% i- K; u+ p7 v# s+ l: ^8 c. ~ R/ |8 Y$ _
011 {* N4 \ e% J$ `9 ?6 k8 C& B1 |
, h" |& Y. @2 Y& p3 W# X1 o" `$ x* m/ c
# {- l7 o# r% T; q R7 `" a
引子的地位- q+ I2 {( d5 J: k4 u
" S6 q/ ]$ t+ V8 X! k
K7 p* O) ~& q0 k+ m- ?) l
+ U# v: j3 p3 F% n引子的地位属于音乐主体以外的从属部分,所以可有可无,不影响主体音乐的表现作用,但一个好的引子却能大大的扩展音乐的总体表现作用,所以引子的类型和写法也就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 Q/ t5 \% \+ b- g
/ p! l* r; G2 }5 g- V
$ V0 B. t4 W1 u: g1 E; m$ |- b1 F
6 Z8 h8 I* _; i# b02
- j! j) U% b/ Z. x* `) H& w& G& R2 q1 I z& Z; P" O% `" D8 Y+ x
$ ? u+ n9 p S- c: z2 ]
' K9 ?$ I8 @3 M' C. w% s A
引子的作用
* v$ N3 O$ Z0 Y+ Q% F! B2 o1 d5 J
- z0 {- W- ~. p" z
: W/ s% h: L! N3 |. u* d, ^: r$ {. h ?
引子的作用就是起到提示速度、提示调性、提示情绪这三种,所以只用能够满足这三个作用的引子就都算是合格的,但这种引子也就最没有特点没有个性,扩展音乐表现空间的作用不明显。
# `2 l4 f" D; |3 M/ e1 B
. @0 H* F8 M- q: x6 f o
' U3 P8 |3 K; ~3 k! c; L
L1 q. b* B* M9 P/ f |5 A1 N03
& e; c. O1 B: t' N
6 G8 d5 X' K: M3 H) ?- n3 r4 [& E7 g( R. g- x
; _# k9 S% r% M0 f2 m
引子的形态
# t6 F5 u) E6 j1 F+ N# g+ p6 @ B5 B! W6 r6 o8 l
; H+ s8 f7 D! V
* K# T3 y7 o: E3 z$ `; c引子是有很多个分类标准的,可以根据长短来划分,可以根据节奏来划分,可以根据调式来划分,可以根据素材来划分,可以根据终止来划分,可以根据段落来划分,还可以根据音乐情绪来划分等等。
9 u `! I& p: ^# t* h. Q2 }3 _1 ]6 V6 [' H1 C6 M+ Y' e2 P/ Z
; M0 {* M) ?/ m
( z3 ^, |' o, a7 ~. w4 n1 _0 P
" o( p) e2 ^6 |' ~% _# q4 h9 u ]( `/ z1 ~( ]$ Q! E. k
6 @: X' r( u7 [5 N8 s& h0 Z6 X
% ^; h5 }, ?- I( C* G8 V
04
8 i7 A) R% Q% x- u$ p/ ?8 B1 d. P$ {: Z( K/ B
7 R1 V9 O, e7 L/ ?1 D: I
+ P+ t$ z3 c) c0 S引子的长短
+ U M$ N6 i% C+ G+ P; v, T3 Y$ m% T; _+ U" Q( e/ t
6 C9 F& x/ f. E- [7 H( s& s' _
# \. w: f& M1 h' L( g$ t引子有长有短。较短引子一般都是几个小结,2、4、6不等,这类引子由于时间短所以主要就是完成,提示速度、提示调性、提示情绪这三个基本任务即可,给人一种简练,开门见山的感觉。长引子一般都是一个乐段,这类引子由于时间长表现空间较大,所以换可以造成一个小高潮,形成一定的音乐形象,所以这类引子更有扩展音乐表现空间的作用。0 [3 i; K+ J, o" R" l' H# Q* W
: K! \9 P, W! X3 p+ S! Y" A+ ?/ s! f* P8 q! h
" l* U. x, {" G: q' C05, H- @/ J8 J6 E" w5 k2 z
7 X g$ S( _' s3 S) ^9 \9 h+ b. i- N, _- c/ L1 f
0 \; }* P2 z1 x5 h
引子的节奏5 w, }/ t8 U4 u9 r
4 ]% Y5 Q. ]2 X' R, P% _
* N) \- }4 \% k. _. y8 w$ Y s
. d, _* C7 ?7 `+ f" T引子的节奏通常与主段是相同的,但也常常有例外,散板、自由板式的引子在中国非常多,因为这符合了中国散漫中快散的结构审美原则,但实际上换可以更大胆一些,这种手法往往能给热议中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用3/8拍的引子为4/4的主段做强烈的反差和铺垫,不信你可以试试看。! g2 ?5 d) c1 p$ ?4 B! J
/ [' \$ [$ q+ j; h. J4 U
$ @; y+ K" v# [7 q) r) L# i. f4 v* a
06) _: b" x) `" V' a* e
+ r3 A( m' E/ ]
2 U0 u$ P* ^/ Z. e0 Q9 i
# s, X% ~. T7 A" j. U% j9 ?5 r l引子的调式- v; r. \: w5 y; m0 K1 o1 x* N; I/ m
9 W# K Z: P, K+ q7 `) b7 c
1 r/ _8 p- Y0 F/ `+ n) f( n4 u! r, p, ]3 N
引子的调式通常也是与主段是相同的,但这个方面也可以例外,关系大小调就经常可以互相当做前提,而且起到了反差和衬托的作用,还扩展了主段调式的单一,甚至换可以大胆一些的,其实这个方面老前辈们早就玩过了,例如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就有从主调的重属导七和弦开始的曲子,用法及其大胆,这都已经是200年前的事儿了。
/ C0 {& P9 X( @( n& h$ I: i: H( U& T4 ^$ w
% M4 K" a! m( ?. y) g7 [; @/ M2 I' {* O$ F' Y
, i, Z6 S1 r, k; |' T2 G9 ]: i
% Q. D; x* R& N$ H$ d5 G3 x
) u# v* n8 M. T. \/ b8 w
. u9 I* _1 P9 o6 n/ ~, S07* g9 X; Q& x5 }+ o8 o0 h |
% V4 c9 @( T4 t9 h, j
* h2 i6 B' ~5 E, \% ?3 s8 a- S4 u
$ [% K% T+ ` u/ e8 ]" W+ U6 S/ ^引子的素材9 F9 D$ ?: Y/ y3 U9 [- b- |
/ C: e& p4 z+ v# @7 ^# V
6 ?) x7 s6 H1 ~* ~9 T7 {" H" i/ _3 Z. U, ]& C4 y
引子的素材,既可以是老素材,也可以是全新的素材。最常见到的方法就是反复最后一句或反复高潮句,但这种方法也就没有创意,而提取主段的一个动机独立发展成一个引子则显得非常高明,然而用一个全新的素材来做一个引子,这个方法也比较常见,效果也很好,如果能有精彩句子,那这个引子的表现作用就会超过主体段,这样的作品也非常多。7 M0 @. X" {1 @0 U Q( d0 Y- n
* @" f# H* n c7 r* @
6 ]# y# C7 \) ?% [' x! b
% v8 V3 t# n0 U0 I08- X6 P6 P- \" F1 l* }+ E
1 u3 C# B( @4 w$ m
0 @# j4 g; j& f% p, D
, C% ]. L) L C. L- e- V* R引子的终止
* N+ I" m& J- v! X' l+ d% b6 I9 G
# X3 x( `( m/ ]0 H. c
W/ G8 Y, o% Q: N
* l( X+ a4 F" W7 O% m引子的终止既可以是开放式的也可以是闭合式的。所谓开放式就是引子没有落在主和弦上,这类引子往往在后面的主段就进入主和弦,引子与主体段被紧紧的连接在了一起,音乐显得比较紧凑;而另一种就是引子落在了主和弦上,形成了一个完整乐段,主体段再重新开始,这样的音乐结构界限清晰,情绪的阶段性比较清晰,音乐显得更安静一些。) l, ~, ]$ u8 E. Z' Y& H
. C+ _4 f+ ?3 ~- h1 _6 a. y Y
: M% L8 E+ U/ @7 K5 q, n1 ]2 s' h) O0 H
099 z8 {% X9 S) U5 x
' u5 W3 q/ U; U+ U* k* s' Q: n& s- }. x8 i8 `
1 k0 Q) M( o/ {* m
引子的段落
) w- b' P# W3 u: D' A. v' Y( I# O2 I! m( N
( M: L. f4 i. h' f- @; S. b
- r( R( f+ ~1 m) c$ E引子的段落也不是单一的,有很多曲子的引子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全曲的引子和主段的引子,两个部分的功能各不相同,音型状态也可以不同,这样的引子更有结构感,阶梯感。
0 p8 Q$ B2 M" _3 k
1 r! `$ b8 R& h) S, q- }' Y* Z
+ \; M8 s. |: _" U1 O4 f9 q" q
) B C/ H7 f) K" v/ ?* k3 ^' _; @+ i* W# I5 r4 V
7 E7 b* ^3 h0 j# g9 p1 g
\* e4 w/ L: S5 n0 q; ]6 U% C' x, s1 S! x! [1 L
10
( B: [9 g5 B- d! k8 s& @$ u; \( J$ y9 G q) T" a4 Z ^! f' g' x
i/ Q/ b0 z+ [/ q; a# H C% g
) a/ l [. B1 f! Q7 Z引子的情绪
% I K& F& T7 E) j5 j( s5 j3 n" k7 O2 K0 |; ]1 v
& l' H. s$ m2 N; A4 K$ `# a7 U- v
( p0 y; q) [9 r
引子的作用之一就是营造一种情绪,所以大多数引子和主段的情绪都是一致的,但例外也很多,引子可以和主体段的情绪相反,这种引子用反衬的方法来营造音乐气氛,进入主段就给人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引子可以和主体段的情绪相承,也就是说引子比主体段的情绪暗淡一些或积极一些,进入主段后就开启了另一种阶段,这样就是音乐有了结构感和层次感,这种引子容易也非常让人接受
2 x1 h) w* x* W
1 c9 z) c6 B3 C其他样式的引子,我还在发掘、整理、构思当中,但愿在贝多芬的32首奏鸣曲中再能找出几种,如果能把这些手法用到流行歌曲的编曲当中,你就牛X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