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研音乐“不疯魔,不成活”
9 K& H9 i9 ^1 l- G2 ~# `音乐制作是学不完的大学问,选歌、编曲、录音、配唱、混音……环环大有千秋。走出录音室,还要抓稳市场,指导企划方向。李宗盛热烈钻研每个环节,常有惊人壮举。
/ C2 d9 R$ a4 A1986年,李宗盛为潘越云制作《旧爱新欢》,远征美国,在加州上百家录音室挑选高手,找到保罗·麦卡尼的吉他手与鲍勃·迪伦的贝斯手,领略世界一流本领。艺高人胆大,1989年的《跟你说,听你说》编曲采用电子合成器,营造都市摩登感,处处走在时代尖端。
$ L0 l7 F5 Q2 a3 w# m# h5 T1 U# Z/ }, ~即使被尊为乐坛教父,李宗盛仍然虚心学习。他对台湾乐界了如指掌,对外国尖端时潮更如数家珍。1993年,李宗盛于中国广播公司开设《无责任乐评》,每周日午夜零时开播一小时,大谈音乐技术经,从选歌格局、市场性、编曲线条一路评到歌手掌握语气节奏控制呼吸的协调性,进而对热门专辑点评打分。李宗盛的眼光高,对于市场性强的专辑,他嫌制作方向没进步。歌手演唱熟悉歌路,他嫌没有发挥实力。品评本地音乐人之余,还要大谈猫王与作曲家艾尔顿·约翰,中西对照,骋意驰论。3 O6 e- A2 e- W5 t7 v% o/ c& c
李宗盛由技术面大幅扩张情歌的想象空间,对文词的追求更是勤勉不懈。他自称“对文字有敬意”,但受限于时代,歌词只能向“深美闳约,精艳绝人”的谈情说爱狠下苦功,最终走火入魔。“告别白昼的灰,夜色轻轻包围,这世界正如你想要的那么黑,霓虹里人影如鬼魅,这城市隐约有种堕落的美。”1996年,李宗盛为林忆莲作词谱曲的《夜太黑》,竟趋近鸳鸯蝴蝶手笔,完全看不出昔日活泼慧黠的散文式风格。
; D/ q; ~4 {) B" I" U. ~困顿于情歌的狭窄领域中,李宗盛仍然不断超越自我,词情冠绝群俦。1994年,辛晓琪接续推出《领悟》与《味道》,前者是李宗盛力作,后者的词曲创作人姚谦、黄国伦也是一时之选。两首经典情歌相比较,《味道》中规中矩,由低回而激昂稳当渐进,副歌高潮处加重发挥辛晓琪的美声,就是一首经典情歌。《领悟》却展现跌宕起伏的复杂情伤,由黑胶唱片细微杂音带起的忧伤低语托起气氛,情感波动拾级而上,却又汹涌起落。时而愤怒报复,时而同情怜悯,时而失落低回,时而自我开慰,挣扎半首歌,情绪骤然爆发,“多么痛的领悟,你曾是我的全部,只是我回首来时路的每一步,都走得好孤独。”最终寂寥冷落,期盼“不再为爱受苦”。 \0 [) N% g( k; E3 R
词曲如杂乱心情纷陈起落,编曲推波助澜。又爱又恨的情伤纠结描写细腻至极。与采用烟味为譬喻的《味道》相比,高下立判。! o+ ~" m7 [8 H7 c0 P+ t' Y. I
李宗盛曾为陈凯歌电影《霸王别姬》创作主题曲,他本人钻研音乐的精神,一如电影中张国荣扮演的程蝶衣,“不疯魔,不成活”。
( F7 ]% B( u2 s商业化情歌的词曲要简单易唱,以适应KTV的点唱需求,情歌的路越走越窄。张艾嘉、潘越云、陈淑桦、金智娟、林忆莲、辛晓琪、万芳、梁静茹、莫文蔚……李宗盛以相同的都会女子模式,打造一个又一个的畅销歌手,陷入一成不变的复制循环僵局。《伤痕》《夜太黑》《为你我受冷风吹》《不许哭》《诱惑的街》……当李宗盛倾情为林忆莲写歌时,越来越浓艳,越来越颓废,越来越不像10年前满怀理想的真诚李宗盛。6 q1 v; L5 E" a; ~7 I
“只是你身在诱惑的街,只是你身在沉沦的午夜,血里的狂野,对真实与幻觉,已无分别。”5 k3 z' ?" P; ^( h
痛斥今日流行音乐多是垃圾
! @ `# q5 r& s, j( w. d w% B$ f“告诉我你心中的话,我们彼此在等待回答,让过去的沉默打开吧。冬天的雪会在春天溶化,明天的笑容会更潇洒,让未来共同的梦境展现吧。”
0 J( j0 O4 ~$ ]$ `! O" [- N台湾歌坛曾经志气昂扬。1991年,李宗盛、罗大佑、周华健、赵传戴起一色墨镜,激扬合唱《来自你,来自我,来自他》,“蓝色天空一样清澄,红色血性一样奔腾”,那是校园民歌手最朴素诚挚的音乐执着。但空虚糜浮的1990年代磨掉了他们的志气,罗大佑渐趋沉寂,周华健成了情歌王子,赵传改唱《唱不完的情,唱不完的爱》,李宗盛则被情歌磨光了热情。8 z+ z3 l2 t2 R) S2 ^. r4 `2 Q$ l
“日子像是道灰墙,骂它没有回响,好像越不想怎样,就越是怎样。”2000年,李宗盛为莫文蔚写《十二楼》,文词阴郁、触目惊心。“影剧版依然沸沸扬扬,像极了枪声大作的靶场。”" h, `5 ]" j" B4 Y4 s+ Q8 I
台湾流行音乐于1998年急转直下,李宗盛则于2001年离开台湾乐坛,锁上记忆,潜心制作吉他。听李宗盛情歌长大的新世代音乐人,成长于安逸而沉闷的1990年代,玩音乐急功近利、没有理想,也不愿下疯魔般的苦功。“去中国化”更使音乐人夜郎自大,弃绝文化,在狭隘一岛找灵感,流行音乐失去了活力与内涵,没有理想,没有境界。
R( i0 U- i3 b* d7 D; [ m) d* W+ [. r" ^% }: D" Z% u
2017年,李宗盛于录制《大事发声》时,在录音棚内开唱。
6 C [( a! Y- o( q" I3 F4 _5 \. K李宗盛对乐坛沉沦痛心疾首,批评年轻音乐人不尊重文字,没有音乐修养,使音乐沦为低门槛、不受尊重的娱乐行业。2016年台湾金曲奖论坛,李宗盛对着满座同行,痛斥今日的流行音乐“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垃圾”。他的猛烈批评并未惊醒自甘堕落的台湾乐坛,看八卦新闻长大的年轻人更热衷李宗盛与林忆莲各自新恋情的八卦。
- `+ @, T8 a5 H' L“我以前在滚石常说:这是一个伟大的行业。而现在,大部分人都看不起我们,觉得我们是小丑。一讲到歌手、艺人,都用很廉价、很不堪的文字来描述。”李宗盛高声疾呼,音乐的价值在于“启发心灵和感动”,只是他本人也曾随波逐流。1986年首张个人专辑,一曲《没有人知道》,预示音乐才子斗不过时代的宿命。“我多么希望回到最初,走我自己该走的路。迎向未来,不怕输。在爱情中痛苦,在名利中追逐,怎样才能面对存在内心的冲突,是不是让步?”! _5 K4 |% ^, {/ G! x9 o
“电影将要散场,灯光慢慢变亮,我的心,在记忆中徜徉,回忆经历过的风霜。”
4 g: _0 `$ R1 v: N) b7 v" J# q两鬓花白之年,李宗盛重新写出心中的真挚感动。2010年演唱新作《给自己的歌》;2013年推出回顾人生的名曲《山丘》;2018年,李宗盛于花甲之年回忆父亲,唱出感人肺腑的《新写的旧歌》,“一下子也活到,容易落泪的岁了。当徒劳人世纠葛,兑现成风霜皱褶,爸,我想你了。”
, L+ C" c. E; f/ A- i- K当音乐创作回到真诚初衷,只求“让人轻轻地唱着,淡淡地记着”,李宗盛终于越过了山丘,唱出了来自真情的意境与理想,再度写出启发心灵的不朽之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