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 `) Q9 Z5 [ m; x4 N) U
* Q% \ ?: e% B陈慧娴一首在乐坛享有很高人气的歌,也是她复出的第一首歌( u2 _. y1 d% a0 J2 ?, p
% G$ H0 h( z; T. V; [' e
2 Y0 }; ^9 M4 r& }; h前些天我偶然听到陈慧娴的一首歌《把悲伤看透时》,这些天,走路时听,搭车时听,下雨天听,天晴了也听,看书时听,做饭也听,发呆要听,写作业要听,睡前听,醒来听,我想这或许是这一年我能遇到的最悲伤的歌了。- k; m: e" L5 a& |9 C# L
. c& K3 \; W1 [# i4 a8 M; Q6 M
2 E5 x( u8 d: k: r: C5 y奇怪的是,这一次我并不想从这种悲伤的情绪里抽离,反而在其中自如得不想离开。我摇头晃脑,闭眼又睁眼,这歌真是好悲伤啊,这悲伤又被唱得如此动听。也许,也许那是一种近乎于无处遁形又无法逃避的力量吧,它让我觉得悲伤是这么地合理,这么地合乎时宜。" f7 e) I. G* g* b6 J# W
" ]- i8 T m7 N G感叹二十几年终于有人懂得我未语还休的悲伤了。+ G9 G$ i* t, X) j5 f. u5 G
3 ]8 v# [$ o0 x3 r7 z
. P2 E N- Q C- X7 {. ?- i- B! A《把悲伤看透时》是陈慧娴在乐坛享有很高的人气一首歌,被广大听众所喜爱。专辑同名曲《把悲伤看透》是慧娴复出后的第一张专辑,听起来每一首都感觉很好,虽然只有半小时,但显示出慧娴、陈辉阳、林夕合作的高水准作品。而歌曲“把悲伤看透时”,除了保持有慧娴的原有风格外,在编曲方面也非常出色。
; e9 O% ], c) F8 I \6 H1 ~/ \2 r& m1 n( @+ e
一开始的寒风刺骨的声音,在冷风中吸一口气,惟妙惟肖的感觉非常的配合在下雪天离别的意境。第二段火车行驶中的声音也配合了首句歌词,沉痛打击后还在怀念过去的一幕幕。第三段,把悲痛化为力量,一切都沉浸在繁忙的工作之中,希望以此忘掉,办公室的情形在背景音乐中出现了。+ n6 P$ y0 m& A6 q6 d8 o t
4 a, m3 T" e5 {# z# b& g1 G2 T, @* u$ b3 ^8 `
第四段在“最后 也只不过平淡如此”这句开始到最后只剩下钢琴音,音乐慢慢地淡出,表现了一切已经过去了,这里是整首歌的点题、高潮和结尾的整合。& L; a- I0 M3 G# r
. x5 e6 I& [ j0 ~
这首歌整首的歌词非常优美,编曲配合歌词的主题。整首歌没有重复任何一段,因为是叙述一个悲痛的故事,所以也不可能有重复。而且有趣的是在四段之中,每段的第三句都是“能令我一生记得的”,而且唱到这句时最后的两个字都出现的回音,每次回音的音量都是依次递减,所以“把悲伤看透时”一切都趋于平淡了
* [/ a- \6 l; y( p
" E8 X; E& f; N4 m+ f7 I F; p% [ G$ X6 v% P& w2 z
即使听过很多遍,但是每听一遍这首歌,内心总是有一份隐隐的痛,到底是有多爱才会有这样的痛,到底有多深切才能宁愿将悲伤深藏于心底而不愿成往事?就算我没有经历过这样深切的爱,然而每次哼其旋律的时候却能感受到这么深切而致灰心悲切的情意。或许所谓的最爱并不是能让你开心每一天而是这种不敢提起的悲伤,宁愿一生都痛藏你于我心底也不愿把你忘记…( G; K' h. H* a- }6 S
" i" E( W* K( X3 B7 T! v
极力推荐此曲,可听指数1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