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词曲创作与编曲制作 v/ s! ]& s, M# r% k
4 h0 q" \$ @0 R3 d8 p, M
作词、作曲、编曲、演唱、合成与媒体形成了歌曲作品的生产流水线。
2 q8 o: ?+ c0 ~: V+ `( F! j# L; i M$ `) S' T* m n
词作为第一步,已形成作品的基本形态。写词的人多。不需要懂太多的音乐专业知识,不需要掌握太高的演唱技巧,应该说起步的门槛较低。所以有些词作者说,既然毛主席语录都能谱曲,我们的歌词为什么不行呢?但我们不能走入误区,正因为歌词是通俗性、概括性、典型性和音乐性的综合体,写好歌词才难。
B4 m: a: R- U3 {5 \% q' ]' W+ J" L7 C
随着网络词作队伍的不断扩大,人们在探讨新的流派和新的写作手法。这些也在影响着习惯于纸媒的词作者。比如在歌词划分段落上,我认为,只要音乐是连贯的(即没有间奏),歌词也应该是相连的段落。而网络歌词人习惯于多段体,给曲作者以更大的创作空间,这样做也许有其中的道理。) t$ v. q8 F4 C" w* X
$ J/ k: }5 l# _' O 相对于作词的人来讲,作曲的人要少一些。首先要求作曲的人首先要能记谱,懂得旋律的基本发展手法,最好能熟悉和声、配器和曲式等。没有一定音乐修养的人很难写出复杂一些的大作品。6 |. K( Z/ G* Y3 L% ^( Y
: B6 C% i9 c5 D7 t1 L* P' B ] 写词的人很想让作品插上音乐的翅膀,而作曲的人为觅得一首好词也是煞费苦心。词作者认为好的词作并不一定能让曲作者产生激情,比如有的词从文学性上讲可能无可挑剔,但音乐性差;有的词好,曲作者却不熟悉或不喜欢此类题材;有的词个别地方也可能从结构上、字句上还不尽如人意,也常常让曲作者遗憾地放弃。词曲结合如同择偶,只有经过相互挑选和磨合才能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3 R. Y& _5 i. M/ w" M3 ^8 ^" h
% O1 @* L3 @+ d u$ D 在网上通过博客认识一些写词的博友后,我曾为他们的热情感动,也确实想为他们的词作谱曲,但一则忙碌无暇,二则一些词作还燃不起创作激情。我对歌词选择很挑剔,而且一旦谱曲,就想变成声像。所以对一些朋友的词作未能谱曲非常抱歉,今后将继续寻找合作机会。9 r: ]; S4 Z; Z- U; U. e& Y7 \2 _- U
7 q' p) E; S4 _; K 同词曲作者相比,编曲制作的人更少。原来的编曲一般指配器,有电脑后称作midi。其实MIDI的原意是指国际通用的数字乐器接口。
- A0 D M. v) h {+ A) A0 W) |+ B3 y
搞编曲制作的人不但要懂音乐,还要熟悉音序器软件和音频技术。即使使用自动伴奏软件,也要明白和声的连接和织体的选用。; R" }1 y# M+ {* V$ X" ~" [
' p: A9 f/ }, G+ [( q
搞编曲制作要财力投资,不说硬音源,不说监听设备,至少要购买高性能的电脑和专业声卡。声卡不好,就没有漂亮音质,甚至会和一些软音源不兼容;电脑配置低,会因拖不动软件或音源而死机,让人中断思路,不胜其烦。5 [) V; d: ~4 A9 i m/ W
/ |4 h& a# R0 r0 R$ D0 P6 _ 编曲制作要耗费时间和精力,不说编曲是一种再创作,不说一首歌要敲击多少次键盘,单是音源的各种音色通过寻找、鉴听、比较后而掌握,就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一个简单的操作技巧如果没有高手指点,可能有很长时间被困扰。而找到一个好音色也会欣喜若狂。词曲创作如果顺利的话,有可能十几分钟即完成,而制作音乐要在一些通道和音轨上铺上各种音色,并可能不断修改。MIDI完成后还要进行后期音频的压缩、均衡、混响等效果的润饰,再完成缩混。再快也要几个小时。
9 }2 ]' c4 ]& t& a, U2 F2 }, Y& ^
& A8 u4 P. H5 A/ z5 W( H 作曲的人应该掌握编曲制作技术,别人编配的再好也可能不同于自己的思路和审美习惯。纵观网络音乐编曲制作,参差不齐。有些确实是专业出版级水平,有些初级的还称不上编曲,只是有乐器衬托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