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287|回复: 1

[作曲技巧] 歌曲作曲的一般技巧

[复制链接]

1万

积分

27

听众

7415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中级

积分
15296
sina 发表于 2019-1-7 21: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歌曲作曲的一般技巧
& M2 M& y) h4 Q7 N! S# ?0 a1 f
  V* S' y1 {5 v4 r; n创作歌曲,都会有一些方法技巧,通过学习,才能作出更好的曲子。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讲解一下歌曲作曲的方法技巧,仅供参考。
$ ]$ W4 y/ X, m! O9 E
! |& O" q8 i+ B一、主题
& l  a# R' {. G; A
& _2 X# z5 F$ e7 ^. [! P一首歌的音乐,要有一个能够集中地概括整个作品的思想、感情、性格的音乐主题。乐曲的长短要根据内容而定,象一条主线贯穿全曲。歌曲的音乐主题往往是根据第一句歌词的特点所创作出来的,有些歌曲的主题,往往根据半句歌词加上衬字拉开来创作的,也有一些歌曲的主题,加了许多虚词和衬字把主题加长了。
' O" V) Y$ l( @
- z+ C! t$ W' Q! o& f一首歌乐曲主题的配制,首先是从研究歌词开始的,要进行反复吟颂,借此来了解歌词的意境,进行研究分析,并对歌词作修改和修整。要形成准确、鲜明、生动的音乐主题形象,才能正确深刻地表现词意的思想内容;其次,对于体材也要选择合适的,根据内容需要量体裁衣,以增加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F, u, I& V; L" y- W

/ ]* I2 ]1 N& S二、发展
7 \: y+ d7 l3 F* ]/ a3 K; _# d( s: t) a9 \( q6 V
1、段落1 ~! [6 P6 r/ c7 u7 E* q

! Q! _( V- V2 _( k; ^音乐的发展安排在合理的作品结构之中,歌词的结构是音乐段落结构的重要依据。段落分一段体,两段体,三段体等。比较常见的是两段体和三段。
  q) {% r. M% X7 @$ q
) y2 \$ S; h$ R  J9 g; w: _5 i; U段落可以分为对比和类似形式。对比,如:前面比较舒缓,后面比较高昂;前面比较紧凑,后面比较庸散。从文学上分析,如果你想用对比来创作的话,前面是叙事的话,后面一定要改成抒情。从音乐上说,前面如果旋律比较平,后面就大胆的多点起伏,前面节奏多用4分音符的话,后面就用8分或16分音符。从而起到对比的作用。在编曲上可以更明显地看到,一般副歌部分总是比较高潮,而前面总比较缓慢。但这也不是绝对的。( d  F4 D  ]) j
  U; x$ m) ^& D8 M; F
一段体的大多都是小歌,如兰花草,雪绒花等等。学吉他的人一定知道,是吉他入门的必弹曲。如果写得好,那也是非常精致的东西。但一段体对旋律要求非常高,旋律一定要好听,否则不行。现在三段体的也很多,如陈亦讯的十年(也有人把第二段看作起承转合中的转),那英的征服(在歌后面有一段把情绪推向高潮的人声部分)等等。
5 Y2 Z! c5 y. p; T* X6 r0 {9 H9 B2 _% {
数学里面有黄金分割点,人们在美术、音乐等艺术领域都很注意这个点。按照美学观念它是最完美的点。一首3分钟的歌,在黄金分割点上,大概2分多钟的时候,总是一个歌最最好听的地方,他或是高潮部分,也许是一首歌最最精华的部分,在编曲上尤其是这样。黄金分割点,是最容易打动听众的点,也是最容易渲染感情的点。- V) n9 u+ F8 L1 `
/ e7 s/ C! w2 N6 |) T6 p4 d
2、重复
/ M2 n) ^" u' ^8 f( N$ `9 w; ~) k/ H" v$ J5 O
重复永远是音乐中的不二法门,从段重复到小节重复,几乎每个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他的影子。(重复也是同度模进)。重复的技巧也很多,移位重复还包括严格移位和混合连续移位。: O5 b. y* C# |9 S& Z+ e0 C
* ^! a0 l" }: r( ?8 Q7 e7 A- W
3、倒影& D! S( H& S! J. V- @

# V: y. W! h# R- h$ V5 R2 C: J7 l! \它就像我们在水边,看到自己的影子。如:33345 33321。
) G* A/ m: l% {) w0 x; v9 R0 `: |$ o6 g1 C5 w, }) b! r- ?$ W
在五线谱中,以3横线,就会发现,345往下翻180度的话,其旋律线条就会和321吻合。这样写出来的旋律,不会很散。% i1 n' `  Y' }! A$ J( ?, M
* ^+ O1 s$ i5 y1 u  b
4、模进
( u( {& _$ ~* A0 k& ~# h4 H. W4 M% P' G; b
模进分严格模进和自由模进。严格模进,要求各旋律音程之间完全一样,旋律线条也要完全一致。如:3323 2212 。自由模进,则没有这个限制。如:1123 3345(1和2之间是全音,3和4之间是半音,音程不同)6 ?# U& a+ i1 T1 y

5 h+ i" V* t& X2 N5、对格
, X$ P% R8 }; [. l7 r
1 e- c' Y9 C6 @8 H! A# m6 A各艺术门类都是相通的。在文学创作中的某些技巧,放到音乐里也完全适用。在一些人写的诗联,第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是第二联的第一个字。放到音乐中的话,就是第一句最后一个音符,是第二句的第一个音符。然后依次类推。如:123 312 234 465,前面的最后一个音符,是后面的第一个音符。李宗盛有时通篇都使用对格的技巧。! E4 G5 ~9 M; ?% `( I, @. D; f
  r" \& z+ A( `. U
6、变音9 u, v  {6 I, _% l7 u# B
3 u* l0 S) T* W. R. H" {
一般而言是指升降音符。用一些变音,会给人带来新鲜的感觉,也容易使情感更加饱满。2 v5 j9 H2 W) B- X$ c' v

' @7 O& G+ x5 c7 P( w歌曲变音用得如何,很大程度上看作者对旋律的把握程度。一般来说,表现明亮色彩的歌曲用大调,相反,表达忧伤或温柔的歌曲用小调。我们也可以把大调的3音降半度,来表达忧伤或温柔。在小调中,多使用#4和#5,是不会有错的,因为小调的上行音阶中本身就包括#4和#5。如果想写一段带有JAZZ风味的旋律,除了节奏上多用切分音符外,用b3和b7是不二法门,其实,这也是JAZZ的特有音阶。
* \- W% e5 G7 k, d; a% }0 k
! a, G$ p& ?2 q: k5 y例如,罗大佑在爱的诤言里,A段第三句,用了#1 2 3的级进,给人一种忧伤的感觉,而且非常新鲜。李泉的爱的颜色中,用了:5 6 7 #1的旋律级进,四个全音连续上行,把感情发挥到了极至,也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橄榄树是一首非常经典的老歌,作者用了#4作为承上启下,收到非常好效果。如果改用4的话,旋律色彩就会大打折扣。
7 u/ P9 D0 S2 b! K: Y9 k( q) h' g5 J. J! N$ g, k2 D3 Q
7、浓淡疏密; A- Y$ O$ P, e! d, I. D! x# ]9 r

5 U( P0 z: _( R1 ^  x& O1:疏密有致。国画讲究疏可跑马,密不透风,有疏有密。在音乐中,前面几小节如果节奏部分非常密集,后面一定要多写些长音。如果前面旋律起伏非常大,那么后面一定要把旋律安排得平稳些,以起到一个平衡的作用。
1 r& f+ N% e! S: ]. ^) i( b, j9 @$ l2 V( Q4 J
2:深浅分明。国画讲究墨色深浅枯湿,分深、浅、灰等五色。在音乐作品中,如果前面两小节都使用了上行的旋律,如:1123 3345,那后面你最好使用下行或者平行的旋律,如5442等,这样让人感觉旋律有起伏有变化了,听觉上比较舒服,也符合自然规律。
( y, {8 L3 h. r% Q, T( ]( p3 f7 @: g: Z- S, |6 W
如,开头第一到第二句,旋律从低音5直线上升,且不带拐弯地到达高音1,音程跨度纯四度+纯八度。第三句开始慢慢下降,从高音1下降到底音6,音程跨度8度加小三度。给人感觉旋律起伏很大,感情全部发挥出来了,然后第四句旋律开始走稳。5 `8 O  g& S) P
1 k# g+ w2 k, `8 ?
8、调式
6 V# g4 a1 ?% F( o% T0 |2 n
5 q6 A7 A# C6 V9 a9 ^! f在古典音乐里,用什么调?抒发什么情感?需要的音乐效果是明亮的?还是灰暗的?或是雄壮的等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 k# F/ u8 f/ s4 X; g6 z0 X, ?0 k; S! e; s8 I
但在当今的许多歌曲,特别是流行音乐里,几乎没有这种限制了。现在作曲家对歌曲的定调,一般是根据歌手的音域来确定的。男歌手一般最高音定在G上。(钢琴上叫小字二组G,吉他上是第一弦的第三品)。如果太高,降一度也够了。女歌手音域要比男的高八度,所以,一般最高音定在B上(钢琴是小字一组B。吉他是第二弦空弦)。太高的话也降一度。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只是一个大致的范围,听说帕瓦罗蒂可以唱到高音#C。大家可以在琴上感觉一下,钢琴是小字三组的#C,吉他是第一弦第九品。8 L2 c7 \6 ~) e! W+ r, T, V

4 [  g: j5 S6 v- X: A; f/ ]1 P2 c9、变调$ v' A8 }; P- c
3 ]) `, N  g' @; ?' y+ ~* @
我在江西、北京两次听到张千一讲自己的歌曲创作体会,每次对转调的问题都谈得特别多。调性的对比,确是非常重要而有趣的,一首歌前面如果是小调,后面可改用大调来发展。前面如果是C调,甚至你可以在后面安排bE大调(就是C小调),都是可以的。这样能让听众有耳朵一亮的感觉。但不要忘记,调是为歌服务的,转调是为了更好的抒发情感。所以不管你转成什么调,一定不能单纯为了转而转,音乐也要有再现。
; S6 \- I9 c1 g. o& ^9 ~9 x& f6 v8 A5 s% ^
齐秦的《大约在冬季》,他在第一段开头用大调 1,结尾是小调 6,副歌部分也是小调,很好地抒发了离别的情绪。 张国荣的“共同度过”,本来旋律并非很出彩,副歌部分也是一般,但作者连续用了四个转调,把感情全部唱出来了。 转调技术在间奏里用得也比较多,还有离调,但这是编曲的范围。如果间奏忽然转调了,那么在结尾的时候,一定要再转回原调。
- {* a; U2 ~& ~( \9 q" }1 d- h; C" M2 {" R! b: B
调式的学问很多,在印度的音乐里,把3和4这一对半音兄弟,再切一半,变成12音音阶,更难唱。光音阶上的变化就有几十种,还分上行和下行,还不包括临时变音等,很难懂。
; K+ [9 |& n, U+ w) b$ P; ?3 n% G+ M- ?" L9 t+ ~/ f% Z( p/ F
在大多的编曲书中,都说结尾一定要5级和声转到一级和声。是C调的话,结尾一定要从G到C才可以,不然不及格。但有不少歌曲里面结尾并不到C,而是G到#G(就是#5 1 #2),在听觉上非常新鲜。还有G到G增和弦。就是(5 1 2)也非常新鲜。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b( N& U+ \) X$ F' e2 y' A) _
$ r0 D0 K, m" C/ w0 @
10、起承转合。
( B0 y7 c5 R* S2 D' ~9 s
) t- F9 m5 ^7 f中国的诗词歌赋是要讲究起承转合的, 四句式的歌曲或歌曲主题部分也有起承转合音乐结构的。1 }5 H% i" ], ~8 @

0 a; `: s5 t3 n6 b2 t9 f$ Y4 d4 N! [, X开头的第一句就是起,一般都是有音乐动机组成的,是写歌的一个动机所在。
' \6 `; ]  {, p) A2 l8 Z. g) x* _! ~5 P4 e
第二句就要相承了。
! z1 V; m/ b2 X$ d& U
  v$ g% D0 L9 @4 O" r第三句就是转,是主歌部分最精华所在,很多优秀的音乐人都在这里大做文章。如果前面两句用上行旋律比较多的,第三句一定不要用,改成下行。前面如果旋律比较平和,到这里,一定要写的凹凸些,就象美女的线条。用一些变音什么的,节奏改一些,也是非常常见的手法。
5 g+ M8 D; g# Z: X
6 W$ l6 V8 x0 M& q2 M& f8 l9 `$ `第四句叫合。是前三句的总结,有人把第一句照搬,那是最简单的办法。也有人把前面三句用到的动机,整合在一起作为第四句,也未尝不可。实际上,创作手法是多样化的,主要看情绪发展,你想表达什么。& e2 e/ `4 ~1 Z. I* v6 G3 h, S

3 M5 y; {) z% C" G" U11、词曲配合。- z2 o+ S' C5 N& j1 q5 y) ?7 E
, S  x" v1 Q2 [/ _3 T0 I( V
汉字有本身的发音,1、2、3、4声,念的时候,大家都严格按照发声的,上入声,本来也包含了音乐成分在里面。如果没有按照发声规律念,很容易就变成另外的意思了。而在音乐创作中,这是最最忌讳的。
, k! T  @; m9 @/ E) ?4 y: a& v9 U  v6 B
如果歌词的感觉是摇滚的,曲子却写成民谣的,听上去感觉一定不行。曲子是古典风味的,而词的感觉却是很现代的,感觉就会很别扭。齐豫以前有盘专集,曲子都是从古典音乐里出的,新填上词来唱,感觉不好。因为那是人家为器乐而写的曲子,改成人声了,当然不好。% u+ ^. i, ]  V3 Q8 F. k

  h+ _& P1 o, z  E12、最高境界。  K0 C( Z. U7 T* |! O0 w  q0 J
8 O% C2 M& r$ N* ]  t
鲁迅先生说过,文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添一字嫌太肥,减一字嫌太瘦,就是说,好的文章,你一个字都不能增减。好的曲子也是一样。加任何一个音符进去,你都觉得不好,删除任何一个音符,你都觉得不对,到了那个时候,就是曲子最完美的时候。如果对巴赫的复调加音符进去,就会发现,加在任何一小节,其他地方都要作很大的改动,而改好之后,又会发现完蛋了,不能听了。 但歌曲有所不同,因为要加歌词。词,是为曲服务的,是依附在曲子上的。所以宁可让词牺牲点,也尽量不要去改动曲子了。
' K! _1 I5 T+ G" F' C; a# m1 @* `' r
作曲的小技巧1 |1 R+ r# X; s/ G
$ v* i+ T/ n+ I7 P" r  a1 ^& h; ]
1.旋律犹如词句。当你在写作的时候,让句子变得更长的方法,往往不是在后边不断的加上新的想法,而是为这个句子写上一个从句构成主从结构。所以,如果我有一段4个小节的旋律,我通常会把最后一个小节删去再续上一段变奏。这段旋律变得变得不完整,但因此可以被延长成为一段有多个乐句的长旋律。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会为这段旋律续上多段变奏,它们可以出现在歌曲的各个部位。
) o* i/ j6 s; u& L( Q+ }
& k+ e2 b, G, }: g& t2.歌曲有其应有的长度,不应将之过度延长。一般,我会以一段八个小节的旋律开始,然后在其上增加或删减节拍。我发现,对比原来的旋律与新的版本,原来的总是显得缺乏生命与呼吸,甚至显得有些机械化。重复往往有其修辞意义,我不会总是重复一段规律的旋律,但我会试着把这段8小节的旋律改变为7个或9个小节,这让它听起来起伏而带有呼吸感。这就像人在自然说话的时候,从不会一直保持一个平稳的4/4拍节奏,而会间歇性时快时慢时轻时重。自然,每个人的品位不同,选择也有不同,而且这个方法在groove driven风格的音乐里边也许不够适用,但是你也不妨试试。) X. ^' J7 K+ x: _# G: X0 i) Z  k
; {  W# ~4 m9 F
3.将一切都唱出来,不管是旋律、低音线还暂时只停留在脑海的声音。如果你无法将其哼唱出来,那它很有可能并不太好。当然,这也不总是如此。只有对自己的旋律创作有足够信心的人才会逐渐剥离那些可以哼唱而出的音符,但在此之前,你还是试着把它们都唱出来吧。0 g6 Q* Y: A" }
! n1 X0 v% c$ R% Z! F
4.所有的旋律表达都应清楚明晰。音调上升需呈上升之势,三和弦组合也应明显易辨,装饰音则应清楚地表达出某些段落的特殊性。一般而言,表现出明显趋势的旋律段落需要有明确的概念表达,你得更好的思考这段旋律,删去那些无益于趋势律动表达的音符。一段表现明显下降趋势的曲调,就不应在其中夹杂太多的上升的旋律。这一点,会对你在创作合唱、多声部或交响乐都有一定帮助。要知道,一段整体不佳的旋律常常是因为参杂了过多律动相异的音符而导致。9 r, U4 C$ \% i7 J4 Q: Q

8 \# S/ d" X2 D7 U0 }5.将乐曲分成乐句。好的音乐家的确能将“两只老虎”也表演得令人陶醉难忘。但作曲家们,你们没有那么大的运气总是遇上这些超凡的表演者。他们都忙得没有排练时间了,零碎的那点时间用来练习勃拉姆斯也比练习你的曲子有意义。所以,请把你的乐曲明确的标注出停顿起伏,并将之化为一段段的乐句,这样你的曲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黯然失其本色。标注出渐强、暂停、升高、较轻、较重、连续等等,这些都是一个聪明的作曲家应该写清楚甚至应该强调的。如果你觉得这段旋律之后需要的是暂时休息,就请把切分换成休止。与其直接写“强后突弱”,不如标明一人起音后再有渐强跟上,这样表达更为明确,也不需要花更多功夫。
/ a& B1 Z( w" s+ [# r. ]9 Y4 V
+ @$ T" _' F7 r9 Y6.好的旋律意味着音调和谐。即使是一段无伴奏的旋律也应遵循这一点。一段旋律应该搭配的和弦作曲家们应是再清楚不过的了,但若未落笔写明,谁也不知道真正配合的基音为何,所以请务必将其标明。作曲的时候,我发现,相比哼出一段旋律,唱出具体的音名对于协调音调更有帮助。这是因为,哆来咪实际上各自有着不同的旋律内涵,而任何一个音乐家都应注意到这点。
. ^. y8 U( Z: H/ i
3 m( s: U, s( x2 _7.好的旋律也一定是友好的。你可以在这之上叠加另一段强烈的旋律,感觉还不错的话,你甚至还可以在这之上再次叠加。4 K/ p, P3 ]9 y: k( T- n

% Y( O5 i% Q6 m+ I+ R5 v0 B8.我发现,保持旋律的某种律动感不变,但同时随意为另一层旋律移调,会为之创造出一种空间感,结构会变得明晰,而整体也更具动感。但让所有的元素都随意移调也许就会显得有些失序了,听者也会因缺乏以主要旋律作为引导而失去耐心,但无论如何,若整首歌都没有移调,那又会显得过于无趣了。- ~3 N$ L7 S8 g4 F6 i& o9 [7 s
* P- S# l8 e9 n- C- t, o
9.你需要让自己的整体旋律具有足够的能量。这样他们在进一步的发展与改编后依然可以保持最初的听觉特质,即使是调整了音调,加入了新的元素,最初的旋律依然清晰可辨。这样的旋律在重复、比较中也能穿过多变的表层旋律直入内心。在创作交响乐时,你甚至不必再协调背景与主音之间的声音轻重,旋律的灵魂已经早已深入听众大脑挥之不去。关于作曲的指导往往会局限于那些大众化的作曲动机及与之相关的技巧。虽然这些技巧几乎适用于所有的音乐风格,而且常常被人广泛利用。但我不准备再给你关于所谓技巧上的建议(它们早就被别人解释过一万遍了),技巧的确很重要,但我更愿意给你们说说技巧之外的同样重要的问题。
0 s" `! d4 ^( }  x' J5 y; r9 \
# l* T: @; n$ l8 m% p最后,咱不用再说分析经典总谱有多重要了吧。毕竟,写出好曲子不仅是写出好的旋律段落,你还得知道如何将它们恰到好处地良好组织。
6 ?( B2 \1 e& Z. \. V' c! X4 j- t
& ^! c9 |5 _) d! Y学习作曲的技巧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积分

27

听众

7415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中级

积分
15296
 楼主| sina 发表于 2019-1-7 21: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 x: B7 _: @3 n8 I8 x  t9 m! B* @3 Q: t* h! d
要热爱生活,体验生活,善于观察生活
( ~& h  u% X; O
9 j& v" b, X0 O- |# w6 S. R( k平时,在生活中要多看、多听、多分析、扩大视野,增加生活积累。不但要对各种人、各种事善于体察、分析,还应对美好的大自然——山川、田野、大海、江河、风、花、雪、月 等等有更深的了解。只有这样,当你想写有关题材的歌曲时,才不至于脑子空空,毫无联想 。试想,如果一个作曲者连山都没有见过,怎能写好一首登山的歌曲呢?最多只能借助于影 视或书本的间接介绍,但他决不能体会到登山时步履的节奏韵律,及攀登山顶后胸怀欢畅的 心情。
( ?. u. T& Q  x# J# s) f+ H- Z$ A! U) B& O( p3 C* F$ F
要有一定的乐理知识
( g; h' Q, }3 N) U. P: J6 V1 Y+ M0 e: d. B/ B# U
歌曲是通过音乐来表现的,而音乐则需用乐谱记录下来的。因 此,歌曲作者必须具备相当的乐理知识,青少年朋友应在这方面先打下良好的基础。试想, 一首好的歌词打动了你,你很想把它谱成曲,然而,头脑中浮现的歌声,却不知如何用音 乐符号来表达;或者虽然用音乐符号记述下来了,但不确切、不完整,甚至与自已的本意相距很远,这样是写不好歌曲的。3要善于学习各种音乐语言 歌曲是通过音乐语言来表情达意的,所以要想写好歌曲, 首先要学会积累丰富的音乐语言。日常生活中,一个人的口才好,人们夸奖他“出口成章”,这并不是天生的,而是语言的不断积累和反复锻炼的结果。同样,你若想写好歌曲,也应不断积累起丰富的音乐语言,供自已在创作实践中运用。或许有些朋友会问,从哪里去找音乐语言?怎样积累?途径是很多的,如我国各民族、戏曲、曲艺和传统乐曲,聂耳、冼星海、萧友梅、黄自等老一辈作曲家的优秀作品,目前流传很广的一些优秀的艺术歌曲、群众歌曲、通俗歌曲、新歌剧及影视音乐,以及外国古典及现代的优秀音乐作品,我们都应该熟悉和认真借鉴。就像海绵吸水那样,吸收越多,储备充足,到需要参考借鉴的时候,就能得心应手地为你所用。学习前人的创作经验是文艺创作的必由之路,歌曲创作也不例外。如果掌握的曲调很少那么你的音乐语言就不会很丰富,有时显得苍白、单调。当代著名作曲家如贺绿汀、李焕之、刘炽、瞿希贤、王洛滨、施光南等的作品,都与民间音乐有着“不解之缘”,并从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中,吸取了丰富的音乐养料,所以他们的作口才能受群众的喜爱。对于前人的作品还应善于学习,要分析他们的得失成败,而不是盲目照搬,因为生活本般是丰富多彩的,而且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发展着的。还要学会分析自已的歌曲,经常给自己当老师,不断总结经验都训,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才能迅速提高。此外,有条件的朋友,还应多掌握些音乐知识及作曲技巧,比如与歌曲创作直接有关的和声、复调及作品分析等知识。它们能帮助我们学会透彻地分析歌曲,提高创作技巧,更快地掌握作曲本领。3 a1 u& V& r5 ^2 E0 w

! V) t4 i9 v/ g" U: J/ L要有相当的文学基础 歌曲是音乐与歌词的结合2 Q- n/ P# }& P3 Z. V$ Z& r6 g

& Q. r6 ^# B$ \8 ]: L, l1 |因此,歌曲作者的文学水平将直接关系到歌曲的创作质量。要热爱文学,关心文学,并不断提高自已文学水准。对于小说、报告文学,并不断提高自已文学水准。对于小说、报告文学、散文,尢其是诗词应给予很大的关注。歌曲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比如对各种诗词的了解,包括流派、创作及声韵特点等。希望朋友们不断提高自已的文学修养,以适应歌曲创作向我们提出的日新月异的要求。有了生活体验,又常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就应“勤写多练“了。学到的知识如果只停留大书本概念上,不去实践,不经常磨练,是写不出好的曲调来的,所谓“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但是,我们说的勤写,是要动脑筋有意图地写,而不是无目的地瞎写。比如,可以根据合适的歌词写一首完整的歌曲,也可以根据自已的能力,按特定的情绪要求写一段曲调,甚至只求写好一个或几个不同的乐句,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循序渐进的规律,对于学习作曲同样是适用的!
/ `$ i7 o/ B0 T( g
8 P( e3 V7 Z! V& S6 q5 c1 T* G作曲对于我们音乐爱好者来讲,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听多了别人创作的优秀作品,有时自己也能哼出几句别致的旋律,而这就是乐曲创作的火花。只是多数人都未能将其点燃成一团火,成就出一首作品就是了。# U! D+ q! O6 k7 q. ^+ j6 v4 K

' I9 p: K9 G9 q  C- \有兴趣作曲的网友,不妨学习一下简谱,先把自己哼唱的旋律记录下来,这个不难。如不会简谱就先录下音。否则你以后往往就想不起来了,”火花“熄灭,悔之晚矣。  Q% G9 t3 m3 r5 D8 T7 [
& h' \9 S" ~* U1 g9 g
不过往往我们自己哼唱的新旋律和我们听过的某首歌中的一段相似,这是难免的,初学嘛。也很可能记录下的旋律,经一段时间再听,感觉不咋样了,那就废掉,重找灵感。6 |- j% m7 N1 x/ J2 m3 m9 D
7 _8 w& C' |/ e5 \0 p) A
业余作曲创作挺有趣,除上贴讲的诸条外,①要会简谱;②能记录旋律;③懂点歌曲结构,完善乐曲;4懂点复调、和声知识,丰富乐谱,等等。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9-29 04:07 , Processed in 0.111447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