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024|回复: 0

为什么跨文化背景的人听同一音乐,会有相同的感觉?

[复制链接]

1017

积分

3

听众

992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1017
zglrs 发表于 2019-1-1 11: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跨文化背景的人听同一音乐,会有相同的感觉?
. {/ N- E, }, K我们听流行音乐,都能从歌词本身了解到歌曲想表达什么信息与情感。假如对歌曲的诠释有争论,我们可以通过歌词的分析与讨论,以确定歌曲想要表达什么。但当抹去歌词,只有纯音乐,那又会怎样呢?拿《最后的莫西干人》来说,每个人甚至连一句歌词都听不懂,但为什么每个人的感觉几乎是一样的呢?
' {- P; z' A2 q! ~8 U% I2 v) q( A
. m! u9 Y! b0 d7 Z同一首音乐,为何不同文化的人都能听出同一情感?  Y/ x  M  D# P/ `
脑神经和心理科学家对类似的这些问题很感兴趣。他们想了解音乐和情感之间是否真的有紧密关联,其中一种办法就是测试跨文化的人是否听出同一情感。国外有心理学家就找到了来自不同地方的婴儿做摇篮曲的测试。这些婴儿有来自非洲、美洲、萨摩亚、乌克兰等地。研究人员发现,只要音高下倾,同能安抚跨文化的婴孩;音高上升,则同会使跨文化的婴孩兴奋。8 @# ?% g9 o8 C) b, @* x8 S1 w
这样的发现令更多心理科学家从事跨文化音乐的研究。这些研究都表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纯音乐或外语歌曲的情感表现都高度一致,尤其是当音乐表现高兴、哀伤、愤怒、恐惧和亲切的情感时,听者对其表现情绪的一致性相当之高。如当音乐的节奏明快、强度低但变化多、基频高而变化大、微细结构具有不规则性时,这些不同文化的人都听出是表现恐惧。  x. C8 ~* R: z5 J" {
这样的研究指向一个事实:既然不同文化的人听同一首音乐,都会听出同一种情感,则音乐和情感确实存在某种本质或普遍的关系。但是,这是其中有哪些奥秘呢?0 r8 z/ I, \! v9 J! w6 ?7 z

3 q4 L, b* C. L$ f哲学家柏拉图︰音乐模仿人类表现情感的声音6 Q9 S1 e" }# ^# V% r6 F
这个问题早在古希腊时代就让哲学家柏拉图注意到。柏拉图认为艺术是模仿真实世界的各种东西,正如戏剧就是模拟人生。音乐也不例外,它的声调音阶主要是模仿(模拟或再现)人类的声音。
' g' J2 y( T; h. r7 b按照柏拉图的观点,一首音乐之所以令所有人都听得出是哀伤,是因为这首音乐模仿了人类哀伤时的声调音阶。这个解释似乎很符合我们的直觉,譬如人类情绪低落时声调语速自然会偏向低缓,因此音乐的旋律偏向低缓时,就会反过来唤起人们的低落情感。因此,柏拉图认为音乐要表现哪种情感,就模仿人类处于这情感状态时的声音则可。
3 C  [+ W' Y* O2 d  x# r) b不过,如果我们把上述的解释再仔细推敲下去,会发现这种解释预设了音乐的情感作用是来自于人类的同情与联想能力。譬如,一位作曲家按照柏拉图的建议尝试写一首表现哀伤的音乐,于是他在作曲时模仿了人类哀伤时的声调音阶,但最后听的人的联想力不好,没听出其声调音阶与人类情绪低落时声调语速相似,那么这首音乐对那人来说就不算是哀伤。因此,某首音乐与特定的情感并没有必然关系,一切取决于听者是否拥有同样的联想力。
  k# L2 b0 ]8 T9 q2 j音乐与表现情感没有必然关系
% B& \/ n2 }8 a! c$ b; g- T, E但是,著名的音乐思想与评论家汉斯力克(Eduard Hanslick)同样认为音乐的本质与情感无关,某首音乐并不必然表现某种特定情感。汉斯力克承认音乐有时能唤起人们情感,但这不是音乐本身所发挥的作用。
5 B1 c& S( Q7 {3 a为了解释为何音乐本身并不发挥情感表现的作用,却又能唤起人们情感;汉斯力克区分了「表现情感」和「唤起情感」这两个概念,他否定音乐(本质上)能表现情感,但承认音乐有时能够唤起情感,但原因并不取决于音乐的内容本身,而是基于以下两个原因:( A4 ]# |$ L' i. B5 J$ `8 W6 r9 z
音乐具有某种他称之为「动力特征」的特性,譬如一时加速一时又减速,一时增强一时又减弱。人类的心灵很容易将音乐的这些动力特征与具有类似动力特征的情感联系起来(例如节奏明快的旋律容易令人联想起欢乐),但这种关联只是聆听者自己的偶然联想。, B7 {7 b% B& ?4 u+ S* u$ u
如果一个人在特别快乐/悲惨的时刻,第一次聆听某首音乐,那么日后那个人重听同一首歌,便很可能会令其联想到快乐/悲惨。但这些偶然的个人联想与那首曲的内容或形式没有本质上的关系。9 `4 w# z8 H8 |! @3 @# h

3 w1 C( E, W) d/ U, n- E) A对此,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叔本华与汉斯力克持明显相反的意见,他们认为音乐的情感作用并不是发生在人类的联想能力,而是音乐本身就内含情感结构,或者说,音乐本身就拥有情感特征,所以我们一听该首音乐,就立即听出某种情感出来。对此,亚里斯多德和叔本华主张,音乐并非模拟人类的情感声音,而是模拟情感本身。总之,对不同的人,甚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听同一首音乐都会听产生一种情感这种现象的原因虽然至今尚无定论,但是至少可肯定音乐和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情感确实存在某种本质或普遍的关系。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5-17 18:57 , Processed in 1.055507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