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录音工程中 6 个需要避免发生的错误' G" A; @2 N& a) t \$ @& x3 r9 B, ]
/ P/ v8 L5 |" @: v! [1 H7 i在一个录音工程中,对声音的拾取并不是唯一重要的一部分-通常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考虑。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以下是6个需要避免发生的错误 。
$ n! Y; b7 s0 K3 y% a# q# q# o2 Y) ]: H8 [9 R# h
一般来说录音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只要在需要拾取声音的东西前放置一个麦克风,按下大大的红色按键,然后工作就可以开始进行了。但就像其他事情一样,恶魔一般都会隐藏在细节中。以下是一些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和在数字音频工作站录音工程中一般需要注意的地方。7 a5 k# ]% q# ~- _* _5 r/ G; G/ r
3 N. R' ?; k5 e M0 {% R0 ]3 D: E+ P
1. 不要让轨道列表越来越长
( y- k3 n+ q9 n6 q* E! K
( P/ m" Y" c3 Y 一些录音工作者习惯创建一个有着很多空白轨道的工程模版,还有一些人习惯于一边进行工作一边创建轨道。但无论用哪种方法,如果这个工程里是一条包含了虚拟乐器、音频轨道以及效果器辅助的长轨道列表,那么运行起来就会变的很不方便。在不断添加新的轨道之后,这时工程里的多轨,两倍的轨道、三倍的轨道以及实验音乐的部分,都会让轨道列表变的冗长,从而减缓了整个工程的运行处理速度。同时也会让寻找所需要的轨道,以及在编曲中mute 或者solo特定的一部分轨道变的困难很多,因为这时所有的轨道都集中在了一个长长的列表里。
3 Q2 U% D D1 G0 ]
5 p% ~8 a; Y# Q0 A4 u- T" c) h L ' I' [6 B' |* f5 _: x' @
' k& I3 Y. L4 x: n
: u6 @# q2 V( y0 c' `
有时对轨道进行细微的整理可以让工作更加的有秩序,而且也便于注意到重要的细节问题,像是某一个特定的部分有多少个轨道,或者为了实现一个丰富的音乐旋律需要多少个层次支持。大部分的音频工作站都会提供整合轨道在一起的操作-最明显的方式就是Take(轨道)文件夹 - 也叫做Playlists(列表)- 一般用途的轨道文件夹和子文件夹通常也是可以在主轨道列表中使用的。还有一些数字音频工作站也会提供其他的一些功能选项;像是Logic 里的 Track Stacks, Take Folders 和 Track Alternatives,每一个功能对整合轨道都会提供不同的操作方式。
" K4 w* T! O- W# [9 q9 s. l/ d4 U7 U+ k0 Y& N, w
对于快速solo或者mute群组里的轨道来说,把轨道整理成Mix组或者放置在一个VCA推子里都是可以使用的方法- 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帮助对群组里的轨道进行快速的solo或者mute,以及对电平大小进行调节。这种操作方式不仅仅会帮助录音时的工作,对之后后期缩混的工作也会帮助很多。
: v1 q( F+ w% {) X% U
7 @" a7 S/ d. I 我通常会使用不同的颜色来标记轨道-这样不仅仅可以提供一个简单、一目了然的视觉参考,而且通过轨道颜色来进行选择的话,也会给分配轨道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o* K3 o! F$ K0 z4 B
. F4 g3 Z4 b2 }( N1 H- h
2. 不要让每一个音频轨道被自动命名: M" g/ L5 H# S2 r! l
. o4 ]; S/ A. _8 _" i. O* E* ^3 t+ N3 D" @
大部分的数字音频工作站会自动用简单的数字来命名当下正在录制的音频轨道,像是Track_01, Track_02, 或是 Audio_01, Audio_02。当然这种命名方式对于简单的工程来说是没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对于比较庞大的工程来说,能记住哪一个音乐片段是Audio_01,哪一个是Audio_02其实是不太现实的。所以对于庞大复杂的工程来说,相比于在录音之后再进行命名,如果在录音的过程中就可以花费一些时间来进行命名,就会对之后的工作带来很多便利-这样的话音频名字就可以改为Vocal_01, Vocal_02, Bass_01而不是Audio_01, Audio_02 。9 ]; u! |( }# P/ a
: l5 n, {5 _6 F3 {& ]. n* N
4 a0 q8 a7 {8 U2 D# x. I, h* s6 F9 n6 j
n) n* t8 `- P5 l1 u 一系列有着神秘命名的音频轨道$ h0 w7 O d3 R; B# d
X5 y4 X6 V# O" G7 `3 S
如果在多个工程文件中使用了一些相同的录音音频文件,或者一个工程文件被挪动了存储位置以及被分享,那这时如果多个来自不同工程文件的 Audio_01和Audio_02 混在了一起,对各个音频文件进行监听,以及再按照顺序排好就会变的麻烦很多。就算是在不同的工程文件中,如果有一堆叫做Vocal_01的文件也会很难区分,所以在音频文件的名字中包含一些具有参考性的信息就会帮助很大,而且通常也不一定需要很长的比较复杂的代码;像是工程名字/歌名的简写其实就方便很多,例如“My Song”这首歌的人声音频文件就可以命名为MyS Vocal_01。
8 P+ R6 ^& n! }9 T/ N
7 W- k7 u+ [; e& Y X* S 3. 不要过分依赖插件处理! h, I- e# l8 m$ c% T4 Z- r- F
9 h# H8 Y6 w+ Y3 }$ n 对于当下常用的这些数字音频站来说,通常在录音的时候就可以对所录制的轨道进行监听-音频输入或者是视频输入-通过插件效果器(只要它们不会引起额外的延迟)。因为效果器一般是不会被录制到音频当中,所以并不会对录音本身带来什么影响。但有一点要记住的是,表演者会因为录制时监听听到的不同声音而影响自己本身的发挥。如果录音过程中的某一个片段过分使用了效果器,那就会让整个表演听起来对这个效果器产生了一定量的依赖性;而如果之后的片段中这个效果又是不必要的存在或者不再被需要,那这时这个表演听起来音乐感可能又弱了很多。5 j& V( C+ m9 K
( U8 M2 ]4 c/ v. f: {. y
. e! u; o7 z& N! l5 A# `: f& \+ l
+ N2 c# D4 i6 u4 F/ R$ j
2 B2 M( h. w: G. Y* ~# g 在监听过程中一个录音通道使用了很多插件效果器+ Z+ I2 h k7 K$ B
9 e7 i/ E) ~. d" D) ]5 N9 T
当然,如果一个效果本身就是这个录音中所需要的,那么监听的音频中也要有这个效果的存在,就算被添加了一些延迟,也是为了更好的融合在混音中。但如果这个效果只是制作人个人喜好的话,那在录音时最好还是保持关闭的状态。一些可以帮助表演效果的操作-像是给人声添加一些小小的混响-其实还是很有用的,但通常还是最好保持轨道尽可能的简单。/ q6 `: K+ u \7 v3 s8 G
1 A2 H X: }: l
4. 不要过度使用模拟设备来进行处理
. o3 B/ y$ s! M3 ?7 e! }1 {. j" L* k1 U$ v7 o
很多时候工程师们为了让录制的音频在缩混的阶段有更多发挥的空间,他们会在录制过程中避免使用任何模拟的处理手段,但相反加入一些模拟处理有时也会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一点点额外的处理还是有必要的,当然最好还是保持最小程度的处理-大部分的时候最好还是不要对未成熟的混音进行处理。回到以前还没出现多轨录音时,如果多个轨道需要被缩混在一起,那么输入信号的处理/混音还是很有必要的。但在现在处理手段发达的时代,大部分的时候最好还是避免这些额外过度的处理手段。
. |1 C' d9 W( a3 q n* @. Z" d
$ |" l- S& ~. X6 H( F$ ], {
8 b" v& k8 ~ Y$ v; Y3 I% P
1 N! ^- N: a5 k2 _8 X I5 I7 z
6 q6 M# N+ F- q, G* l, F
录音中普遍会使用的模拟设备,以及多功能处理器
W- D& x; y6 ^ Q- E5 D% V: X; q% [& C- [1 | r
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有经验的工程师们还是会对录制的音频信号进行细微模拟的处理。一个目的其实是为了增加模拟设备带来的模拟温暖感-通常只是让轨道通过一下其实是很常见的,但如果只是通过一个老式的所有频段平整的模拟管EQ的话也就只是传递了一下设备的模拟特色。如果录制的音频信号中有明显的音色问题,那做一些细微的调整还是很有必要的-尽管从音源端进行调整像是调整麦克风或者其他调整可能会更加有效果。其次,不论是从动态控制方面,还是从对数模转换器过度负载的保护方面来说,在录音过程中对有着过多动态的信号进行压缩可能是一个更好的做法;小体量的压缩器-像是LA-2A 插件,可能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只要在压缩器工作完后,轨道听起来不会有明显被压缩过的痕迹,或者本身自然的动态范围被过度限制,那一般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增益衰减不超过3 dB是一个比较规范的准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