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783|回复: 2

[音频应用] 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位优秀的混音师

[复制链接]

112

积分

2

听众

33

金贝

中国原创音乐基地发布

积分
112
happy0430 发表于 2018-11-21 19:5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 J* z- H* k4 p) B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位优秀的混音师
2 G7 D" a: h8 L
0 I5 {! E- C& |  K0 C/ d" F$ D一、序
' m3 M5 K3 a# e* z: k2 A- e: k7 }0 g+ V
$ G: m) r2 B' `0 l# B1 ?1 Z5 F

  |  U. j) o" F. s- }     任何行业他都有一个标准,同样混音也一样,但混音是一个最难有共性标准的一门艺术,大家想想,国内正规大学有“混音”这个专业吗?在我印象中是没有,录音专业、电影配音艺术等这些到是有一些,就是因为混音的共性标准很模糊,所以主观的东西占得就多了,中国老百姓这么多,我们又不是音乐之国,那么多的大众耳朵都会把一个用几万元一套的设备混出的作品和一个用200万一套的设备混出的作品都叫做发烧碟,都叫做所谓的“出版级”。那么想作为混音师的您,就不能把您的耳朵变得那么大众化了,首先您的耳朵要有好的“鉴赏能力”!这是混音中最重要的,任凭您的技术再高,鉴赏能力很差的话,那也是一艘无舵的船,永远到不了目的地。) J- k$ j0 C) E  f/ C# g8 e& }# ]: g

; Y7 _# y& P& _) R8 [. x1 w
% w- F) C- E1 U2 j7 a5 d) _
/ a+ F2 N& {# ^. M; b! s, |二、漫谈混音
. C! u6 a- V6 S7 T- X. p- b" E' g
  {/ Z/ L" Y/ J8 O0 c4 G* H- x+ \5 J; |7 I$ b3 J+ X
; M' \3 E! |% m2 }
我设计了一个小测试,大家不妨先“娱乐”一下。4 O: c4 {% y! ?  U; x" W" j
% M5 c( m' r# m
/ ]  b" p& M0 C9 [- A
5 s& E: R6 o' `, n6 V! j
下列各项如果您具备某一项条件,那么就会得到这项指定的分数,最终把所有您具备项的得分加在一起,就是您的总成绩:
% a" H  B# e" W* J/ W  b; C
+ d% O# `! l2 o. h0 \) X) u4 k7 M. A+ b% |% e
; l4 z3 `8 J2 e7 h1 b
有一定造诣的作曲能力(10分)- y* f, |! F8 d. t8 k' I- L& `
! l- D1 B9 i5 h
* {# O+ s9 `' A# _5 M) K/ D1 }
9 y7 c7 ?, E( I  }
有一定造诣的作词能力(10分)8 ?, o, z( w! v$ V$ Z4 _
6 B! I- |7 p/ J0 M
5 d. }9 b1 \) ]1 [/ [9 f4 P3 P
5 u# n7 F1 ^" V8 x$ l; K
曾经干过编曲,干得还不错(40分)% a' w& X9 _+ W9 u# J# ]

! ~( F" F( X# Z2 w' k
3 K, o  G8 b8 s
7 |1 B: A# k& b% }% V曾经系统地学过、从事过录音工作(15分)
& }5 |: c; @0 K4 ^  x2 B9 _$ j+ _% C/ F' M: A( }

0 H" ^/ `( f. ~. P; l7 v$ h+ a8 k
; _$ l8 M3 ]3 \1 v  y: Y很有钱,能够买较高档的混音设备(25分)
  }2 ?* L0 _' ], O& L$ S+ V) L# Y7 [
( y, O' [0 M% H
+ c: _' r- s8 z2 j. v* ]6 k
曾经找到三位及以上高水平的混音老师学习过混音(15分)7 t- _+ _: p. E" I  [

# a$ ]0 q9 a' v8 J. I  i2 M7 ]- D( O+ o' ?' c1 r4 y

# G# \4 R5 n/ V, O+ I乐器四大件,至少对其中一件很熟悉(20分)
( Y+ n& \+ j: p; M
, p3 u0 l) M4 B6 x% j
' r, @; t7 B6 ?# ?7 r. L+ o5 ^4 H" b$ X4 a9 w1 N2 d
有毅力、有恒心(45分)$ [# `) v, Q! M& d; }3 ?- k) H

/ w) t! j( Z/ T  K" p% L; B5 h! f3 S' l# C8 I$ m* U5 d* K
% r# a0 t$ M: P% T9 U* z
曾经在专业的经过声学装修的棚里听过多套监听设备出来的同一作品(15分)2 K  |( e9 m8 W% J4 [, g* U' D

3 t) b( n) ^2 ^
7 {4 s" o: c) e8 L1 a1 }1 W9 q, U. z& u. x& b
10、您跟数个混音师一起形成一个团队接活(15分)
+ _2 B8 I8 r% s8 K* a& C/ \
( Z  A6 k" `- G3 T& A3 w, R: I
' c$ F5 z$ g& i2 e
& c& J  P$ E2 X9 w结论:如果得分在0――40分之间,我觉得您还真不适合混音; [# n# n! Q& N$ c

' ^; Y6 m8 k& o' w' \; Z
7 E6 k% m9 {6 \. [  _9 S- C+ S7 ^0 o5 e4 l5 _: u
如果得分在40――100分之间,我觉得在混音界您的确没什么优势. w6 z0 E) Y1 C# w
  a8 S+ X8 @) J1 I/ D$ f5 I
* b- ~- p4 T6 f8 B: a/ m0 x; D

$ k9 d' i* c7 Z6 }如果得分在100分――170分之间,朋友!多努力,离成功不远了
7 e* H- E% `3 n' R5 U
- H) c7 U7 G, v! |* ~
. _2 i' b5 I7 i% z* e' S1 \
, p* I" f8 X. A2 Y* A+ O如果得分在170分及以上,朋友!您干混音这行真得是很适合!
4 r0 U0 F2 G) Q% f. c
2 a! ~* {( ]6 r4 J3 c+ E) O- U, v1 a: q& a. |
  b* Q% m! `  L* K1 f' s+ c  O" b
以上虽有娱乐性质,但也确有一些科学性在里面,我们就从这里展开来说吧
, Y. \; g  s) |
3 p4 ^+ p' d& b1 T( O
4 _* A1 o" c! J! s) M& E
6 [7 o; p$ E* v
  j0 G5 U6 M3 g0 }  j+ x. i# D: K9 V
1 y+ D; s1 e  C) D* ~( X. ^1 |- q' {6 W; ~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积分

2

听众

33

金贝

中国原创音乐基地发布

积分
112
 楼主| happy0430 发表于 2018-11-21 19:58:07 | 显示全部楼层
$ V  X9 O; W7 C) L9 \" x
1、有一定造诣的作曲能力,如果您对作曲方面很在行,那么您对歌曲情感及节奏的把握会高人一等,这在混音中当然会把感情处理的恰到好处。
6 p: v" R$ S0 l1 P2 [3 R5 t  k! ?1 t" q( ?3 w! T8 W. W$ ~
  }3 }8 u8 S0 ]7 @' y* j

& [7 C# w2 @: Z% Z- b+ u4 C6 o2、有一定造诣的作词能力,同上。
) c- P0 _0 X+ f" x% Z5 H7 o* C( T7 F6 {! v" H5 f( ~, \" Z; p% Q
2 P( g9 K; H& T7 h/ m4 }

, e" L! B& {8 i. U9 W- x/ w3、曾经干过编曲,干得还不错,俗话说的好:编曲的最高境界是混音,混音的最高境界是编曲,如果您干过编曲,那么得到分轨的时候,各轨在伴奏中的角色及情感、乐器摆位等等您就会更容易理解所混作品编曲者的想法,编曲和混音的劲要往一起使,如果编曲和混音在主体思路上不统一的话,那么最终的成品也不是最好的。
0 l' D1 C7 W: _
5 n; H  a: J3 n. n, h9 J% A8 n8 K6 e" ]3 S1 Y" s9 ^9 @" }5 E

: a% u/ d( b! r# N/ J5 f4、曾经系统地学过、从事过录音工作,这个也很重要,在软硬音源普及的今天,录真乐器的伴奏也非常地少了,我是说所有轨全部真录那种的,但只要是一个达到出版级的作品,制作人总会加那么两三种真乐器进去来营造真实的氛围,人声就更得真录了,如果学习过干过录音行业,在混这些真轨时,会比较他人很容易找到音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能最大化、最佳化地处理好真实的轨。
/ z6 i6 j+ `, T! A  s* l4 Y4 {" U) k( w6 O' U, J2 N

8 k5 p( Q" s2 M8 V5 L
6 p# x2 t$ F" R1 M4 I6 b5、很有钱,能够买较高档的混音设备,这条是极少数人能够具备的,从混音师上的角度来说,如果混音水平真达到了一定的境界,那么混音师比拼的只有设备上的差异了,不过也有例外,记得我曾经见过这么一回事,足以证明设备的差异性,我有一位步入混音界很多年的朋友,做完混音被客户找上门来了,说有一个韩国富二代因要娱乐(我们这里韩国人多),把他混过的歌曲重混了一遍,那客户听得感觉不错(其实是感觉比我朋友混的好),就亲自上门给我那朋友听了,我朋友听了很惊奇,有一些地方混的的确是非常地好,某些地方比我那朋友出彩多了,但有些地方都是些低级错误,真不知道是不是一个人混的还是怎么弄的,那客户说那个富二代才玩混音半年,我朋友较起劲来了非要拉着我打车去“拜访”下富二代,我那朋友涉足混音界多年,也有一定名气,干的混音也都是2000元以上的活,结果到了他家的别墅进棚一看,一股阔气呈现在眼前,明显地按着最专业的声学装修的混音棚(注意不是录音、混音一体的混合棚),我当时估算这40多平米的声学装修费用至少在100万以上,地上纵横交错地摆着经过专业计算的吸音木和音板,来到主控台,左面五台价值达35万的WeissWeiss
, g# X7 W7 y) @+ P6 T- Y$ @7 `' w& Y% W+ ?$ s1 u( s  _$ [8 w' |

/ i) x1 p7 q4 ?; e  u/ n6 t0 |7 @+ H+ |: ]
ADDA 双声道,下面二台价值达12万的TC Electronic – System 6000,价值10多万的Cranesong STC-8 和EQ第二代全套摆在右边的下方,剩下一半的设备我见都没见过,一共一套7.1系列和二对监听,牌子不是很熟悉反正高出丹拿,真力,PMC、ADAM不知道几个档次了。。。。回来后我和我朋友在车上他说到,能有这样的设备出那样的混音效果太容易,把几个主要参数弄准,把预制一调,要谁听谁都发蒙。所以足以可见设备的重要性,不过我不建议有钱的朋友不要效仿那位富二代,混音讲究的是技术讲究的是对伴奏的细扣,光靠高端设备的预制,您也就失去了混音的过程,失去了混音的本质,只有混音水平到达一定高度的朋友才能更好的驾奴它们,所以说混音水平越高,受设备拘束就越小,我也见过不少老外用protools LE 混得比国内混音师用protools HD混出来的要好的例子。6 h* Z; C; \; g: m6 V
3 H. Q2 O/ c- Z% I3 `

4 j: [" {! r4 D% x7 L% l2 j" m  W: K
6、曾经找过五位及以上高水平的混音老师学习过混音,这一点很容易被人忽视,每一位混音师,就算再好的混音师也有他的不足,甚至他的有些观点是错误的,如果只“钟情”于一位老师,那么您将来水平的高度会受到他的局限,只有师从于多位老师,才能有长足的发展,您就会发现在第二位老师的身上发现第一位老师的不足,在第三位老师的身上发现第二位老师的不足,我曾经花了数万元“拜访”了五位老师,这五位老师在国内算的上是一线混音师,在跟他们的学习中发现他们各有所长,但是他们之间也有不同的观点,甚至到现在有少数观点他们所想的是错误的,那么这个谜底您只有找下一位高水平的老师时才能够找到答案。
! R; t' @$ N* q3 R, S8 M6 Y* ?" v
5 ?! e3 E6 y( g7 i2 g2 d7 d8 Z9 }

1 Y  o3 _' \: ]% `- I7、乐器四大件,至少对其中一件很熟悉,俗话说:乐器本是一家,您通一样,其它的乐器您基本都能很容易快速掌握他们的要点,当然如果您是乐队出身的话就更好了。& R( @. ]$ i0 X& u2 J

! [6 J+ K- E8 h; l% O" K* g
: \% ^, d; l( D! J( p/ j' K- A0 A$ E6 q8 J) Y8 t
8、有毅力、有恒心,对混音而言,是典型的实践大于理论的行业,这个我不多说,不过在这里我还想赠大家7个字:多听!多想!多偷窥!大部分中国的混音师在做活的时候都不允许有别的人在棚里,就是最后拿分轨的时候Pro Tools文件也是全部归零,您不偷窥您还想着什么呢?想当年我用老板键隐藏窗口自摄软件,也得到过不少的“秘籍”。您花高价找老师教您混音,如果那位老师肯交您一半实在东西,那么这位老师就算是师德相当不错的了,当然上混师课时就是这么回事,您不问他就能给您讲个三成,您问了再告诉您模糊的二层,剩下的我说哥们!您就得靠自已悟了。混音这东西不是像在大中小学校,老师教学生,老师没有危机感,因为自已教的学生将来只有极少数再当老师,但混音就不同了,你教会学生,学生将来就会抢你的饭碗!同时不光有毅力、有恒心,你也要尽量少走弯路,我是学电子系出身的,后来又修的软件编程,在军乐队又干过三年小号手、单簧管手,后来又弹了十五年吉它三年钢琴,最后转行干了五年编曲,直到现在的混音,人生就是这样你选择的路越多你的成功机率越少,有可能您再转行时要么您已经饿死,要么老死!所以人一定要看准一条种一直要走下去!一心真是不能二用啊!
) j* Q! c; a8 R- Y) D7 C+ E: \  w7 ^

* R+ ~: J: O; N8 O" C2 c/ t2 C3 @
9、曾经在专业的经过声学装修的棚里听过多套监听设备出来的同一作品,有机会您可以在各大专业的录音棚里去听听同一作品在不同的音箱和环境下的区别,只有提高了您的鉴赏能力您才会提高您心中对合成的音乐标准。
( Z6 n& d+ G% L8 l1 q  f0 L
" g7 ~8 X3 j4 Z7 a! w: g5 k
6 }' B6 p" B' l/ Z, m8 _
( x. ~0 c. M/ b/ b5 P10、您跟数个混音师一起形成一个团队接活,一个团队可以相互弥补各自的不足,可以随时相互交流共同进步,这样总比一个人单干的强,这个我不多说!
$ Q7 s. o. Y  e: a9 W  Q. `& y+ _4 C- W2 |9 l& b- X5 D

2 {3 C6 |4 w. p9 i# W$ p+ a+ ~5 x8 `& \
三、技术篇( {% `0 m' [  u1 q8 Y" Z* @) F
$ e) z/ {7 ^3 O% z8 z# F7 \0 ^+ Y
+ `: a- @7 I2 X7 |" n. e0 X

* b/ z4 ^1 t8 m& O下面我要说的是我在实际混音认为几个重点、难点的部分,当然这是对于高级进阶的混音爱好者讲的,转入正题:$ Q* M" n2 D% ]$ U6 g

+ c* L) S. b# c! W5 r2 f- M6 [
# C5 R1 L8 f, L' U/ A5 D. w" @) @; d% p4 G: }' c
1、 EQ方面:当您试图让声音听起来更好,请考虑用衰减。" j5 T- h/ t( D+ @" |3 m, F. p5 K# Y

5 n; m7 q5 c0 s2 r- O: C! M+ P3 Y: [9 a. `1 o; ]+ O

; d" x# _( ]# A5 K* o% N/ }     这句话有人在网上看过,但也不知道有没有人真正的理解,混音和母带其实都是“妥协”,但混音和母带的“妥协”的定义却不一样,在这里我讲下混音的妥协,如果您的工程分轨很多,每一轨都会被编曲师作的很“亮丽”,专业的高质量的编曲会让任何一轨独奏时都听得那么出众,但把这些轨全部一起放时,有时就会变得一团糟,频率打架,声相相互干扰,共振点突出等这些问题,那么我们就必须得妥协,高低切一定要“狠”,其次才是“准”,我记得我跟一位老外聊天时,我问他混得专辑的某首歌的bass怎么稳,厚实而又有灵性?他说,其实这是混音的一种技法,因为这首歌的其它的轨存在,轨与轨之间相互影响才会有这样的效果,如果您单独提出来bass轨,叫我高切得根本就没法听!3.5K及以上都被我切掉了!所以好的混音,分轨不一定都好听,我没有跑题,“切“也是一种衰减,当然分轨光用”切“也并不一定都能解决问题,还得通过扫频找到一些让整体音乐不河蟹的频点,我们去衰减它,衰减值的大小就要靠各位实践了,没有什么公式,因为任何两个名字相同的乐器他们出的声音都不是一模一样的,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分析。总之把握一个原则:鼓、贝司、人声等在乐器中起来“骨架”作用的音轨可以提升EQ之外,其它轨都不建议提升!
7 K0 T8 Y4 q% ?: z2 V3 P; {
# k2 v- q& T# |' R8 P$ p, y8 w0 m& N' ~
" \% j" u% j- Y# G* T& N' O
2、关于人声是否靠前及乐器如何调节前后位置的讨论
+ Y) V6 b9 u  T3 M6 v
: H- W; J& i5 `% {# u
, O7 I4 p. l8 F& S+ b- l6 W/ {5 E2 R; G: y1 x
     调节人声的位置一般来说是人声靠前,在英伦风格或美式摇滚及RAP风格往往老外喜欢把人声的位置和乐队“混在一起”,但也有靠前的,所以说这门艺术没有个具体的标准,您混出来的东西只要被您的客户认可您就算成功,调节人声位置的方法,在国内有过争议,我的建议是:调节EQ是调节人声前后的比较直接的方法,调节混响是调节人声前后的间接方法,什么叫直接方法?这个比方可真是不好打,大家在街上听到歌厅、舞厅的时候,是不是在远处听的时候全都是“咚咚”的鼓和贝司的模糊的声音呢?是的,大家都有这种感受,明明一首歌是个高低频都很丰满的歌,为什么我们只听到“咚咚”声?上物理课时我们学过,低频波,波长较长,和一般的障碍物尺寸接近,很容易发生衍射现象(绕过障碍物),高频波,波长较短,所以难发生衍射现象,被障碍物反射或吸收了,那么这个就对我们很重要,这就说明,离我们较远的地方发出的声音,它的高频衰减的很快,我们实际用到EQ上就是:如果您想把某个乐器靠后一点,那么就请衰减高频,当然这也是只能靠后一点,毕竟我们是在混音,我们是在虚拟地在制造空间,所以您的EQ到底能使乐轨靠后多少,在于您混音创作的空间到底有多真实!第二,间接方法,混响能调节乐器前后,混响一个作用是创造空间感,一个作用是使声音变得有厚度(延时是使声音变得有宽度),这是专业混音师都知道的,我跟我的老师上课的时候,老师也只曾说过只有EQ能调节前后,但到今天看来,我才是真正理解,因为在我实际运用中我发现如果创建的空间纵深很长,混响量小的乐器比混响量大的乐器靠前,这在我实际运用中确实存在这种现象,后来我才发现加了混响的分轨他的EQ其实也发生了变化,就因为混响导致音轨EQ同时发生了变化所以才使我们的耳朵对于前后的位置有了辨别感,所以说混响也是调节乐器前后的间接的方法。但在这里我有个建议,如果原分轨本身的声音的位置十分靠后的话建议您尽量在混音时不要再动它的前后位置,也就是尽量原地不变,如果听的声音是明显靠后的分轨,您偏要给它调到前面,那肯定声音会很不自然,使得其反,因为作为混音师只能是在一个框架内有效的调整,混音师并不是万能的。2 x- L5 T! J4 ~- t& {# y2 |
  T* s* R" Z( P, B. h0 L4 Q
# s& e: t0 J( I

" ^% p$ |( T" y0 X+ w, {3、关于闪避的问题3 s. l& g; n7 I( I  e+ g3 ^( [1 a7 i
1 @1 t8 Q% G5 i& E; i

' W# }5 V$ L9 S
5 i+ d! k3 p) M' B# m     用直白的话说闪避是这个意思:其中一种是指分段轨和分段轨的关系,所谓分段轨就是不是从头到尾一起响的轨,因为这样的轨很多,在混音时不可能所有乐器摆得在创造的声音空间里那么匀称,所以这样的轨突然加入的话会使声音在特定时间内不河蟹,比如中心偏移等,或者轨和轨之间的频率相叠打架,那么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就出现了闪避这种方法,也就是通过一个分段轨道的电平的变化来控制另一个分段轨道的变化,当某个指定分段轨在指定时间播放时,宿主软件会自动识别,把您指定的也就是与那个分段轨频段相互影响的轨的音量按指定的量减小,起到整体声部的均衡,当然也可以用在整段从头到尾都响的轨,比如在一首歌主歌部分和副歌部分都有钢琴声部,在主歌部门钢琴声部占主要部分,那么它的音量稍大,等在副歌开始时设置某一轨的介出值,使其钢琴轨的音量按指定值减小,给副歌时的其它的声部空出空间和频段,混音的高手也会同时通过这个方法调节这个钢琴轨的EQ,也就是说钢琴轨在音乐播放中EQ是在变化的,不知道我的话说没说明白?这个问题往往在上混音课的时候老师们都不会给您细讲,因这个东东只有去实践您才能明白,光是理论的叙述也无法表达清楚,但在这里我要说的是,我见过很多干混音的音乐人,我看到他们的工程文件时,里面可以说大部分没有用到闪避,有的也只是在音轨叠加的地方画画简单的表情线而已,如果要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混音高手,在这个方面必须有过硬的技术和本领,只有“闪避”才能使各分轨真正的粘合在一起,交织在一起,让人听着您混的歌就像正在一边在旋转一边在盛开的花朵那样。# N9 i2 y* r: G) Y! r% ^& x; F( U
3 x( f5 i- |2 ^5 Y3 K+ I
* l2 v) H6 C' n+ M, Z- P

, l: `! _: ^: g  |9 A4、审视自已混音作品好坏的其中一个标准
: Z- g5 K; o( u3 e5 R- |9 n+ Z  P( k4 F) [6 U% s; ^, z  w

+ t3 [& m: \2 e/ {; \  {3 }5 h9 R' ?' n  R/ i* J/ i
    我引用老师Roger Nichols的一段话:“您怎么知道这是不是最好的混音呢?这样想一下,挑错要比说正确容易得多,是不是?对于混音中的乐器电平来说确实如此。在听测混音时调节各乐器的电平形成各种组合形式。比如把贝司调高1dB,混音的声音效果是不变差了?如果答案是,那么就再调回去。把贝司调低1dB,这声音是不是差了?如果答案是,那么再调回去,原来的电平是恰当的。如果根本听不出什么差别,那么这个乐器就有可能还有调节的余地。如果您感觉乐器在某一电平位置处听起来不错,那么就放在那个位置。就这样周而复始处理。
7 X: s; O3 S* U+ l! k
0 Q2 s- c( b/ ?! n$ k1 L" p& p7 x' o: v7 ]8 E& l5 |: k# `  K9 E
6 v( r2 a4 ?- |/ A4 D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积分

2

听众

33

金贝

中国原创音乐基地发布

积分
112
 楼主| happy0430 发表于 2018-11-21 19:58: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的话想必大家曾经在别的地方也看过,1db的要求其实是对非常非常高质量的混音来说的,对于国内的形式和目前的状况,如果大家的耳朵如果能以1.5分db标准来要求的话,那这个混音作品在电平方面已经是相当的出色了!9 e/ ^. ], _/ l; O- s
& S5 ^/ N- r1 n8 s) ~" ?1 x$ ?
+ H3 |! g, I1 I" l1 E9 q

; e# w, D/ z, e  o, T4 t5、如果您的分轨为30轨,那么千万别局限在30轨!. T* `. u2 w4 f; W# h# Y. Y
. a2 E8 H% k) M9 r+ l; {' E* _; f
0 ~6 H/ D0 p. m8 y  b

3 `3 {# n7 c& ]  a# w8 H! i     我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混音的绝大部分高手都不会局限于分轨的数目,而且常常他们所要混的分轨是原有分轨的2倍以上,请听我下面细说:' ^) G% R1 U% R# `9 }5 s
3 W" U) z! S( K# e5 r1 w
  ?8 p2 z+ [  `7 b7 ^& g; G, m

/ x& G3 y1 B0 g/ F$ r     可以说目前为止,如果您是很挑剔的混音师(很挑剔的混音师一般都是高高手),您就会对现在市面上任何一款效果器都不会满意,市面上的每一款效果器都有他们的优缺点,打个比方,调一个木吉它轨的EQ,比如TC的Dynamic EQ它的优点是声音细腻,高频亮丽些,不足之处是声音密度稍不足,低频不厚实,那么UAD的剑桥EQ的优点正好是他的缺点,UAD-2的声音密度特别的好,低频也浓厚,如果这两个效果器互补的话就能调出不错的效果,所以混音师会复制这个分轨一轨加Dynamic EQ,一轨加UAD 的Cambridge EQ,调出他们最出彩的地方再一起发送,他们之间的发送比也是根据实际情况来的,当然有些混音师会嫌2轨不够,会复制三轨四轨加更多的自已认为不错的效果器进去,如果调整得当的话,肯定效果是要比单独使用某一种效果器要好的多,所以往往一个30几轨的流行歌曲,我也会混成70多轨,就是这个原因,我现在越来越理解为什么我的其中的一个老师说,他的protools HD3 经常满载,恨不得换PC机上HD5,当然我要在这里说的并不是效果器您加的越多越好,效果器加的越多对于混音师的要求越高,如果未达到一定的水平,您加的效果器如果很多都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那还不如不加,效果器加的越多就越复杂,我的原则是,效果器有用则加,无用或可有可无时绝对不加!因为加的效果器数量的多少绝对不是衡量一个混音作品好坏的原则。" y5 B" K$ \" B+ O$ N* [" D

* ?5 d( g# |6 W& n1 {% o% z  n; Y4 y0 V8 \4 H
9 T; z0 I9 B2 J2 A6 m- @) C
四、经验篇
  ?" x8 ^& x' o! \; e
; Y& y2 z! Q' L
/ V  {7 ~: z1 r9 B5 N/ x( X( W5 Q' ~. |: O6 q
1、不要轻易辨别一个混音作品的好坏% p3 h7 g  Q. r! x( K' ?& _

0 x" f' M8 E/ W( X8 @. t, }' t, W5 e! }9 Q

/ B1 q! N, |. F: o% V/ \    如果您想评价一个混音作品的好坏,建议您先听原有的分轨之后再进行论断,以前我就犯这么一个毛病,总是以最终的混音作品的效果来评价,这也是后来一个老外给我纠正了,现在有些脾气的混音师接活时都有这么一个口头禅,“别给哥烂分轨,否则哥会不客气地把它丢进回收站里”,就是怕分轨不好,影响自已的混音水平的发挥,从而损失名誉,混音这个东西受制约的东西太多,其中一个就是原始分轨,一个好的编曲分轨对于混音来说会更容易些,而且能使将混音的作品达到一个很高的层次,反之一个比较差的分轨就会严重影响混音作品提升的空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怕是最好的混音师混也是一样。所以您在听一首混音作品时一定要先听听他的原始分轨后再下决断,说不定您混还混不到人家那份上呢。9 v, P) ^1 o& P4 H: Z

! U3 N3 J* \7 u2 O6 e1 n% \
2 B2 \. h1 Y: M$ Q* q6 N6 x  `4 X" P
& G. o- c+ W! u  F2、关于个人混音风格的问题$ H0 V8 E& w! |, L; p- N9 ^
+ t+ R( y1 W6 S; Z
+ O' O" Z. d  g
# r7 V6 L6 n3 j4 _
     在混音界中有几个不成文的潜规定、潜标准您必须遵守之后,其它方面完全是根据自已个人的风格混的,有的混音师喜欢混的“干”些,有些喜欢“湿些”,有些喜欢“高频亮丽些”,有些喜欢另类些,以致于我现在认识的几个比较有名的混音师,我一听他们的作品我马上就知道是谁谁混的,风格这个问题也没有个好坏的标准,完全取决于大众,只要不犯根本性的原则错误,风格是可以自由的,我个人在客户没有要求需要混成什么样风格的情况下,我个人喜欢“湿些”,也就是把混响加的大一点,在声音还没有变模糊之前,因为这样的效果听得“润”一些,当然也有些朋友会不喜欢,总之市场决定一切,您的客户需要什么样的混音,您就得给他混成什么样的。
7 y. S' f7 ?1 u4 |% h% c4 u. Z5 t1 V$ X) B& Z

/ S5 q$ t" {5 `5 J& z9 `6 Z( l, _
+ w) ~2 C! U! X: y+ R3、关于混音工作者如何找活?
( [1 ]9 L* C- Q9 S8 n6 m; ~5 r8 ~5 M% C9 u) L5 H
" E& H6 ~3 J3 h  Z) P9 V

; ~; P; L* A0 m/ G. `* v    音乐找活这可就真得就是七分关系三分水平了,这个时候你的朋友显得额外重要,想当初我如果光靠自已打拼的话,可能现在早就转行了,你的同行业朋友在你起步的时候会给你莫大的帮助,想当初我刚从编曲转行干混音的时候,已经找了好几位混音名师学过,实际混音那时也混过超过100首,虽说水平不是最好,但也是中上了,可惜我一个活也没有,因为没有人认识我,后来有几个好哥们是从事专业编曲的,又唱红脸又唱黑脸的硬是从制作人手里把编完给别人混音的单子抢过来给我做了,再加上我的努力,才逐渐有了自已的混音圈子,成为了好几位客户的指定混音制作者,所以说这个时候的朋友是让你一生铭记的。总之混音靠什么找活?靠朋友!: b8 z+ u. e7 q

& [; {2 ?; O9 q$ j0 @) u) d
, T, a' b: p# V
/ N: p: Q- E9 i: U( k5 v: V4、混音工作者最忌转包活!
8 X+ u; w! F2 `- U
3 B0 X' ^7 N& @) i. K& J/ L
3 K, p( M+ g/ M! h. Q1 [/ C9 {- v. X+ e9 m( ?3 h. K
    有些混音师名气大了点,活多了点都会变得懒惰,现在编曲师也一样,明明自已的时间已经排满了还要笑纳接活,活一多干不过来就会转包给别的混音师,十有八九混音质量会受到影响,您想想明明2500元一首的混音活,自已扒了1000元的皮再转包给别人,1500元的混音那肯定是跟2500元不一样的。短时间肯定会给您带来不错的收益,但您的名誉会受的损失的,即使现在没有,将来也会,除非您转行干起了真正的“音乐制作人”。所以对于我来说,比如我最近两个星期的活都排满了,我会如实告诉客户,要么找别人做,要么两周后做,这是我的原则,也就混音师应有原则。
/ V" i* _/ m( ~! x  T. M  y& W* e% ~2 g& Y

8 O; e+ L# G$ q  O4 |& I% x4 ~0 m- Z! y/ }6 |
5、关于混音出活的时间
- U/ d* n; O0 P" k4 A3 K, k- ?' H' P7 V* }5 }) z+ {& q( I
1 Y8 s1 X/ k, U0 w# A4 S
% L( q/ r! l# G- u, G1 E
     现在有些混音师甚至有些高手会说“我出活快!”,一般10小时一首,有的人甚至说5个小时就混完,我觉得这是对混音态度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我不是不相信您的水平,但我知道人的耳朵都是一样的,都有一个疲劳期,在某个时候你的耳朵一定会“欺骗”你,除非在特别紧急情况下,比如客户着急出活等原因,否则建议您千别不要这样做,我的原则是我最少三天出活,如果可能希望时间更长,如果是三天的话那么第一天:初步缩混;第二天:细节更正;第三天:再次审查!这样可以有效让你避开耳朵的疲劳期,相信你很多朋友都有这种感觉:干了一天的活,听了一天的音乐,对混音的作品感觉不错,但第二天再一听问题又出现了一大堆,这就是你耳朵的疲劳期再做怪!% L8 l0 ]9 n1 _2 Y. N0 l
5 p  K6 e0 ?0 N) d# k

0 t8 v) b8 B( V$ K7 X3 Z1 T/ U1 v& ?& s" G0 d
6、关于监听音箱的讨论
  n& H& s$ l& l
* N. b; `5 g, k6 d9 [    关于监听音箱,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不可否认,一些好的高价位的监听音箱的确会使您的混音变得轻松一些,因为它们的曲线平直、解析度好!这样混出的作品在其它的hifi音箱、mp3、汽车音响播放时不会相差太多,因为这些音箱在设计时是以基本平直的曲线作为基础的。再说解析度,一个解析好的监听音箱会暴露出更多的细节,解析度不好的音箱听的时候声音会发浑发闷,给混音带来不便,一些混音高手用一些比较差的监听甚至是hifi音箱也能混出比较好的作品,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们已经完全精准地掌握了所使用的音箱的习性,知道使用的箱子那段频响凸了点,哪段频率凹了点,在混音时已经考虑进去做以修正,他们已经完全掌握使用的音箱与完美的监听音箱的差别,当然也这是长年累月在各大录音棚进行“鉴赏力”训练练出来的,所以说为了方便混音,我们要尽可能地用较好的高档专业监听音箱,这样对于你的混音带来方便,并且我还不建议您经常更换监听音箱,熟悉一对监听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如果频繁更换监听,会影响您对声音的判断。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4-20 11:44 , Processed in 0.125011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