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录音混音教程 e9 X5 E& [! k: `; j0 u
# f( G- v( s1 |' @
( ? I+ G9 m* ^7 E# C" a" z% f4 r' b( F6 d: X; V& Q E
. [1 D0 V3 H8 k$ P! n0 C# y+ d' Q7 U
一:关于录音时电平标准的阐述 ' A7 P% J! d, \0 g
/ h& R) I0 L3 x# e5 k
众所周知,录音时的电平非常重要,录大了会破,录小了,又会给后期缩混增加不必要的麻烦,更会由于提升原有的电平而产生噪声。那么,什么是好的录音电平呢?3 b% q7 @4 _! {
( `" L: K$ _4 {8 a* u3 U7 z% b3 ~在这里,我从两个角度来说:7 x, A& f8 x5 @" L( u8 \
K; l5 \4 s# H7 \9 x7 q1、经过调音台录入电脑活多轨机:在这种情况下,要注意的是两个问题。第一,是调音台电平的问题。调音台作为信号输入的初始设备,要使其做到在电平不过载的前提下,电平尽量的大,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调整调音台上信号输入轨的增益电平,挑选所输入信号强度最大的一段作为测试,要使输入电平的峰值接近但不突破0db,然后就是输出电平的调整,那么,由于输入电平的调整,输出电平衰减器(也就是信号输入那一轨的推子)保持在刻度0的位置即可(注意!0不是最低,而是使输出电平和输入电平保持一致。最低是-oo,负无穷大)。第二,是调音台与电脑声卡或多轨机之间的电平关系。如果是多轨机,则大可不必担心,因为其各轨的电平是厂家调校过的。或者是数字调音台与数字多轨机以ADAT或T-DIF相链接,那就更不用担心音量的问题了,肯定是和调音台上保持一致的。那么,要注意的就是调音台与电脑声卡之间的链接。首先,如果是数字调音台连接声卡的ADAT、SPDIF等数字接口,则无需调校,数字信号的传输是一定能够保持原有电平的。那么,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调音台的模拟接口与声卡的模拟接口的连接。如果是数字调音台的模拟接口与声卡的模拟接口连接,则需要在调音台上的电平与声卡的电平读数一致,也就是说,用标准1khz进行测试的时候,当数字调音台的输出电平读数为0db的时候,计算机中录音软件的录入电平读数也应该是0db;如果是模拟调音台的模拟接口与电脑的声卡模拟接口连接,那么就需要进行如下调校。用模拟调音台发出一个1khz信号,并将其输出电平调整至0db,此时电脑内录音软件的录入电平读数应为-18db或-14db,否则有可能会出现电平过载的情况。
4 B" _2 {$ K: e+ g5 H# Y) c
9 O- l/ u# Y7 r2、经由声卡的模拟输入接口直接录入计算机,这样就简单多了,方法和调校调音台的输出电平方法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在保持声音信号被转为数字信号不过载的前提下,尽量提升录音电平即可,不用怕因为提升噪声,因为你将每一轨的电平都录到最大,缩混的时候肯定要降低,这样,反而会起到降低噪声的作用。) f z# F. e: T7 v) ^, F1 L# T0 L$ A
: A# a7 d9 i8 Q7 p9 D5 h
3、补充一句:电脑内测试声卡输入电平读数的最佳软件根据个人经验推荐SOUND FORGE。9 u7 A* w$ x7 C( E U
3 Q! I: S3 o7 y# q3 T6 ^6 x
1 ^3 t1 x% P6 p3 a; |+ \
; F% G7 E( n% y+ \
二:录音的基本概念以及技术流程) q( K; l- g# L2 e2 z _9 D
$ Z8 U( w% [% ?) M2 C
首先,让我们先明白什么是录音。顾名思义,录音就是记录声音(废话!),那么记录声音都需要什么呢?最简单来说,需要一个收集声音并把声音转变成电信号的东西,那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话筒了;还需要一个记录声音的东西,那也就是录音机了。以上的道理估计是谁都明白的。
* ]8 ?: i5 R2 A, |
! @) X5 m% R( b4 c0 ?! _那么进一步说,我们现在的录音的基本过程又是如何呢?现在我在下面进行一个简单的罗列:
* S- ]0 @$ F/ ~$ j! Z. Z! G" Q# V& ]
1、拾音过程
3 {( Y) f8 r1 @6 E0 Q% e" d' R( ~1 H7 T( c$ W
2、声、电转换过程! _' u2 T6 j6 \: e, T
! F" X2 v: g: ~- d- i/ }7 x/ \
以上两个过程由MIC完成' m) ]1 n V$ V/ G+ B1 O
3 L4 d5 m4 C! v3、声音调节过程(包括前期的EQ、压限、音量等等),这实际上是对电流的调节。
: F6 h' R- \" N! [1 Q1 E' n7 v% c1 t9 r1 x; n: Y" b; Q7 b
4、声音的记录过程:通过多轨机,电脑、录音机等进行记录。* \* t# q: {1 U8 t
# N: X8 _. M! S. e5、声音的处理过程: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缩混过程(mixing)6 r5 v; l* _* [/ f# W
5 F1 b+ ^* D8 a) s0 G# Z! [8 U
即使再复杂的录音也是这几个过程完成的。有些friends可能会问,知道了这几个过程又有什么用呢?请记住,这些过程不是拿来让你死记硬背的,而是让你学会应付录音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问题的。
) P+ i9 u* o. ~8 ^5 ^
- p; ]7 Z# t1 P% V* c) [8 k3 A比如说:你把设备全部打开后,话筒也接好了,但就是听不到声音,那么就跟我来检查一遍,第一步:话筒是否有开关?是否打开了?第二步:话筒与调音台的连接线是否正确?连接线是否完好?(可用万用表检查)第三步:话筒是否需要幻象供电?调音台的供电开关或者话放的供电开关是否打开了?第四步:调音台的增益电平是否开的太小了?或者调音台上的预衰减开关是否被打开了?如果以上四个步骤均检查无误,而调音台上依然没有输入信号显示,那么试着把话筒插在调音台的另一路上,如果依然没有信号,那么换一个其他音源或话筒来进行试验,如果这样还是不行的话,基本可以断定调音台的设置可能出现了某些问题,那么至于出了什么问题,各个调音台的情况不一样,只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前四个步骤检查无误,然而换了一个话筒后,就有声音了,那么基本就可以断定是话筒出的问题。在这里,我想请大家记住一点:不要相信任何设备会永远任劳任怨的为你工作,哪怕那设备再昂贵,再稳定,也会有出问题的时候。2 Z! N, V; w( O5 ?
0 z7 X c! F% m) {$ m
那么,通过以上的例子大家可以看到,了解录音的技术流程,将为排除录音过程会产生的各种问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排除问题的能力不是*书本上交来的,而是*经验得来的。但记住一点,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下,设备出现了问题,都不要慌,那样只会使问题越来越严重,问题既然已经出现了,那我们要做的只是解决他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不是吗?% w8 o$ t# |7 ?) x9 I
' C% {. E) |3 @( O, C- M
+ b [ K! i0 Z& ] H+ ?8 \; \. a* F
% i# e8 Q5 I' ~8 [7 _三:拾音技巧5 g8 i# J: C, r* Y
' e4 f! q7 y* d" H( J8 l, C大家经过上节课,都已经知道了拾音就是把声音收集的过程了吧。那么现在,我来大概说一下拾音过程中的技巧。
/ \. J$ K ^, u c! k0 `0 l
2 k( G# k0 \" i0 a. z2 `0 @一、单个人声拾音:最简单的人声拾音是用一个MIC录一个人的声音,把MIC调为心形,或超心形指向,让人的嘴直接对着话筒即可。话筒与嘴的距离大概分为如下几类:
6 r9 T* \- j! i* ]& q8 c' m+ g' s5 m. n, N; W) f3 | r
1、最通常的录法,嘴离开MIC大概20厘米左右,而且叮嘱歌手,唱的时候不要左右或前后晃动。这样,对于一些没什么太多录音经验的歌手是很有好处的。因为这样可以保证他们在唱整首歌曲时音质统一。
+ R7 E4 f! G- s( Y1 k. U# O! f m' \/ e* K' g
2、录具有亲切感的人声:上面所说的拾音方法,在某种程度上说,录出来的声音有些偏冷,因为与MIC的距离不在MIC的近讲效应的范围之内。
: q5 \& H3 f1 t. {/ |5 d5 E: G0 G0 n+ }# e2 f( e
在这里,我首先讲一下什么是近讲效应。简单的说,声源离MIC的距离越近,MIC所拾取的低频部分就越多,也就是说,你唱歌的时候离MIC越近,你所听到的声音的低频就越丰满,但是,如果你离MIC太近的话,就会使MIC产生过多的低频谐波共振,从而导致低频的变形、失真。0 C; x. O7 ~0 n" \9 D! e
0 N( p. s! u, C9 ^% Y) N但是,在不使声音过渡失真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有效的利用这种“近讲效应”,使得拾取的声音更加丰满,并且具有一定的亲切感。% p, x1 G5 r# x- P) v3 _# E& Q5 o
( ~) T6 q1 q+ I- d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如果是这样的话,等声音录制完毕以后,在后期处理的时候加一些低频不就行了,干吗还要在拾音的时候改变与话筒的距离呢?对于这个问题,回答如下:如果你想得到什么样的声音,那就尽你一切所能在前期录音时得到与之更加接近的声音,否则会给你的后期处理增加不必要的麻烦。而且,后期作出来的声音和前期录出来的效果是有区别的,你很难做到前期录出来的声音效果。
. \5 |' W) S0 O; D+ I/ W9 {6 u. k) _6 C; I* a8 A5 q2 J+ U
在这里,我要强调一个问题,无论你要如何录制人声,一定要给MIC加上防扑罩,加防扑罩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防治人声扑话筒,而且,对于你话筒的防潮,也是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的。
' {% H8 C" z% a; X* J4 |2 u) Z! l2 f& x; O; b
3、拾取美声唱法的人声:录制美声唱法,不需要什么亲切感,美声唱法最关键是要使人声流畅、干净,并且尽量减少呼吸的声音。那么,录制美声唱法时,嘴与MIC的距离在40~50厘米都不过分,只要你的MIC有足够的拾取能力,并且你的录音环境足够好的话。
8 \6 \6 j: F! \. Z& N, [# r/ }4 x0 U1 }1 ?
4、拾取更加具有细节感的人声:做到这一点,首先是要在一个非常好的拾音环境内,否则的话,细节没录进来,噪声倒是会增加不少。具体的做法,在这里我只作粗略的讲述,因为追求不同的效果,会有不同的MIC拾取方法,无法一一讲述。在一个有优秀拾音环境,并且,拾音空间不少于15平米的环境下,可以给一个人声摆放2支或以上的MIC来拾取人声的不同细节,我比较通常的作法是:用一支MIC对着人的嘴,用另一支MIC对着人的喉头或以下部分,这种拾取方法,有可能产生的弊病是相位抵销,这就要通过自己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的摸索,来获得最佳的MIC摆位。当你获得一个成功的MIC摆位的时候,呵呵,你会听到完全不同以往的人声效果。
0 ^7 W# _, t0 I/ R! r# J+ e
+ ~# b) c& h3 Q5 T8 X( H二、和声演唱拾音或合唱拾音:我所说的这种情况,多数指伴唱的拾取。这个时候,应该有最少3个人同时发出声音,那么,就要把MIC调整至全向指向,以能录清除没一个人的声音。当然如果你有三个MIC分别给三个人,那更好。但是,如果你这样做,除非你的录音室有寂静端分割处理,否则的话,还是有很大的可能性产生相位抵销。但是,如果你把三个人分开的话,伴唱歌手之间的交流就没有了,不利于录到具有高度默契感的和声。所以我建议,在尽可能的情况下,用一支MIC拾取伴唱各声部的人声。) _3 p& w8 s: T* W/ h5 O. z
: ^' e" O; G4 M$ ]: w1 q
在拾取伴唱的时候,伴唱歌手与MIC的距离最重要的不是三个人相同,而是三个人的声音在拾取之后的音量比例要均衡。那么,你要作的就是在控制室中根据你自己的耳朵作出判断,并且,借助对讲MIC给录音室内的伴唱歌手下达指令,调整他们之间没一个人与MIC不同的距离,以获得均衡并且浑然一体的伴唱声音。
{; f) E) l3 q- D% B! ~, X2 R; }% S, U! ?- n! L
三、简单的常用乐器拾音: Z. ^ |' x( @$ P/ t) A
7 v3 {' j' _8 e% D, ~1、吉它:MIC对准吉它的共振孔,距离20厘米左右即可。
# U; i0 G+ G" W# l2 o0 w5 t
+ m7 I- O" E8 I2、小提琴:MIC从侧面对准琴箱以及琴弦的方向,距离30~40厘米即可。
# p* X1 m# q6 ~' ^- y/ Z- Z+ f- i# E, ^. S
3、长笛或竹笛:MIC对准乐器,距离2米左右。0 J8 ~, [9 q: `
8 K) G% u* C- _3 }, x1 r k" o4、二胡:MIC对准腔体,距离50厘米左右。* s: |# i* h$ K: [
" {. Q/ Q0 W( o当然,以上讲的只是一些最简单的乐器拾音方法,如果想获得丰满的单乐器声音,大部分情况下,要用4、5支以上的MIC来拾取同一件乐器。关于这种拾取方法,不方便在这里一一讲述。
4 o5 Q2 H2 Z% ]* \
3 g- @& Q1 f% C9 w5 U6 T$ t
7 F6 S6 y7 L5 t; V. R3 C- I& v, {- c8 a$ a G
四:话筒放大器的使用
/ F( k) ~1 l6 `7 O4 ~. G
1 a4 O9 X( R+ s话筒放大器,简称“话放”,是对话筒输入的信号进行放大的设备。5 `, @2 ~6 R) H k
: ^2 }. T2 n( y! R/ ]& n& k
无论我们把话筒插在调音台上,声卡上,或是卡拉OK机上,这些设备都有一个(或多个)话放,那么,还有一种是独立工作的话放,他只负责把话筒信号放大并且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然后变成线路输出信号再输出出去。这种独立工作的话放一般来说是比较全面并且专业的,我在这里只讲这种话放,以及数字调音台上所带的话放。
% N7 C2 l# m. F O F2 C' q, D0 u9 p, ~; i5 }3 |
这种话放通常带有以下功能:1、压限器;2、EQ;3、扑声消除器;4、嘶声消除器;5、噪声门。我个人比较偏好使用其中的压限器和嘶声消除器,其他的都在后期缩混时再作。
K2 K1 i. C- F, U0 |2 H! g; ]; c2 i( Y1 I+ A% e2 J+ J5 j
. I2 E' u! G7 l$ @8 L
- |' i( a& ^& T. s) N7 P
+ m$ [! E- D2 Q* p7 S. ^5 C" C
5 ?0 k6 C0 ?; c'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