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区别一首歌曲是电脑做出来的还是演奏出来的?
8 ^: t: J2 N' p* W
4 F& J# ]$ O5 ~5 E. K在从音乐角度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得先把这个问题当做一个哲学问题。
( w, Z; V% {1 p1 H: _- f$ x& ]2 @$ J- A/ A7 t1 c: \: J
题主必须定义一下什么算“做”出来,什么算“演奏”出来。& L2 [8 I, D) K( n* [* Q( b3 P
* ^. C$ w* `( y举个例子,现在流行歌曲的钢琴基本上都是软音源的采样,但是在编曲的时候,编曲人的确是通过 MIDI 键盘弹进电脑里的,这算“做”还是算“演奏”?
5 k- H5 \9 F$ d. W
" N& h4 ?, f9 n/ p@KE meng 的答案中那台神奇的钢琴,通上电,可以自己读取钢琴窗的乐谱信息演奏,就像电脑读取写好的程序一样。如果我们注重于编程的过程,那就是“做”,如果我们注重于读取程序的过程,那就是“演奏”。同理,演奏家演奏作曲家的作品,和电脑读取编曲师写的钢琴窗,其实过程是一样的。6 T, o1 ?+ r$ b9 E# |$ ]
+ U/ _$ }! Q! N/ N就算是演奏出来的录音,也有办法通过录音师和混音师的后期处理进行量化,使得节奏更加精准,或者修正一些错音。这样处理过的录音算“做”还是“演奏”?$ e4 l" X2 @' n% X2 b" M2 I
5 B2 z; D6 n- ?) ?) p: i
再举个例子。现在的歌曲中有不少使用一些音效设计的材料,而这些采样或者合成出来的声音根本就不存在,也无法被现场演奏出来,那怎么办?% @$ c! l/ M1 ^0 ]
2 R% E6 v% d7 d6 U3 l" M在歌曲里听到有悖乐器自然演奏技法的情况很正常,不能说这样是错的,因为歌曲在乎的就是一个音响效果,只要放伴奏就行了,如果现场演出就可以进行一些简化。许多歌曲都有专辑的版本和现场的版本,听众各有自己的喜好,没有任何问题。1 w0 p+ R, @. d3 N/ w0 Z \
8 I: p4 s5 c+ @0 m我说的意思是,不要太在乎这个东西,不重要,好听就行了。
( {* Z! z4 [( y' e9 v+ \
7 G0 ~# Z- i; v3 z现在进入正题。非要分辨出是实录的演奏,还是音源的制作,有这么几种方法。2 [% p- D) _1 N: q) D
5 I0 C; e+ \8 K+ D& E
免责声明:由于现在 MIDI 技术非常先进,以假乱真的情况非常多,方法不保证有效。* G" A# E" K U
r. z* }; I# X8 _7 h) o0 K我个人认为,乐器从易到难,分辨出的顺序是
3 z2 b# ]# z- f" i( l! z1 ^) W5 h9 x- d5 L1 r S9 f: X, f7 a
铜管乐
9 `4 \. g+ E* @) K. f3 \- |0 T. z# `
吉他
* Q! X2 ]5 u/ A( K! m: r/ ^ | F- a* G& t' _* T, c" w
木管乐
2 t- l& J0 y, I8 t4 ? E; p! [6 Q% F# Y1 J: N+ V5 a
弦乐9 X5 X: Y- E9 x& s; v
; Z+ I& R* o7 s( `) J( }1 F! Y# o8 T鼓
; A8 F% a0 t" f( \
; F o5 G0 K% K# l" V# e% G0 |贝斯* e2 q# u" y! p. k8 T
9 {& F6 }/ }# g钢琴( E5 n6 {* p5 `
$ W! ^! e0 T; Q& U带有音高的打击乐) h0 H/ u8 L+ }; H7 v
4 l' l* c/ t1 h# z. |9 v& j
铜管乐器的发声方式是靠嘴唇振动,而嘴唇振动是不可能保持一个稳定的模式的,每一次乐手拿起乐器,嘴唇与吹口的接触位置都有微小的变化,每次的吐气量,吐气速度也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发出的音色,音高都是会有微妙的自然变化。这种变化,在音源中是基本上做不出来的,所以你会感觉,MIDI 做的小号,每次按下一个键都是差不多的声音,而叫一个小号手现场表演,每次吹出来的声音都不是完全一样的。
/ K5 ^7 o4 {% c3 [3 I# V" s- Z, T8 _ o1 M
1 G3 g/ m, V5 {6 T还有一点,比如长号这种乐器,构造导致它在有些音的连接处需要手的动作很大,有些音吹不顺,就像钢琴有的调指法比较复杂一样。由于音源是对每个单音进行采样的,所以这种演奏技巧上的难度在电脑读取采样的过程中就消失了,最难吹的两个音连接起来不自然地柔顺,真实演奏是无法达到这种效果的。
0 C* f* z* q& f5 u, u
8 h) ~+ d/ S" V9 H8 s木管乐器也是类似的,不同的吹气角度出来的音色和音高不一样,而木管演奏者在演奏时不可能保持姿势的僵硬不动,所以会造成音色和音高的微小变化。同样的,在演奏一个完整乐句时,音之间存在一个自然的连接,因为存在指法切换中过渡的时间。音源的采样对单音进行采样,在演奏个乐句之后,你听到的是独立的音拼凑成的乐句,而不是一口气连着吹出来的。现在有些软件公司能够做到单独去采样这些音之间的过渡连接,推出一些连奏的音源,但毕竟还是拼凑采样做出来的,和真实的录音还是有差别的。. H# @ s M9 u7 g3 q# [
0 y+ i9 i: B; n1 T/ @8 {; ]7 m* m! U就好比一个歌手唱一整句歌词,听起来很柔顺连贯,但是我们把这句歌词里的每个字采样,再拼凑成这句歌词,听起来就非常金坷垃了。在中文和日文里因为每个音节都是独立的,失真感不如英文这种连读的语言强,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中文和日文的拼贴鬼畜歌曲,而几乎见不到欧美的(欧美的恶搞对原曲的整句进行处理,但不会拼贴单词)。
: ~4 l4 j2 M! I5 B, p/ H
$ K- v) y' D8 C3 V1 S% F, [弦乐音源相对于管乐,更加真实一些,因为不是靠嘴吹,而是靠琴弓拉。加上弦乐在连奏时有一个自然的较长的淡入时间,连奏的连贯性更强一点,尤其是在演奏长音的时候。但是对于快速进行的乐句,MIDI 弦乐就显得十分不自然了。好在大部分歌曲里并没有快速进行的弦乐,所以相比管乐而言更难分辨。: Q3 U# V+ f+ K. K: g
( M5 I8 I% G4 V. v分辨弦乐是否是音源最直接的方法是听动态变化。如果一个长音的动态没有变化,或者每个音的动态变化模式都是差不多的,基本上就可以确定是“做”出来的了。还有一点就是弦乐的转音,这点尤其在民乐比如二胡上明显。二胡是最容易听出来是实录还是做的乐器,因为二胡演奏者的情感注入带来的动态变化非常大,并且转音非常连贯自然,而 MIDI 二胡做出来的就非常生硬。
% j- E B; I9 I$ Z: A7 B$ c# w
3 K" E6 h0 o6 H4 f6 @当然,那些软件公司也不是没想办法。现在最经典的办法就是采样一些乐句,而不是只采样单音来拼凑乐句。在许多音源中你都可以只按下一个音符,演奏一整个事先录好的乐句,这样的话就听不出区别了。然而这样你也无法定义是否是“做”出来的了,回到一开始的定义讨论。如果我吹了一段旋律录下来,然后在歌曲里直接加载这段录音,这是算“做”还是“演奏”?7 Q e* `/ T) X& r, }1 S# S
5 g, c4 j. h. A0 \吉他是目前 MIDI 技术最难攻克的乐器,因为技法实在是太多了,各种不同的姿势,手型,技巧都会带来完全不一样的音色,加上拨弦扫弦产生的噪音,完全无法控制以做出真实的效果。再好的吉他音源,还是能听出是音源,与实录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很多流行歌曲,除了吉他之外所有的乐器都使用音源,吉他还是得找人来实录。- l* M* V/ F1 L# G4 k! T, t
. Q0 H6 u `3 w1 C+ m; e软件公司也想了办法,就是专门采样扫弦,录无数种扫弦模式,编曲的时候输入和弦套上去就好了。这样的话也会回到上一段的问题,到底是算“做”还是“演奏”?
, J9 H0 _/ U! e, F
+ {5 D4 Y+ q4 k0 G( }3 l+ v) R鼓的 MIDI 技术做得十分逼真,但是却容易分辨出来是否是实录的。鼓作为伴奏乐器打节奏型的时候是很容易用 MIDI 做的,但是在 solo 的时候 MIDI 就很难模仿出自然的演奏方式了。如果一首歌曲里有较多鼓的加花 solo,很可能是请高水平的鼓手实录的。通过风格也可以分辨,爵士,金属之类的风格基本上都是实录的,流行,电子之类的风格基本上都是 MIDI 做出来的。6 s$ e! u: I0 f2 T4 N* B
: C/ h+ U. W, a. P
分辨贝斯的最好方式是分辨歌曲的风格。有的风格,比如抒情流行歌曲,贝斯的作用不大,只是点出每个小节的和弦进行,也没多少人会注意听贝斯,这种情况下贝斯大部分都是软件做的。如果是爵士,funk 之类的贝斯占据乐队主导作用的乐器,都是需要请贝斯手来实录的。4 `5 D2 e w& l, U9 I1 p+ R
6 a- S. p$ ]: M+ o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注意听贝斯的加花。和吉他一样,音源对付基本的单音演奏没问题,开始玩点技巧,就很难通过采样完成了。# @1 w- k0 e$ x* P l4 R" X9 Q
; j; q5 E* M; j; c) o钢琴的问题在于,就算是用音源做的,也是通过 MIDI 键盘弹进去的,几乎不会有人用鼠标点。所以这到底算演奏还是实录,看题主的定义是什么。钢琴的 MIDI 技术是最早的也是最发达逼真的,音源的音色完全能媲美真钢琴,很难听出,除非你认识音源。比较经典的几款钢琴音源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懂行的人能从歌曲中分辨出钢琴是用哪款音源做的。
7 {, t0 _# ^; [7 y. @: O, g/ f8 S4 \. F% ~3 J6 B
为什么最难分辨的是带有音高的打击乐器,比如木琴这种?因为每个键是独立的,不存在弦乐管乐的连奏,也不存在吉他贝斯的弯音。钢琴其实也算在这里面,但是钢琴由于几乎每首歌必备,我上一段就单独拿出来说了。带音高的打击乐器通过每个音符拼凑产生的乐句,和乐手现场敲出来的,区别很小,就好比用单字拼凑日语和汉语的鬼畜,很多人都会感叹“你 TM 拿原版来逗我!”,而如果把英文歌的每个词切片拼凑句子,就会像机器人讲话一样非常不自然。中文日文这种每个字一个音节的语言就像颤音琴,木琴这种打击乐器一样,而英文这种连读的语言就像管乐弦乐一样。/ m: x/ ~: S( p* J# l1 h4 P$ X
* f7 C# T2 h. g4 U$ r. L
还需要考虑的一点是录音的成本。音源是一次性的投资,买来可以无限使用,而每次实录都需要录音室,录音师还有乐手的成本。吉他既不容易用 MIDI 做出来,实录的成本又低,所以基本上都是实录。钢琴和鼓实录的成本高,所以在较低预算的歌曲中都是做出来的。在管弦乐中,一般都是先用 MIDI 做出一个试听版本,再请管弦乐团整体实录。# v& ~! D) |% j4 S8 p$ K
+ U( B7 ?( j0 X9 u( F0 l( ]% u在流行音乐中,最常“做”出来的排序是:钢琴,贝斯,鼓,吉他。弦乐独奏一般是实录,作为背景一般是 MIDI。
_4 c4 u& Q: A1 Z
. z+ } Y7 y# x" w( f在音乐风格中,最常“做”出来的排序是:电子,流行,摇滚,交响,爵士。
9 g1 V# K& P7 l# J! i3 N6 u+ D$ u: j v# s, b
# T* \. @9 R0 a$ L( K/ X
' [) N9 e8 f- g& @) o(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