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920|回复: 0

[音频应用] 母带误区:危险的一知半解

[复制链接]

7545

积分

8

听众

4030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7545
audioapp 发表于 2018-10-3 01:5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俗话说:“一知半解最可怕”。的确如此,一知半解在音乐母带处理中还会产生加倍的影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于一些云里雾里的做法的坚持一直被广泛讨论,它们对录音的质量和音乐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随着母带工具在DAW中的广泛应用,即使相对缺乏母带处理经验的混音师也可能来承担这项任务,但专业母带制作工程师知道这是一种截然不同的艺术,而且一切都是通过仔细聆听并采用许多不同方法组合并结合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去实现的,而不仅仅是靠自己在那闷起头来加油干。许多人可能具备如何处理特定母带制作任务的基本工作知识,但并没有足够的经验来获得较佳结果。所以考虑到目前存在这些情况以后,我觉得有必要在这里说一说。
+ ~+ v9 }' x2 t. c1 C$ `8 }5 Q: Y
1 S7 g- \" Y# Z4 C  `6 G6 c从混音到母带
& z* ~# `5 q( v. D7 r
7 m% Z5 N$ o9 {, C2 t+ g0 x8 ?       众所周知,当今的母带处理还包括在立体声混音总线上直接进行,只需加载能插入DAW的母带制作工具就很容易实现且正在被广泛运用。但在过去,母带处理始终是生产过程的一个独立阶段,由专门的母带制作工程师来做。而现在的许多混音工程师会将混音与母带制作相结合,在整个混音的主控立体声输出上捆绑母带式处理。理论上来说,如果打算最终采用这种方法,那么混音决策也需要从一开始就得考虑到它。当然,如果它非常有效,那也许算是一个好方法。但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其他一些人则更倾向于认为母带和立体声总线处理应该各自独立。2 A+ N2 ?9 D0 Y" J! t. I9 `& O
! i5 G$ q1 F& i$ p3 Z0 s" o
正如许多母带处理工程师所建议的那样,理想情况下,混音是独立的、没有做过太多立体声总线处理的,而母带制作阶段的处理则也应该是独立的、小而微妙的调整。让一组新鲜的耳朵听一听是有好处的。这又再次追溯到了过去,那时的母带制作更多是处理纯粹的技术问题,而不是试图让混音变得“更好”。事实上,一个好的混音作品可能在母带阶段几乎不需要或没有处理,这也不是什么错误。
$ t" e5 d) X8 h, C6 W! V; M4 K8 G
" }; z  `0 c+ |8 s8 F
7 c* G8 }$ @; L$ G5 F7 ~3 k9 s 201809261838410884669.jpg " g1 N, i/ T# y# B+ l+ K
用母带定型混音?. P, m: {( t4 }

5 n3 E0 l* O2 v5 A- Q, p1 R       这又带来了关于母带处理的另一个问题。许多混音工程师希望母带主要是为了“改善”混音。在录音期间出现问题时有一句老话叫“我们将把它在混音中搞定”。不过如今这种情况已转移到“我们将在母带中修复它”。这种想法试图将混音问题推迟到母带处理阶段去解决。但母带处理的主要目标不该是让混音听起来“更好”。理想情况下,它根本不应该改变混音。母带处理可以简单地调整整体的立体声平衡、纠正任何声道间的相位问题,或简单地匹配专辑歌曲的整体响度。+ r+ e  m8 ?0 z5 I

. M, A* `. o  L6 M4 l; _       如果使用母带处理来对混音进行细微的改进,那么这些调整应该是非常小的。就像略微提升亮度或低频(有时只需1 dB就足够了)来增强一点清晰度或饱满度,或者施加一点压缩只是为了在适当的时候保持更加一致的整体动态。像这样进行细微调整的一个很好理由可能是确保混音的整体平衡和动态范围符合当前的行业规范,因此当作为播放列表或流的一部分被听到时它不会带来负面影响直到引人注意,但不一定是使混音听起来比现在的声音“更强”。这些微妙的考量实际上才应该是母带处理的重点,而不是试图混淆问题 - 比如不均匀的动态,或者有个别乐器失衡非要拿到最后阶段解决这些问题。虽然这些修复能够并且经常作为母带处理的一部分来完成,但理想情况下,这些问题较好在混音阶段就解决掉。对于母带处理工程师而言,还是建议回到混音师那去才能更好地补救某些问题,重新调整好混音之后再送回母带处理从而完成最终定型。
: f( `1 o* Q3 e. n. y; M
6 p, `: j: E' B# Q即将结束的响度战争
: z  `5 q' r, Q& s+ m- k/ p: g7 A8 z& f
       没有对臭名昭著的响度战争的默许就不会有关于母带制作的讨论,每一首歌都是砖墙限制,并且其平均响度电平尽可能大。虽然以牺牲音乐的动态、冲击力和清晰度为代价,但它常常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即使工程师是新手也很快就会知道,如果他们不采用重型限制、较大化并且提升电平,他们较低音量的歌曲在作为播放列表的一部分被听到时会冒着令人失望的风险,这可能潜意识地导致对音乐本身的负面反应。但这种已经建立起来的惯用手法终于发生了变化。+ j! ^4 m# B& {. U

6 G- d6 D  x0 |4 {. H$ Z; L  L  M4 J       近代的音乐分销渠道 (CD和数字下载) 从未提供任何方法来防止过度使用响度较大化以确保合理的平均响度电平。而近年来,广播领域(电视,电影)已经实施了强制性的响度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诸如令人厌恶的大响度商业广告之类的祸害,随着流媒体作为音乐消费的主要来源已经兴起,类似的控制现在更趋向于音乐分销端。
6 H. _+ [/ `3 ~ 201809261838420174987.jpg
4 R: Y% v, W9 g1 Z; }0 A0 L       较大的音乐流媒体服务现在要求所听到的音乐的平均响度电平更低、更合理;DAW现在也出现了包括响度测量的工具以增强或取代传统的峰值测量工具,并且趋势是降低平均响度电平,这看起来可能会使响度战争结束。因此,在母带中较大化电平的下意识应该被认为是陈旧的做法了,它可能只适用于特定的发行格式的母带,而大多数母带处理都是在更合理的电平上完成的。有许多文章涉及这一趋势的具体细节,任何参与任何级别的母带制作从业人员都应该精通相关的技术问题。& m( C6 X  C/ t% P3 P
) G& F' P) w% L' a) u, v" Q) P) W9 a7 h9 T

# A* r8 w- l; S! ^) t
  z; C4 c" u/ EStems与母带
4 V  `9 A/ ?4 k
8 }# j( W3 g* Y+ A7 ?" [! T, t       正如我所提到的那样,传统的母带处理是完成立体声(原本单声道)母版的最后一个步骤。不过最初它主要是为黑胶唱片做预处理之用,其动态范围比磁带更有限。它需要进行特定的技术调整,解决了黑胶唱片潜在的播放问题,但其目标始终是尽可能真实地完成声音的混合。即使当代多轨录音方式已经生根,但这仍是母带可以做的事情。5 Z9 U# T) Q+ m8 g+ E

9 v' F! c9 Z; |4 m: W6 b       如今,虽然混音师为母带工程师提供最终完成的经过立体声混音的音频文件,但一些混音师已经开始学习为母带工程师提供额外的stems(主干分轨)。Stems其实不过是主要乐器组的编组混音; 例如,所有鼓组音轨、所有低音音轨、所有吉他、所有键盘、所有伴唱、主唱等经过编组的混音。Stems将包括所有相同的处理,因为它们也是一个完整的混音,并在Unity Gain中播放它们应该与同一会话的立体声混音完全相同。这个思路其实是为母带制作工程师提供比仅使用已完成的立体声混音更多的灵活性,使他能够对这些音乐元素的平衡进行更大的调整,而无需特殊的处理技术(如MS) 。但这也同时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些音乐调整是否真的应该成为母带制作的一部分。当然,如果同一个人正在处理混音和母带制作就不是问题,因为他总是可以访问各个混音元素,并且可以随时返回并对混音进行微量调整。但当把混音发送到专门的母带制作室时,还应该包括哪些内容?是否应该让母带工程师进行这种调整?
6 G7 H; q4 l( B+ {
  r, o! I, R$ q& u, J& M! B       一些母带工程师可能会对stems持欢迎态度,特别是如果他们正在为一个客户做一份母版制作工作,他们的混音经常有缺陷,通常需要提供比母带技术更多的调整。但总的来说,我倾向于认为混音工程师应该在混音阶段去解决掉那些需要做的调整。对于母带处理工作人员来说,使用MS(中央/侧向)处理等特殊技术稍微调整像轨道上的主唱人声音量这样的东西是很正常的,但是许多母带工程师认为需要对混音做更强烈的变化时真的应该被送回到混音师那再做一下为好。; T6 C  t& d2 K2 D  M

$ [7 m( n4 I# V1 H; d- }: |6 {' A有备无患的替代方案
* j  [% h" e; x) x/ H( `) C- k3 |
+ M- |5 `$ [7 P/ z4 w) }: n       为母带处理提供几个不同的混音版本是非常棒的做法,这意味着你除了提供一个主混音版本之外再作一个人声更大一点以及人声更小一点的版本,它们的主唱人声音量与主混音人声音量上下相差1 dB,其他一切都相同。这种思路是考虑到人声这一关键元素的音量平衡在不同的系统上回放通常会有差别,如果混音师的监听环境有点中频偏重或存在偏差,那么之前提到的那两个对主唱人声进行提升或衰减的版本则可以派上用场,母带制作房间的听音环境通常经过更精心的优化,会使用更加中性的参考级监听音箱。! q; n. \2 H- k0 O/ F

, I9 O5 E/ Y. z: v       现在,在涉及立体声总线处理的替代方案中还有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大多数母带工程师更喜欢混音师在立体声总线上做很轻甚至不加任何处理。这为他们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可以做任何他们需要做的事情来达到较佳电平和整体的动态、音调。如果混音师进行过度处理,那母带工程师就无法成功地进行他认为那些必要的细微调整。有些混音师喜欢在混音中运用相对较重的主控总线处理,并将其视为一种手法。这很好,但我认为除非你就是偏爱这种手法,否则较好把它打回去。因为这会产生很糟糕的情况,负责人的母带工程师不会在使并发问题加重的版本上开展技术工作,他可以转向处理较轻的替代版本,并使用母带处理后的版本作为对混音师的指导,因为混音师能够在不会导致任何并发技术问题的情况下实现这种声音处理。如果混音能倾向于较低的电平、较少的总线处理,那么在没有非常繁重的总线压缩和EQ的情况下无法独立完成的混音就可能处于劣势。
/ Y) s& A4 I- V8 P% o
2 w# f% S8 `3 A" z6 ~( N       对于那些自己进行母带处理的人来说,创建两三个不同版本的母带可能是个好主意 ,其中一个创建为最理想的平均响度级别(即-14dBfs / LUFS,针对流媒体音乐服务进行了响度优化);另一个是具有较低平均响度的(-20dBfs / LUFS或更低,用于应对未来某些未知情况);再创建一个响度较大化的(相当于CD这样的旧媒介,较高但不超过-9dBfs / LUFS)。正所谓“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 n5 p" R4 w$ V* t 201809261838420580222.jpg 2 i" n/ h! c0 a# z
2 u5 w) ?% N6 @
$ Z$ y$ ~5 M0 U. {" ~  D
结语
1 J$ J/ K6 E: B0 h3 z. T( s6 Y7 [
/ \$ m$ r$ L$ y5 X0 l5 ^       母带处理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虽然很多标准实践已经很成熟,但它也正在发生着变化,所以熟悉较新趋势和替代方法值得你去做一些额外的努力。但归根结底,最重要的还是我们所完成的母带听起来很棒,无论采用什么方法,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做出较好的商业唱片。
( u" y' p) E5 L8 z% w  y  w9 s; _: M0 [5 F+ x3 f  F2 I3 a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10-7 23:09 , Processed in 0.324402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