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844|回复: 0

[原创首发] 有几百年,中国的诗人都在写歌词

[复制链接]

162

积分

2

听众

68

金贝

中国原创音乐基地发布

积分
162
hyf19920224 发表于 2018-9-10 03: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几百年,中国的诗人都在写歌词

伊州歌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 牧溪(蹊) 柳燕图

读读古代的歌词

旋覆

1

对诗人的诗有点疲厌的时候,就自然地想到了古人的歌词。

我的欣赏古诗,是业余的,抛掉了很多专业层面的东西。有时粗心和不耐烦起来,难免觉得太多作品是重复的,是文化的,是排演的,是历史的,不是生的活的。这么说,我们业余读者其实格外刁钻,不是文化干部,不讲文化身份,说翻脸就翻脸的。加上时代社会变了,三观和语言变了,和它们没那么相应——我们读古诗有很大一部分需求是“琴瑟友之”,例如,“出门行一步,形影便相失”,这一句在我们心里激起的反响一定是种很当代的有错位的共鸣,喜欢归喜欢,但原意我们是宁愿忽视的。

这样便翻开了乐府诗。当然了,除了古乐府,后面的也大多是诗人创作的,只是有些未必有曲,未必能进入传唱现场。但毕竟因为是歌词传统,总是有些朴素鲜活在里头。于歌词而言,个性是为沟通而有的,容不得夹带、含糊,词句服务于意思,没有几分质直,怎么敢称之为歌。关键是那个意思,人人能开口唱,得产自平等的公心,产自单纯的心——纯的反义词应该不是杂,而是邪,或者险。

有朋友曾问,中国和西方比,怎么没有史诗。是啊,《道德经》和《圣经》的厚度就差了好多。不过或许也能得个相似的问法,西方怎么没有宋词——有几百年,中国所有的诗人都在写作歌词的诗。这还是很有意思的。



© 牧溪(蹊) 六柿图

2

这首《伊州歌》出自唐代金昌绪,一直被题为“春怨”,是五代时有人编《唐诗类选》,给它安了个名字。“伊州歌”一直到宋代还有曲,可见至少在唐宋,它还是被唱的。那个著名的旗亭听唱的典故,王昌龄和高适都败给了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神气得像段电影。《伊州歌》和《凉州词》不一样,没那么神气,没有万里纵横手一击而成,但在“诗篇”上,它向来却是个典范之作。

“篇法圆净”、“就一意而圆净成章”、“一气蝉联而下者,以此为法”都是在夸赞它的篇章。能够如此,我想还是归功于它的语言的自然生长,其生长方式其实又很“土”很普通,有点说书人的悬念法。语言生长得自然,应该来自情感的度数正合适,悲喜交集,从一派热闹的春光里盘剥出来,看客的情意处在动而没动之间。这样的风度,在诗人的诗里委实少见。

南宋时,有个(不长眼的)诗客拜访秦桧,秦桧命人向他出示这首诗,说若解得这首诗,就召见他。诗客改编了一首无尽藏比丘尼的悟道诗答复他,原诗是: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秦桧大喜,提拔了他。后来别人问这个诗客,诗客答,“彼于三句后转归新意,吾所书诗意亦然”。我感觉,诗客敷衍了问者,第四句出新意虽不假,不过点还是在禅修的意旨上,不肯说破罢了。当时有位正堂明辨禅师,用这首《伊州歌》颂洞山禅师“白马入芦花”公案,秦桧如此学来也很有可能。这位秦桧,也读过诗书也学过佛法,只是名利熏心,做出构陷岳飞的事来,被钉在耻辱柱上一千年,真是何苦。

3

《渭城曲》也是典范,和《凉州词》一样,是两个意思成篇。还有一首三个意思成篇的,我印象也极深,是芬兰女诗人索德格朗的《星星》,我觉得若能用乐府的曲子演唱,必然也十分美好:

当夜色降临

我站在台阶上倾听;

星星蜂拥在花园里

而我站在黑暗中。

听,一颗星星落地作响!

你别赤脚在这草地上散步,

我的花园到处是星星的碎片。



这三首,都是专门放开来抒情的,脱不开一团情绪、一个悲字,和《伊州歌》的阳刚相反。乐府里最吸引人的也往往是放开来抒情的,如“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有所思》)、“巴东三峡猿鸣悲,夜鸣三声泪沾衣”(《女儿子》)、“何意一去,心如流星”(“短歌行”)、“他日再相逢、清风动天地”(《古别离》)、“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视刀环歌》)……至于《孔雀东南飞》、《烈女行记黄婉梨事》等叙事之作,说读得惊心动魄也不夸张。若有演唱,更不知是多么感人,或许更能领略乐府歌词的风采。

关于演唱,还有一首《大道曲》,是另一番光景,词曰“青阳二三月,柳青桃复红。车马不相识,音落黄埃中”。当时是晋代,谢尚做镇西将军,他穿着紫衣华袍,坐在商贾云集的一个门楼上弹琵琶,唱这首歌。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他人美才高,位列三公,可能还是抵不住心里一个巨大的疑问,不惜“携瑟上高堂”:大家熙熙攘攘到底在干嘛呢?

(完)

旋覆

旋覆:原名侯子英,1981年生于河北。曾工作于杂志社,写作诗歌,习禅,现居云南。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9-27 08:12 , Processed in 0.104814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