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中文流行歌词与文学的发展
5 _# s; O0 X( z7 z. i5 W' r& Z$ g. U" {+ Q% R
# R! t, l7 \3 D8 z. C. S" t
每一个时代的文学都有其发展成熟的特定文学形式。众所周知的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在其特定文学体裁的黄金时代,灿烂夺目的文艺星河,构成了辉煌的东方艺术长廊。
- r( h2 P. \6 T+ R7 G7 B( I; ~7 ]0 L3 }# O: x
高度发展的信息时代,文学表达的形式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满足了市场化,科技化,多元化的需求。脍炙人口的通俗,美声,民歌,原生态歌曲如同雨后般的春笋应时而生,优美动听,可以作为当代文学艺术的一种主要形式之一。5 r! U+ T: i5 ~1 c
6 G( f* }. V Y$ G中国是诗词的国度,独特的东方艺术历代不衰,时至今日从研究,赏析,怡情,励志等方面更有其旺盛的生命力,渗透到了我们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5 P9 z9 e I4 i, ^$ L2 A
, ~7 _1 p1 o7 B# w) N. Z. Y% f; j3 H
中文歌词在当代为什么会深入人心,是大众喜闻乐见,与我们生活密不可分的通俗文学形式呢?让我们一块来认识它吧。
7 a/ j5 q' q E. u9 v2 T( d- c* \# @: V: B3 g1 |* u
一,中文流行歌词的形式
# I. d- U- \5 {1 y) V8 g- _" i3 \6 }: G$ @2 _
不完全同于诗词,又具有诗词的特色。表面上看是一首现代诗词,但节奏感又很强,讲究诗词的遣词用句,修辞加工,哲理韵味,意象意境,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又兼顾语体字句,是具有诗词特色的现代诗词体。
1 J1 {5 R. A9 E! U5 f
% a! Y3 `2 c0 p( A2 m2 X- A$ d最初的词作十句有四句左右较文学性的,但流行市场必须口语化,后来慢慢口语化的词句占主要数量文学性的词句偶有闪现,是突出口语化的文学表达方式。 A' s* h e9 u
" f! w7 m8 k9 C) S- k大多数好的诗词中不乏像古诗词一样的妙语佳句,并被大家赞誉优美的意境,回味无穷的韵味,恰到好处的字词应用,充沛的真情实感,包罗了世界观,爱情观,处世观,美学观诸多层面的集体意识,正是古诗词格物,致知,言志明理等功能的社会价值化体现。
8 I. D4 P4 C0 h0 o8 z
- A% L+ B) e5 [: H二,中文流行歌词的地位
- a# j2 g ?4 a! O
E8 w. e5 Y4 l, s5 G: T9 A3 A' n中文歌词数量繁多,有相当的精品极品,并非有人误认为的肤浅,庸俗,鄙陋之类,如黄霑《沧海一声笑》82个字穷尽世间万物,气势磅礴,惊涛拍岸;严肃《敢问路在何方》,乔羽《聊斋》唱活了千古名著西游记,聊斋志异;林夕填词王菲的许多歌词唯美,有佛老哲理;方文山填词周杰伦的许多歌词唱出了唐诗宋词的意味。可见中文歌词非泛泛之辈,并非只是词人解闷,娱乐,宣泄,自喻,疗伤的渠道。# ]/ C. T) ?7 B2 w$ y% w
2 ^, U# ]* u5 `* s. V6 N孔子文艺理论中文艺的社会作用在于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当代歌词都具备了这几方面的作用,带我们认知不同的人生经历,是生活中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洗礼,所以是文学的一种形式,但需要以后历史来评说这一大众化的流行歌词。" Y9 D* q6 W1 {9 N7 B! E' @
I, w- V0 {( W: [# ~: s
在歌词和文学的关系上,由于古时的经典已经成为无与伦比的范本,是学习的楷模,很少有人以审视的眼光再认识其不足和缺憾,集体无意识的仰视也形成了贵古贱今的思维习惯。对古代的经典名著太多的是喜爱中的盲从,对今天的经典作品往往更多的是挑剔的批判。从艺术角度和文化技巧来评论,百草园里芳草之多,种类之全也是会令人叹服,并能流行开来并非巧合,可见其不同凡响的魅力。
4 ` b) h' Z8 x8 H: e4 R9 B5 X7 s& V T7 Z4 G) f: d9 `2 o& F
三,中文流行歌词的特点; S% ]) T4 M8 _* L
$ G5 i: n) }8 Q$ k" p1 D优秀的中文流行歌词,有以下特点:
7 L+ B. a: U N7 }+ e- m
& j# n8 v* u2 H" h9 w8 u(1)诗词风格的很好融合。《万水千山纵横》中有“饮尽霜杯雪盏”,《李香兰》中有“恼春风”,《上海滩》中“浪奔,浪淘”等诗味很浓的词句,有的如同诗句,又配合音乐的节奏感,词一样的韵律平仄,创作了诗的意象意境,词的旋律押韵,用现代文字表达,突破了古诗词格律俨如桎梏的限制,能畅所欲言,跳跃的思维是融合了诗词风格的现代诗词体。1 u! x& N( r7 X
4 a( j; c5 w' \. R
(2)语言通俗易懂,平白如话。规避了古诗词晦涩难懂的字词,用现代语入词,容易理解和交流。我很喜欢写古诗词,经常会有朋友劝我少写,其中有两个重要原因就是使用的典故和古峭的字让人理解费力,很那懂,另外严格遵循古体词格律依声填词每每因声害意。现代中文歌词解结了这两个难题,现代人讲现代话,才能喜闻乐见,毕竟研究古诗词的人是少数。为公众所认可,流行于市场,就有了凡有井水处就有流行歌词的歌声。/ L$ ]" M' n# O4 _9 {; M$ S
! _! P9 j# ^6 v; h+ V0 V( Z(3)融合了辞,哲,韵,味,甚至有的具有文学中的艺术性和思想性。由于一首优秀的歌词就像一首好的诗词,有诗词的味道;有的鼓舞人心,催人上进,还有哲理,宽慰和疗伤心灵。特别《菊花台》中“你的笑容已泛黄”,《千里之外》中“那薄如蝉翼的未来经不起谁来拆”为代表的歌词更注重文学上的修辞手法。《花好月圆》《为了谁》《男儿当自强》《大地恩情》《倩女幽魂》《铁血丹心》《东方之珠》等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好,深华到了文学的境界。8 c* n. i/ m! U# P
( T* r% J g8 V) N2 ^4 F$ e+ w1 {' x" |
(4)广泛吸收时代的优秀元素。歌词中吸收了英文,黑人部落中的rap元素,很有味道,歌词中有的有独白的说唱结合演绎的又是一种风格。总之中文流行歌词能不断推陈出新,有其创新的精神,不断吸收时代的一些好的东西,为歌词所用。3 P1 ?, i1 j i/ P& m
$ \! V/ E6 U7 ^0 n. w5 V
(5)广泛借助影视,网络传媒的作用。文学体裁为广大群众认可和喜爱,由于大量的作品从最初的舞台表现发展为今天的影视作品,歌词,百家讲坛等有声读物,经历了一个从无声的书面体向有声的无纸化形式变化的过程。影视,网络传媒扩散之快,是口头和书面无法可比的,这种形式变化时当代社会的文学载体和表现形式。
# S. A6 m* h5 c/ s! D7 A0 f8 n, p6 a2 w' A
(6)广泛借助优秀歌手的音质特色作用。大家知道,好的歌词还必须有好的歌手才能完美演绎出来。如果方文山的唐诗宋词式的歌词换成周杰伦外的其他人来唱的话,可能没有了现在的味道,或会大打折扣。夜莺般的歌喉,如邓丽君,孟庭苇,凤凰传奇等等,天赋的音质用到了恰当的地方,发出了天籁一样的音色。; G0 q8 q: U8 s9 A1 `9 g0 b$ c
+ y9 V9 Q& _' {! P1 c# K) N(7)广泛借助了商业化的市场作用。好的歌词之所以好,还在于其流行程度,市场认可程度。林夕的歌词能确保质量的同时兼顾产量,满足市场的需求,的确难能可贵。
: ~ n {" U& E' b' K0 P# F- t5 C3 X7 t0 z6 W9 I0 r2 m& y
(8)文艺创作中独具匠心的精雕细琢过程。文学创作的过程并非一促而就,反反复复的推敲琢磨,画龙点睛的过程,真所谓“三句两年得,捻断数根须”。黄霑填词讲究“藏”,“运”,“化”,“新”,“修”,填词的步骤是文学上必须遵循的技巧和规律应用的一个漫长过程。
9 w" X' C/ g+ O6 `) D E
1 Q6 ^5 ?7 `; x毋庸置疑,中文流行歌词与文学发展的关系就很明晰了,是当代的一种主要文学形式,和我们生活戚戚相关。客观认识其表现手法,地位和优点,并能在文学的发展中创作出大量优秀的作品为我们共享,是我们所期待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