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 h/ y1 i6 N/ ^ 再次,是意象创造的“新颖化”。俄国形式主义者认为文学语言就是对实用语言的创造性的破坏和有组织的违反,从而造成一种“陌生化”的效果,从而更好地唤起人们的艺术感受,引起读者的兴趣。因此,歌词作为一种音乐文学,追求意象的“新颖化”便是题中之意,如开中国摇滚先河的崔健的《红旗下的蛋》:
+ x: V7 o& q$ ~' [8 k 9 p9 {6 c- o( Y% H1 V$ B
突然的开放实际并不突然
0 D) F$ n/ Q5 J. w& j4 l. d8 E 现在机会到了可能知道该干什么1 g1 C2 P m' }$ i5 h$ |: ]* g
红旗还在飘扬没有固定方向
/ k5 c5 d$ M6 |0 U7 M/ V' l' { 革命还在继续老头儿更有力量0 s( f) f3 X5 H5 Y: m& t
钱在空中飘荡我们没有理想
m; J6 v' m+ B 虽然空气新鲜可看不见更远地方
( x. p E/ i$ G0 k8 B& Y 虽然机会到了可胆量还是太小0 J* v1 f2 k) B$ E, P
我们的个性都是圆的3 T/ j8 s. K5 x0 q# v5 H* ^
象红旗下的蛋6 }, G9 {) X# K& T
6 N9 ?% i8 c% v, K# I “红旗下的蛋”,象征着在物欲膨胀与金钱至上的社会潮流中,人们圆滑软弱的性格。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以来,许多人便丧失了理想,唯钱与权之马首是瞻。用蛋形之圆,来象征着在权势与金钱面前的虚与委蛇及圆滑世故的个性,鲜明生动地刻画出新时代的“多余人”及乞乞科夫形象。5 c4 b% X6 b- L2 R% U! {- g$ s
此类作品还有很多,如李安修用“忘情水”来形容男女之间爱情的伤痛,似乎喝了它,就能忘怀一切,忘怀曾经那段深沉的感情,而越是要“忘情”,更突出当时爱之深、情之切,以至想忘而不能。还有杨虹的“月亮船”,真切体现了心灵的成长历程;琼瑶的“梦的衣裳”,比喻爱情的温馨美妙;齐秦用“玻璃心”来形容爱情的脆弱;佚名用“爱情鸟”来表示爱情的扑朔迷离。这类独创型意象,打破了人们固有的思维,满足人们求新求奇的审美需求,因而最具隽永的审美价值。# b: R8 b6 e- C& U' W$ B& ~
最后,是古典意象的借用。中国古代文学,自先秦以来,就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但这变化,并不是跳跃性的“突变”,而是如刘勰说的,是在原有基础上因革损益的“通变”。由四言诗为主的《诗经》;到了汉朝,就有五言诗为主的《汉乐府》;再到唐诗的七言绝句与七言律诗;再变为宋词、元曲及现代诗,直到现在的流行歌曲的歌词,每一次的变化都是对前者的因革损益,都保留着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些积极因素,而流行歌曲的歌词对古典意象的借用,就是现代歌词对古典因素的吸取,使古典与现代很好地交融,既拓展了歌词的创造空间,又丰富了歌词的内在意韵,使“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皆可悦之而神怡。如由琼瑶作词,邓丽君演唱的《在水一方》:/ D" q, O0 l o( x* |& Q
* Z; ]5 }$ \) |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
0 W3 ]( T, h# q# ^4 S I 有位佳人,在水一方6 _% a5 g, d9 v1 |
绿草萋萋,白雾迷离
! M! A; q# j* f7 u- {+ @ 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 C7 P$ w; G0 `8 k8 R 我愿逆流而上
0 L3 Z0 B" O; E& v 依偎在他身旁; ~1 }% ] m- \* H6 g
无奈前有险滩
# N- n' z1 Z X4 u- g U2 p$ ? 道路又远又长& L0 ~8 _0 M! `/ @# {
我愿顺流而下4 U5 U. k2 M' I. I5 K* J3 S
找寻他的方向$ Z: m5 w; j& R, k( r( `1 V
却见依悉彷佛
$ R, u0 D/ T L- z 他在水的中央. t0 T8 T2 C" s9 t2 [
我愿逆流而上
" `9 S- o* l; _, L) l 与她轻言细语
( A: F/ Y7 o4 t9 }4 x* Q: a) Z 无奈前有险滩
; f7 {9 o) i0 k% W, r 道路曲折无疑9 x/ ^) A0 R" d; i, _/ L1 m
我愿顺流而下
4 `. n4 p+ D5 \- o( `) y 找寻他的踪迹! Y" l; p7 c7 Z6 O5 N( A# N" ]
却见彷佛依悉; Q0 `( _/ R) m) P" L) i! Q
他在水中伫立
% f/ i5 }1 Q/ v0 H6 V. h" \( V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
& o' w& S5 f8 Z8 u% J/ G 有位佳人,在水一方6 X5 o) G0 T# R3 P- s: `% Q" s
在水一方
1 k3 S' q4 l7 h1 G1 V2 Y6 O
; o( b$ {8 a4 a+ p) j& { 此词明显借用了《诗经•蒹葭》的意象,只是琼瑶将其中的意象稍微置换了一下而已,如“野草”对应“蒹葭”,“白雾”对应“白露”,“佳人”对应“伊人”,及其中的“道路”、“险滩”、“在水一方”等,都是借自《蒹葭》,连意境都是一模一样,我们甚至可以把此词看做是《蒹葭》的现代版。《蒹葭》通过琼瑶的巧妙借用,化文言为白话,又经邓丽君甜润的歌喉一唱,便是不识字的村夫村妇也能随口吟唱,这样,《蒹葭》的意境便在无形之间深入寻常百姓心中了。7 |$ P. `; g9 Q0 _
流行歌曲对古典意象的借用,对其艺术品格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如现代歌曲的早期倡导者李叔同就是一个典范。他在1914年对美国奥德威作词作曲的通俗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曲谱小有修正,重新填词,创作了《送别》,其意境以至词句参照了《西厢记》莺莺长亭送张生一折,“夕阳古道无人语”、“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等句子,及清人龚自珍的“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都化入了歌词里,而《送别》便这样成为中国现代歌曲的经典。近来琼瑶和陈小奇在借鉴和借用古典诗词上,做了努力与尝试,如琼瑶的《情深深,雨濛濛》直用“多少楼台烟雨中”、“车如流水马如龙”;陈小奇的“涛声三部曲”对张继的《枫桥夜泊》的借用,等等,不枚胜举。①有些歌词甚至完全挪用宋词,如邓丽君演唱的《独上西楼》、《但愿人长久》,就是在李煜的《相见欢》、苏轼的《水调歌头》原词的基础上,谱上新曲而已。但以新世纪的新旋律,阐释古典诗语、古典意境,流行歌曲便既有民族性,又富有时代气息。
' M" H4 J" i0 n3 L7 T
0 I9 ]' J( O+ `' O 四, 鲜明突出的情感性 {0 i7 e2 f/ C) x( u# m/ N! n
抒情是在中国文学的传统;而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强调文学艺术的情感性的观点像一条粗大的红线始终贯穿着。《尚书•尧典》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声和。”《毛诗序》中也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而钟嵘的《诗品序》开篇就言及:“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足见自先秦以降,诗歌就已成为抒发情感的一种途径。而流行歌曲,依然沿袭了中国诗歌的传统,成为传达心声,表达情感的一种手段,如由林秋离作词,刘德华演唱的《缠绵》:; P$ a8 a; H( g
) Y y1 c7 d: F/ V; T' e, N& d% M
双手轻轻捧着你的脸
/ N" {3 H! h9 X( G$ j, A 吹干你的泪眼
`% \: j0 F9 Y8 }2 C 梦还有空间我还在你身边( u8 Q( e3 Z1 j/ o. a
不曾走远7 f1 B- g; d" q' C
把爱倒进你的心里面
$ a$ ?2 h* r. _: O% m 陪你醉一千年
2 G, Z8 j Z$ B& `# o/ J 醒来后感觉一如从前
% Q; s+ Z( I4 B* I
2 S) `5 y7 c# p* L9 s- K. H0 H, c6 u 我和你和命运之间! \5 l6 G$ R$ P( k
注定了不能改变
7 E5 b3 l, w3 e+ x. }0 a) T 我的情感热且危险
- ^0 ]: c7 U/ p* Y 多看你一眼就会点燃我心中& L- ~* G; C# g$ o, s+ }
无法扑灭的火焰
+ S9 s- E# ^' \) z c5 f: J! {8 P ; K' I4 k# [) | x- q
爱得越深越浓越缠绵
$ ]& ?- n3 ~5 G" O+ e a3 E' X 会不会让天红了眼
, |& Y2 W4 ]1 u' W: b2 ^ f- b 爱得越深越浓越缠绵
: v1 e" E$ l5 L* P3 J% @7 S 不问有没有明天! R/ {3 q1 B! B
爱得越深越浓越缠绵7 x2 x/ j/ A6 |/ Q' s
再多给我一点时间& d# L: G0 W' O6 a6 P! m
爱得越深越浓越缠绵
1 ?. _0 O7 q; T N- u. B: B/ A0 @ 能不能再见你这最后一面) v+ B% x @( w3 ?8 |& j
. {0 D3 X* S2 y7 g 此词无疑表达了一种缠绵悱恻的爱情,“把爱倒进你的心里面,陪你醉一千年”,爱到深处,缠绵到眼中除了情人,这世界再无其他,或情人就是他眼中的一切,情人就是他世界的全部,所以才说:“爱得越深越浓越缠绵,不问有没有明天”。爱情到了这个地步,已不管结局如何,只想轰轰烈烈地爱一场,哪怕有情人最终成不了眷属,也无怨无悔。这样一份让天都“红了眼”的爱情,自然会感动千千万万的歌迷,难怪刘德华能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到至今仍不衰。2 X* v, s4 ~0 C8 ]2 N( Z( G/ g
$ i* n: y/ h! ?' D
①参看王先霈:《流行歌曲歌词的文学性》,《文学教育》,2008年3月,P82 `0 A) V) t4 I$ ~; _8 _( O
& ^% S- A; [# h# \0 \* [2 a# ] 表达爱情的经典歌曲成千上万,俯仰即是,如林俊杰演唱的《江南》,邓丽君演唱的《我只在乎你》,邰正宵的《一千零一夜》,阿信的《死了都要爱》,等等,不枚胜举。但爱情并非情感的全部,除它之外,友情也是流行歌曲经常涉及的主题,如由刘思铭作词,周华建演唱的《朋友》:3 R9 Z4 _3 b) }
+ ~! @1 j% d7 b( W
这些年一个人风也过雨也走7 x4 {. o) v9 n3 N- S) S7 l" p
有过泪有过错还记得坚持什么
5 t: |0 G4 O% z: y4 X9 t# h 真爱过才会懂会寂寞会回首) w }5 J* C# E1 `! w* {* Q# }
终有梦终有你在心中
6 [$ u5 C ?9 g# K: R2 ^% m- v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 Q" z0 p9 ~/ G) M. `+ m7 z
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
$ P$ K2 `. b/ ^' Y. D! p 朋友不曾孤单过一声朋友你会懂
3 w6 w9 `! A1 x x& }2 g 还有伤还有痛还要走还有我
) a; Z+ N9 U6 H, t5 V
& Y' `# v) ^- P M- R9 K3 M 此首歌几乎成为同学及朋友聚会上的必唱歌,因为它的词正好契合了同学及朋友之间的心情,那些曾经年少时的伙伴及“睡在上铺的兄弟”,都是值得我们一辈子珍惜的朋友。人生正是有了朋友,才不会孤单;人生也正是有了朋友,有了伤痛,便有人可以分担;有了幸福,便有人一起分享;人生也正是有了朋友,他人便不是“地狱”,而成了天堂。
6 [; ?& y! ]+ R6 t3 i, ` 关于友情的经典歌曲,当然也不少,如由李敏作词,吕方演唱的《朋友别哭》;曲黄集伟作词,臧天朔演唱的《朋友》,及老狼演唱的《睡在上铺的兄弟》,都堪称经典。3 V. w1 P, F8 S+ ^! J3 y
除了爱情、友情,情感的天地里自然还有另一块很重要的领域——亲情。中国自孔子创立儒学以来,一直就重视伦理的教化,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等,就是此种表现。因此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与西方宗教文化最大不同的就是它的伦理色彩。中国人的家族观念特别强,一直保持着重视血缘关系的传统,这使亲情在中国人心中都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吟唱亲情的歌曲,更容易触人心弦,催人泪下,如由李春波作词、曲,并演唱他演唱的《一封家书》:
# k5 y4 [# z5 J* u; I; p5 J+ G
, Z( f5 T- u! e4 B: {/ w% ` 亲爱的爸爸妈妈) j4 J) X4 d! O8 f8 b. ?3 P
你们好吗
7 m" b) f3 `: j0 C 现在工作很忙吧
8 K3 X: e0 s8 }" c: _ 身体好吗/ y, D. _) ~8 D4 E8 e
我现在广州挺好的6 C: n- X. y7 Z
爸爸妈妈不要太牵挂
, m; ]9 N9 w* I: N4 a 虽然我很少写信6 N, r/ O+ G% G1 C
其实我很想家* B8 b' \6 c8 A+ I x' f0 p0 s. R
爸爸每天都上班吗5 a; }% D! U f& B- w, ~ R
管得不严就不要去了% Z" _$ I \2 x' p
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7 Y( ?: I6 g. }/ @" H8 K
也该歇歇了" `8 i7 c: u" D1 k0 }, V& M% ]. q
我买了一件毛衣给妈妈
9 J6 X; X$ m5 B, L% ~ 别舍不得穿上吧
6 x |$ R% V/ H/ Q ~ 以前儿子不太听话" w8 a( }% j" a: L. U
现在懂事他长大了! P1 U9 ~! L- @& L Q0 {. d/ v5 e: @7 J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Y8 T$ Z3 Z% o8 ]0 p 当我们想起远在家乡的亲人时. J* v# x/ { J& H& p' g
想起爸爸苍老的大手8 _( _" V' z5 K! a
想起妈妈慈祥的目光时
- ?0 o w$ b- h. v9 e4 X% M4 G 我们是否应该向他们去一封家书?/ f9 O5 t7 J" _1 _' T7 K$ b
哥哥姐姐常回来吧
! m$ T9 j! M$ b% m7 g4 k, c+ ` 替我问候他们吧6 A0 l5 T; o% M. v+ @8 ^
有什么活儿就让他们干
6 B! {3 W+ E, }& D- E 自己孩子有什么客气的2 ?8 [* U- C3 _- Z, X; F$ n6 R) d
爸爸妈妈多保重身体0 A, |; I9 `; A5 B5 o2 k
不要让儿子放心不下
- O' t8 Z- n6 W 今年春节我一定回来
8 n; }* O+ p, B. R* h0 s6 b4 q 好了先写到这吧
6 D6 `! D2 z3 b& o 此致敬礼
* b7 d/ h. r0 `1 f/ N" g0 y 此致那个敬礼# {: S$ p1 a* K4 m
" c5 \6 k# p+ i! @: O7 d
这首歌曲,表面看来简单明了,却在朴素、真切的词语背后,蕴涵着游子对远在家乡的父母及兄弟姐妹的深切挂念,听来哀宛感人,这也是当年李春波为何一开唱,立即红遍大江南北的原因。
3 C3 e0 b3 o- O0 n" L+ T9 I9 H7 c" E
$ D' L2 k: e4 D! D/ K1 R 五, 合律传情的音乐美
( P9 V4 O- E( `6 T 无论诗词,都追求“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的音乐美。诗的“音乐性”是为了增强自身的可诵性,甚至也可以置之不理(如现代诗);而词的“音乐性”,是为了适于入乐,便于传唱。所以,词作家金波在《词刊》1990年第一期攥文强调要“唱着写”:“歌词作者要有独特的写作方式,这就是从创作一首歌词开始,就习惯于在内心深处默默地歌唱着去构思、去提炼,以至于字斟句酌地去推敲语言。”) j! [4 m; v5 W' }
0 p, F9 L/ Q% y0 K- k 歌词的音乐美,首先体现在节奏上,有叙述体的平稳型节奏,如由庄奴作词、邓丽君演唱的《小城故事》:# m$ d g3 a% J# V7 v+ j
4 D: ~( k! k+ y. I& F4 x* p0 E4 a 小城故事多3 h+ r) O2 K# D! F+ T/ F* E
充满喜和乐
; @6 `' ]% c, A& h 若是你到小城来
) T, h4 n5 j! V; j; x 收获特别多9 E2 c& [$ x& p; ~/ B) a% b
看似一幅画
, P. C% C }* ~1 z2 S 听像一首歌" A* G* A& p, R; ?+ L: Z
人生境界真善美这里已包括
; |$ M- V: s J! u9 |* D' @- I 谈的谈说的说
8 f1 O8 q# U6 [) }/ q% b, Q 小城故事真不错
: {* \+ a; f2 j2 w& o- p 请你的朋友一起来
" b# E( y' z6 q 小城来做客
1 [5 `, ^2 W1 z& N: l 谈的谈说的说# L; Z0 D& g0 z3 ~4 u; x$ N
小城故事真不错
6 Y6 Z$ i( y! l! e+ ~9 ~ 请你的朋友一起来
2 E. g, I2 @$ r+ h1 x 小城来做客- g9 J* ]- X& K7 l/ O: N0 [2 \; u
& M# _% d' Q7 L4 ]8 l
此曲犹如一条平静的河流,在平整的地上不紧不慢地流着;又像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向你娓娓道来他(她)的人生。此种节奏契合中老年人的心理,这也是邓丽君的歌尤受中老人欢迎的一个原因。
0 N: \' t6 y. Z" A2 l; H9 M& g$ V 与叙述体的平稳型节奏对应的,自然是抒情体的快速节奏,这种歌曲尤其受好动的年轻人喜欢,如由崔健作词曲,并由其演唱的《一无所有》:: @4 e3 \( z7 F f5 X
" v& ?* c2 U W: V/ T' K/ p+ R 我曾经问个不休; q3 v0 g8 V& q1 F
你何时跟我走
) i7 M i! W# s9 ?6 U- C/ O5 \ 可你却总是笑我" n: j: n7 z0 `& m- g6 c
一无所有
) ~0 n" ?5 p, R5 B( | 我要给你我的追求3 d5 I" w- \; z( \. o: {+ j
还有我的自由4 C6 A5 a" l+ V
可你却总是笑我
; B( m- s( Y4 x4 p 一无所有: C w& H; S, i3 a4 F/ U4 f
噢……你何时跟我走$ E7 W2 V0 w0 |3 G( a4 A
……; X( o' |. T. }3 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