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38|回复: 0

[歌曲出售] 录音艺术

[复制链接]
625204144 发表于 2018-9-10 02: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录音艺术 打从这个世界上出现录音工业开始,到现在不过六、七十年的时间。世界上第一部留声机当然是爱迪生发明的,不过当时使用的录音材料是锡箔滚或蜡筒,无法大量生产或保存。而全世界第一张大规模的电气录音,应该是美国哥伦比亚于1925年3 月31日在纽约大都会歌刻院录制的千人合唱「救世主今夜降生」,从此由德国科学家艾米尔.柏林?#123;所发明的Gramophon 系统开始一统天下,真正的录音工艺才算正式登场。 & P7 W! v# X1 N1 i

7 J5 j3 w! D" d  在这几十年里,整个音响工业有几重大的专变,首先1949年Lp(Long Playing)出现了,而1958年LP的立体声化也成功上市,到1980年CD又如黑夜救星般的在众人期盼中亮相。硬件方面也从真空管变成晶体管及IC的天下,前人想都不敢想的奇特、高价器材也层出不穷。而录音技术由早期的光学式三十五厘米的胶卷录音,进步到利用计算机储存的数字录音;器材也由简单的Mixer 扩展成多轨的精密录音机,这当中所代表的科学进步不可谓不大。
# p+ T* `2 @8 w) u5 g8 x. A7 W) C& y+ [4 Y  ?9 ~" r
LP录音的黄金时期 " V4 U3 D3 F- T: A4 Q8 `6 n

" ?; c- ^& [9 k5 [/ d! l  今天我们利用处理能力最高的D /A 转换器,失真极低的扩大机及喇叭系统来听音乐,却猛然发现那些非常迷人,几乎可以重现现场生感的录音竟然都二、三十年前的作品。令我困惑、怀念,也怀疑在只有简单的收音监听设备的年代里,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 o& v$ \6 S3 }5 Y. n) r8 G5 E  R3 c! }; v; F
  从1955年到1975年间我们称为LP的黄金时期,事实上这段时间也正是一些大师级指挥家最活跃,乐团达到最高峰,而伟大的录音相继出现的黄金年代!Mercury 以三支麦克风?舻胨iving Presence 出现于1955年,展现Robert Eberenz与C.R.Fine两位录音师不错的技艺;RCA 两支麦克风的Living Presence 体声录音早了一年,在1954年完成,也成就有一位传奇的Lewis Layton;而EMI 则有「Christopher」风光一时;Decca方面,KennethWilkinson 领军的录音小组在这段期间更为世人留下难以记数的瑰宝。
" Y) {/ q* E/ V: w* J1 }  _5 }* i8 {' Y& J9 i) g# [
永垂不朽的录音大师与Decca Tree录音 # ~. _( t* X6 d% y) n* z3 {' j
( L! q5 Z" q% @# \
  单就音的技艺与贡献而论,Kenneth Wilkinson 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认其中最出类拔萃的一位!作为一个音响发烧,Kenneth Wilkinson 所录制的大批天碟录音是值得一生搜寻的目标;而身为一位音乐爱者,Kenneth Wilkinson 更参与了无数大师的典演绎,具有绝对的参考价值。Kenneth Wilkinson 在50年代初期加入Decca 公司,不久便和Decca 的一位资深制作人Roy G.Wallace 创始了独特的Decca Tree录音方式。这种「不可思议」的麦克风?设方式,是在指挥的稍后方,架设一支高约三公尺的T 型麦克风架(位置有点像三角形),然后在每一末端各挂一独立的无指向性麦克风,当时所采用的以Nenmann 的KM-53 及KM-56 为主(目前新的Decca Tree已经改用修改过的Nenmann M50S),而第一张利用Decca Tree方式的录音是1953年11月4 日在West Hampstead录音室为轻音乐大师最都尼所录制的唱片。
0 I( B" m: u& J  S; R5 N* X0 P
; @  D$ E/ F/ m5 R% D赖以举世闻名的秘密! $ D+ S- k3 x8 T: k. G, k! ^

0 l4 X4 G: V/ V$ Z  H1 |  50年代末期London/Decca (FFSS Full Grequence Stereophpnic Sound)长时间播放(LP)唱片大获成功,最大的功臣应该就是当时已经成熟的Decca Tree录音,还有1957年Wallace 设计制造的九声道混音器。不过时Decca 的录音师还有Colin Moorfoot、GordonParry、James Lock、Jack Law、John Pellowe 等人,他们运用同样的器材,同样的方式进行录音,成绩却明显的不如Kenneth Wilkinson 。原来Wilkinson 在Decca Tree之外,还特别擅长运用定点麦克风( Spot-Mikes ),通常是两支摆在木管乐器上方,作特别补位(Outriggers),另外两支则摆在定音鼓、小鼓或管弦乐后排的其它桨器上。这么一来减低了Decca Tree中音域的过强,而且又加强了中间定位的精确度与清晰度。Wilkinson出神入化又巧妙不露痕迹的摆设,正是他赖以举世闻名的秘密!
. |% ~3 r, K+ F) L
- j1 Y/ X, A* Z举世无双的「Wilkinson 之音」 6 c8 z# f: b* ?, l7 o2 U# L0 c9 N

5 V% z0 C, Y9 s+ p! Q% T1 o& k7 W9 z  Decca 公司为了录制歌剧,专门制造了一部命名为Maspere 的混音器,因此Decca 的歌剧录音早在60年代便已脍炙人口。另外为了外出录音,又订制了一部Storm 64混音器,这可以使录音师们运用更多的麦克风,不管在任何地点,或者歌剧、大乐团的录音上,都可以有更灵活的安排。Wilkinson 在这些器材的使用上也有独特的心得,再加上他对音乐的领悟力和高超的耳力,终于造就了无双的「Wilkinson 之音」。(但是有一件令人大惑不解的,1962年起流行所谓的Phase 4 录音,这种音乐通俗、音效优异的Phase 4 唱片替Decca 公司创造了辉煌的销售记录,但是十几年的时间,为数五、六百张的唱片竟然看不到Wilkinson 的大名,为什么?)
" t" T4 x1 G# e6 G4 Q! ?5 I7 X
5 K/ @  p- X4 n* U) d4 N" Z# i「Wilkinson 之音」的特色
7 r- B6 J( i4 ?2 p+ W5 u! j# P" p; a) J# n' z( q+ m
  所谓的「Wilkinson 之音」有什么特色?
. r. P9 b3 ^# x# b
7 G3 M% T! Z$ E; q* k- g  一、所有的Wilkinson 录音都展现出一个极为宽阔的舞台。Wilkinson 录音时习惯把法国号摆到左后方,小号、伸缩号放在右后方,某些录音你甚至会觉得舞台太宽了,甚而超出聆听室的范围。
) i' R& j- n4 g) N; T8 {" [
1 D4 O  B, q  ~; ~+ g) \& p  二、深度感十分惊人。在国家音乐听是绝对不可能听到这么又深又雄伟的场面,有时我会认为这是不是真的?很多录音拥有宽阔的音场,不过是平面的,而Wilkinson 却兼得两者之长。 . s& \( \# l% S$ B
; D3 x  w: I$ H7 j
  三、有极佳的定位感与实体感。老一辈的发烧友闲话录音时常说Robert Fine 的细节(Detail),Lewis Layton的堂音(Ambience),Kennth Wikinson的实体感(Body),可见得英雄所见略同。
5 m6 N; b" \* N. R2 n5 M8 f$ A; v
  四、有非常大的空间感。不尽是整个录音地点的空间感与堂音非常清楚,就是乐器间的空气流动也一样历历在目。   A# t: K5 i& i" T" v) m& K1 e! ?

% B% z8 @5 J& p: C4 Q- h  五、有富丽堂皇的音色。弦乐听来都很有弹性,而且色彩瑰丽,铜管威力十足却仍保有适当的肉感,EMI 和的清丽,RCA 的浑厚刚好是几种不同的对比。  
' ^' K% R) L& C! j3 C+ D3 {& G, O, h' [: M$ i  ~1 a
  六、有惊人的动庇和最佳的平衡度。 1 g- f% X' i; P9 z" r: ?/ Z0 m/ p

* y/ p( @9 L- I8 }3 L, T& [后辈竞相模仿学习
2 G4 _& d3 w2 t' F8 _
; q# }3 B4 a& [6 f5 C; K! y  Decca 在Wilkinson 主政时期,的确是录音史上的传奇年代,后进的工程师们无不以   Wilkinson 作为模仿学习的对象,英国Chandos 公司Brian and Ralph Couzen父子干脆把Wilkinson 的Decca Tree照本宣科,移植到数字录音上,竟也博得不少人的好评。而替Decca 树立「蒙特利尔之音」的录音师John Dunkerley更是Wilkinson 的入幕弟子。不过他们的录音和Wilkinson 相比,可以发现在音色、平衡度、舞台规模和自然生动的程度上仍然是输了一些。那么是不是Wilkinson 的录音全然无暇呢?当不是!影响录音的主客观因子实在太多了,就算是同一个场地,不同的温度和湿度都会造成音色上的差异,甚至音场、定位的改变,所以当然有偶然的失手之作。不过即使是Wilkinson 最离谱的录音,恐怕都比大多数的泛泛之作要来得好! ; T2 U+ a. t7 b# P* C. E9 E8 `

) ?# t4 P2 B0 j录音精品尽在其中 5 U2 R& J2 C# s; T# @! {1 ]
7 M  o2 V8 b0 U& S8 g2 C7 C1 s* O
  无论是哪一个人都不可能饱览天下群书,也没有人可以对任何音乐都有深入的涉猎,因此我们整理Wilkinson 的录音后,可以发现他的作品主要都集中在英国作曲家的曲目(这是指Wilkinson 为英国Lyrita进行的录音,可能是因为他利用空间时间出来兼差,为了不让老东家脸上挂不住,所以Lyrita一向都不标示录音师的名字),还有德弗札克、柴可夫斯、西贝流士、贝多芬等作品,巴洛克音乐和剧方面就录的比较少。为了介绍Wilkinson录音,我从开始翻箱倒柜,到把这些录音重听过一遍,足足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这时间除了不断领受前辈大师精彩的演奏外,深深体会到好的录音除了可以重现音乐的精神,还可以把人类的智能与情操传神的记录上,对于后进的音乐迷与音响迷是一个很大的帮助!由于LP在国内搜购不易,因此我只介绍已经翻制成CD的作品,但是时间上的错误遗漏在所难免:有的因为再版的关系CD编号不一定相同;有的CD上面并没有清础的标示,也不能想当然尔的认定就Wilkinson 的作品;有的则是我没有搜集到  着是出版了CD而我不知道;纵然如此,整数量加起来还是很惊人。所以将Wilkinson 的录音分为Decca 与RCA、读者文摘两部份介绍,而且只能选择比较重要、精彩的加以说 ,也作为读者选购的参考。若有匡谬补遗,请不客气的提出。
: P4 y4 ]$ G& |) e" K
3 g# z; n* W. |5 `7 Y  o+ }, o上一期已经介绍Wilkinson 在Decca 所作的录音,数量当然不只这些,相信Decca 公司陆续还会将六、七○年代的宝贝翻制成CD,读者请张大
9 S9 k, R% R6 d) i- F$ [眼睛仔细寻找。这一期我将就Wilkinson 借将给RCA 及「读者文摘」所作的录音作一个整理。  
7 d6 P5 R7 ~4 M/ p" O' U6 P2 g1 Q$ N$ }
「读者文摘」盒装唱片  
- ~+ A! |% v% R
, A2 R# [# I7 D  「读者文摘」大概是全世界流传最广、读者最多的休闲读物;他们除了杂志本身的出版业务外,还发行各种精彩的套装丛书,六○年代起也打入音乐市场,干起唱片制作工作。时至今日,虽然因为市场因素,「读者文摘」关闭了音乐出版部门,但是教学录音的出版却一直没有停过。在那段歌舞升平、物质享受达到顶点的年代里,「读者文摘」以美国人好大喜功的心态制作了一套又一套的盒装唱片,想一举拿下古典与流行间的广大市场,例如「Music of the World\'s Greatest Composers 」、「Treasury Of Great Music 」、「World\'s Greatest Piano Music」、「Everybody\'s Pop\'s Concert Favorites 」、「Chopin、Poet of the Piano 」等,于是一方面有史利.布莱克的流行音乐演奏,一方面又有莱?#123;的布拉姆期与Leibowitz 的贝多芬;可惜当时「读者文摘」的行销策略并不成功,最后落得无疾而终。记得台湾的代理英文杂志社也曾进口过一些,结果有次经过他们公司,发觉许多都布满灰尘的堆在角落里,最后的下场可能也不怎么乐观。  
+ K- N" P. K  M3 t
8 R6 y+ s1 T* ?, v2 @* N5 R; Z老宝贝相继出笼  
$ Y+ y1 `- _- y) G: K! ^; S. j# P; N! F1 y; d
  几年前美国Chesky兄弟慧眼独具地发现了这些宝贝,并具重新制成LP与CD,世俗凡人这才发现「读者文摘」无心插柳的在录音史上留下一批伟大的遗产。我们翻开目录会发现伦敦的各大乐团如皇家爱乐、伦敦新爱乐、伦敦节庆乐团(London Festival Orchestra)等都名列其上;而指挥的名单出来更是吓人;莱?#123;、巴毕罗里、肯培、沙坚爵士、杜拉第、孟许、马利?#123;、海丁克、霍?#123;斯坦、Leibowitz...等,几乎本世纪后半叶所有的大指挥家都曾上场亮相。 8 G9 m( o- M9 K) G' d
/ |7 q$ |2 d1 J" N+ R
  「读者文摘」本身并没有录音的班底,因此绝大多数的唱片都是委托制作人CharlewGerhardt与RCA 公司来制作。而当时业务鼎盛、如日中天的RCA 恐怕是无心、也无力再抽?#123;大批的人力与物力投入这项工作,于是录音的重大工程又转移到与RCA 有合作关系的英国Decca 公司;有人说制作人Charles Gerhardt一辈子如果只做对一件事的话,那就是和Wilkinson 所签下的合约。Charles Gerhardt除了制作外,本身也会拿指挥棒,所以Charles Gerhardt+Wilkinson +国家爱乐「金三角组合」所灌录的一些电影音乐,现在也成了RCA 的传家之宝。  . [- Y, i: c& X9 V' C
6 N) n$ ~4 s! `/ a+ f. _
好场地造就好录音  
0 Y- d6 W' [3 S8 G
7 I8 c( i; ^4 {0 m1 T  英国伦敦的Kingsway Hall 虽然是公认的好声,但是这座属于伦敦市政府(GLC )的大厅除了Decca 公司与其它公司经常录音使用外,还开放供一些民间社团的活动租借,档期很难空出来(这个情况越演越烈,终于在1983年市政当局下令停止与Decca 的租约,把Kingsway Hall 提供给伦敦市的妇女团体使用。最近经济情况不佳,市政府又想将KingswayHall出租,可惜里面已被搞得面目全非了)。伦敦其它的几个音乐厅如皇家节日厅、BarbicanCentre、皇家亚伯厅等又大多音效不甚理想,最后总算在近郊的Walthamstow 市为「读者文摘」找到符合声学条件的Walthamstow Hall。这座场地原本是当地居民集会的场所,并没有舞台的设计,但是把活动椅子搬开后,楼下约有一半的面积可供一个大型乐团使用,其余的场地和楼上的座席刚好造成了一个残响适中、堂音丰沛的空间。Wilkinson 就在这里成就了录音史上的另一段传奇。  0 M9 L% }: G* @' r, V; G2 U

* q$ K, n. u  d4 u慧眼独具的Chesky唱片  
1 W/ n( o( p7 F- S2 v/ r- ?  @; ^; O& j' }2 |& _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读者文摘」结束唱片业务后,把所有的母带版权全部都卖给了Ardee 音乐出版社,Ardee 再将版权租给有兴趣再版的唱片公司。欧洲的版权是属于瑞士的Minuet公司,美国版权则归Chesky所有;他们以同一个母带翻制CD,结果成绩有天壤之别,Minuet以廉价版的姿态出现(台湾太孚公司有代理),Chesky则是发烧唱片的价钱,但是他们的效果也和价钱一样富有戏剧性。  1 p* ^/ P& W3 c' _3 e2 ?9 T

: _* O/ Y9 l' H! B( l4 M! W Chesky刚开始只发行LP,并号称使用处女胶来制作,曾令大批发烧迷驱之若惊。Chesky为了回放这些年代久远的母带,特地找来一部经过「进补」的Ampex 真空管录音机,声音经由特制的20bit /128 倍超取样A /D (仿真转数字)译码器制成数字母带(90年以后的CD才开始采用的)。据Chesky说,他们还使用一种特制的「反混淆」滤波器,使Chesky的音色有别人所欠缺的甜美与透明音色,但是相对成本就增加许多,出版的脚步也变慢。是否属实,我们姑妄听之,不过若真能使Wilkinson 的录音艺术真实重现,当然是乐迷之福。  6 o' L, q5 A. W
& i& f+ B* ?$ o! T
唱片界先驱-RCA  
$ U7 h3 z/ J6 n1 k
% ~  C3 {3 V# c3 s3 ?Wilkinson 在RCA 所留下的录音相对的就少了许多。RCA 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1年,由爱尔德瑞奇.强森所创立的胜利唱机公司(Victor Talking Machine),率先采用圆盘式的碟型唱片,成为今日唱片界的先驱。1929年美国的无线电广播巨人RCA 公司将其吞并,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RCA Victor。早期RCA 几乎独占了整个古典音乐的市场,直到CBS 的出现才变成两雄争霸的局面。RCA 的黄金时期,旗下先后拥有卡罗素、拉赫曼尼诺夫、克莱斯勒、霍洛维兹、鲁宾斯坦、海飞兹、卡萨尔斯、詹姆斯.葛罗威等大师级的音乐家,指挥家方面也有史托考夫斯基、库塞维斯基、托斯卡尼尼、莱?#123;、孟许、莱因斯朵夫、马第农、费城之音的奥曼第等名噪一时的巨匠。1959年起RCA 的触角伸向欧洲,积极发展歌剧录音;而RCA 之所以能结合欧洲的杰出音乐家,则应让归功于英国Decca 公司的大大协助。可惜的是RCA 的重心仍然在美国境内,因此实际与Wilkinson 合作的机会并不多,否则应让会有更多宝贝才是。进入数字时代后,RCA 的业务一直没有起色,甚至连翻制早期的历史录音铖绩也不尽理想,终于在1987年被德国贝泰斯曼音乐集团所搜购(Bertelsmann Muzik Gruppe简称BMG ),RCA 的死对头CBS 稍后也在1989年以二十亿美元卖给了日本的Sony Classical公司,历史盛会正式结束。  
+ H- u/ L, S/ s$ Z3 v: k, t. o( U5 u& Z; p/ e4 U! f% `1 U0 P% n
后记  9 k+ m! t3 @% {+ Q* b0 V$ U  D

% Y: v% ]" X4 M  一、Wilkinson 已经在几年前去世,可是这个消息却鲜为人知,我是从Decca 的首席录音师James Lock的访谈中得知这个消息,而本刊刘总编则是到英国访问参观时,想顺道访问Wilkinson 才发现他已离开人世。这实在是很讽剌的是一件事,在英国除了录音界人士及发烧圈的朋友之外,大概很少知道Wilkinson 是何方神圣,其至Decca 公司也只把他当作一般的资深员工,而没有留下任何可供参考的资料,一代宗师下场如此冷清,令人不胜欷?。  
, ~' h: h6 H9 F) e
8 a; ]8 X0 Z" i' ~* y  二、Wilkinson 的录音虽然神奇,广为发烧友所津津乐道,那么为什么别家公司的录音师没有效法跟进呢?这就牵涉到所谓录音与现场的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Decca 公司的录音哲学可以说是由制作人John Culshaw与Wilkinson 一起建立的,直到今天仍然被奉行不渝。而Decca 的录音政策也是几家大公司中被执行的最彻底,改变最少的,John Culshaw的格言是:「记录下来的演奏,必须以独立的艺术形态传之于世!」换句话说,Decca 的录音理念并不是要表现出百分之百的现场为前提,而是以创造一种独立的艺术形态为使命。因此我们一般说这是个好声的音乐厅,但对Wilkinson 这类的录音师来说不见得有意义,所谓的「好」还得加上许多因素,例如超人一等的敏捷耳力、冷静会思考的头脑、日积月累的丰富经验以及对音乐细微的感受能力,才能成就杰出的录音。其它公司的录音师或者因为录音的理念不同,或者是追求的目标有异,所以不管评论员怎么批评,发烧友如何要求,大多数的录音师依然是我行我素,只录他自己喜欢的声音。(不知道这算不算同行相嫉)  " i- w( Q, ]1 H# z# w6 @/ N
$ P0 R7 ^% \& k, K3 U5 I: N8 X
  三、造成录音效果今不如昔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事后的多轨混音。Wilkinson 所有录音都是他在现场直接混成两轨的母带,之后没有再经过任何加工处理,也因此确保了完整的动态与接近现场的平衡性。可是Decca 加入宝丽金集团后,公司却规定现场录音师只能做多轨的录音母带,然后交由总公司的工程师在剪辑室「?#123;空想像」的混成两轨,这当中的误差当然是很大。事后的工作人员怎么能知道现场是什么情况呢?这种大公司细密分工下的结果,往往扼杀了录音师的创作灵魂,录音和现距离,似乎也就越来越远了。  
/ g- \: z1 }6 z1 W  V& n  d5 w  F1 b! j$ H# e3 R
  四、Wilkinson 虽然赶上数字录音的时代,也录了一些数字的作品,可是他一直坚持模拟才是最好的方式。但是在整个时代趋势下,就算Wilkinson 仍然在世,恐怕也无法力挽狂澜吧!(LP的高频延伸可以到40KHz 以上,但是在20KHz -30KHz 之间高频能量就已经严重衰减,而数字录音受限取样频率的设计,高频极限只有21KHz ,不过到21KHz 顶点时它的能量依然保持不变,究竟熟胜熟优,到现在没有人敢绝对的下定论。)据aJamesLock说,Decca 到目前为止仍然采用模拟方式的混音,说穿了这并不稀奇。许多公司虽然在CD上标明着DDD 录音,实际上由多轨数字母带要混成两轨工作带时,大多还是采用模拟的方式,它可以让录音的音色与平衡度作最后调整,因此应该叫DAD 录音才对。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5-11 00:03 , Processed in 0.041523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