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360|回复: 3

[作曲技巧] 作曲理论

[复制链接]

11

积分

24

听众

2

金贝

中国原创音乐基地发布

积分
11
姜月雪 发表于 2018-9-1 23: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讲:学习作曲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t- s; r& D. D( o) p
; d( f8 i- n% S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打开电视或收音机,漫步街头、广场,音乐与歌声几乎无处不在,它已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很多青少年朋友想有课余、业余学着写歌,或自娱,或表演,但又不知从何下手,对于作曲的事,颇有几分“神秘感”。其实,作曲如同打乒乓球、下象棋一样,并不那么神秘。大家都会打乒乓,但要打出个水平,拿个奖牌,就需要花一番苦功夫。同样,学写一首歌曲并不难,但要写好就不易了。从不会写——学着写——写得好,有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多写多练,熟能生巧。当然,认真地学习、钻研一定的创作技巧,是必不可少的。它将使你更快更好地走上成功之路。用户名:   密码: 登录 注册百度音乐频道音乐:灵魂的守护神!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心志决定视野 视野决定格局 格局决定命运 命运决定未来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问题,但办法总比问题多! 主页博客相册|个人档案|好友|i贴吧  查看文章    / Z/ O2 B3 S* Q% h
第二讲:歌词与曲作的关系3 q3 k8 S% |6 J2 `+ V) j, @

5 H; M6 k+ h" \  q" E9 v: u) E. p1 u    歌词与音乐的关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词、曲关系,是歌曲创作中最先遇到的课题。歌曲这门艺术,是诗歌与音乐的结合,顾名思义,“歌”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这个“歌”,可以理解为能唱的诗歌。一首好的歌词无疑应是一首好的诗,它要有诗的意境,在艺术上应该有较高的品位。歌词还应有它自身的美,虽然很多歌词是专为谱曲而写的,但它绝不是音乐的附属品,在谱曲之前和离开音乐以后,都应有其独立的艺术价值,能给人们美的享受。因此,作曲者对于歌词切不可等闲视之,选好歌词,处理好词曲关系攸关重要。) [/ Q/ r3 h3 J, w- V0 A

5 S" h4 X+ K2 L( d5 ]& ?* L  歌词本身还应具备歌唱性,如果歌词完全依赖于音乐的翅膀,那就把歌词的作用与品格降低了。歌词是歌曲创作的依托与基础,上面提到的那些对歌词作品的美学要求,不仅是歌词作者所孜孜追求的,也是我们歌曲作者选择歌词时应该考虑的。
  k$ l' n( j8 P# S7 ?; s' s3 @4 Y
. ~9 V) V6 {+ d2 Y/ n) P  G, f  歌词本身应具备的歌唱性,是曲作者选择歌词十分重要的条件。好的歌词节奏鲜明,单调感人,上口顺耳,讲究声韵。虽然,这种歌唱性在尚未谱曲时,只是一种无声的歌唱,但当我们朗读时,内心会产生一种歌唱的要求。反之,如果朗读一首歌词时内心没歌唱的要求,这就很难引起作曲者的共鸣和创作欲望。当然,歌唱性不能只从节奏、声韵以及格律与句式等形式来考虑,更重要的是歌词内在歌唱性,也就是富有诗意及音乐感的内涵。歌词的内涵越丰富,越能启发作曲者激情奔泻的乐思。
8 X5 t6 Z3 z& K% k7 v' O) q+ w  |2 w* k: y
  有人以为歌词必须是方整、押韵的。其实不然,在作曲的时候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歌词虽然外表很美,又有讲究的格律、声韵,但并不能引起我们的共鸣;而有的歌词虽然格律、声韵都很自由,犹如一首散文诗,但其内在的音乐感及歌唱性却能打动人心,激起强烈的创作欲望。因此,选择歌词时,必须注意其内在的音乐感和歌唱性。
. S" ^, W' }* n# m
  E% n7 H6 `/ S/ g4 Y  在这方面,有一批不同体裁、类型的歌曲佳作值得我们借鉴、参考。它们的歌词(节录)产和于不同年代,风格情调各异,却都拥有广大的听众。" W& [1 j$ C! n( W
) U$ i9 K; C8 H9 N
第三讲:谈谈什么是歌曲作品主题( l0 o& l8 A3 J* u" Y% M- H7 @
* K9 \/ s, m2 H
 选好歌词以后,即可着手歌曲的音乐创作,首先要塑造好歌曲的音乐主题,继而是发展主题,并且结合歌词的要求,用适当的结构把音乐组织起来,这几个步骤在创作过程中,常常是一气呵成,紧密相连的。当然,关键是写好音乐主题。
! g! m% _5 t, T( B
0 o2 r& @; i% ?* I/ Q1 K+ O9 ?  什么是歌曲作品主题呢?
9 w' P+ g, E& q% j
" P+ T/ N6 I6 B' E$ ~  歌曲的音乐主题,通常是由一个核心部分发展起来的。它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感情特征,概括了歌曲的基本乐思,而且是作品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基础。3 B; y# Q( \8 Y+ Z2 u# i5 ^! A. f

3 @, |# c4 y' D, g8 S- S) Q; y  音乐主题通常安排在歌曲的第一乐句或开始部分(一般不包括前奏)。它可以是一个乐句、几个小节,有时甚至是一个动机。如电视连续剧《十六岁的花季》的主题歌——《十六岁》(贾立夫、顾国兴词,高德润曲):2 G' q3 V/ G: N: Y( ?6 e6 r$ [' Y

: V1 a! b: J) R3 b" l  十六岁的秘密装满沉沉的书包,十六负的眼睛飘出绿色的旋律,(十六岁)(十六岁): K2 L9 P4 M5 ?. t% k; Y

& \8 k2 `9 ?* O. f, N5 X% P  这个主题很精炼,明快的音调,带切分的节奏,几个小节就把十六岁的青少年朝气蓬勃、充满理想和热情的气质生动地表达出来,并使之成为全曲发展的基础。
- c: O- @1 h0 P3 O) O
* E; ~& y" r  @2 i  有些歌曲的音乐篇幅不长,虽有多段歌词,但基本上重复一个曲调,其音乐是从一个动机发展起来的。比如,冼星海创作的《酸枣刺》,同一曲调在全曲反复了20多次,音乐形象集中,易唱好记:8 I: S9 U/ T9 U- @$ l* ?# `- f$ U
* Q8 s* \9 _& }
  酸枣刺,尖又尖,敌人来到黄河边。- f  H4 m+ B, U+ I5 L- A! H
1 m! m8 w: K2 g. \) _- b. E4 @- P
  有些歌曲的主题是一气呵成的,在一个大乐句中很难分出动机来,它由几个不可分的乐节组成。如《弯弯的月亮》)(李海鹰词、曲)的开始部分,就是一个连贯的不可分割的乐句:
  v. x& p9 ~1 S+ B& t! V* P: \7 M! U/ b. l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
# T- O: s3 t& F4 D8 o
$ J1 ~, x( T1 Q0 {4 V, b# T  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歌曲主题的第一乐句,既要考虑到第一句歌词的词意表达,但又不能拘泥于此,还必须从歌词所提供的总内容和意境来构思。电视连续剧《红红的雨花石》主题歌《雨花石》(肖仁、徐家察词,龚耀年曲),就没有受第一句歌词的限制和约束,而是从整个歌词和电视剧的要求来构思音乐主题的:
8 D& K& v5 ~4 t
( v4 ?$ {9 u  s# U" e, G  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静静地躺在泥土之中。
, S9 X& Q( W1 W( Y) g0 n) d+ r
8 v# Y# `2 M. k/ @8 _) \. v9 f  接下去的歌词是“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深深地埋在泥土之中。我愿铺起一条五彩的路,让人们去迎接黎明,迎接欢乐。……”歌词虽然不长,但寓意很深。因此,音乐主题应集中塑造小石头朴实无华、默默无闻、脚踏实地而又满怀革命理想的可贵品质。整个音乐突出内在深情的特点。, ?- s, y/ `2 d3 x
3 h. q) [( w9 M
    由此可见,整体构思音乐主题的写作十分重要。如果说,第一、二句歌词的意境与全曲歌词的内容、主题思想基本一致,当然可以根据第一、二句歌词所提供的意境去写,因为它已经概括、体现了全曲的气质。但当歌词描述的形象较多,或是时间、空间的跨度较大,则应根据全曲总全的主题思想和形象特点来考虑。这样做,全曲风格较为统一,不至于因为歌词的内容跨度大,而产生“曲随词跑”或用音乐解释歌词,写到哪里算到哪里的零散现象。
' R6 L% S- d, `0 f
$ K. _0 S, h  C, Q& H: x
) q9 y- N. ^, T5 G7 f1 ^第四讲:歌曲主题的写法与构成4 D1 _6 X/ m  C$ d
3 U' N+ h5 k2 S+ B
    音调与节奏是构成音乐主题的两个要素。一首好的歌曲的产生,离不开音调的新鲜、生动及有自身特点的节奏型。, ]6 K- v; V$ k0 l- }
$ y, s9 ~  w9 b1 ?$ `8 Q
  音调是歌曲曲调的雏形,一般由两个以上的音节组成,它近似语言文学中的词汇。作曲和写文章一样,写文章要词汇。作曲和写文章一样,写文章要词汇丰富,才能使语言生动,言尽其意;写曲子也要乐汇丰富,才能使音乐优美动听、绚丽多彩,充分表达作曲者的思想感情。音调的形成又和语调有很大关系,人们通过语言的高低、强弱、快慢及抑扬顿等不同的语调,来表达思想情感和对不同事物的态度。语调的变化往往成为歌曲音调创作的基础。如《快乐的节日》(管桦词,李群曲):2 P9 L2 i, f, d7 f
  P- |) a% K5 ~
  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啊吹向我们。3 K6 w. W, {  Q4 x4 y8 k+ U, n
) o5 _1 D- a9 E9 @7 i2 Y2 w4 k
  这首歌的音调自然朴实,使人感到仿佛置身于大自然清新、优美的环境中而放声朗育,感情真挚动人,音调和语调的结合是多么协调!而有些人成熟的歌曲,单听其曲调还可以,但结合歌词演唱时,就出现“倒”字(音韵错位)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作曲者忽略了歌词的语调因素所造成的。" w+ R7 x$ C2 F4 f$ |" P' r+ {

8 q6 F' S7 B. A5 ?/ [' G  歌曲中的有些音调又直接和地方民歌、戏曲、曲艺、民间音乐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前面情思——大碗茶》(阁肃词,姚明曲):
, {: i9 v- ~& \8 ^% ~+ p. b, k6 V# f8 |$ i" \1 H* t
  我爷爷小的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9 ^# j$ |4 J! o, ?7 B- b

2 |; A) k9 Q9 P  如今我海外归来又见红墙碧瓦,高高的前门,几回梦里想着它,
$ ^4 ^; c1 Q  s/ M* P1 J7 c, d# [: t! Z9 u1 Q
  这首歌曲反映了旅居海外的华侨,对前门的深深眷恋。少小离家去海外,鬓发斑白归故里,虽经过多少人、物变迁,但乡音未改。作者巧妙地吸收了流传北京的单弦牌子曲的核心音调,让人听了十分亲切,又有浓郁的地方特点,从前奏开始就“京味”十足,乡音使人们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又如《在祖国幸福成长》(王森词,龚耀年曲),这是一首热情奔放的少年合唱曲:
4 E9 O2 F- x8 l! n" E* N/ E9 e; Z5 U6 U) b- g& ?# `( |9 r4 b. z
  可爱的小马驹呀,扬蹄在草原上,奔啊跑呀锻炼身体活泼又健壮呀,可爱的小马驹呀,
+ s: n; ^2 t0 n% S; p1 T& w1 O
& S# D& s6 h* W8 z. v  作者抓住了小马驹活泼可爱、健康成长的形象,有意识地吸取了内蒙民歌的音调,使音乐与歌词形象更加贴切、吻合。0 S4 c$ f2 _8 s  X; j
0 |  u+ |$ O' D2 e& m
  曲调不应该是语调的简单模仿。我们作曲时既要考虑到歌词的语调因素,但又不能受它的束缚,因为语调和曲调有它们各自不同的规律。曲作者要在体验歌词内容的同时,把语言的音调——抑、扬、顿、挫,在音乐创作中加以深化,再艺术地表现出来。《卖报歌》(安娥词、聂耳曲)就是很好的一例:9 \$ T! E: [) g* ^# ?; [; I

8 s# `7 O3 C# g; P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不等天明去等派报,一面走,一面叫,今天新闻
+ O# |4 c, H% n6 g: ^* l
. c! C1 V( u) s0 U( i# K  这首歌的曲调味与语调结合得非常紧密,因此唱起来感情真切,又十分上口,可以说作曲家把歌词琢磨透了,因此曲调流畅、自然。
( g* L6 W% O4 [( G5 K7 U, |2 {3 Z5 {% p0 f. `$ H5 ^6 Y9 `
  歌曲的节奏安排,绝不是纯理智的刻板的构思,它是在充满创作激情、运用丰富的想象中产生的。作曲者要把握好歌词的内在情绪和节奏感,还要进入“角色”,去体验千变万化的生活节奏和感受丰富多彩的语言节奏。通过节奏把乐音有秩序地组织起来,用以集中地塑造音乐形象。比如,冼星海作曲的《只怕不抵抗》(麦新词)的节奏安排,就同歌词的节奏基本一致:5 Z+ a/ H2 S: l' P0 @
! N5 B, G9 `2 M7 u, S. n
  吹起小喇叭,嗒的嗒的嗒!打起小铜鼓,得隆得隆冬!手拿小刀枪,冲锋到战场。5 ~( j* s* c1 O

2 ~/ o3 G# t/ l; Q* e  作曲家在这首歌曲旋律的抑扬顿挫及节奏的安排上,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如果换用其它的节拍与节奏,那么歌曲的风格也就变了:' i" {8 C9 f6 s# x  ^/ b+ i* @) y
& a( S0 o, M  N9 {2 q
  吹起小喇叭,嗒的嗒的嗒!打起小铜鼓,得隆得隆冬!( o, e5 q& I" r- \

5 m- \2 Y+ S8 ^  变成欢快舞曲风格了;
6 b6 b$ m9 D- s  U4 N1 s4 o) V, K% ]( c5 }; z9 r/ ^) I
  吹起小喇叭,嗒的嗒的嗒!打起小铜鼓,得隆得隆冬!, \2 ~5 u4 M6 _
% T9 P9 Y' B) Y
  变成拖沓而略带哀怨的曲调;( h  m* n3 M% \

( O+ u! |6 v! G" _+ V9 y  吹起小喇叭,嗒的嗒的嗒!打起小铜鼓,得隆得隆冬!7 y$ ]: g& _8 f) z

( b  a& @% ^" v' x  又变成一首过于轻快的儿歌了。
: ]/ t# A1 k; p8 T/ X$ x9 R7 U1 n. {1 z8 }
  我们还可以变化出更多不同的方案。然而,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作为一首抗战题材的儿童歌曲,冼星海的节拍与节奏处理是最恰当的。有些歌曲从旋律与歌词的关系来看,都很顺口,音调与歌词的语调也颇为一致,但就是感到平淡无味,缺乏感人的力量,也就是常说的旋律“一般化”。其原因之一,就是作者谱曲时,未能注意音调和节奏的统一,未能安排好旋律的抑扬顿挫。只有透过歌词的声调变化去感受其内在的情绪起伏,把歌词所提示的生活中的各种自然音调和英联邦特点加以艺术处理,才能使你创作的旋律富于生命力。有些歌曲的节奏与歌词的朗诵节奏,结合得非常妥贴。如大家熟悉的《歌声与微笑》(王健词,谷建芬曲)的开始部分:" O7 }/ @$ O. Y3 c& G  q* d7 Z

+ k8 A- W0 E( L; w5 a( \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
: T5 Y5 j  k% r( m+ {5 U  s. f
- b# m" K$ j: b5 w& }" V0 j  有些歌曲的节奏与特定的形象有密切的联系。如日本少年歌曲《森林水车》(清水实词,米山正夫曲)中的水车声“咕噜咕噜咕噜,……”的节奏,与水车转动的节奏十分相似:
" _7 t6 X9 j# |' D4 P% o! R) l! k7 k% n! A; ^; M
  希望你竖起耳朵仔细听一听,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发米来多西多来米发,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勤勤恳恳努力工作吧!1 |  U1 p" Q5 g* D

( |5 l. n( l, t, G5 q1 K  又如《火车向着韶山跑》(张秋生词,薄兰谷、程金元曲)的音乐中模仿了火车行进的节奏:
; {( E3 a8 c$ Q5 s
/ B  l, E& o# c4 Y6 j  |: j  呜!轰隆隆隆隆隆隆隆,轰隆隆隆隆隆隆隆,
+ D2 @$ ?; H7 {6 h; `4 D% ^6 }
# }9 o1 Z5 T2 v' D2 T0 h! |  还有一些歌曲的节奏与动物的律动节奏或人们的劳动节奏相近,如《来了一群小鸭子》(刘明将词曲):
9 I$ ?. Z. I, ?$ ]$ }
  G% ^7 r  y3 {2 B5 S) e! Q' g' ~* Q  来了一群小鸭子,呷呷呷呷叫,看见池塘水清清,都想往下跳。小黄鸭,小黑鸭,乐得眯眯笑;小白鸭,小灰鸭吵着要洗澡。
& w& D$ m$ ]7 l( h. B* q
7 D) O  N8 X3 B; O, g8 ^6 [! S  听了这首歌曲,就好像看见一群毛茸茸的小鸭子拖着蹒跚的步伐,呷呷乱叫,争着下水嬉戏的情景。歌曲的节奏律动与小鸭的形象十分吻合。0 E' y4 S6 v4 q" K$ O

6 k) U2 d/ }' q+ n7 J  再如农村少年的劳动歌曲《小小扁担颤悠悠》(王健词,龚耀年曲):  M: z- {8 p: p) j$ |
$ C2 k" X, q$ J" S0 j& e% c
  小小扁担颤悠修喂,吱呀吱呀把歌唱呀,嘿罗嗬嘿,嘿罗嗬嘿,嘿罗嗬嘿罗嘿哟。% w7 c, r9 {9 v* d  z) q! G) @
+ ?. t3 {# h3 k' |3 F/ i0 Z
  歌曲的节奏很自由,中间还运用了变拍子,旋律中的节奏变化,如同扁担忽闪颤悠,表现了农村孩子热爱劳动的乐观心情。4 _$ \- R* g0 l- u* b
* {- @* G9 Z; t" Q5 f
  音乐中运用的节奏,常常比歌词的节奏要丰富、细致得多。因此,作曲者在考虑到歌词节奏的同时,又不能受它的约束。比如《我们的田野》(管桦词,张文纲曲):' m9 p  o. k3 @) w' [* S
) E  g2 ?$ e+ q8 `3 q0 Y$ |
  我们的田野,美丽的田野,碧绿的河水流过无边的稻田。无边的稻田,好像起伏的海面。9 Y( U0 D) I! k! O0 B! w9 n- A( `( J

1 I4 C$ l5 ~. j$ t' _  很显然,这首歌曲的节奏,要比歌词的节奏丰富而有意思得多。在朗诵中不可能把“野”、“丽”、“水”、“稻”这几个字吟得很长,但在音乐中,这样艺术化地把节奏拉开,既感到舒展自然,又使词意同音乐浑然一体,显得恬美、典雅,表达了少年儿童对祖国美丽而广阔的田野发自内心的深深的爱。
2 s6 A$ g2 d+ N
9 c7 w- l+ J9 A" Q, O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张天平歌词 发表于 2018-9-9 14:23:41 来自中国原创歌词网基地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点赞!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7-13 12:41 , Processed in 0.133442 second(s), 1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