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何天新 于 2018-8-13 19:15 编辑
( C: R; d; t! q }$ o
* f, Z# z. a2 ~1 @( m录音技术漫谈之音乐录音系统的调控技巧- f- H6 z/ q& k, X0 Y |( B4 C
$ c2 a4 x$ [+ U
; p+ B: W- h( _" j7 W 1.延时及混响
( k; `3 |/ V0 y$ V' A" f4 I, X
大家都知道,混响处理实际上就是比较复杂的延时反馈,而且此类效果处理是最为复杂多变的。作为专业音乐录音系统,建议此处至少应配置四套混响器。
" Q# X9 v( B0 S( x3 D* P8 ^9 j. L9 F0 \9 l
目前最具通用性的效果处理装置都是数码式,其效果的种类可以说是非常丰富,然而单独用一台效果器处理人声,则很少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7 t2 |; ]5 Y! G# x9 m
3 y& _/ K3 F Q 人声的混响处理,比较理想的配置方式是使用3台效果器。其中一台数码式混响器。其中一台数码式混响器用于形成主混响;一台机械式混响器,用于为原信号加置染色效果;一台数码延时器,用于生产回声。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配置如下用途的效果处理器:4 {- o7 d9 `# j
1 _# l+ d1 `& |4 K1 @+ [7 U
(1)基础润饰混响效果,用于单纯增加声源的融和度,而不产生残响拖尾。此处宜使用早期反射回声或门混响效果。
/ G3 `7 m& H. D7 c
+ ]5 F5 q) X; F+ Q (2)曳混响处理,用于增加主旋律与伴奏的混融度,可用一强染色性的混响处理,如大厅混响当中的钢板、弹簧混响模式,将其混响时间置于3~10秒之间,预延时应设长一些,如设在100~800ms之间。混响比较足较小,以其发音可以隐藏在伴奏声部当中为宜。
- j+ F9 I0 v+ w# G8 K- r' ^; i/ Y+ d
1 J6 ?+ v5 f! a! h4 ^0 ^ 实际上就是为主旋律增加一个低响度,且高融和性的声背景,此声背景混融于伴奏声部,就像是伴奏当中的和声,然而它又与主旋律具有很强的亲合性,这样主旋律便可很好地与伴奏融在一起。2 d5 i k6 u7 Z
0 o. S5 y( t3 E
(3)合唱效果处理。这可以将两个人的声源处理成七八个或一大群人合唱的效果,很适合伴唱、和声和大合唱的效果增强。8 p& b# r; o2 q
( o# b& o0 h0 G! j0 f0 O
最好是用三四台效果器并联,并且这些合唱效果应设置不同的参数。由于合唱处理内带仍调频处理,建议不要使用串联模式,以免产生过分的音调漂动。# o* _8 E0 I4 @" X0 {8 B- T+ B. d
5 g: W+ F! s8 |( G5 }1 D6 _4 J4 K 合唱本身的音感在中、高频段上具有混乱、浑浊的效应,所以合唱处理如果太重,甚至此时为合唱号再加置混响处理,都容易造成其中频的浑浊化,高频有时也会产生尖啸的声响,此时建议适当衰减合唱声道的高频。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数码式效果器也有比较暗闷的“群感”效果处理程序,不防试一试。
, m( w" ]3 e# k$ n% M* n( }0 h$ {, ~
上述三种处理方式可能会使录音系统的效果器配置增加到八九台。这对于大多数录音彬来讲,显然经济上不易达到。好在一般数码式效果器上都有上述处理模式的预置程序,可以在这些效果器上调出这些预置程序,然后将处理后的效果信号录在多轨机上的空闲音轨上。以后合成时,即可不必占用这些效果器,直接从此音轨上取出效果信号,空出的效果也就能用作于其他用途了。
2 C; Y8 k; I" ^8 [+ v/ {1 I$ s) ~3 _7 J: {' m
2.其他特殊效果3 X3 f: b1 e7 ~" Y8 |2 ~
& @9 z* ?" H E' B v# H3 c 这里主要是指用于电吉它、电倍司或合成器的特殊效果处理,其中包括压缩延音、限幅失真、动态滤波、声音激励等。当然这此效果用于其他声源也是可行性,不过它对原信号的改变作用非常大,容易将原信号处理得面目全非。只是由于电声乐一般没有原声的对比,所以可以做各种深度的变形效果处理,而不会感到别扭。
7 V; U: E( E1 `+ w6 S. C. u' r% l% _! h: ^
对声源的各种效果处理,应对所用的处理方式和效果特征非常了解,并能清楚地辩认,这样才能正确地调整,而不是自己也莫名其妙,不知哪儿有问题。在这里,需注意如下的一些情况:
( ^ y# l) ^/ I0 B% D4 ^4 {' ~
# Z6 o+ a* j: }: a' u) U0 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