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v5 o0 T* z: c9 D2 h6 Q1 n. X
“Update”按钮:点击该按钮,Cubase SX将重新检测以刷新指定Vstplugins目录下所有Plug-in信息。 3 d7 ~1 ^( \* ^; P# t2 z' A
Name:显示Plug-in名称。 $ h$ x/ E2 E- t/ o1 \
Nb I/O:显示每个Plug-in所具备的Input和Output数目。
6 v9 Q: S0 G8 JCategory:为每个Plug-in的功能分类,如“VST Instruments”、“Surround Effects”等。 - j I# G& n2 s+ n1 \
Vendor:Plug-in产品的生产厂商。
4 S% b; o* `1 u7 MVST Version:显示每个Plug-in的VST协议版本号。 - k* |/ k; k6 h! e! F$ [
Delay(sample):显示所在Plug-in被用作Insert时所可能存在的延迟(以Sample值),不过这类情况能够由Cubase SX作自动补偿。
4 n. i' b6 F9 P1 }0 VNb Params:所在Plug-in可提供的参数。
# j5 E6 z' @! L4 NNb Programs:所在Plug-in可提供的Program数。 $ P0 T0 l0 N1 D/ ]& x- J# i! ^
Modified:所在Plug-in文件的最近修改日期。 4 x# l9 S# @) _5 O* C- e: R
Folder:每个Plug-in文件所放置的目录路径和文件夹名。 9 V# q1 r+ h# F U" w0 U+ O$ ?
有必要的话,你可以更改Shared Vstplugins文件夹的位置。比如,当在系统中已安装有Steinberg的任何其它产品时,你可以使Cubase SX也能用到Cubase VST 5.0的Plug-in内容,这就需要将其指向Cubase VST 5.0程序目录下的Vstplugins文件夹。在Plug-in Information窗口中,由顶部路径框显示了当前的Shared Vstplugins文件夹目录位置,通过“Choose”按钮就可以为Shared Vstplugins文件夹指定所需要的目录路径,你可以选择相应的文件夹作为共享VST Plug-in目录。当设置完成后,还应当重新启动Cubase SX以使设置生效。 8 c8 H8 \" }2 \1 R/ {) T
DirectX plug-ins标签页:
5 H1 M" Z: P& J% l; p" N' B在DirectX plug-ins标签页中列出了系统中当前已安装的所有DirectX Plug-In项。在此左侧首栏勾选相应项即可允许使用所在的Plug-in,只有在此设为允许状态下的Plug-in项才会被列在Effect Menu中。由于系统所安装的所有DirectX Plug-in可能并非都是有关音频处理方面的,所以在此可对非必要使用的任何Plug-in设为禁用状态以使Cubase SX中Effect Menu内容的明了。
# o! k% t' i) T$ B0 A/ Y# E! O这里第二栏表示在Cubase SX中对所在Plug-in当前的使用状况,点击相应Plug-in项的该栏可显示详细的信息。注意,即使任何Plug-in项在首栏未设为允许状态时也有可能被使用,比如在打开Project中所启用的Effect可能恰是当前在Effect Menu中已被设为禁止状态,因此,这里首栏的允许使用状态只是表示相应Plug-in项是否被显示在Effect Menu中而已。
' E. q/ T1 O o. U4 N6 ?. A- i. XPlug-ins子菜单 ; X, x2 N/ E, Y% c: r1 |6 X9 e2 v
我们知道,在Cubase SX中能够在播放过程中实时使用VST和DirectX Plug-in效果器进行处理,但有时我们也会需要对指定Event以“永久”方式进行效果处理,运用这种插件类效果器的方法与使用Process菜单中其它处理指令是相同的。首先,可在Project窗口、Pool窗口或其它音频编辑窗口选定音频,然后再选择Audio Menu/Plug-ins子菜单中的相关项。 ! k, }* Y: U+ @( W) D# p5 W9 y
注意,当在对Mono音频材料应用Stereo效果器处理时,这样将由效果器Stereo Output的“L”声道进行处理。 & @, F% l) e8 Z! R
Process Plug-in对话框 ) {1 C, P, v0 n& y' Q* K1 e, q D
Process Plug-in对话框基本结构对所有Plug-in都是相同的,这里,上半部分含有所在Plug-in的实际参数设置内容,而下半部分则含有处理方面的设置,如果下半部分为隐藏状态,则点击“More”按钮即可使其显示之。
& ]2 } {- Q# e) a' V, u2 `Wet mix/Dry mix: 7 c7 p2 c# b, e. B& B
由该两个滑杆用于调整Wet(处理后)声音与Dry(未处理原声)声音信号之间的平衡比例。该两个滑杆是互反的关系,当提升Wet mix滑杆的同时也将以相同量降低Dry mix滑杆。但按住[Alt]键则能够分别单独控制这些滑杆,比如有时会需要使Dry设为“80%”并把Wet设为“80%”。 4 z1 t2 W+ t) M9 ^" W
Tail: ( ~# Q; f" A8 j1 O- ?1 e& ~" M; u
该参数对于使效果器应用于音频材料尾部时(如使用Reverb或Delay等效果器)是很有用的。当选中该项,就可以通过滑杆来调整Tail的长度,并且该Tail长度也可以由Preview功能实时播放以便恰当估算合适的Tail长度。 . v0 o0 ]1 B! l6 b& J" L
Pre-Crossfade、Post-Crossfade: ! y3 D- v' m5 ?+ F
设置效果量的Fade In/Out。如启用Pre-Crossfade项并设为“1000ms”,Effect应用将从起始部分经过1000ms过程后逐渐达到全部效果量;同样,当启用Post-Crossfade项时,Effect应用将从音频选定部分尾端前1000ms过程逐渐取消。注意,这里Pre-Crossfade或Post-Crossfade时间过程总量不能长于音频选定部分的时间长度。
1 x9 F* T$ J, r& j“Preview”按钮:
# w) I% G; M7 b. Q0 H. ~3 y6 p }) ^由该功能可预览试听当前参数设置的处理结果,而且在预览播放过程中都可以即时调整Effect的参数设置。 |1 r+ h* q# r+ P2 p) s2 p
“Process”按钮: % q! g" S3 h& p5 |2 A
应用Effect处理并关闭对话框。 8 }1 c! R, o3 ^4 S+ I# Q! g' h
“Cancel”按钮:
9 W' m5 W, W$ M; A% w& `7 z关闭对话框而不应用Effect处理。
! X" y' O4 r% u0 f. GEarlier VST Plugins , m @. u: {( V, I4 g, Y# e
当在安装Cubase SX时如果选择安装Earlier VST Plugins项的话,在其“Earlier VST Plugins”目录下将含有相关的VST Plug-in Effects项,这些是前版本Cubase中所提供的Effect项,它们同样兼容当前的Cubase SX版本。 / N3 \3 F% a2 [; T& u
Auto Panner
6 D1 Y; U& ^- M( A使声音的声象位置在L/R声道之间自动移动。该Effect最好是用于所在Channel的Send部分并以“Pre Fader”方式,并且将Channel本身的信号输出量设为最小,这样就只听到Effect声音的输出而不再混杂原有信号声音。
/ }/ K. D. b6 M9 a! U7 gLFO Freq:设定Pan运动的速度。 9 s. \1 Q& k' V3 [. N l% m$ O
Width:设定效果量的深度,即由L/R声道之间声音移动的距离。 + ]( Z/ o8 A/ Q
Waveform:设定由LFO波形所获得的效果,选择“Sine”和“Triangle”都能够产生平滑的运动轨迹,但声音特征有所不同;选择“Sawtooth”能够产生斜坡式的运动轨迹(L/R声道之间有跳进的过程),选择“Pulse”能够在L/R声道之间产生声音突现的效果。
( [2 G) M f: [+ wOutput Level:Effect的Stereo输出量。
4 J0 ^3 q, K4 ]0 x. u* _Choirus、Choirus2
, {; k) | q( I在个别配置计算机中,由某些Choirus效果器会产生不良的杂音或暴音,而使用该Choirus2就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样,使用Choirus Classic也有很好的结果,但它略多些消耗计算机资源。
- |/ A( O& V9 \" lChoirus属于Chorus和Flanger效果器,可对声音增加“深度”和“厚度”,其基本原理是对源信号进行延迟,同时以可变的“LFO”连续延迟效果信号返回到源信号。 $ e/ F" Y% Q3 B8 I
Delay:这是应用于信号处理的基本Delay量,当设为较大值时可获得更丰满的声音(具有特别的声场宽度),但对于Flanger类效果该值应设为较小些。 ! y8 n7 y5 T3 W2 [' c. E0 q
Feedback:这是效果输出信号所反馈回效果器输入端的量,在需要柔和宽广的Chorus效果时,该值应设为小些,而对于Flanger类效果该值就应设为更高些。 7 g5 i% \( a) b) e( @ s6 l
Width:设定对信号延迟的可变量,当设为较大值时可获得更强烈的效果。此外,该值可由Delay参数的配合设置而获得更佳效果。 + A. [# j/ D3 J
LFO freq:设定LFO“运动”的速度,当设为较大值时可获得更快速的运动。 0 R/ e8 J. y2 `( f5 X- ^
Glimmer:设为较小值可获得更“稠密”的声音效果,而设为较高值则可获得更“活跃”的声音效果。
5 u% E# n+ u1 } i" Q* `Out Level:设定效果器的Stereo输出量。 ' N; t- v# ^- k( a" i1 `9 D; u5 O
Espacial ) V- D) m! Y% G9 Z1 J
这也是一种Reverb效果器,可对声音增加“环境”或“Room”特性。这里,参数之间的牵扯关联比较复杂,因此我们建议初次使用时可选择最接近使用要求的预制Preset并在此基础上略作修改而把握更大些。Espacial只具备Mono Input,可作为Send Effect方式使用。 - o, }' z/ `' j7 _
Size:设定模拟空间的大小尺寸。
5 U7 U7 M5 w( c$ S1 XWidth:该参数影响到模拟空间大小和型状的环境,同样也影响到Reverb效果的密度和清晰度。
: C8 X- H0 s( b* X; J; u0 \ dTime:设定Reverb的延迟时间。
, j% A1 W! @# |% ~! {* I8 M2 MER Start:设定Early Reflection(早反射)的起始时间,即从模拟空间“墙壁”所反射的初次回声。
/ O' F. m# E& g3 b. qER Width:设定Early Reflection(早反射)的密度和清晰度。 " H# }; w. o5 @" {
ER Gain:设定Early Reflection与所进入Reverb直接声源之间的均衡,如果设为最大值,就将无Early Reflection效果。
. v. Y& e7 K8 k; F/ d z& `ER Decay:设定Early Reflection的逐渐衰减度。
' O. l2 i; v3 ^! a+ @$ ]ER Outp:设定效果器输出端的Early Reflection信号量。 $ n+ a$ z8 J! L! n2 |6 Z+ h6 Q& j
Output Level:设定效果器的Stereo输出量。 ; t. I7 H. L7 k# \
Electro Fuzz " H+ q g# Y4 M4 t/ i8 G
这是个优秀的老式晶体管失真脚踏盒设备的仿真效果器,只具有Mono输入端,可用于Insert Effect或Send Effect。 % x+ G# w/ r) D, C7 B
Boost:设定Distortion(失真)量,若需要增强失真效果但不被提高信号量,这可通过“Volume”旋钮来进行调整。
9 C3 E5 A, l8 Y# {. yClipback:提升该参数值,可使信号截波以上的部分被倒转,从而避免由于截波所造成声音上的断裂面。此外,还能获得更多的二次谐波成份而影响到Distortion(失真)声音的特性。
# d0 J" n g( y" uVolume:控制效果器输出信号量。
) m$ [+ N6 T8 }; b, s' X$ AStereo Echo 0 F6 f. ^( x% p- J
这是个L/R声道可独立设置的Delay效果器,当用于Mono信号的延迟处理时可获得加倍的最大延迟时间。该Stereo Echo只具备一个Mono输入端,通常用于Send Effect。 4 s( d T/ \3 z1 n$ ]* F
Delay1:设定L声道的延迟时间,最大值可设为“500ms”。若以Mono声道应用的情况下,最大值就能设为“1000ms”。 # ~7 J6 |0 H# C) N7 k0 V3 g
Feedbck1:设定L声道的延迟反馈,设为较高值可得到更多的反馈数。
& U7 K( {2 p" ]9 o8 zLink 1-2:选中该项,使效果器成为Mono Delay,这时将只有L声道参数才有效(如Delay1和Feedback1等等)。 # P9 ^3 m! R0 X. {, ]9 ?: q
Delay 2:设定R声道的延迟时间。 ' }; U/ M/ b" E! d
Feedbck2:设定R声道的延迟反馈。 6 B, R; b4 E* P2 J8 d; i
Del2 Bal:设定L声道的输出端发送到R声道输入端的量。当设为“0.0”(极左侧),将无任何L声道输出信号被加入R声道输入端;当设为“1.0”(极右侧),R声道输入端将收到普通的源信号再加整个L声道的输出信号。
" g" I2 O+ q+ g9 @) d) z3 iVolume L:设定L声道延迟的输出量。 3 ]& m8 |' D7 g, k
Volume R:设定R声道延迟的输出量。
2 w5 K; i; n/ P$ MWunderVerb3 + c+ i6 e) v" X9 y
这是个Reverb效果器,可产生自然声音的Reverb效果并且具有非常低的资源消耗。它只具备Mono输入端,可用于Send Effect。由Program下拉式菜单可选择10种不同的Reverb类型。
6 G- x9 q* R% v6 q2 CSize:设定模拟空间的大小尺寸,这将影响到Reverb声音的密度和特性,设为较大值可增加每次声音反射之间的时间(如同对Delay效果中的时间控制那样)。
) r; ~. a5 N% RDecay:设定Reverb声音的衰减时间,设为较大值可产生更长的Reverb时间。
5 d) A& g+ L, p% F# ~( ]8 I qDamp:提升该值可使Reverb声音中高频成份被衰减更快,从而获得更柔和暗淡的Reverb声音。
3 @- [2 T7 u# DCubase 5 Plug-ins 9 J) m( Z) p% k! p5 R
Chopper2
3 e% A) f+ U' v: LChopper2是个结合“Tremolo”和“Autopan”效果的效果器,通过Tempo Sync或手工设置Modulation速度,可将音频波形进行电平量的Modulate(即“Tremolo”效果)或左右Stereo位置(即“Pan”效果)方面的处理。
2 K. L. U. V$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