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为什么我们会听错歌词?来看“耳听为虚”的科学原理
4 n/ S) B4 \5 J5 g! z9 Z" ^: L
2 Y* s5 s1 k/ D* s ~6 {+ s如果你参与了最近的“Laurel或Yanny”争论,那么肯定已经知道我们的耳朵不一定靠得住。你听到的某个单词或短语跟别人听到的不一定相同,甚至可能不是发言者最初说出来的内容。
9 a: b1 ]! E3 o: X0 ~) m
, C$ _/ _8 z b% u8 d
' Z0 @6 }' T2 B
# T. t1 R; a$ T0 y) g9 w根据本周发表的一项新的神经科学研究,我们终于找到了这一切混乱背后的罪魁祸首。大脑一如既往地为此背锅,而且可以具体到一个脑区。下次你听错歌词时,就怪自己的左颞上沟吧。' X1 S: F5 f2 u& W6 n
" j0 {* s: o' @1 w, Y
这项发表在《神经科学杂志》(Jneurosci)上的研究得出结论称,我们对语音的误解通常是由于说出来的话跟我们期望听到的东西存在差异。5 u2 U+ C$ V' D. ^! s7 Z) b1 P5 s
2 `, ?5 }3 }8 \" a' q那是因为,在解读一段模棱两可的话语时,我们的大脑倾向于利用过往的经验。如果说出来的话跟我们之前已经听过的东西很接近,大脑在破译从耳道传来的语音时就会默认选择我们更熟悉的那种解释。4 V6 l8 y! ~4 L0 K4 b3 G
$ ^5 F5 S% x7 S
0 J2 o( a0 J0 m
% u1 l1 N& {, p7 |6 L- B) G- Q这里举一个著名的听错歌词的例子,在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 Hendrix)的歌曲《紫雾》(Purple Haze)中,“Excuse me while I kiss the sky”(当我亲吻天空时请原谅我)这句歌词常常被人们听成“Excuse me while I kiss this guy”(当我亲吻这个人时请原谅我)。那是因为,相较于亲吻天空,我们的大脑对亲吻一个人的概念更加熟悉。
9 \9 |9 k+ d" J7 ~# ]( F# h6 b) h# x7 x- W+ ]
这也不仅仅是有些根据的猜测,研究团队从脑部扫描仪器中获得了为这一理论提供支持的坚实数据。这项研究的首席研究员海伦·布兰克(Helen Blank)和马特·戴维斯(Matt Davis)与来自剑桥大学和德国汉堡大学艾本多夫医学中心(UKE)的同事一起,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对被试者的脑部活动进行了监测。4 M% d% B+ r8 q" x$ J* `- y+ ]3 W0 o
- K$ B7 y" P$ e
研究团队把一些书面文字和质量较差的语音一对一组合在一起——文字和语音的内容要么一模一样,要么存在明显的不同,要么听起来有相似的地方——然后让被试者进行辨别。阅读和聆听发声相似的词句,比如kick后面跟着pick,让被试者频频出现误解。
) ?8 B) |9 U! u7 |, l9 ?* n% U' X" J$ q& e5 s
该研究团队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发现,误解跟左颞上沟中的活动减少有关,这是负责处理语音的脑区。这些结果为预测编码理论提供了新的证据,该理论认为我们的大量语音感知涉及把听到的东西跟预期会听到的东西进行比较。( E% a9 ]0 d2 i& g3 Q
# m7 F4 }3 K! E2 Z& _7 y- e: M/ B
这些新发现可用于改善针对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的治疗,以及更好地理解在精神分裂症之类疾病中出现的幻听。
1 p5 v+ F, o# t% i! B; D$ N
9 j. k' \3 l# _# c7 Y. ]; U! C+ O% i' a
5 {; E* C( y+ ~/ O3 H6 U
与此同时,该研究也可作为一个有用的提醒:耳听为虚,别尽信自己听到的东西。
4 v' m- O0 U" a N `3 n. h i7 T6 Z. E- x' H'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