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引导
$ [5 \% b8 T b( ?/ B, X2 Z3 `% T$ d* }8 B' O! Y6 W: ^
不可否认,网络歌曲为当前中国的文化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草根气息,在艺术世界呈现法无一宗和多元文化的时代,我们应以开放的心态承认其存在的合理性,以批判和建构的眼光来思索网络歌曲的生存及走向,促进网络歌曲的良性发展:
0 i/ M8 n' G! \, S( U
' T0 n3 Y5 b% u/ I6 U恶俗网络歌曲产生的根源
$ w N& B' B7 e7 {; \# M. h/ `* q$ [/ z, g: A
1. 传播门槛低、商人唯利是图。网络时代,网络歌曲发布的门槛逐步降低,为低素质、急功近利的创作者和歌手大开方便之门,他们通过博客、网络音乐、无线音乐等方式,千方百计走低俗无聊、自我炒作的路子,只要能吸引人,哪怕再色情、再露骨的歌词都敢写敢唱。与此同时,某些音乐网站唯利是图,扭曲歌曲的衡量标准,恶意炒作网络歌曲排行榜,煽动听众非理性、低层次的需求。
" A6 [" o ^ |* B% N3 F
1 {+ j* S) j9 |( ]4 E% ~; c2. 手机彩铃下载业务的兴起。帮助这些网络歌曲快速流行的,还有手机彩铃下载业务的兴起,这些歌曲以彩铃为依托,迅速传播。网络歌曲里歌手是谁并不重要,只要有一两句旋律得以在网络或彩铃上反复播放,歌曲的传播效应迅速提升。中国传媒大学曾遂今教授说,网络音乐传播以点击率或下载率高为荣,点击率和下载率可以直接转换成财富,这是网络歌曲走向恶俗最大的根源。
, ^! r& I! D: B- I- P1 F( |9 \
( I! O6 D+ X8 k% Y+ r* m& `$ D; C: x3. 年轻人的价值观受到冲击。恶俗网络歌曲流行主要是世界观还未完全定型的年轻人在价值观等方面受到社会动荡思想的严重冲击,在浮躁心态作用下,年轻人有互相攀比的心理,你俗,我比你更俗;你搞笑,我比你更搞笑,只要能宣泄情感就尽情唱。. O: M0 i$ [2 K' C; k
# k9 J2 u2 V Y* O# ?% E
4. 部分听众音乐品位低下。在网络音乐的受众方面,部分人在金钱物欲的熏染下,内心的美丑善恶颠覆,崇尚享乐主义、拜金主义,音乐品味及其低下,无疑对恶俗网络歌曲成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 t! a, ~7 `+ e2 ] P" b" C, [6 B, N; [, B1 A, `
5. 原有音乐市场管理办法失效。网络的迅猛发展使网络歌曲在世界任何一个覆盖之地都可上传发布。它突破了原来传统的传播渠道,且产生的数量浩如烟海,这使原来按部就班的音乐市场管理办法监管起来显得非常困难甚至失效。
) P; _" H% w5 y% a9 y" `. Y" a H7 P( e5 p: N3 Q
正确引导网络歌曲良性发展
. n# Y- x" |- c. d0 |% }, L) ?! D# X% l( @- h& z% \6 O
1. 加强网络文化产业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理法规。
; l) T, ]9 w- e3 Q# R# {1 ?
. K# X' ], ^6 Y+ J7 {6 \面对网络歌曲恶俗之风的盛行,政府加强行政监管部门对网络音乐的管理,出台一些法律法规约束/越轨0的行为。可喜的是,2009年12月5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上,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庹祖海表示: /网络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因此需要在技术基础上,通过法律渠道规范构建一种新型的网络社会公共秩序0。网络歌曲也会随着各管理法规的健全逐步走向规范化。9 \3 k6 u6 \! U% a1 o: M* q/ X$ Y
9 G: p* U3 `+ M! G% U. f2. 加强社会责任感,用优秀作品占领网络阵地。
( `' V L6 G% h) j( Z" |$ y/ v p* @& E. S
音乐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推出内容优良的文化产品,自觉抵御不良内容的侵扰,摈弃低级恶俗之风,推动网络音乐健康发展,努力创作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适合网络传播的优秀歌曲,用健康向上的歌曲作品占领网络空间。同时对于网络歌曲创作,仅仅依靠过去的音乐写作方式是不行的,作曲家也可步入网络音乐创作的行列,采取多渠道多形式提高青少年的音乐品位和鉴赏能力,淡化、排除甚至消除恶俗音乐对人们的影响。: c- c4 n1 h, S6 B6 Z
- I$ Z& R1 a" E2 c$ f
3. 加强价值观教育,自觉抵制恶俗之风。
, H# s; p3 @2 B1 W9 {0 X) j5 D8 j# d+ x. {
遏制网络恶俗歌曲的盛行,更多地有赖于广大国民整体美学素质的提高和艺术品位的升华。恶俗现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俯首听命于恶俗的摆布,不再追求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对恶俗网络歌曲,每一个网友都应建立一种意识,在传播音乐的过程中更应该明白自己是一个社会人,要承担起码的社会责任,形成对恶俗歌曲/人人抵制0的氛围。同时,学校、家庭、社会应加强对青少年价值观的教育和影响,培养自信开发的民族心态与精神风貌,自觉抵制恶俗歌曲的侵袭。* X0 Q) y" v( N0 r. T5 @7 y8 j
4 h. }, g1 A' o9 i4 F3 x4. 评价导向。5 v0 L; a+ ? F/ q: Y. {& F8 O
' y7 {, }: l; m3 g. P相关机构和部门应定期进行网络歌曲的评选活动,建立科学网络歌曲评价机制,如组织网络歌曲创作大赛,为年轻一代构建一个创作和评价的平台,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对他们的创作通过客观正确的点评将网络音乐引入一个良性的轨道,用优秀音乐作品占领网络阵地,让恶俗网络歌曲没有生存空间。
$ p* Z4 |4 n C& q- S
; s! U; g+ I3 ]* R) E7 K网络歌曲伴随网络的普及而产生并迅速发展,其平民性、开放性、互动性等众多优越性得到广大网民的认可。网络歌曲作为一种新兴的音乐形式,带给人们全新的音乐体验和感受,尤其得到好奇心强、接受能力强的青少年的青睐,迅速成为青少年生活的一部分,而由网络恶俗歌曲所引发的恶俗风波,也让我们注意到网络歌曲创作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审美取向和表达方式的不足与缺陷,相信通过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和人们艺术水平的提高,网络歌曲最终会走向真正的辉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