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原创歌词网之管窥歌词5 x) u& K i' i! D0 s) Q( K
: Y0 W1 K2 G! X9 |; ~5 }5 c" k# e
标题
2 ?) z: f/ \$ [; K0 X4 z3 s" @* t( }% ?- {& u
不好的标题陈腐,空洞,逻辑混乱,不知所云。+ a2 E/ T% x) F0 I
$ G7 G+ t& [ @1 g* i 如果你写的歌词要让人看,希望它能被谱曲、演绎,那么,就不要偷懒,一定要在标题上动动脑筋。; s3 r9 l' R$ w4 p$ x+ j% @) A. a, e! O
. t0 O4 h9 z% m3 y7 W! `
标题多从歌词的主题,线索,所刻画的对象,所写的事件,所歌颂的精神,等等中提炼而来。4 A. f$ Y t4 g. [2 z
8 |* ^4 I" i8 H3 Z" N 标题应准确,鲜明,有神,引人入胜,画龙点睛,要切合内容。3 G& c ` H$ @6 M2 T, [$ }$ F* q
/ S% }: N! Y: \/ p! l0 \ 主题% y6 p/ F7 D8 l) e a- E: A
4 I: L! |# E: q# j' {
歌词的主题也可以称之为歌词的主题思想,它是歌词的中心思想,反映歌词的主体内容,是歌词的核心。4 n5 a/ [$ d7 X. T6 z* l& ]
8 Z8 ~+ f* W4 L8 @ 主题体现歌词作者的主要意图,通过歌词所选用的材料表达出来,贯穿全歌词。& w7 z5 B' T( Y; N( Q- R8 V& e
* d9 A- t3 V) l \
没有主题,不成其为歌词。
; |& b9 l2 A3 W$ O- c! W$ \+ D( c5 S" Z. W4 B! l
好主题有好的挖掘点。) ?* k$ O( @: u$ l
3 G/ `& \/ I$ @0 x0 P
解题
6 Y0 a7 ~0 ~9 }4 W2 H6 P$ P3 N/ _
解题要妙,平淡无奇的解题容易让人觉得索然无味。
& c( f# ~# s9 m& |5 ]- E1 w8 m2 K& [% p: [+ l- s2 \
标题若平淡,解题则不宜再平淡。
6 f/ ~7 ~& S. V) k9 ?: H9 G7 v8 u4 z8 k
解题是解主题,不一定是解标题。
& o5 n& z) j6 i$ T' E4 [* p& `) K, T. G: ?: A2 j# ?* b9 P
解题应全面考虑,找出亮点,也就是要找出可挖掘点,并且要在可挖掘点中作选择。
- r- W, E2 x5 P; [* Q* i% ?- L' d5 e& O; {& ?5 n2 j6 D: I
关键词8 P4 _ s; M7 Z) `0 S( q
- v1 n- X- Y3 L/ r% {" D4 H
好歌词一般都是可以找到关键词的,不过,有些关键词是隐性的。
7 {' j1 [+ z, K P* x
H6 ]. s5 [2 G" Y( K! A, c 关键词若是一组词,那么,它们之间应有逻辑关系。
# X9 j- q4 A/ N+ Y, a7 R6 P- }& p% @. C
缺乏关键词,歌词容易让人感觉无骨。2 t3 C: Z3 U/ V3 R9 c* r4 D, S
/ E7 U# |2 B- X+ H: t4 X0 @
材料
/ r3 K0 o* c" Z" D) U
Z3 V* H8 m, j( }) \* y4 ` 材料要围绕主题,反映主题,无关的材料不能要。
" ?, c9 Y2 v" _; t" L, K$ c; |* p6 [8 P6 E& X/ Z, }2 L( F; L
材料对主题的作用有大有小,歌词不是长篇大论,字数不宜太多,要选用材料。1 N: `) M" d1 `+ j$ w
7 X4 d2 G7 }$ G }: i
材料有同质与异质之分,有相生也有相克,风马牛不相及的材料不宜放在一起。! ?1 g- c( q* _7 b5 k) g4 ]) T: M
# f! k" i8 S7 W! w 创意
7 e0 h, k* t8 @0 X0 f
8 b; R" V: o# k- p- a6 s1 D 字词的创意在于新,新而不刻意,贵乎自然。
- o' Y- S& h) ~) p- v0 ^# ~
# ] h) L9 g% ~7 K6 } T$ z. r0 ~ 硬造字词不是创意,打破语法规则不是不可以,但是如果破得不妙,就不如不破。
/ a' i' F! |. N3 j% A/ t: U+ J2 X& j$ o& |4 T6 `
画面、场景、线索等等都是可以创意的,成功的创意让人耳目一新,同时也会觉得它是妥帖的。# W* R6 Y1 u) B" V
1 F2 w6 C; N& Z F; |8 a 偏离主题的创意是失败。
0 S; h! E& ~5 N
! A# p6 l- O% L; d g, s* u) L 脉络
6 `* H& c% u" {' |$ L: B) _; g2 r' s- p% J; [4 ]2 v
脉络是歌词内容的布局及其条理。( K6 }) s: m! x9 T9 h; B
1 t. Y0 l- m3 T: l4 C% k
有脉络有安排,才不会显得东拉西扯。
+ H3 r" p! g% t; }' y: G! a' K& ]
有脉络,歌词看起来会是清晰的。$ }1 w: k: H# ]& K. g
2 R) c/ Q1 {7 y5 V5 ]7 T 脉络服务于主题。
: {$ C$ `; f a/ g
3 s7 b6 z6 q% D y 开篇' q' r' l7 [* O& z
! ^$ N2 K& R0 t: O; z: c! G& c 开篇就能吸引人,至少说明第一步是成功的。4 d$ g' d0 j2 Y2 X
- f; b$ A2 j3 u) l6 A
开篇平,后面不应一直平下去。& k: F' M) f2 H; I* u
4 E F* k% d5 L1 v
所谓平,可以理解为平淡无奇。1 O: A4 R! M' e. \7 y* ?& x
7 A1 H- J( W$ [' ^3 t( J s 开篇确实很重要,但它不是全歌词的重心,更重要的一般在于副歌部分,否则歌词容易后继乏力,头重脚轻,让读者(听众)失望。/ S! n6 w% e# m; ], i* m6 [
w% k7 E) m) P4 x3 N- S1 w' I 落点: T( k! I2 E0 j4 t( H- F
$ s0 K( x2 n4 U9 |! C
落点可以理解为行文的归结点,一段歌词总要有个目的,对于歌词的某一段,落点可以是其中的一字一词,更常见的是其中一句,并且多是段尾句。2 E# x. k$ V" X& t3 o0 @! S3 L3 a
/ t4 y8 a2 q2 ?% D6 _9 x 对于歌词的某一段,其他句子应当是因落点句而写。
; X8 l8 r1 D# e$ w X6 }' u+ g5 y2 }
) {3 B9 Q% \! B# L) P1 d9 t8 a# W 如果第一句往东,第二句往西,第三句往南,那么,第四句却落在北,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
$ x# o3 ]3 E- P$ _0 V
# p7 X+ s, G1 M( d! g 呼应. C) p6 d2 D8 K8 V# j3 Y, i8 \7 A% }
. Q1 W4 d6 S$ W' f 有呼有应,更显得一气贯通,首尾相顾,整体感强。5 }8 W. Y/ ^- ]% D$ I
7 F, F( `( l, r3 R8 N' s
呼应可以是为了让受众更加集中关注主题,从而进入歌词,受到感染。
5 p o5 o2 Y! P! U8 I7 ~2 [3 }" N8 H. I- ?7 t5 H
呼应可以是句与句,也可以是段与段。
" i, q- t( O- W8 c- A2 A7 d" |
8 x8 i& k! ^' H8 t. B- u( Q& M7 j1 Z/ E 呼应也要自然。& k9 ?/ b" x& |6 c% [: X
9 g6 N+ M9 ?7 k S3 u. U 点题
* E' z; Q Z7 j4 W. n
1 Y" m2 L% {: U 所谓画龙点睛,整体来看,妙与不妙,全在于此
: ?5 t. z6 K$ T2 U) w
8 ?/ M% U9 @5 O) C1 S: o: c 若无绝妙构思,还是早一点让受众知道主题是什么为好,省得他听了半天,还不知所云. c+ Z( s$ W# r- l
* I& Y- Q7 z9 m: x 节奏9 \" p" I7 d3 E6 f
. l# X: A* l Z$ c# e4 Y! o' a 起伏跌宕,抑扬顿挫,歌词的节奏是有规律的运动形式,有反复,有对应,前后连贯。2 P+ B8 i+ W5 C. y
4 [3 a/ w5 J2 M4 @" B. t 字音有阴阳上去之分,词、句有长短之别,文字有色彩,情感有起伏,皆成节奏。, x' v% `& L) f8 x/ B; J3 m
# p( J' m: n, B, s
依据
$ g' C, @7 @& C* R1 s3 Q( ]( f2 w" A7 P
无论说理还是抒情,都要有依据,不要发无端感慨。
/ l' J3 B* E f: Q& B6 l
) v' Y' E; m- n4 ^ 歌词情感的推进要有安排,一般在主歌部分作铺垫。) w8 Y* s- s3 `3 y) A3 ]4 c
, T) V0 C1 I. U 如果是叙事说理歌曲,可以在主歌部分作些交待,为副歌打基础。; ?* w% b4 U8 K1 z: Y
5 Y2 g- u& l- @2 G 场景
' k( _! R( K; p, [
, g5 \. x/ i& g+ i1 }% w. D 场景可以是设身处地,借以展开歌词的内容;也可以是表现和烘托歌词情绪的画面。; ?" w1 K: Y6 c7 A; {
, P' g8 d3 {5 H4 g% d1 B
若是一组画面,那么,画面应各有其表述点,相互之间应有联系,整组画面应有活的灵魂,不能为画而画。
: J. i O2 y) K3 T! u% ]+ `. l/ |8 r" `) P
依托
! f& b+ c. j. H4 s* |8 j3 E4 ?1 Z; r6 b/ C! y( \& @
状物抒情,寓情于景,想要表达的和所依托的须一致,不能强行嫁接,乱联系。
3 ~9 Z' v. J ^: I5 {; \8 {# [1 M5 ]7 X
以我观物,物皆著我色彩,而这色彩,应和主题是一致的。
+ h! X; Z9 n. b$ v
8 P3 n7 K5 X+ h; E: ~ 逻辑
0 @ n3 n& ?% c4 P5 _' W
1 _* U/ ~0 k2 J( r 抒情、叙事、说理,都要有逻辑。如果逻辑混乱,就什么也说不清。
: t% U% o7 U: F$ q$ G) ^2 s
" x- ]) G" i3 c6 l$ y 因果、转折、并列、递进,都是可以让歌词增色的。 G! u1 X# u7 b) h( r8 J% ? A
5 n; s" u3 U0 b8 }
气质
: d: Z* P9 [- h7 F1 G* {- H
5 p' Y% c6 v. M) ~1 y9 t 字词句子都是有气的,灵气、仙气、霸气、王气、秀气、傻气、俗气、死气,上气不接下气,等等,不一而足。! d. w. Q1 V9 s/ y
0 H; m* ?! N( f+ V 歌词文字的气质正如人们穿衣戴帽,要选择适用,要根据主题和内容选择句式和语言风格。' u' c3 u7 K8 k5 ?6 G7 R5 e/ x" B
g0 `2 V+ p9 R( p1 n4 Y. G
文辞9 g7 |. c0 f& x9 q- B, P
! R( B2 Q) m+ v
文辞也让歌词分高下,煮水型与华丽型都可以有上品。! M( ]/ r4 z; E/ N
- Q# \0 S2 ^ m
好文字是闪光的,闪光处在于思想,在于创意,而不在于文字是常用或是生僻。 s5 G7 z9 c* q/ H
6 r) ^. P# G: \! {2 L( x9 n
错别字、病句让歌词的文学性打折扣,甚至让人哭笑不得。
- C e7 k3 m$ [- o) x- M
" @- k4 u/ ^5 V# p0 M 境界 p4 Z+ j) \6 x6 c9 X$ u
: }( S4 _8 S6 Q3 K+ ?- n7 g% k: h0 L 此所谓境界,指歌词的艺术高度。3 `5 B5 U3 k. {
1 _+ n+ q7 Z; @ 与主题的高度显著相关,如果想要表述的,本来就尽人皆知,毫无新意,也没有深度可言,效果不会好。
- }4 @' |: P# Q; T/ M J5 u4 C5 }8 c# g. o
歌词的记忆点,与境界(或者说是挖掘的深度)直接关联。
/ U% ?3 ? h( |# x' k9 ?! _, d i! H
陈词滥调,出不了境界的歌词,即使让好的作曲者、好的歌手为之增色、壮行,勉力宣传,有时也能够制造出一段虚假繁荣,可是,听众很快就会淡化他们的热情,对这样的歌曲弃之不顾。这也是红袖歌词论坛长期以来,文学性与音乐性并重的重要原因。
, j/ Y% z. b# ^, D7 c L" c' V$ z3 C4 s
如果一首作品,真能不被淹没,都是主题和境界有过人之处,常人不能及的。2 a% U: G2 s J+ R4 h$ \/ P
- }' r P, S)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