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轶男讲座──流行音乐制作流程: q U( h3 A: X+ o
贾轶男,汪峰的御用制作人,正在制作汪峰的双张新专辑,连续三年获得过内地最佳制作人奖项。
# B- y+ t4 ^8 ]: X' s
$ l p. G& u' Y - B$ @& L0 V1 q* N7 v( c
- z; O6 ~8 u' n8 E
贾轶男老师说不可能有人是全能型的什么乐器都会,所以假设你会吉他,演奏的好某个风格,那么编曲就会主要在这个方向,但最好掌握一些其它乐器的理论和基本演奏技巧,好能把握好更多的风格。
- b1 L' L; u: z, Y) f
7 X* x7 ]- W( ~5 D) k假设你想表达一个小孩,即便你用了再多的技巧手段和各种华丽的音色,还是无法表达出你想要的东西。首先要建立在基础上,再用自己的理解利用各种音乐技巧来延展和发展整个音乐。发展一个主题和歌曲是最难的。8 r! i- j) P# M9 [5 ~- `; o) C
# V# Z: |5 z+ i6 K X: f
汪峰的歌应该是比较复杂的了,一般的作品的歌词和曲都是A、B、B、A,或者A、B、C、B、A。但汪峰的都是A、B、C、A、B、C、A、B、C。。。要是一般编曲人就疯了。. c* \4 }3 x3 c
% M9 ?. k/ @2 x王磊提到春天里这首歌,对于一个作品的认可度是怎么样的?对编曲人来说怎么是好歌?
( H5 w4 S) m5 G+ n( y" p7 ~2 T- G' g- ]- g/ i
贾轶男:要看什么标准。比如问我的话,那是我个人的标准。春天里那张专辑,我付出的很多,没有太大遗憾,总体还算不错。1 o/ h1 Y! A8 L5 H
9 W3 W5 J2 ]+ O! t
王磊:感觉春天里这张专辑在同时期的其它专辑来比,整体质量很难被超越。能介绍一下该专辑中的一些细节,能对在座的学生给出一些帮助?
6 d& w1 U: h' S7 O) w9 U8 G6 Q9 z9 ~0 Y$ x9 k
贾轶男:不算小样的话整个持续了8个月。从08年年末开始选歌,从好几十首里选了14首。从现在来说已经算很多的了,很多专辑都是7、8首歌加个伴奏带就出专辑了。在家汪峰很多歌曲很长。再逐一探讨单独的歌词,然后录小样。+ U' S, A) L! V3 h0 U
3 E+ X1 f2 j+ ?8 g+ W8 s9 K' z4 [% N, \贾轶男:刚开始编曲的时候要先弄出旋律,但有人习惯先用长笛或先用个pad,再围绕它去做。但我的习惯我习惯是谁来唱,先找他唱一下。把速度、调、段落都定好,都弹一遍录一遍。这样不会因为主旋律没有的话而产生偏差。$ J$ |, |9 }( X4 I; A9 \9 m
5 Y6 }& h z2 N+ m
贾轶男:汪峰的歌比较难编,因为有精神在里面,每一首歌编完都好像爬山。他下账专辑有26首歌,我现在已经编了14首。所有汪峰的歌我已经编了60多首,真的像爬山,但你有投入、兴奋和共鸣,尝试自己去感动自己。9 S$ |% F3 t4 [3 |2 G, _
4 R! m: Q% y9 Y J
贾轶男:编曲好就进棚,吉他贝司鼓要录真的。尽管每个乐器侧重点不同,大家还是很少录真钢琴,毕竟键盘类乐器适合MIDI表达,而吉他贝司鼓我们就去真录。
F% f. L$ j4 E# |9 }; i3 k/ s9 |+ [$ G8 H4 S6 l- x. a
有情秦四风老师上台~~~~秦四风说春天里开头的钢琴起弹的很好,但可惜不是我弹的,是贾轶男老师弹的。。。$ K4 D( I/ ^% S. H
5 W+ \! B; b% G ?+ I0 S 贾轶男讲座──流行音乐制作流程6 k! s! {; ]% V+ V1 ?
7 p. e H2 @8 \, Q
秦四风老师说今天自己穿的mickey衣服很卡哇伊:
8 { }- p* |3 [0 f" L% |% J. |, X# F* q. N7 ?& B* y2 w0 O
贾轶男讲座──流行音乐制作流程* I( s* a: ?* c' p( _
+ \' G8 `0 W6 m# o$ S' i
秦四风:演奏技巧并不是最重要的,我自己用Real guitar弹个破吉他,也跟周杰伦一些音乐里的破吉他差不多,因为周杰伦也用假吉他,他自己觉得假的符合他音乐的需要,就是好吉他。
9 m$ }$ c+ [3 C. p5 D7 C! p9 A7 x5 K0 V1 |* I: _: ? l% A
秦四风:尽快的了解乐器是最重要的,你用假吉他做扫弦,不能扫出7个音来,因为吉他就6个弦。哪怕错一个音也没事,各种钢琴音色和吉他音色越来越发达,只要弹对了感觉就好了。- `8 `$ Y+ U4 I# m: U
( r: {( b: [! M1 _: J# c5 K/ l3 a
贾轶男:有时候有人找我录吉他,把位根本是人弹不出来的,你不如用假吉他编,就把它想成是一个吉他合成器音色就好了,好听就好了,也不必非跟真的吉他把位一样去编曲。% ~2 Q2 I# i! b i# d
% U# ]" ]7 I2 u/ P贾轶男:我不像秦四风那么不认真哈哈,我有时候经常在家录一个solo,拉出来一看,录了500遍。到了棚里,怎么也出不来当时的感觉了,那就不如去用家里录的小样,只要感觉对了就成了。比如春风里,我在家用taylors一个电箱琴录的,直接录的没用话筒,到了棚里怎么也出不来那个效果,最后我们就决定用家里录的小样。; U2 S- ~4 b5 U5 A* O
) f5 n4 \2 ^) @1 R. Q' j贾轶男:但也有例外。在一个需要付费的环境里,你会有紧迫感,否则在家老想着明天再录明天再录,最后什么都录不好。
7 j# N8 ], @+ l4 t, R. L7 J9 L5 a: Q) X: a7 X- K
王磊:怎么看待学院派和非学院派?
- l: a6 C( |) \) ~( ] ~
' L j/ s+ ?6 Q贾轶男:我是非学院派,秦四风是学院派,我们互相都会有自卑感。我时候我羡慕秦四风的乐感,但秦四风有时候也会说“贾老师你刚才那段录的够野的啊。。。” u5 F6 J* a! ]) p' j L
6 `3 S3 o* R- [; Z5 \一提到秦四风,大家就开始调侃。秦四风说自己斗地主很离开,欢迎微薄找他拼。赶上锵锵三人行了吼吼~~8 p% d5 [! e- B( |2 r6 F- L
( ^/ D2 g6 @: \7 F
贾轶男讲座──流行音乐制作流程
- S6 {9 n% o5 N$ N0 `1 S L" A- O/ B
秦四风:现场演出的乐手最好也是可以编曲的人。比如酒吧里,键盘和吉他都闷头弹自己的,不会交流没有互动。但干过编曲的耳朵里容纳的内容更多,看到别人弹别的了,我就撤下来,否则十分无聊。所以乐手最好多多少少接触编曲和配器。
: }4 d- f @; z3 w! X8 {% E" x1 h9 r% x H0 S) }
贾轶男问到现代音乐学院的课程,王磊老师开始现场做广告,招生广告。。。吼吼。王磊说制作和创作类的学生是最多的。
2 {# B' C2 X5 }% U
* P h- B( W) A; j3 |" N贾轶男:希望学编曲的学生自己去玩玩乐器和乐队,这是最宝贵的。以前每当有jam session,我回来编曲或演奏的时候,就会有更真的感觉,更有灵感。如果像个机器那样去考虑编曲,是没有感情的,实时的演奏是最重要的。把乐器掌握的有一定的能力对自己是最有帮助的。& C/ K0 J0 g0 b) w" u' n" H
, w F9 T( g' E0 u, m7 V, P
贾轶男:汪峰认识我之前,自己会把节奏吉他都弹了,认识我之后就不谈了。。。比如说《彼岸》进唱的第一个吉他就是他弹的,他弹的感觉很奇特。所谓粗糙的美,自然而原始的美感。当你特别专业于某一种专业的时候,就会变得特别无聊。0 w/ v! ]1 B8 ^
2 o8 w! e0 g, g# s5 p
贾轶男:再比如《怒放的生命》前面的间奏,也是汪峰自己弹的,还是用软件的效果。我也能弹但弹不出汪峰的味道。
* f& u% K! R& g' q) P! A F, L" T8 x+ N* t& Q2 Y8 T( q
秦四风:所以我认为音色不重要,现在的音色都很好了,所以音符和感觉是最重要的。1 \ G9 N. d* P- l9 m+ c
4 R/ l; p7 g! |3 H贾轶男:刀郎第一张专辑花费非常低,后来找了好的制作人后来反倒不行了。
! i. q7 |4 s4 t4 E* t) ~2 v) z" C7 l3 e
秦四风:刀郎后来的编曲太复杂,乐器太多了,山寨机都听不清楚了!!你要什么前奏?你干嘛不直接进唱不要前奏?1 K5 E) i1 h3 U8 j+ G
1 t/ q9 C2 m8 N% s6 k, g
贾轶男:希望在商业和艺术上得到平衡。2 H* F. A0 l! j8 ^% h$ A
' G+ H/ Z* j+ Z
秦四风:那样的音乐也有人听,这样的音乐也有人听。保安、服务员也需要自己的音乐,把声部弄的复杂不适合他们,高雅未必好,低俗不一定不好,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满场掌声雷动)
, ?1 [9 L) j" h4 o+ Z
0 |+ y# e! Y- ^: }秦四风:提到学院派和非学院派,古代也没有科班照样可以有好音乐。即便我是音乐学院的,我也没觉得自己比贾轶男强多少,因为人人都会自学。学院只是给你一个系统的学习环境,真正还是靠自己。音乐学院还是给你一个捷径而已。, Q3 T; d0 j& U2 `) T3 w& D
6 v; j. O2 q1 U. S
王磊:我们现代音乐学院不一样,正路子有,野路子也有,通吃!!!9月份,贾轶男都会来我们学院讲课!计划请5位大师带不同的毕业班。
0 c# G; E9 _4 O! \1 G! n/ I5 t3 v, f3 p5 {# s; q, [
秦四风:我欢迎大家跟我学习吉他!!!嘎嘎~~# M }) G. n" R# K$ z
" m0 n! {4 D/ _% ]9 G$ c: y
贾轶男讲座──流行音乐制作流程
% L% p: g/ Q: L, L: g+ M j9 T' {5 N) n6 K. `; L1 e
闻震老师也上台了,开始问答环节:- J! o8 S) J( o. y
* Y$ I1 e( {9 q9 m: l% l
贾轶男讲座──流行音乐制作流程
' L( y; ]8 a- S+ p: M3 X2 l- J/ Z- Z7 z( r- L. D1 [
问:崔健最初和后来的音乐风格变化了,是怎么回事:" ?* }) E Z8 H: N1 f# t8 ^9 I
8 {# y f; j, p
贾轶男:最初是乐队化的音乐,后来个人化比较多,崔健要求乐手必须按自己的想法弹。加上时代不同了,所以感觉是这个变化。
) @+ V) U. c, a9 ?# y$ N' q0 j. M! A; a0 v4 V+ t e
问:响度问题。现在响度太大,动态损失太多了。你们怎么看?有什么标准?是我自己听OK了就可以,还是说有一个业内标准?
. Y5 `4 F9 j& F% D8 t6 V" U3 t9 u! s* R# Z! L+ m3 t9 h! S
闻震:我是录音师出身,我们也经常聊这个问题。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他们都不提倡响度到很大,否则都削波了,前期那些aotomation都变平了,比如底鼓会被cut掉。美国有录音师就很抵制响度战争,但随着mp3的流行,还有山寨电话(秦四风补充:凤凰传奇!),要求响度大,老百姓喜欢响度大的,音量大的。2 h5 T; ~- ~, w! \, H
7 U+ @1 w% M6 Z& ]/ N6 o* @
秦四风:响度不大,在手机确实听不到。。。
/ n/ S5 z: y3 P7 U( l" M0 P5 s7 n# K8 @3 D/ q# x' o& [
王磊:大家都觉得响度在竞争。我们送到美国去做母带,回来之后动态确实变化不大,但响度提高很多。那是因为我们水平不行,国外可以做到响度大又保证动态。
9 `- O2 b# ?# u1 g4 {! a2 m* A
+ q/ @! O1 z9 N贾轶男:我更喜欢听70-80年代的音乐,他们那时候音乐声音很小。但如果你把音箱开到一定大的音量,响度很自然,很好听。但你听一个欧美的音乐,忽然你的音箱你就受不了了。但有时候有的人就想把动态损失掉,是另外一种美感。但如果你想让它自然,就不要压那么狠。
/ X q) Y' k( @! M/ w. ` g2 s( q1 x, y7 \/ [
贾轶男:确实也存在技术问题,有时候我们都削波了,响度还是没人家的大。国外能相对达到一个响度大又不会损失太多动态的方法。我个人认为好的母带处理,不会改变太多音乐。对音乐前期也有要求,你不能声音乎大乎小,那人家也没法做。他也有自己的审美,跟他沟通希望自己的音乐怎么样,高频再多一点比如,他会按照自己的理解给你最佳的结果。
' c3 e6 M) N. Y9 M, n" K& S1 Z4 a, b, b1 d5 w6 p
贾轶男讲座──流行音乐制作流程8 E1 j+ m' Q; a y) c
2 h, P3 u5 e: Y* {% B王磊:响度战争跟网络音乐的普及有关系,但国内外都在着手规范这个事情。
, \' t1 E1 b% ~$ |3 n& S2 J$ A4 y/ z
秦四风:不能再响了,再响就破鸟。。。8 @* @0 C; u# y
/ z5 T! j/ t; ^$ E# V* k问:我签了一个大的唱片公司,我做京式摇滚,但他们根本不听,只能解约,我现在改做电影配乐了。我是否还有必要坚持自己的理想?) S, V8 t7 w( ^9 S6 c! e( \0 r' X
$ W- ~ @8 i! ^! Y2 @( L秦四风:你要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发表出名还是自己喜欢音乐。如果是为了自己出唱片拥有粉丝歌迷,那就偏向商业,你痛苦的是自己为什么不是好商品。这更接近于利益,不是音乐。有人不是为了这个,就是因为自己热爱音乐,那你才是纯粹的音乐。
# z7 X: H* W2 B; h+ A0 G" t* D( e) P, B! P; c7 N5 I
秦四风:音乐本来就是音乐,不是商品。逐渐因为有经济才变成了商品。你一开始就建立在“我如何成为一个好商品”上就错了。你拿到那个唱片公司可能不喜欢,你拿给sony可能更不喜欢,但你拿给黑龙江没准就喜欢了。/ s* e" a s( I: o6 ^* ~- t9 @
4 e' q& u3 h+ s8 j4 ^, ~闻震:我在唱片公司呆过。唱片公司就是公司行为,他用自己滴角度来看什么可以出版可以出名,但你认为好的不一定唱片公司认为也好。每个人都是一匹好马,就看你是不是能找到伯乐。音乐行业的人都是因为喜欢音乐才在这个行业里,相信你只要坚持下去,付出的时间越多,就会成就自己,认识更多的人,也许就能遇到伯乐。只要喜欢音乐,就还是要坚持。5 K' |; t1 n3 z6 B, c
( Q! F- e8 J6 u" p, j! Y. j9 p" E贾轶男:你必须坚持。你坚持不一定成功,但你不坚持一定不会成功。坚持不等于死扛。。。8 q0 d' t: J" \6 ?+ X2 y! `
- R3 X4 j4 N1 y$ y$ d6 r
秦四风:唱片公司让人做口水歌也不是什么不好的。。。
1 ]6 o5 @/ Q% V6 s; @
' {4 C0 H, ^" w闻震:王菲很多早期作品都是口水歌,但现在很多人还是喜欢唱那些口水歌。4 y a) [( L3 o W& j. q
, L. R& Z1 b+ j5 i* r1 [
秦四风:要用口水歌得到市场也不是什么坏事。。。, p8 E0 V: `% |: G6 C
1 C- p3 W/ |7 u7 F, [; V
贾轶男:可能无法直接达到目的,但绕弯也可以达到目的也不是一个坏事。6 k1 l" S3 B' U
4 ^( m$ O: P( K& f d* K" X
贾轶男讲座──流行音乐制作流程( @7 [3 W' ^1 G3 i1 k5 m& J
. O8 b* e/ w6 c
问:有时候感觉编曲空。有人用一个钢琴和吉他就感觉很饱满,空和乐器的多少有没有关联?
8 `9 y* {4 ^- E; [; j: \
, d( r+ H I+ O M6 F% _秦四风:先从物理学解释。A是440kHz,你打开频谱仪看钢琴,发现440跳起来了。低一个八度弹,220弹起来了,再低八度就是110。平行八度的话220到440之间是没有的,有很多平行八度的歌,频谱仪就像锯齿。但人耳只对中频敏感,所以并不是说很多乐器在一起就是丰满。如果你解决不了和声和频响,就会出现这个问题。 q% w' C) { N, B
{- J- b4 c+ v2 E, o( x
一首歌只用鼓贝司钢琴就可以达到丰满。
. J. \( Q$ F: y4 u( R
5 [; ^" C- U- ?: m5 l8 q& k8 f; P贾轶男:我来用化学的角度说。。。每个人对空的感觉不一样,有人觉得空,我可能觉得丰满。还有一种空,是你每个频响都有了,但没有想象力。也许就多了一个高频,一个滑音,加个delay马上就不空了。0 u# J2 M: j" J0 _. a5 z* h
; j+ F: N: R% A
闻震:从音响来说。好听的声音永远是平衡的,乐器都是古人根据音响平衡法则总结出来的,他们在一起就是丰满的。我认识一个台湾的编曲,他说我编了超过2000首曲,我根本不想乐器的部分,想的是频段,想混音的部分,再去想乐理。他编到一定程度就质变了,出发点是不同的。
. }. Z& A" E: \& t, x. V. y2 C7 e
问:为什么现在大家技术好了,反倒没有以前老歌被感动的感觉了,为什么?3 n8 i5 J8 t$ N
p, u+ }: L. U! F4 I
贾轶男:你已经从事这个行业了,就会削弱欣赏专业能力了。我弹的太完美了,但却弹不出汪峰的原始感。你知道的太多了,就欣赏不出它的好了。就像你饿了就会觉得东西好吃,你饱了,就吃不出什么好吃了。我当初能买个《吉他之友》从上海邮寄过来,每天盼着,每天使劲的弹。但现在一打开硬盘里的上GB的吉他谱,你已经没心气弹了。
7 a* {3 N, M$ ]/ j
* r }' N* }1 j秦四风:你硬盘里有上万首歌,你可能都完整的听完过吗?你认真听了吗?你以前是听磁带,你必须一个小节一个小节的听,你没法跳着听。两方面:现在人做音乐本来就没情感了,另外就是听的人也没心气了。0 X# Q4 P' ~7 z0 m4 j
! V, `: k4 q* E2 j: t ~( {- ]9 N
闻震:人们接触的信息量太多了,由于电脑、游戏机、iPad。。。
2 U' ]6 z5 `! N* }0 q* h c
x. W- ]$ D: Z$ [0 z. G7 _) F秦四风:现在你一天能有5分钟专注听音乐就够多了。而且是专注的听音乐,你打开音乐,微薄会,QQ会,你根本听不出什么动态不动态了。
/ j) z1 j! ~- T o. F# W
M8 ^+ G" E8 O; D闻震:日本原来有80%的市场,现在只有20%。为什么日本没有盗版也会这样?不是因为盗版,是因为太多科技产品分享人的时间。以前有80%的人有时间听音乐,现在只有20%的人有时间听了。这不是盗版的问题,是信息世界的问题,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自己的心已经没法沉入一个音乐里去分析它了。结果唱片公司只能压制音乐人,成为恶性循环。我以前需要做1个歌生活,现在需要做5个,那我做音乐也只能糊弄了,恶性循环。
- J$ w d9 j( e
8 }3 m6 X$ R; A+ }* b# I问:我将来想做音乐制作人,但大量工作后会有疲劳期,感觉做什么都不顺手,发挥不出水平。有时候手里还压着很多活,做不下去,这时候怎么办?
' N6 G: o) {! G; ~$ H! ]6 d+ L; [! {' u- P8 \- @
秦四风:我觉得那个才是你的真实水平。不要把自己最好的水平标榜成自己的水平,而应该是最差的那一刻。你灵光一现不属于你,属于那个“它”找到了你,所以还是你的水平问题,不要着急。我学了20年音乐,编曲15年,每隔3年就苦恼一次,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很正常的事情。我现在觉得距离会音乐懂音乐还差5年,但我觉得已经找到门路了。% L+ L: {5 R2 e. Q& v
L$ F K! r8 R$ F% q$ f贾轶男:你说的那不是编曲人,是活儿王。音乐制作人已经是很落魄的行业了,不如找别的门路,比如做个啥Apple开发者。。。你不能说我做一首歌就去海边躺一个月,要自己适可而止。
, _# [4 U: h% v- u+ W/ @- v; |) D+ k! x2 H7 K8 u8 f9 n. r& ~3 z5 b' `+ }
秦四风:如果你就是喜欢音乐,你没必要接那么多活了,不如发给我一首呢~~. s% M+ ], @# A- A8 v; N
. r$ N7 S& X3 j/ G k1 r: U/ o
闻震:你要适量安排时间,我也遇到过你的状况,我会找我擅长的部分做,不擅长或没经历的活就发给别人做。总比你在家闭门造车身心疲惫好很多。国外很多人都做团队工作,需要掌控一个团队,你身边有朋友的话可以跟他们一起工作,带来更多成就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