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赫 C$ h& X' C5 {, y0 F* U
5 M' Q4 c( d+ o c! G5 K: i 只有巴赫才能塑造如此动人和深邃的悲悯,把人的慈悲的感情向度描写得深刻而沉静0 ]: r% }% p5 }
: h4 r7 V' k5 h
通过音乐发现人性,是双重意义上的——不仅发现音乐中所展现的人性内涵,也发现每个人内心的向度
( U: o7 i; h7 { Z
5 B5 c0 h5 I/ J, K3 I5 \1 Z8 d2 b- A 听音乐为什么还要读音乐家的传记,了解音乐家个人对我们欣赏音乐有何意义?通过前面的叙述,这个意义其实已经不证自明了。
2 k/ r4 x7 ?, h; U1 P) Z
& w! ?1 n. `5 t8 C5 [3 a8 w, H9 H8 y 《论巴赫》一书,只有四分之一的内容是在讲巴赫的生平,其余部分其实是作品的“传记”,这就是更有研究价值的学术性传记,阐述的是作者和作品之间的关系。
8 v0 k4 G! ~ h, b
: W. w2 R6 ?% E0 i0 }4 C 巴赫生于1685年,卒于1750年,刚好是一个前现代的人物,跟舒曼、李斯特、瓦格纳等人完全不同,巴赫的音乐并不过多表达个人的喜怒哀乐。那该如何界定他的个人风格?在史书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形容,说巴赫非常丰富、稠密、严谨,是一个完美的“学究型”(learned)作曲家。就他的作曲技术而言,包括他的音乐表达范畴,巴赫的突出特点确实是具有百科全书性的,他的作品几乎涵盖了当时所有已知的范畴、形式和技巧。但我不想用这样的角度习惯性地去看巴赫,而尝试用一个小的切入口:既然巴赫音乐表达的情感范围非常宽广,那么巴赫是怎么表达“悲”的?
- k% U5 N$ l6 _) G* Q& @/ |: J8 p. y9 _' {5 R% o9 s7 X M2 _
在表达“悲”这一情感范畴时,巴赫开掘出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巴赫的作品特别经听,不像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那样“滥情”,因为巴赫的音乐是一种富有理智的情感呈现,而不是纯粹主观的表达。因为他身处巴洛克时代,此时的个人主体性还是前启蒙时期的,情感表达与私人生活没有明确的联系。巴赫的音乐绝对不能被当成自传,而应该说他的音乐传达的是他认识到的人的普遍情感。比如他的《马太受难曲》(1727),是他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讲耶稣受难的故事。这里面有宣叙调、咏叹调、合唱和众赞歌,是一个在形式上非常完美且内涵极为深刻的伟大作品。
5 |( U6 D( K' c2 B- X
. I! _1 W: @* J+ Z 在《圣经》里,耶稣曾经预言他的门徒彼得会有三次背叛,彼得说,我绝对不会背叛你。但后来耶稣被抓时,彼得因怕受到牵连,果然三次不认耶稣。在这部受难曲里,女中音咏叹调《上帝赐我怜悯》(第39分曲),唱出的是人性的软弱,不是指责,而是原谅和悲悯。
+ X9 F2 Y* C$ [3 t' b' R+ V
& }0 I# X* l6 a, |& I+ X3 |, S 只有巴赫才能塑造如此动人和深邃的悲悯,把人的慈悲的感情向度描写得深刻而沉静。这段音乐具有惊人的美; 但这个美绝对不在表面,它的旋律不像通俗的歌调,不是很对称,音乐的走向非常崎岖不平,里面充满了半音,半音的关系又非常复杂。我们用文字形容只能说它“如泣如诉”,但其实这样的形容很苍白。我们只有在巴赫的音乐中才能听到这样的情愫,这种悲是巴赫的悲,这就是音乐的个人独特性。
, ^+ O5 B* |7 o! e9 {
. a. Z4 ^( }, E+ { 巴赫的另一部作品《哥德堡变奏曲》(1741)是他所有键盘作品中最伟大的一部,其中有一段著名的变奏曲“第二十五变奏”,用小调写成,有非常精密而严谨的架构,是对《马太受难曲》中那首咏叹调的悲愁情调的深化。这两个曲子大概是巴赫表达悲情最著名的例子了,不仅无人可以超越,甚至无人可以靠近这种深邃、苦涩、复杂与曲折。这首变奏曲,初听会觉得它非常自由,自由流动、来回穿梭,但看谱子就会发现,它经过了精密的设计,所以它是内在极其理性的设计跟外表非常自由的表达的结合,只有巴赫做得到。
0 }% f" ]$ j) q0 v0 S n$ `) \$ [( b- m; v% |% U/ r4 e3 m) u
巴赫生前并不认为自己有多伟大,但身后他对音乐史的影响是所有音乐家中最大的,从莫扎特到贝多芬、舒曼,一直到20世纪的勋伯格、韦伯恩,乃至当代的古拜杜琳娜,无不受到他的影响。独特艺术家创造的艺术品,虽然产自个体,来自某个独特的心灵,但一旦产生,就超越个体,进入公共领域,成为全人类的精神财富。通过音乐,发现人性,是双重意义上的——我们不仅发现音乐中所展现的人性内涵,也发现我们每个人内心的向度。因为,艺术不仅是对外部的发现,更是对内心的发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