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歌剧需从时代土壤提取文化基因
* P9 }/ l3 R3 Q2 D
- [+ K2 T- C6 o& A- i+ ^ F 新时代的中国歌剧,如何面向世界舞台,发出自己的声音?
& g& l5 a% T1 ]9 v- e8 P4 D3 Q" g% C2 h, H/ x% G8 i
在日前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主办的歌剧论坛上,这一话题引发与会嘉宾的热烈讨论。记者注意到,这也是歌剧界普遍关心的话题。有专家指出,近年来,尽管新创歌剧数量庞大,真正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却不多,更不要说产生如《白毛女》《小二黑结婚》《江姐》《洪湖赤卫队》《党的女儿》那样广泛的社会影响。其中歌剧《江姐》自1960年代至今,仅上海歌剧院就已经演出了约600场。这在歌剧界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 d+ K! M) \9 |2 u
% q) V. m3 a \9 N/ W3 G" E6 Q
今年,文化部正式实施“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并下发了关于开展重点民族歌剧创作扶持工作的通知。如何挖掘自己的艺术传统,使其继续滋养中国原创歌剧,从而让中国歌剧继续向世界舞台发出自己的声音,成为摆在我国歌剧艺术从业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7 q% ?. D( B" Q; o% V7 e1 T- l7 Q: V* e5 V
用好本土化民族音乐元素,是歌剧自诞生以来的发展规律+ j3 Q$ m1 P2 J' U) h
6 i8 \ X o3 A" ]( l) \
著名作曲家何占豪做过一个调查———“我问普通观众:中国歌剧有哪几部?很多人的回答都是《白毛女》《江姐》《洪湖赤卫队》《红珊瑚》。”9 E/ A" H/ k$ z& D$ K/ n7 h- [, @
" e6 W( l0 D) a+ l1 g
的确,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几部创作于几十年前的作品,至今都是中国歌剧的代名词。其中《白毛女》被公认为中国第一部成功的原创歌剧作品,在其出现之前,尽管歌剧界也做了很多探索,但是都没能够把握住中国原创歌剧的现代文化身份属性。正是从这部作品开始,创作者在参照西方歌剧的模式的同时,吸收了大量中国独有的传统戏曲元素和民间音乐语言。
! A5 G% z5 T) I L/ w" w& c7 k s1 E2 k
上海歌剧院副院长张庆新介绍说,所谓西方歌剧模式,指的是作品的整体构建,比如大型交响乐队现场伴奏、乐队配器以西洋管弦乐为主、演唱类型除了独唱还有重唱与合唱等。而此前几部经典中国歌剧的成功,是在此基础上,将秦腔、梆子以及河南、河北等地方音乐通过西洋作曲技法加以改编,使之既呈现出与民歌和戏曲不一样的面貌,又有浓郁的中国味道。比如创作《江姐》时,两位作曲家专门跑到越剧院去学习了越剧唱腔;而《党的女儿》音乐主调的创作灵感,则来自蒲剧《苏三起解》。
" w5 \: j+ v M; m
2 \, r# T V( q+ s/ W( Z% v 实际上,用好本土化的民族音乐元素,是歌剧自诞生以来在世界各国的发展规律。以柴可夫斯基为例,在他创作的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里,一方面有大量的欧洲音乐技法,同时又有浓郁的俄罗斯风格。) b; o- x8 S! K9 B. T0 L, @7 `
5 }, i" j1 C1 q4 E9 I1 Z 民族元素在歌剧创作中的运用,不仅仅关乎创作技巧,音乐语言背后,是文化与情感。 H1 b( W* ^' Y
7 b* K7 a0 H- f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满新颖说,时至今日,以往的民族化创作手法是否还能适应新一代观众的审美,的确需要重新考量,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放弃过去的宝贵经验。所谓本土化,归根到底是要沉入生活,呼应大众情感,然后从时代的土壤中提取艺术的DNA。他以《白毛女》中《小白菜》的运用为例:那种从裂缝里出来的旋律和声音,贴合人物,贴合剧情,与观众血脉相通,因此才能感动我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