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心沉淀下来, A. S5 H q Z8 q- V7 H3 F& _
, X3 w+ F! r' Q ——访中央歌剧院副院长、小提琴演奏家刘云志
* ?- Z0 B& H. u$ c6 c" _, J* V6 B0 e; N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对此,中央歌剧院副院长、小提琴演奏家刘云志有着深刻的理解和长期的实践。这位登过世界级音乐殿堂、时常与著名音乐家合作的小提琴演奏家,不仅经常带领艺术家走到基层进行采风创作,在繁忙日程中为基层百姓进行“让心沉淀下来”的演出,还不遗余力地帮扶地方交响乐团,培养地方音乐人才。% p6 A& w- x" G# v# ` u
. [2 o' S1 Q8 ]5 b4 R# @& R% G 4岁学琴、8岁登台、27岁任乐队首席,刘云志的音乐之路是在他心无旁骛的苦练中走出来的,他说,“喜欢音乐让人的心仿佛要融化掉的那种感觉。”当自己的音乐造诣得到世界音乐名家和权威媒体的认可后,他开始挤出时间到音乐发展落后的地区去培育音乐土壤,“无论走得多远、登得多高,找不到根源就谈不上出‘高峰’,艺术工作者要时常问问自己是从哪儿来的。”
/ H+ v" A. ~! F* P/ i. O- ~
- ~. |$ I" A. X/ W; u, p/ C+ y( A: C1 s 刘云志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一直身体力行,到黑龙江、青海、新疆、云南、贵州帮助发展当地交响乐团,却从不计较金钱名利。“一个地方的文化发展能给艺术带来新生,人民是艺术的土壤,打好地基,万丈高楼才能平地起。”他说。# M& u8 f: a/ ?6 C
7 [& U' i5 o; K& C2 F0 M 2009年,曾从事过音乐事业的贵州民营企业家黄志明抱着“让贵阳的麻将声少一点,音乐声多一些”的初衷,找到刘云志,经过长时间的交流沟通,出于对音乐社会功能的共识,刘云志答应担任贵阳交响乐团的名誉团长和名誉首席。“艺术的土壤是培养起来的,艺术的高原是一点一滴累积出来的。”刘云志说。' u! m# w: l* {1 ?* j: D( p
4 o; w7 Q! ?3 F4 N' `, z 本着“以艺术家为中心、艺术规律为指导、艺术高峰为引领”的乐团管理理念,刘云志帮助这个交响乐团从无到有再到立起来。同时,贵阳观众也在一年时间里完成了从演出时喧哗、不懂乐曲间隔而鼓掌到完全尊重交响乐礼仪的蜕变。如今,贵阳交响乐团的固定年票会员已有200多人,乐团业务人员90多名,其中有来自16个国家的30多名外籍演奏人员。
0 V1 n& G7 d8 l
" Y: l. `4 T1 i g7 U6 I 据当地售票系统统计,贵阳交响乐团音乐会的上座率达九成多,有时还要卖站票。“这样高的上座率对于交响乐演出来说并不多见。由此可见,高雅艺术贴近人民,人民也就喜欢高雅艺术,不能让艺术在百姓面前分三六九等。”刘云志说。
5 u0 I( ^& ?( ]
% H" Y$ j- Q: v* Y" d 在听说了贵阳交响乐团的成长经历后,大庆交响乐团的管理者和业务骨干们带着对乐团发展的期望和对音乐的执着,驱车千里赴北京求助刘云志。“我非常理解这种对音乐的情感。”刘云志说,自己当时下定决心要肩负起帮助大庆交响乐团成长的责任。2013年、2014年,他连续两年赴大庆进行帮扶,排练厅里看到谱台不合格,当即拿起电话订了80个谱台;乐团没有贝多芬特殊技法的鼓槌,他就自己揣着鼓槌去。两个月的辅导中,他不仅自己帮扶地方,还邀请了赵季平、徐沛东、陈佐煌、李心草等几位国内一流音乐家去义务帮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