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人民创作,为人民奏响
! D- @# j) Y% t: L
8 Z& h. W1 A( O1 l8 j& h2 h ——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与山东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合作演出《乐蕴中华》
: G, G) Z" g4 P, \3 N/ D
) E: {2 L: u. S 11月10日晚,山东省会大剧院,随着音乐会最后一个音符结束,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的青年打击乐演奏家陈思翰和乐队成员一同起立向观众致敬,观众则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 v! g, U0 o Y- ~+ h
" q; r! i5 T; C6 W
一周前,陈思翰与17名同事来到山东济南,与山东歌舞剧院民族乐团的演奏员组成大编制民族乐队,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作曲家刘锡津的作品音乐会《乐蕴中华》做准备。每天高强度的排练并未让陈思翰叫苦,在他看来,能把好作品献给观众,再辛苦也值得。
F% M! _! T3 o9 U2 z: E4 l, P$ L
: s5 h+ F5 w, b% ~) Y6 P0 P 这次,祖籍山东的刘锡津回到故乡举办音乐会,不仅是对家乡人的一种回馈,更希望通过此次排练,拉近国家院团和地方院团的距离,通过乐手之间的合作取长补短。8 A! e- d B z) L- d5 I
7 j: m9 W# ^+ @3 P5 j7 y: i0 m) G
“就冲这几个演奏家,今天就来值了。”观众佟钢说。家在青岛的他特意坐火车来济南看这场演出。的确,青年箜篌演奏家吴琳、高胡演奏家李宝顺、竹笛演奏家戴亚以及二胡演奏家于红梅同台献艺,对民乐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次节日。6 y7 {) x- l* l1 R/ w' J( W
( L, @8 C/ ?& K! I/ | ^ 担任本次音乐会指挥的是洪侠。在她看来,刘锡津的每一首作品都有独特的风格,带有知识分子的沧桑感、凄美感。“好作品就要让对的人来演奏。”刘锡津表示,本以为找这些民族音乐高手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他们工作、教学都很繁忙,没想到向这些老朋友发出邀请,大家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这让刘锡津很感动。
6 E4 l* x* i" F4 e. V( _; ^% }7 U3 B( n& |' R0 L. n8 y$ T: f- H4 z
一曲刘锡津作曲的《我爱你,塞北的雪》曾唱响大江南北。刘锡津认为,作曲家在创作中要的就是一个“真”字。他长期坚持深入民间采风,不断吸取各民族文化元素,为的就是让作品能更加贴近生活,用真情实感打动听众。通过将文化元素与现代作曲技术深度融合,重新创作打磨,很多有生活、有特色的作品应运而生。4 i, ^5 u- J T! `3 }) G0 p
1 }) [" d6 G5 Y% c
音乐会当天,刘锡津拿出了自己“压箱底”的民族管弦乐作品《连年有余》《袍修罗兰》《鱼尾狮传奇》《雪意断桥》《诗咏国魂》……每首作品结束,叫好声此起彼伏。
8 a K' ~. D% Q3 O% Y% t) L! L' t Y" U2 u$ }3 h
在音乐会中演奏《袍修罗兰》的是箜篌演奏家吴琳,这首作品也是吴琳的心头爱,讲述了“醉客伏泥”与“火凤凰”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同时又寓意着生活中的一些哲理。箜篌的声音空灵通透,似将观众带入仙境中。当音乐戛然而止,台下观众掌声如雷。高胡协奏曲《鱼尾狮传奇》蕴藏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新加坡地方特色,不仅深受中国乐迷喜爱,也被新加坡当地百姓追捧,如今这部作品已经成为了新加坡华乐团的保留曲目。
& p: B v. g$ I4 K- b* T. E" t7 N6 | {- @6 x' w
为了这台演出,山东歌舞剧院院长王彬林几天没睡好觉。随着返场曲目《我爱你,塞北的雪》结束,王彬林难掩激动,紧紧握住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团长栾冬的手,一连说了好几声“谢谢”。王彬林透露,为了让这台音乐会呈现在观众面前,中国歌剧舞剧院指挥家洪侠早早介入了日常的排练工作,高精度的排练对提升乐手的水平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也让山东歌舞剧院民族乐团的乐手们有了一次绝佳的学习机会。随着排练的深入,两个团的乐手紧密合作、取长补短,最终得以呈现这场高水平的音乐会。# O3 d1 X# |% @% b! S A$ b
: N5 |' c8 h8 c( F- `1 i
“虽然我们是国家级演出团体,但依然是一支年轻的队伍,需要更多好作品打磨,也需要与地方院团合作交流。希望客席指挥、客席演员成为常态,通过积极努力的排演,把好的音乐作品奉献给观众。”栾冬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