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文新读7 h- s' ~" m8 c [8 L# X5 S
4 C( `$ k, R1 T; W2 b- B2 U& x. K, @ 贝多芬是大自然的一股力
3 b/ s$ b" P' l7 {6 A4 J
; y. N8 D( v s4 L 【法】罗曼-罗兰
$ T$ ~* d. F7 a o! n8 a7 s$ ?$ I* `' j! M ]7 l' a# m
亲爱的贝多芬! 有不少人赞颂过他艺术上的伟大。但他远不止是音乐家中的第一人。他是当代艺术最勇敢的力量。他是在受苦在奋斗的人们的最伟大和最好的朋友。当我们因世界的劫难而忧伤的时候,他就是那个会跑到我们身边来的人,仿佛坐在一位服丧的母亲身边,默然无语,在钢琴上弹出一曲隐忍的悲歌,安慰着那位哭泣的女人。当我们同善与恶的庸俗进行了毫无用处的无休止的争斗而精疲力竭时,重新回到这片意志和信仰的海洋中浸泡一下,那真是妙不可言。从他的身上散发出的一种勇气、一种斗争的幸福、一种感到与上帝同在的陶醉,传染给了我们。好像他在同大自然每时每刻的沟通交融之中,终于从大自然中汲取了深邃的力。格里尔巴泽赞赏贝多芬带有某种胆怯,他在谈到他时说:“他一直走进了可怕的境界,艺术竟和野性与古怪的元素混合在一起。”舒曼在谈到《第五交响曲》时也说:“尽管我们常常听到它,但它仍然对我们有着一种不变的威力,如同自然现象一样,虽然一再产生,但始终让我充满着恐惧和惊愕。”他的好友辛德勒说:“他攫住了大自然的精神。”———这是真的:贝多芬是大自然的一股力;一股原始的力与大自然其余成分之间的那种交战,产生了荷马史诗般的壮观景象。
' H E1 R& ^. ]6 x* X7 O! o* R4 a, }2 c" t* G7 h7 [
他整个一生都像是一个雷雨天。———一开始,是一个明媚清亮的早晨。仅有几丝无力的轻风。但是,在静止的空气里,已有一种隐隐的威胁,一种沉重的预感。突然间,大片的乌云卷过,雷声悲吼,静寂中夹杂着可怕的声响,一阵阵狂风怒号,《英雄交响曲》和《第五交响曲》奏起。然而,白昼的清纯尚未遭受损害。欢乐依然是欢乐;忧伤始终保留有一线希望。但是,1810年以后,心灵的平衡被打破了。光线变得怪异。一些最清晰的思想,人们看着如同一些水汽在升腾;它们散而复聚,以它们那凄惨而古怪的骚动笼罩着人们的心;乐思常常在雾气中浮现一两次之后,便完全消失;只是到曲终之时才在一阵狂飙之中重新出现。甚至连快乐也具有一种苦涩而粗犷的特点。所有的情感中都掺杂着一种热病、一种毒素。随着夜幕的降临,雷雨在聚集着。随即,沉重的云蓄满闪电,黑压压的,挟带着暴风雨,《第九交响曲》 开始了。———骤然间,在急风暴雨之中,黑夜撕裂开一道口子,夜被从天空中驱走,在意志力的作用下,白昼的明媚又被还给了我们。, K b q q, }' I/ v! N8 m8 g
( r- Y9 Q1 l) t+ T8 U1 \0 K
什么样的征服可与之相媲美?波拿巴的哪一次战役、奥斯特利茨哪一天的阳光达到了这种超凡努力的光荣,获得这种心灵从未获得的最辉煌的胜利?一个贫困、残疾、孤独、痛苦造就的不幸的人,一个世界不给他以欢乐的人,竟创造了欢乐带给人间! 正像他用一句豪言壮语所说的那样,他以自己的苦难在铸就欢乐。在那句豪言壮语中,浓缩了他的人生,并成为一切勇敢的心灵的箴言:
( N! K+ W U1 Y6 m, r$ i% d0 [' ]6 {6 B# M1 R* Z3 I9 a
用苦痛换来欢乐。: [% F# A9 U3 r4 D1 E% E2 |% _! l4 h
! {! k! G/ ~ W9 X( o, \ (摘自《名人传》之《贝多芬传》,【法】罗曼-罗兰 著,傅雷译,译林出版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