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唱歌发声是一门学问,要想巩固好基础知识,可以看看下面小编为你写的资料!一起看看吧!* \0 l- m- C$ [
w2 e0 B0 d' Y- d8 \, h声乐入门概论
' |$ E' R {, |% P* P6 t我国目前声乐的形式和发展情况,在86年左右形成了三种唱法:美声、民族、通俗唱法。
' _% N+ S. V: X3 s) |
8 P' E" T- u) c1、 美声唱法:它是国外的声乐艺术,17世纪由意大利歌剧逐渐形成的。它可以在很大的剧场演唱,而且不用电声的麦克,直接穿透乐队来演歌剧。这就要求在唱法上要非常的科学。世界各国都在学美声唱法,而且公认这种唱法非常的科学。三十年代和我国解放后,高等院校的声乐教育主要是美声。(合唱主要运用美声唱法)# L6 Z0 H9 t/ h$ E+ a) Y: |
8 q5 `& I$ q$ g: K. j$ g2、 民族唱法:(一)来源:它是由传统艺术逐渐发展演变过来的。(1)是来源于中国戏曲和曲艺( 戏曲有三四百种,以唱、念、坐、打为特点。曲艺又叫说唱,是以说和唱结合的叙述性的形式和特点。(2)是来源于民歌(它分为山歌、小调、号子。直接来自于民间,反映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 (二)定义:在继承和吸收传统的戏曲、曲艺、民歌这三种唱法,借鉴美声唱法的科学性的基础上而形成的混声唱法,以民族语言为基础,声音更圆润、亲切。# s' q/ V$ g( m4 e; x
! R4 f, \' v7 V" n# z" U' I: c( I
3、 通俗唱法:又叫流行音乐、流行唱法,是指通俗歌曲和流行歌曲所运用的表演手段。演唱是主要使用中、低声区,凭借麦克风演唱。
2 y7 R: |: P: B+ l, S" e) Q- V' K. x* a! [* T9 b
发声的基础知识:姿势、面部唱相、放松问题9 Q2 | t: Y5 D) G3 S+ W: g
(一) 姿势:头正,眼睛平视,面部和颈部肌肉放松,下巴内收。挺胸,略向前倾。两肩、双臂、手自然下垂,放松。肩膀向下、向后展开,这样有利于胸部的扩展。背部的脊椎骨始终要有向上、下两端延伸的感觉,即脊椎要立起来,但注意整个后背不要像铁板一样,那样整个脊椎会僵硬,把用力点放在腰椎上,即把力气用在腰椎上。两脚自然分开,或一前一后站稳,脚底 要有向上充实的感觉。整个人处在即积极又放松的状态。
7 d# b7 H6 s# F: B8 S7 H5 z# W, O/ N4 W3 w
(二) 面部唱相:眼睛有神,不要皱眉,脸是打开的,面带微笑,脖子到头顶都是自然兴奋的。双唇自然放松,嘴型是在自己的基础上以自然的微笑状态打开就够了。
+ W- e P5 _' B! |6 [& m
7 R6 a/ F: G7 o& G4 o0 Q(三) 放松: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就是说在歌唱状态下放松(简单的说,该放松的放松,不该放松的不要放松。) 放松并不等于松懈。(例如:塌胸、驼背、脚站不直等等。)% h0 P$ `' a/ U5 H' ^! j( W
6 l8 e' @# p9 s4 x5 ^/ ?% H) \4 V
发声的基础知识:歌唱发声的器官
/ N8 d& |, b& i( T, R7 i包括呼吸器官(动力)、发声器官(振动体)、共鸣器官(共鸣器)、吐字器官。$ S! U* Z3 p% n" F' W) |
" V, R( x% v5 T. v2 b
(一) 呼吸器官:包括口、鼻、咽、喉、支气管、肺、胸腔及隔肌(横膈膜)。
; ?- l) N& y# W+ K/ V+ j* Z$ h0 S; E: Q- P O, Y w0 u
呼吸原理:胸腔有左右两个肺(肺本身没有扩张和吸气的能力),胸腔里有十二对肋骨(上小下大)。横膈膜在第五大片。它把胸腔和腹腔隔开。吸气时,空气由口、鼻,经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部。这时,肋骨扩张,横膈膜下降,整个胸腔向下伸展,容器增大。呼气是,肋间肌肉放松,胸廓容积缩小。
% a! E# o& U. f- V8 O' \+ [, J+ C
0 s' L1 N4 \# L% {(二)发声器官:发声器官由喉头和声带组成。$ M# G; y) Q4 }2 {% N# F1 [ x6 U
6 ]# g! g- g" E5 `6 W
喉头:位于颈前正中部。上连舌骨,下接气管。; u$ p+ y3 F& i7 q/ Y
) z8 G0 i* O- R* [$ _1 _! d声带:喉头中间有两片对称而有弹性的韧带。气息经过气门,击起振动,声带就闭合挡气,发出声音。声带在不发音的状态下是张开的,在发低音时半张,发高音时闭合。6 W8 _# Z5 T! h; E; h' a0 J$ H) ^/ K
/ K, l# O0 B2 f(三) 共鸣器官:包括头腔、胸腔、口腔。1 }3 z. [( _9 b1 o
! {) w/ o4 [! f3 w( v5 i+ q头腔:处于硬鄂以上,包括鼻腔、鼻咽腔、额窦、蝶窦。
( g. ?4 J1 V: \
9 c3 I6 N* I9 q胸腔:处于喉头以下,包括气管、胸腔等
. L. N" }/ K7 ^
/ B% ]& T3 E, C6 F口腔:中间部分,包括喉咽腔、口咽腔和口腔等 P! b, d# @( i/ f
* O# P) F+ S2 R0 k9 d- O5 L% u(四)吐字器官:包括唇、齿、舌、牙、喉、腭(软腭和硬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