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乐架起中澳友谊之桥 8 c% D1 Q6 F2 r 2 n E* {# Q- T% m8 V: f 10月23日晚,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庆祝中澳建交45周年专场音乐会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隆重举行。当晚,能够容纳2600多人的音乐大厅座无虚席。为了感受中国顶级交响乐团的艺术魅力,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以及当地热爱音乐、热爱中华文化和致力于中澳友好的各界人士盛装而来,度过了一个美好而又难忘的夜晚。: y b) B; |7 s& k* Z4 j
; g, f- Q0 k2 T+ G. \6 x( U7 ^: q 向中澳友谊致以最美好的祝愿3 Q# k3 a" Q2 g: k R
. ]3 H( Z2 o' U; y, Z( ~$ X0 l
在音乐会开始前举行的庆祝仪式上,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代表格雷厄姆-弗莱彻表示,45年前,澳中两国政府正式建交,翻开了双方长期友好关系的篇章,从此两国关系得到良好发展,相信未来两国关系的前景将更加光明灿烂。 0 ^# J5 `+ s0 k' n; @' M 3 `9 [" U# O3 _ E7 ?% T/ V$ ?6 Y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的演出让人兴奋而期待”,澳大利亚总督彼得-科斯格罗夫在向音乐会发来的贺词中说,以这一里程碑式的盛事来庆祝澳中建交45周年,不仅展示了来自这支世界级交响乐团的杰出音乐家们的风采,也反映了两国关系的纽带更加紧密。 / u( Z1 Z) C5 C" |# l& X/ {: Z s' h5 n' y) s 新南威尔士州州长格拉迪斯-贝雷吉克利安表示,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专场音乐会是庆祝澳中正式建交45周年的一大文化盛事,“新南威尔士州政府为我们与中国强有力的关系和遍布全州生机勃勃的华人社区而感到自豪”。6 O+ n; K! y( R, e
+ o( ^% I/ I3 i# ^" C; _9 P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虽然中澳两国相距遥远,两国音乐家之间的交流一直在进行。“我本人与墨尔本和悉尼的交响乐团有很多合作,包括录制唱片和在中澳两国合作演出。”吕思清说,对外传播优秀的中国音乐是中国音乐家的职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通过音乐能够进行很好的沟通,用音乐来庆祝中澳建交45周年是再恰当不过的表现方式。( M0 h8 }9 w1 _* ^
$ y+ b& n6 V3 V# m 23日晚8时,音乐会准时开始。中国音乐家们以恢宏的气势倾情演奏了3首曲目,向中澳友谊致以最美好的祝愿。+ k( V& u! w0 U! ?
! P& t" r/ {/ S7 b( X8 A4 r
前两首乐曲均根据中国古代经典故事改编而成。开场曲目《霸王别姬》用全新的视角和形式将京剧与交响乐巧妙融合,饱含激情地讲述了西楚霸王和虞姬的传奇爱情故事。青年歌唱家陈俊华用哀怨动人的京剧咏叹,完美演绎了“江山不在、美人去矣”的悲壮与悱恻情怀,让现场观众如痴如醉。一曲终了,音乐大厅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 3 r9 s3 S" B! a% i x" n3 @% n5 |$ a- X
第二首曲目是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该曲被誉为中西合璧的典范,表达了人们对世间忠贞爱情的向往与歌颂,体现出“生前不能共罗帐,死后天上成双对”独有的中国式浪漫主义精神。: Y& a2 o k* ?
* P3 s; s+ M& o& v4 h1 y
当晚担当《梁祝》小提琴独奏的是吕思清,作为第一位夺得意大利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金奖的东方人,吕思清无疑是当今乐坛最活跃和最杰出的中国小提琴家之一,也被认为是《梁祝》的完美演绎者。 / Y; k' C: a: F 1 c: ?. z& x, l' A8 ~- M! m3 q 当《梁祝》的最后一个音符渐渐消失在音乐大厅的空气中时,现场观众的掌声、欢呼声、喝彩声久久不息。吕思清不得不一次次返场,向热情的观众鞠躬致意,并加演了一首曲目。 ; P; [& T- F* o) k4 B; y% k 4 D% k' ]. K: o5 Q& k+ Z' c 柴可夫斯基的第四交响曲往往是世界级交响乐团展示精湛技艺和深沉情感的首选之作。作为此次专场演出的最后一首作品,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的音乐家们用精湛的演奏向澳大利亚观众呈现了作品中蕴含的极度忧郁和极度激动、消沉的屈从和乐观的进取。一曲终了,大厅内掌声雷动,指挥李心草和全体人员一次次向观众致敬,并加演了一首《良宵》,为中澳建交45周年致以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