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将改变音乐人才培养方式?
4 u0 F& u/ z; w4 E, W6 \ R5 Z% @) i
看过今年央视《开学第一课》的观众或许对钢琴家郎朗和机器人Teo同台“斗琴”的场景记忆犹新。有人不免担心:会不会有一天,人工智能抢占音乐艺术领域?
+ N1 x& ?! C% ], S4 T. c8 Z2 f& C- g/ R r# z+ D" l( j) t9 D3 z6 E
近日,第43届国际计算机音乐大会(ICMC2017)在上海音乐学院举行。专家认为,在人工智能大潮汹涌而至的当下,科技将让音乐艺术变得更美好。无疑,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正改变着人们的艺术参与方式以及音乐教育的现状。+ z2 s: m2 U+ W. ?3 k
1 e# G8 n2 Z" R3 P' {4 p6 R2 z$ r4 h 科技让音乐有更多可能性
& |& [' ^- ]6 ]0 n
" u1 A+ C, D$ C2 E8 s7 ? 提到电子音乐,人们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动次打次”这种电子舞曲音乐。事实上,从计算机音乐之父马克斯-马修斯1957年发明第一个计算机音乐程序算起,计算机音乐已经走过了60年的历程。从最开始通过重新剪辑、拼接磁带中的录音,到如今利用电脑、手机等对音频进行实时处理,科技的不断发展令电子音乐的控制手段变得越来越先进。与此同时,音乐也有了更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呈现形式。
6 b# g6 Q7 j- I7 B; d! {
& \2 A" d5 V# f) q1 [4 _. ^ 本次大会展出的各种互动装置,就让人们体会到艺术、科技与创意的巧妙融合。以其中一件作品“扫描线:冰点”为例。这是一首利用LED灯箱透写台、摄影机、笔记本、MIDI控制器与自制软件完成的交互表演作品。当人们移动透明纸张时,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轨迹,而灯箱透写台扫描这些轨迹后会根据亮度影响声波。换言之,这些音乐是通过纸张、灯光、轨迹创造而成的。5 q, x+ r8 j1 v. `
& X, z1 H* t+ @4 \" s2 `7 W
ICMC2017主席、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主任陈强斌教授介绍说,电子音乐是一种独特的音乐创作形式和手段,传统音乐往往以乐器为主,但在电子音乐中,乐器成了一种辅助手段,而其他一些新颖的声音处理方式还有可能赋予乐器一些新的内涵。也就是说,所有真实存在于空间中的声音,包括一些常见的、普通的声音也可以变成具有音乐性的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