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342|回复: 2

[音频应用] 浅谈录音时如何调节人声的音色

[复制链接]

2559

积分

6

听众

998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2559
侯勇利 发表于 2018-1-8 11:2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浅谈录音时如何调节人声的音色
( t  r2 s, W1 c: L3 q' b7 ^) X/ c( _" z& B- E, C$ W! X8 C
  无论人声、歌声,还是乐器的声音,它们都不是一个单音,而是一个复合音。也就是由声音的基音和一系列的泛音所构成。这些泛音都是基音频率的位数,物理学叫分音,电声学叫谐波,音乐中叫泛音。它对音色的特性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些泛音的数量和泛音幅茺的不同构成音色的频率特性曲线。这条曲线就体再了音色的表现力。例如,钢琴的最低音频率是27.5Hz,最高音频率是4186Hz,而钢琴有十几个泛音,它的高频可达10kHx~20kHz,一般可测到16个泛音或24个泛音。这些泛音可分为低频泛音、中频泛音和高频泛音。如果低频泛音的幅度较强,音色就表现得混厚;中频泛音的幅度比较强,音色就表现得圆润、自然、和谐;高频泛音的幅度比较强,音色就表现得明亮、清透、解析力强。; O# w8 T9 j1 T, z: k$ p+ q
& a) c$ R" a, }# q/ l  b+ D2 {
一个音色的频谱曲线各不相同,这和发声体的物质结构、状态和发声的力度以及共振体的不同而各不相同。
+ Y  \: a* ~' X. N6 e6 Z( V7 X1 A! T' y
什么是最佳的音色呢?根据意大利美声学的观点,就是将基音到第16个泛音的强度在坐标上连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就被称为最佳美声线。那么,哪个音色的频率特性曲线越接近这条直线,哪个音色的低、中、高频泛音的比例也最为均衡,其音色的艺术表现力也最为尚佳。
4 H9 R" b5 p2 N' q) x: w/ g) l1 g
在对人声的美化、修饰上,可以通过调音台上面的输入通道中的四段均衡器,对音色进行频率处理,来提高音色的艺术表现力。调音台中的四段均衡器分为的4个频段,根据德车柏林音乐研究所资料介绍,它们是:" g( }& a3 r% J
$ {/ r3 B( ?& O
HF:6-16 kHz,影响音色的表现力、解析力。
. W0 t. x3 X$ R/ \, U9 l' W" G3 P( v8 D" q0 O
MID HF:600Hz~6 kHz,影响音色的明亮度、清晰度。
- d* ?$ f$ U) m' x2 u7 t% G; X2 O' u3 x+ j- m. \
MID HF:200~600Hz,影响音色和力茺和结实度。
8 W. u# F9 J( c) M! Y* ?8 ~0 q7 j( Y
LF:20~200Hz,影响音色的混厚度和丰满度。8 u/ i3 O- b0 [. s% Y

' W2 g* Z. D7 G7 Z  w) `  k. N如果高频段频率过弱,其音色就变得色彩、韵味、个性的失落;如果高频段频率过强,音色就会变得尖噪、嘶哑、刺耳。3 L$ O; h% g" U4 p

' u4 q& N# b" A% Z! I如果中高频段的频率过弱,音色就变得暗淡、朦胧;如果中高频段的频率过强,其音色就会变得呆板。
+ p% u! B8 V' G- a, a. w, N9 @6 T
如果中低频段的频率过弱,音色会变得空虚、无力、软绵绵的;如果中低频段的频率过强,音色会变得生硬、失去活力。3 n: n/ Q' z3 t$ }! ]0 k' G
/ G0 w# O6 l. o# m8 A: v" E- O
如果低频段的频率过弱,音色将会变得单薄、苍白;如果低频段的频率过强,音色会变得浑浊不清。
. @  w/ Y7 w$ _" M3 t5 R9 i5 @0 ?
要使音色有美感,就要泛音丰富、有层次,使歌声有音响美,听众听起来悦耳动听,提升量不易过强。LF(低音)过量,声音混浊不清;HF(高音)过量,声音尖噪刺耳。提升某一频段后,还工考虑对其他频段的影响,要总体地考虑歌声的清晰度和丰满度。
+ P7 Y" ~5 w" Y" s
0 ?" _4 a6 w/ z4 G3 l1 r1 E: z. O1、对普通人的调音
: R: d! \3 C8 P+ e( T6 y. f9 J  A有一些歌唱爱好者和业余歌手,也有一些人仅是娱乐消遗,他们多为自己演唱。其中有的人没有受过基本专业训练,缺乏演唱技巧,甚至有噪音不好和不会使用话筒的人,其中,男声易出现喉音和沙哑,女声易出现气息噪音和声带噪声。. ^2 [( O! V0 c( q2 [
2 ~3 _" J3 T) h
为消除以上现象采用如下具体处理手段。
% V. t" o* c$ q+ }* I6 @7 a
( u* m# Z" }9 j# l: L+ A4 e3 `, T! Q$ c" @& ~5 ?
(1)在100Hz以下要切除,消除低频噪声,使音色更加纯净。
/ y# O) _: N& C0 H7 A- A
* K" I- S6 j: c. k. t. O(2)在500-800Hz要小量衰减,使音色不要太生硬。9 T0 p, W  o* {

: p7 \8 B* y  Z7 O4 X, \(3)在MID频段提升3-6dB,以增强明亮度,使声音清晰、明亮;
2 o. N1 P3 b3 ~1 T+ s
0 `* J9 F9 n1 K4 c* y/ A: |(4)一般人声音都较低,而且缺乏响度,所以音量要开得大一些;亦可把200-300Hz范围频率加以提升,以增加声音的响度。
2 o! p# P% Z3 L5 k) g( l' i7 S* j8 h* V; F6 W
业余歌手动态范围不大,勿用自动音量控制。 2、对专业歌手的调音
- _' u2 z' Y8 {1 j" p( Y8 A
) ^0 v& G6 \! v! I4 {3 D专业歌手有响亮的歌喉,从发声、叹息、吐字、共鸣演唱基本功都具有一定的水平,而每人都具有一定的演唱风格。
7 F; }9 w9 h, [' n& n/ i# b$ \* T% U* ~3 z) U7 z- _* t
调音要求:! G6 W/ T9 `# s
5 q5 g5 Q; Y5 w  V$ U
(1)要了解歌手的音色特点、流派,高、中、低泛音特性;  [4 C# |: t3 w

8 W% Y' H& `0 |4 c: }(2)要了解歌手的音域宽度和动态范围;  S  F, [, W0 O4 R

* r5 M- H9 p+ T( }(3)要熟悉歌曲、歌词感情,调凌晨的基本手法要与歌曲的意境一致;
0 Z) m* H( w: V' ~, t) u" y9 k' D) g/ l" L" C% V( ?0 Z
(4)要注意歌曲的风格和歌手的演唱情绪;
  m; j: N. f! U9 g5 H( U6 v
! F( y* j* N6 w2 k(5)话筒的档次要高:宽频响、小失真、大动态。: T- G8 a5 @$ X3 H2 r* b! A+ S- h
9 o; I1 l: M, `9 s/ c6 ]4 j# M
女声:! Y7 [! K; w9 d2 A. _0 ]' I
女声在高频部分容易产生S音(嘶声);在7-10KHz衰减了3dB,可以消除S音。
" }- m' ^' m3 K6 l
! e1 Z$ ~* \3 P: s男声:) y8 w8 ]# _0 x8 \
男声音域比女声低一个8度音程,频率低一个倍频,在100Hz衰减了3dB左右,可以增加清晰度。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59

积分

6

听众

998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2559
 楼主| 侯勇利 发表于 2018-1-8 11: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录制人声的一点窍门7 G* n) k# e* N/ w5 c5 o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一个问题,你做的是音乐还是歌?我的意思并不是说歌就不是音乐,我的意思是你要把歌和纯音乐分开,在歌里,人声是绝对的主导。所以,正确的处理歌里的人声在整个歌里占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1 e/ e7 Q  Q4 _) |5 M) I现在,我们从准备工作入手,首先你得有一个像样一点的话筒,千万别相信别人说的一两百元的话筒就能录出专业的人声。那些卡拉ok话筒尤为明显,由于过分地夸大中频段、而且往往为了不出杂音把高频削掉了,这样的话筒当然录不出清晰的人声,好多朋友在单独用卡拉ok话筒录音的时候觉得人声还可以,但是做完整个音乐混缩的时候才发现人声含混不清,不管怎么弄都不好听,就是这个原因。同样的道理,有些人刚开始用AKG这样的话筒的时候觉得很不习惯,认为噪音奇大,声音发尖,其实对于人声来讲,我认为清晰亮丽的高音频段非常重要,比如有一些流行歌曲本身混响较大,混缩时就非得再把高频提升一点,要不然混响不够,要不然含混不清,这就待后面再讲了。我的建议是录音时用耳机听回送,基本上听不到环境噪音和电流声就可以了,当然专业一点的话筒阻抗比较大,没有话放听起来可能吃力一点,所以最好弄个话放或者弄个大功率耳机。好了,提归正转。现在开始录音!现在做:# n. n+ B- i  M/ }
第一步,工作,降噪。* K5 {. ]( c/ W% |4 S
  有人说了,降噪我会啊,选取一段噪音波形为样本,然后再整体降噪呗,慢着,这个地方就容易出问题,首先你要听一下噪音属于哪一类?在人声里占到多大的比重。看这个噪音采样(图一),这是一段人声静音时的环境噪音在COOLEDIT里的噪音采样。这段频谱的噪音量实际上已经非常小,而且主要是非常高频的电流声,这样的噪音是可以通过上述方法解决的,但是如果噪音的量比较大,而且参杂了许多中高频的环境噪音的话,我建议你不要用这个方法,因为这样会吃掉你的声音,还会让人声产生吭吭巴巴的现象。所以我建议这个方法要慎用,而且采样的时候尽量采最小最平直的一部分噪音。如果降噪完毕在人声中间还有噪音啊、喘气声啊,我建议你直接把那一部分静音,这样尽管人声里还有一点噪音,但是被人声掩盖,人声间歇时又是静音,整个人声就会听起来比较干净。说一千道一万最好是录音的时候就把好关,尽可能的减少噪音录入。# X, r1 ]  q8 V

& b3 Z: `1 n+ Q0 u0 u4 @; m
8 d. x. B5 B: H0 ?- ^- X6 R2 X第二步,音量$ G6 o( w0 Q1 N  _
  音量也是人声是否清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废话)。
9 r5 O* ?5 ~; B' [  录制完成一轨波形后,先看看波形的纵向大小,一般振幅在2-2.5左右声音比较好。然后在混缩的时候用这样的办法判断你的人声音量是否合适:, F2 l% p, r9 q. X
  把监听音箱的音量关到最小,然后稍微开一点,这个时候因该只能听到人声比较清楚,其他的声音都若隐若现,然后再开大一点,这时候可以听到吉他、贝司泛音、嚓的声音比较清楚,然后把音量开到一般状态下,这时候鼓和贝斯清楚的铺开了。然后把音量整个放到最大,听一听什么东西录爆了。实际上这是人的耳朵的听觉特性决定的,先是接近人声的中频,然后是中高频,然后是低频。
% U5 I) s: [1 G2 @$ O/ m  做音乐和听音乐的人不同之处在于,做音乐的人往往要试着听清楚每个细节、每种声音,但听音乐的人往往只注意他想听到的,所以在一首歌里,人声是一定要让别人听清楚的。试想你自己路过一家音像店,无意识的听到了一首歌,你注意的是什么?-----是歌手唱歌的声音。我认为合适的音量和混响是构成声音清晰与否或者靠前靠后的重要组成。; a" A% k" ]* d( q- P. ^6 }) y  a

, L) r2 M  Z- z( i0 t; c5 u; N第三步,压限+ d9 ~3 {* P; r% ?
  完成了上面的一些工作以后,下面开始最重要的两步工作:压限和混响
/ F. t. }( u6 ^0 d# n首先讲压限在人声处理中的合理使用,如果你还不懂什么叫压限,那么请你去看看胡戈的文章《动态大法》,简而言之,压限就是一个音量调节钮,在你声音太大的时候给你关小一点,在你声音太小的时候给你提升一点,是你的音量始终保持在一个比较平均的线上。我常用的是wave3.0插件包里的rcl,但是通过试验我发现wave3.0的多段压限器c4更适合处理人声。请看下面两个预设值(图二、三)0 L* U1 M! @% x: Y

( l) X/ z' A* g2 R这是c4里预设的一个vocal的压限值,大致你可以看出:纵向是音量值,在正负6db这个范围内(紫红色范围内)是正常范围,超过这个范围就进行处理。然后你可以看出横向分出了4个区域,这才是c4的精髓所在----分段压缩,事实上,有了c4以后,我已经很少对人声在做什么均衡处理了,静态的均衡总是在这里合适在那里又不合适,调来调去非常麻烦,而c4的均衡和压限一样是动态的,而且是紧密联结在一起的,下面我着重讲一下这种动态的均衡和压限结合的好处。
$ C) {, v6 W7 ?- q* U, v先这样讲吧,假设你的作品里有四个乐器,贝斯、吉他、鼓、铺底弦乐再加你的声音,从频段来讲,贝斯和底鼓在低频段,高把位的吉他和高音区的弦乐在高频段,然后及他的中音区、贝斯的泛音、弦乐的中音区、你的人声都在中音区,这只是我们的划分,事实上每种乐器混在一起的时候并没有这样明显地划分,往往在各个频段划分的地方重合了一大队声音,这样的结果是各个乐器听起来都不明显,全部参杂在一起,一会儿听不到贝斯了,一会儿人声又蒙了。c4的作用就在于将效果分致于各个频段,通过动态的压限和均衡将各个频段的声音清晰化,比如说贝斯,通过处理,就老老实实的占据了低频,超过低频的声音就被压掉了,这样该是哪个频段的声音就在哪个频段,大家相安无事,谁的声音都清晰可辨了。所以我一般在最后混缩前要用c4处理(应该是梳理)一遍。通过这样大概的解释,不知道你有没有一点认识,如果不太懂,没关系,反正我们这次只讲人声的处理,看下面这个:
5 m, p% ^3 i8 t, L4 ^3 ^, R
5 e3 [/ [4 p- _9 o这也是c4的一个预设值叫pop vocal,你注意看看和上面那个标准的人声处理有何不同?(像我刚才讲到的,POP的人声因为常常加很多的混响,所以为了清晰一般要将高频提升一点点,因为在声音里高音的指向性最强,低音最差。)看那个紫色的区域!在3K的时候开始提升一直到16K,这就是一般人声音的主干部分(也是最清晰最好听的部分)如果你录的人声是男低音或女高音,你可以手动把4k那个地方的灰色小卡子调整一下,然后相应的调节均衡的量,一般来说没有固定的预设值,在我录《生于七十年代》cd的时候,由于歌的风格和配器的不同,我调整的值也不同,《习惯》这样重一点的东西,我把紫色部分整个拉下来了一点,高音区也不上调,和整个音乐配起来,人声就融入其中了,而《凸凹》则相反,基本上就用了上面这个值处理,试想想如果整个音乐偏向中低频,你的人声尖利地在高频是怎样的感觉(除了刻意的音乐试验),所以有人说总感觉人声和音乐融不到一起,出了合适的混响度之外,这也是重要的原因。从mastering的角度来说,合理平均的将声音分配到各个频段,整个音乐才会显得饱满,你的工作就是将该去哪里的声音分配到哪里,别叫他乱跑而已。怎么样,找出你的人声文件,自己听听你的声音然后调整着看哪一段频率是最动人的,对了,我建议你在CAKEWLK或SAM里作为效果插件使用,不要对音频进行破坏性处理,否则做坏了后悔不说也不太方便。- @3 e3 E' h% I4 T, D; U" T
实际上,压限还要和混响一起来使用,左右权衡才能试出来最好的声音,下面就来看看我的混响处理方法6 v2 L8 A6 Z# X3 A0 \
第四步:混响
0 V0 E6 g4 c6 G我用过很多的混响器,独立的和插件,两年前我还觉得软件混响甚至比不上卡拉OK的混响,(主要是CAKEWALK自带的那些混响器给我留下的坏印象),但是这两年间软件和硬件的突飞猛进不由得让人对软件的能力刮目相看,我所看好的软件效果有两类,一类是MASTERING类,我认为2年内混缩软件一定会和大型的录音棚平分秋色;第二类就是单独的效果器插件,像压限和混响类的插件,已经完全具备了和上万元的硬件设备竞争的资本。
* Z1 V6 a" F/ D% y3 g说了这么多,就我个人经验和喜好来讲,对于人声,我常用的混响效果器有TC NATIVE REVERB和ULTRAFUNK FX-REVERB,前者号称可与价值数万元的混响器相比,甚至有人说他是最好的效果器,但当我用了后者以后,我个人认为ULTRAFUNK的混响更好,或者在这里说更适合人声,但是混响是没有固定模式的,人声的不同,混响的比率也不同,只有用你的一对耳朵用心去听才能知道你最适合的混响效果是什么。这里我只讲讲混响器的用法和实例,以作借鉴之用。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59

积分

6

听众

998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2559
 楼主| 侯勇利 发表于 2018-1-8 11:2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仔细地对比这两个效果器,你会发现混响效果器是由几个基本的组件构成的,那就是DECAY (DECAYTIME)、ROOMSIZE、FIFUSE,分别可以理解为延迟的程度和时间、所处空间的大小、混响的模糊(清晰)度。混响的好坏和适合与否大部分是由这几个部分构成的,下面详细讲一下TC NATIVE的各个选项:(以红色箭头所指为序)* V& m  F7 n# x7 A4 F  Y& Z' p
1:SHAPE,这里可以调整房间的形状,有三个选项ROUND、CURVED、SQUARE分别为圆形、椭圆形和方形空间(比过我认为如果还能有空间比例调整就更好),要记住这里并不是空间大小,在这里选定了空间形状后,点击上面那个ROM的按钮,才可以调整大小。! {  i% T% J# V
2:DIFFUSE,看这个钮上面的图就知道“-”号是越来越清晰,“+”号是越来越模糊
$ H  }) ?* K7 ?' Y5 s6 |, L) W% X+ E3:COLOR,这个选项很有意思,他把混响度对声音的影响形象地比作“冷”和“暖”,左下为最暖,右上为最冷。
. N# w. u' l4 x2 n9 ~4:PREDELAY,延迟的时间,以毫秒计算。
. ]4 K% U% F  \$ a9 T5:VALUE,所有的ROM、DECAY、SIZE的值都可以通过它来调整,还包括了一些预设值在里面。
# p# x  C/ p7 f; H- v- ~6:干湿混合度,IN为输入的原声,OUT为加了效果后输出的声音,MIX为加效果的量。
( p$ Y$ d5 m- \
; O: d0 k6 f1 v' R1 C) [9 y1:LOW CUT和HIGH CUT:低于某一个值和高于某个值的部分将会被被剪切掉,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保证加入混响的声音比较集中在某个频段上,对于人声来讲,极低和极高的频段加上混响都会带来干扰,声音或发蒙或混浊不清。6 J- T8 r( w( M, t* Z3 ]/ J0 M) f
2:这一部分可以参照上面TC NATIVE的部分,不作细述。
# h, \3 P. n9 Y" z6 K9 I# n' m5 v3:这一部分我认为才是精华所在,浅蓝色的部分是低音区的混响量,更浅蓝色的部分是高音区的混响量,每个人的声音不同,男声和女声也不同,我认为对于人声,混响加在不同的频段上是不同的,这个量因人而异,把你的声音调出来,细细的调整这个值,试试看给高音区和低音区加不同量的混响,上下左右细细的调整,你会找到一个最适合你的值,这时你的声音应该是这样:把人声混到音乐里,你不大能听得出加了混响,应该是清晰干净的人声,单独听人声,应该是圆润通透,混响是让你的声音不发干、发涩,而不应该让你的人声带着回音像是从天国传来。试想一下,你和歌手面对面处在一个很大的录音棚里,他的声音虽然带有混响,但让你来听仍然是很清晰很直接的。含混不清的混响会让你的人声像隔了一层东西或者相隔甚远。切忌切忌!主唱的人声是一首歌里最直接最主要的部分。, q2 T. ^% d4 k: G' [1 F
4:这一部分里的前三项和TC NATIVE一样,不过最下面的WIDTH里有一些选项,是你让你的声音集中在中间还是更宽广,多试试看。
. C+ k# N+ C9 J% H4 [; T1 d在PRESETS里还有一些预设的选项,你可以调出来试试看各个调节钮有什么变化,都有什么作用,然后大胆的调试,直到找到你认为好的混响,然后回到歌里,将人声混在歌里听看效果如何,如果不行,再回来调整。这是个耐心而又细致的工作,记住:慢工出细活!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4-26 13:03 , Processed in 0.184098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