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对方法,推广一点儿不难( A0 A1 R" c- p9 b- Q e
& m' j. B' e E F 周笑梅至今记得,十几年前,她刚到长宁民俗文化中心时,一位老前辈告诉她,做民俗文化就得“土”,而且“土要土到根”。
* Q" k" |0 J) I" o, Y9 O6 O2 W3 s, q
那时候,文化中心自己制作了一整套“土到根”的民俗服饰,表演“土到根”的节目或习俗。然而观众越来越少。$ R0 h" l" ^5 V' P+ d3 t
( m- l f L5 w' z8 H 周笑梅意识到,改变的时候到了。
; q0 j2 Z& B7 X+ |8 p. x. b. W( A8 r. t0 o+ [) |
比如喝腊八粥,活动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简单放一锅粥,免费发给居民们品尝。
0 f. w& E! c! n4 H: |! J, U, b3 F5 C* R) y2 i0 P& ^2 z9 [
那天,阿姨们煮好6桶粥,骑着自行车运到长宁民俗文化中心的广场上。路人想要喝粥,可以,但是得先蒙上眼睛,猜猜粥里放了哪些东西。难度更高一点的比赛,还要说出品种或产地,猜对有奖。
5 A( U" L! Q# {. ~6 c% ^" Z7 `- z# F, k
游戏过程中,大家对腊八粥有了更深的认知,而不仅仅是背书式的记忆。参加比赛的路人中,有小学生、老外、居民,还有刚刚从地铁2号线走出来看热闹的年轻人。
! v7 M, V; G8 k, V1 P8 w ?4 T: j# x9 y" h# n7 \+ D
周笑梅发现,任何民俗文化只要有体验、有参与,找到一个有趣的包装,就会吸引年轻人前来,“过去,我们总觉得在年轻人中推广民俗似乎有难度。其实找对方法后,一点儿不难。”9 q4 Q9 ?4 V+ s6 M; m& d! d. g
! l0 B. C& Y+ l3 D2 I 如今,这里每年策划许多大大小小的民俗活动,有了经验后,已经发展到一个更高阶段:搭建好平台,让年轻人自己玩。
) }8 y& H& q0 I6 t5 }
4 L7 F6 r# S: z [( G g 比如,几个年轻人自发组织了汉服社团、发簪社团,苦于没有场地和平台。得知此事后,文化中心愿意提供场地,邀请他们定期来这里做活动,给他们自我发展的空间,有时候还为这群热爱传统文化的年轻人寻找专家和导师。
1 W7 Y( {5 k7 E) `* i* i- ^8 l- Y- L, b9 D4 M
渐渐,这些年轻社团越做越大,还在互联网上小有名气。
$ m6 N; X. O& |0 p$ j5 ]& f% |1 O5 x4 S
如今,面向白领的传统舞蹈班、面向小朋友的西郊农民画班,都成为文化中心的“招牌”内容。
- C( y- K+ J% q% e# v4 R2 c r# Y2 w& b$ y; W
周笑梅认为,作为一个非遗和民俗的平台,活动内容策划本不是他们擅长的事情。中心的工作重点仍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比如定期普查、建立保护名录、留存资料档案、对接传承人和专家等。+ L% p1 u/ b2 F1 W( i& V- j9 H9 |% f
$ {% L9 @# l/ K. ` 至于如何推广宣传,切中观众的心,不可能每个机构都懂,不妨汇集年轻人自己的智慧,凝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让年轻人自己玩。而机构只要搭建好一个平台,扶持着他们往前走,确保传统没有走歪——这或许才是传统文化的正确扶持方式。% t$ Y! \" b$ o
- h! ^4 C! D2 R8 x3 ? E% P$ P! p0 { 而这条道路,非一家之力就能完成。制度上、执行上,还有许多挑战。7 u, n1 X6 [6 t* N
& _1 g v5 L, s
记者手记' b6 e5 A; o1 K1 Z6 |$ F! ]* u2 x
- n: N* p( q% E+ c' s 坚守与求变,如何两全其美, r7 E7 P; D+ t% m3 q3 q& ?
; w, Z5 v7 \- E4 I) j% Z/ X2 t3 E 如今,非遗和民俗传承,似乎面临这样两个难题:- u! Y! q. J: Y& }( g0 B# Y6 e1 X
) |3 \' c$ H9 ^- L$ D! _
一头是原汁原味的传统,它的精粹往往与现代社会结构、现代生活方式格格不入,难以再复,强求无用,比如江南丝竹的合奏方式;) |# r) ]4 K5 V F+ z
; J* x- e# ^; `, W# g5 W 而另一头,在年轻人中普及推广、传承发扬,就必须与时俱进、必须适应现代审美。; C% [0 L. K$ T q% J
3 H) j' ^8 l3 d x0 y3 e0 Z9 L 如此一来,变化后的传统,还是那个传统吗?坚守与求变,究竟如何两全其美?8 @8 _- Q9 o: o6 Z" Q3 K5 R* Y e4 O
& J# y& H7 z5 x; m9 _+ u: {' s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李明洁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正体和变体。
" ?1 N9 C% N5 b8 J& I
0 t+ W. ^6 O' ?$ `& d 传统文化有两种面目。一种是正体,原汁原味保留那套古老技法、古老文化的原样,准确记录,像人类文明的基因档案那样,把正体留档、一代代流传下去。2 j$ Z, f Q9 y; P. K
+ M" v$ t6 i9 C) ~" O! k" C 既然是正体,就不宜强迫它们简单迎合市场需求、趋附现代生活。正体的价值就在于,它是文化起源的基因和源头。投入资源和精力,养着、护着、记录着,为子孙后代、为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历史保留样板,它是“母体”,是根。; G' H# `# m8 ]' y/ V: j
6 e4 W* g" a: Y: Q4 i" ]/ R/ m 而一个正体,往往孕育着多个变体。变体随着岁月更迭,随着当代人审美方式的变化与时俱进。相比之下,变体往往更加快节奏、更加简化、更加不拘一格,甚至可以跨界融合。
0 v. g, V* ]8 ^! U
, ?! a1 T* h& _. K) I- @/ P, A 有些变体没有技术含量,却有传播效果,就是为了让年轻人稍作体验,玩一把。越浅,反倒越有市场潜力。玩的年轻人中,10个当中只要有1个萌生兴趣,开始追寻文化背后更深刻、严肃的东西,那它就是有价值的。
* e# F) F' p% C$ v: G9 |3 \2 F. C8 w% E5 q7 \& G6 R' P9 S
我们现在的惯常思维,往往把正体和变体混为一谈。一个非遗项目,既要求原汁原味不走样,又希望走市场道路受现代人欢迎。( Z2 s, p) ^0 h d, B
$ h h9 x! X! N( Z
一旦真走了市场道路,玩得浅了,有人又开始担心是否损害了传统文化。也有非遗传承人抱怨说,自己为探索市场忙得晕头转向,静下心研究技艺的时间少了。
j# n3 v8 Z5 |2 x' h6 T, r2 a5 M Q0 o+ o
但假设,我们把正体和变体区分来看,两条腿走路,矛盾或许迎刃而解——: R3 l) d/ p0 ~# M
. V3 o* D/ N2 @+ p4 J e3 o
正体有正体的一套传承、保护,屹立不动摇;而愿意创新求变的人,不妨闯一闯市场之路。
. s5 A8 [) v3 _ J/ D7 ?8 v1 V0 Q
( F/ d3 f* X; X3 F* Y& W4 Z9 t 事实上,一个当代流行的变体,经岁月积淀,说不定会成为下一个时代的经典文化,传承和发扬,就此形成。而即便白云苍狗、四季轮回,每一个时代的人又会不断从文化母体中、从正体这条“根”中,重新寻找养料、激发新的灵感。& }4 z3 G3 I3 O% ]- T7 {& B V9 v0 L
: W8 y- Y! V. x- U# {9 A# q" b 当一群白领穿着古朴,头戴发簪,踮脚跳起舞蹈;隔壁,一群花白头发的中老年人,正陶醉在难以再复纯正的江南丝竹中。这是两代人各自的生活方式,却又殊途同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