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单元 京剧
/ S- E! f0 ]. ?, v# ]
( v5 B" V; O+ W( d0 x9 R% t 1.梅兰芳是将我国京剧艺术引向世界的第一人。
5 B9 I1 |1 ^7 i4 U
' O+ w- J. M* M 2.《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京剧《霸王别姬》选段,虞姬唱段。
1 j$ J6 \8 g0 d' s 4 ?8 M$ @5 E# ]# U* ~* C
3.海岛冰轮初转腾,京剧《贵妃醉酒》选段。
2 `* V! U' j2 i9 \9 z. q4 m ( ]0 G& [& C* ?6 E+ o0 Y! ?
4.京剧的起源始于“四大徽班”进京。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
# S6 w% O1 d' g3 M8 i % [( y, Q4 _ \! t8 f( L Y
5. 京剧四大名旦指的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i' r3 ?+ i7 Z% l( E5 [+ r' n
& a* J. }' I' F P
6.雄心壮志冲云天,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李玉和唱段。3 c- J* l7 I8 E4 d3 i8 I
& P: @* Y$ l. X! ]" E$ Q" j: @ 7.家住安源,现代京剧《杜鹃山》选段。
8 q) K! c4 d. `" e& q% B6 d) E* I 7 h0 K0 A- {" {) V$ \, k
8.京剧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以二黄和西皮为主要声腔。
7 z7 f+ t8 ~5 F( w; [9 w. ?6 V # L" b h2 n3 C" f
9.京剧的板式主要有四类:一眼板(相当于2/4拍),三眼板(相当于4/4拍),无眼板(相当于1/4或1/8拍),散板(既无板也无眼)。
0 q& ?6 h% Y" F7 I6 F
7 v& C& H& d+ h# x1 E 10.京剧可分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
' U) X( B5 L+ b* h2 v9 b; A1 I 4 A+ O @1 L9 n( I/ s
11.甘洒热血写春秋,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 l7 v2 |) u, A# W. i" U
$ i4 a9 p7 v: u% i
第五单元 亚非音乐 大自然 和谐 和平) `- t5 k: J1 n) \/ W
+ F5 f$ R, k, X/ M9 [
1.《四岁的红鬃马》,蒙古民歌。呼麦:由一个人同时唱两个声部。! B) I- ? ?: _& g. }
4 D$ `1 _, S7 O' [
2.《星星索》,印度尼西亚克隆宗歌曲。星星索是划船时伴随船桨起落节奏的哼声。
& f* F/ R# p h" o) Z
. A5 y* b' P! w& F% x 3.《欢迎》,印度拉贾斯坦的民间乐曲。萨朗吉被称为“印度的小提琴”。3 s; Z. m7 `4 F9 _. m6 a9 s9 Y- A
: _- {1 N, C, Z9 O' f
4.孟加拉国被称为“音乐之邦”。6 t3 m+ k2 h* y0 W
- d6 J$ p% F4 m: E) N- P
5.《非洲赞歌》,加纳民歌。演唱伴以非洲古老的马林巴琴。
; }, n2 b+ S- {2 U/ |" F ; Q s2 o) a4 o$ C/ N1 K
6.《鼓舞》,布隆迪民间舞曲,圣鼓在布隆迪象征国王的权力。
% f$ t' ^4 W$ @4 w+ @/ u( p3 k S
5 Q# C* c- w- v. K( D2 Y% _+ E 第六单元 欧洲民间音乐 拉丁美洲音乐1 X T7 h5 j- E
; {- d% t+ w! ~! O4 l
1.《鸟儿在歌唱》,保加利亚民歌。
* {2 Z. I- \! l8 B 8 c8 G+ B; l5 A
2.《优雅》,苏格兰民间乐曲。风笛。/ A- C5 y. Q! u
; ?2 a! Y: l' S K" U3 r$ N 3.《森林的多伊那和妇女的舞蹈》,罗马尼亚民间乐曲。排箫。
4 ?( k) |0 t7 L8 p5 c6 p1 h
' t7 Y/ o9 I3 X, g5 S: \ 4.《告别》,秘鲁民间乐曲,安第斯高原印第安人的民间乐曲。排箫、盖那笛(竖笛)、恰朗戈(高音弹拨乐器)。
8 N1 a2 r2 V3 m% i" m$ } & x# J/ G7 e6 F" A* k( V7 r8 ^% t. |
5.《美丽的小天使》,墨西哥歌曲,拉丁美洲民间音乐风格。
! q7 m: o! Z: F% d% X6 n- C _& h) l + O1 j$ K! [( o: y' N' F1 O
6.《小伙伴》,阿根廷探戈舞曲。探戈舞曲特点:运用多种多样的切分音。3 I- h$ r; \2 A/ f3 d6 R
; m) N) N' j# W
第七单元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最伟大的宗教作曲家)% W! r+ @6 m( E! |$ w* L: E" r$ n
; N9 j. M v2 q+ q0 M/ C7 W 1.《马太受难曲》,被称为“现存宗教音乐的顶峰”。取材于《圣经》中对耶稣受难过程的叙述,共78首分曲。
5 k2 S( f6 P# E& j- [4 p; m0 R. ~
9 a, t1 f" W7 ~- \9 y5 y! b; y 2.复调音乐:是指将几条旋律线按照一定的规则加以结合的一种多声音乐,这几条旋律线都具有独立意义,注重各自的横向发展,彼此形成对比或相互补充。
3 h5 }0 Q) C+ K7 W
, r: t! I4 W3 U# g" H. M, l 3.十二平均律:是将八度音程平均分为12个相等音程的律制。
5 s* l7 V$ c/ H/ x/ _3 }* x
. T: v6 R/ z% l3 [ 4.1600——1750,巴罗克时期。巴罗克:原意是指形状不规则的珍珠。& d6 }* E/ T. u4 `+ [
2 A' `' ]; h0 _2 `* n; x 第八单元 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
2 Z2 T$ L& ^, G* [
; v/ P D& U/ v" ^$ u 1.1750——1820,古典主义时期。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其中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中的最后一个代表人物。他既是古典主义音乐的终结者,也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引路人。
6 R6 s* U2 l; [ C. p7 v
' p9 K& y) P- S/ D8 B/ a( i. o 2.《第二十三(热情)钢琴奏鸣曲》,比作“火山的爆发”“花岗石河床中的熔岩”。第三乐章是从容的快板。2 Q' Q& J+ J+ z0 j6 f+ K2 W& r
' |! |; f2 q$ `4 G- g* b 3.《第九(合唱)交响曲》,以德国诗人席勒的诗《欢乐颂》作为歌词。“自由和进步”是贝多芬终生追求的艺术与人生目标。: b2 p1 p0 y5 S" f! w- N# [; J+ a
+ P% M2 L' C( Y% [( s
4.奏鸣曲是一种由三个或四个相互对比的乐章组成的器乐套曲,其典型结构为:第一乐章,快速;第二乐章,慢速;第三乐章,小步舞曲或谐谑曲;第四乐章,快速或急速。- K2 L7 Y, @ R3 L6 j$ y4 w( ?
! H7 L' @" k1 g3 r/ M* n, ]
5.交响曲:按照奏鸣曲的曲式原则作成的一种管乐套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