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林徽因》——她用一生守护美1 X4 A! u" k. B a; V# j! B
. t1 {. f! B3 z C3 l/ k5 k
一个人被写成歌剧,不仅要有才华和贡献,还要有让世人感动的故事和不被世俗湮没的崇高。林徽因富有才华和才情,采掇其学术贡献和爱情生活任意一点,往往都能吸引观众的注意。但如果创作者综合驾驭能力不强,满足于边边角角的情趣,恐怕很难把这个人物写活,会给观众怅然若失、言不尽意之感。看罢中国歌剧舞剧院的歌剧《林徽因》,我获得了一种审美的舒畅感、满足感,其戏剧结构与人文之美,都堪称道。 & z/ r( w: t* t, q ( O9 E' G- g! f9 p: M* Z+ f' G 全剧分二幕八场,以上下阕、前后篇的布局,创造性地把林徽因的一生分成生活和学术两个部分。以往一些作品过分强调她的情感经历,以及沙龙女主人的身份,忽略了她作为一名优秀学者和杰出艺术家的人生主场。这部歌剧从林徽因病重开场,以病重结束,采用倒叙手法,由林徽因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思索展开故事,凸显了“发现美、守护美”是她一生的使命与追求,从而对这位中国近代著名才女,以及与她有交集的民国知识分子群体的人生悲欢,进行了多维度、多侧面的激情咏叹。" Q2 b' d1 o3 M' F V6 i) W
9 E0 K! o8 v. b% [% E 可以说,歌剧《林徽因》最大程度上呈现人物的本来面目,使林徽因的人生展现得更饱满,形成具有复调结构的跌宕多致。丰富的情感历程、敏锐的思维特质和性格特色,以及有韧性、有强度的学术坚守,彼此相连,贯彻始终,塑造了林徽因的人物形象。 2 A4 k h- P7 s6 X- s5 n3 H ) a0 [ v" W: A 第一幕第一场是《长夜》。病床上,林徽因仍在为不能保住老北京的城墙而忧心,甚至不肯吃药,责怪自己的丈夫梁思成“你为什么不争”。梁则激动、心疼、无奈地辩解:“城墙……城墙总有一天会倒的,你这样坚持,又有什么意义呢?”展现出一部正剧的悲悯气质,这一气质贯穿全剧始终,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