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伴奏带的选择* L2 v6 W p0 v% s4 V7 b( m0 W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卡拉OK”伴奏带的品种和形式也日趋多样。一般常用的伴奏带有以下四种:' a7 S/ [: r! N6 W) A* M! k
第一种是“卡拉OK”录音带。这里又分几类:一类是最常用也是最早为我国歌迷熟悉和采用的一种游戏带,它采用两轨双声道制成,一声道为伴奏音乐,另一声道为人声演唱,立体声效果比较好,是演唱会和比赛中常用的一种伴奏形式。它携带方便,适用于普通卡座式录音机。还有一类是音声多重盒式卡带,即采用四声轨制成,两轨为立体声卡拉OK伴奏曲,另两轨为有人声演唱和伴奏音乐的歌曲。这种盒式卡带专门有为之相配套使用的音声多重的录音机,可以使初学者不但能很好地模仿原唱的技法,还可以欣赏到原唱的水平与风采。3 G' Z- q3 R" @# q1 [+ M; f0 N
第二种是“卡拉OK”录像带。这种“卡拉OK”录像带是配合放像机使用的游戏带,可以放出音乐伴奏和与之相吻合的画面及变色字幕,以便随时提示演唱者歌词。
t! I! X8 n+ N8 Y) G6 c" |: _( E 第三种是“卡拉OK”镭射唱片(简称CD)。它是通过激光及电子技术的精密组合制成的一种超高保真数字立体声伴奏唱片,其立体声效果比录音带更好。
0 T/ X3 Z( ]+ W+ m 第四种为“卡拉OK”镭射影碟(简称LD),这是一种利用激光技术和电子技术制作的声像组合“卡拉OK”伴奏软件,它的超高保真音响和高清晰度画面,创造了一个声像相谐的整体。它的音乐和画面是将磁信号转为光信号,不但能保持原有的清晰度,而且几乎是永不磨损,永不衰减。
& ?3 _- w, _3 p& x: p: S+ e 以上四种伴奏带形式,只要有与之相配套的录音机和音响、电视机便可使用。在购置这些设备时,最好能向音响专家咨询,以避免出差错。
) J; f5 Z! T2 T; q- k, ]4.演唱时的定调+ F$ F" m' [& w u
一般来说任何歌曲的演唱,都应按曲谱上规定的调唱,因为一首歌曲的情绪与音调的高低有直接关系,作曲家们定的调,也正是演唱者最能发挥声音的高度。若随便降调或升调,都会影响歌曲的表现。但,初学歌唱或未经声乐训练的演唱者,往往调高了上不去。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降半个调或一个调。比如《千万次地问》,原调是BA调,若担心后面的高音上不去,可以降低半个或一个调,即唱G或BG调,以保证后面的高音唱好。* a8 q0 ~0 @0 n& |# F
歌唱的改调,可以在“卡拉OK”设备中的变调控制系统中进行。一般来讲,“卡拉OK”视盘上都没有注明某一首歌曲的调,演唱者每演唱一首歌曲之前,都应提前试调,找到歌曲中的最高音,并进行试唱。若高了可降调,若低了可升调。这种可以升、降调的设备,叫做单机变调器。这种单机变调器,只要串接到音源输出和扬声器之间,便可以把录音带、录像带、镭射唱盘及镭射影碟的伴奏音乐任意转换调,并且能保持原有歌曲的速度。 演唱技巧----通俗唱法概述' g9 @8 B8 t7 Y
1.通俗音乐的源流2 {8 k/ N6 N3 ~9 w0 B! [* u9 R
人类的音乐生活可以追溯到远古,人类社会的音乐艺术是丰富多彩的。当我们审视整个音乐艺术天地,可以发现,它大致呈现为两个部分:一是民间音乐(在很大程度上是传统久远的乡村音乐),一是艺术音乐(或曰严肃音乐、古典音乐)。在这中间,有一个广阔的地带,那便是通俗音乐(或者叫做流行音乐)。我们很难给通俗音乐划定一个明确的界限,它与艺术音乐以及民间音乐之间互相渗透、互相结合,组成一个五彩纷呈的音乐世界。不过,在一般情况下,它们三者之间的分野还是十分清楚的。
/ J( [/ q+ o* H6 I3 t7 }! H0 @) J 早期通俗音乐的创作和演出多是商业性的,在城镇中进行,因而有别于乡村色彩浓郁的民间音乐;同时,它不具有艺术音乐的那种规范性与稳定性。它的早期,在多种情况下只是口头流传。故此,有人说,通俗音乐乃是有别于艺术音乐和民间音乐,泛指一种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拥有广大听众的音乐。更有人说,它即是“大众的音乐”。
3 \! n6 F% H' m" F 据国外的音乐史家们研究,在公元前的古罗马、古埃及一带,以音乐为生的行吟歌手们说在兴起的城市集镇间流动,遍及剧场和街市的“击”歌现象,为广大平民们所喜爱。到了中世纪,通俗音乐几乎覆盖了广大的社会生活和艺术天地。: |( g0 u, {- R# m4 \' H- i
通俗音乐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据称最早出现在十九世纪欧洲的报刊上。到了二十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通俗音乐名目日益繁多,风靡世界各地。电声乐器的出现和一系列现代科技手段,更使它插翅飞翔,无处不达了。 3 K% z: P/ ^# V. K: s, v( }
2.通俗音乐的特色8 g* }" c) S! p- N8 p
通俗音乐由于是“大众的音乐”,故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尤以爱情歌曲居多,也有描写理想、伦理、思乡、友谊、感喟等人之常情的种种内容。它富于娱乐性,手法和风格均较自由。
; ~ r: B2 L, q9 L4 k- D2 M: V 通俗音乐的结构,大多比较短小精练,许多作品富于即兴性,在旋律上力求易记易唱,音域不宽。总之,十分注意通俗性。
. N. ], Y0 d$ r- P& q+ t* i 通俗音乐的演出,十分强调群众性,强化交流。所以,大型演出甚多,灯光、美术、服装、舞蹈、音响等综合运用,往往造成十分强烈的效果。
# p' g+ f0 v4 x& n" @ 通俗音乐在其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和新的电子科技手段相结合。除了现场演出外,它的各种传播方式无不十分现代化。7 Q, _* `3 T0 n' o/ h3 j s
3.通俗唱法
, Q7 |% @+ T8 B' l! s 通俗音乐的无比丰富性,也决定了其组成部分通俗歌曲演唱的丰富性,所以,有人认为,“通俗音乐的演唱千差万别,并不统一”;也有人说,“流行歌曲的演唱,几乎是没有确定规律可言的事情。它的声音表达方式,就是让你觉得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就越好”;甚至有人说,“只要能随心所欲地哼上几句,唱上一曲,这就是通俗唱法的特点”。实际上,当已形成一种唱法之后,在具体演唱操作上,还是有其一定的规律的。, `; B6 M/ f7 X- H) e; ~
可以说,通俗歌曲题材的广泛性与平民化,音乐的娱乐性与简易化,演唱者大多为非专业人员,自娱自唱者居多,因此,很自然地形成了这样一种唱法,即多用自然嗓音,音域一般不宽,吐字清晰,亲切随意。这种因通俗歌曲而产生的唱法,即可称之为通俗唱法。+ X' p# K( x& D) t' g
应该提到的是,通俗唱法因通俗歌曲而生,而在实践中,它又具备了一种独立性。已经有许多这样的例证,即用通俗唱法演唱正宗的艺术歌曲或民族民间歌曲,但,这只是一种派生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