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 y; G# L* P8 n) I+ l 明确演奏乐曲的结构 ' K. C- K9 h# I% g" G z. [6 \: v: v L! w' T 作为一个演奏者,一定要明确自己所演奏乐曲的结构,并在这个基础上做好相对的技术处理。我们可以用呼吸记号来表示乐曲的分句,有些初学者一口气从头拉到尾,忽略了旋律的呼吸。可以先唱一下,根据唱时的感觉来分,然后要做的其实已经包含在分句里了,要带着感情唱。一般在唱歌时,我们都是很自然的在一句唱完后有一个渐弱,在唱高音时声音比较强,低音时比较弱。把这种感觉运用在琴上表现出来,是一种主动的呼吸。就像演讲当中有着明确的段落和清楚地发音,随着内容的要求有着高潮和低潮一样。还有一点,就是把谱上带有力度标记与表情记号的地方都做出来,这些是明显的需要做的地方,再加上正确的弓法、指法、揉弦、力度对比、色调对比,创造生动的音乐形象,就会使听众得到美的享受。 6 Z1 }% ^5 a G- r4 W ( X6 W: l3 V1 X) A9 A9 m1 o 运用符合旋律分句内涵的发音法4 q; e9 C; a1 c4 U( k. X h
+ R0 Z6 A' S& d" v& @0 R- s- X$ L
演奏乐曲时还要注意很好地运用符合旋律分句内涵的发音法。小提琴是一件变幻莫测的乐器,它的表现手段也是千变万化。梅纽因曾说道:"发音是音乐的根本,发音练习在小提琴演奏中显得尤为重要,它决定着听觉的发展和演奏技能的增进。" 比如,一位歌手的嗓音条件很好,但是因为不当的发音方法会使听众感到不适。在器乐演奏中也是一样的,它的发音是模仿人声而发出的美妙声音。要根据乐曲的要求变换各种各样的音色。演奏技巧的练习固然重要,但他们却可能忽视了练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演奏是一种表演艺术,是离不开音乐感觉的。对器乐教师来说,多为他们的学生示范并且努力启发他们的内心世界是非常必要的。如果简单地要求学生作出乐谱上强弱的记号,会使学生感到机械而乏味,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这时要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感受到音乐内在的涵义,自然而然的,他们的旋律分句结合着音色、音量等方面的要求,就能演奏出令人满意的琴音了。 + F: c6 j. ?; m+ l$ v* A1 |( R* P1 L a
总的来说,作为演奏者,仅仅有一身高超的技术是不够的。音乐的表现除了谱面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感悟,要符合作品音乐语言的逻辑,这样的演奏才能使人觉得是完整和有新意的。正确的旋律分句能通过丰富的想象力,表达出人的喜、怒、哀、乐,并且不断地提高演奏水平和音乐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