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度感应的现世
, Y( ~7 x) ?1 {6 V% ?% t此后,键盘设计师、工程师们挥聪明才智,为电子键盘加上了一个速度感应器,键盘的移动速度越快则声音越响,总算是达到了力度感应的目的。速度感应装置的结构非常的简单,有两个位置感应点,键盘通过两点所需要的时间可以算出移动速度,从而根据速度发出一定响度的声音。而键盘下面还需要弹簧顶着,让键盘按下后还可以回弹。2 Q/ r" W2 w8 @7 c% e' u- m/ z
* k: t- ]; n" v' A; T% }5 {# A! @, a
$ m$ c% f4 n) ?' B5 O! [$ [
目前市面上无配重键盘大致都是这样的基本结构了,我们说起力度感应时,其实常常是指的英文中的这个词——Velocity-Sensitive,也就是速度感应。而其他的还包括有位移距离感应、压力感应等方式(触后即是此感应方式),不过最常见的还是简单又好用的速度感应。 无配重键盘手感如何无配重键盘通常给人以廉价、手感一般的印象,产生这种印象当然也能理解,因为从机械结构上说它确实非常简单,同等的工艺规格来说造价确实要比配重键盘更低。但并不能因为造价低而认定它的手感差,更重要的是看合不合适,适合不同的人、不同的演奏习惯、不同的音乐风格,甚至是去适合乐曲中不同的乐段。
# C* S* ^- ]0 D) C. U它常常使用塑料材质键盘,相比于钢琴键长采用的实木甚至象牙材质,手感非常轻盈,且回弹速度非常快,弹奏起来非常轻松不费力,适合进行速弹,比如摇滚或Funk乐中要有一段急速的SOLO,用无配重键盘来演奏就会感觉更加轻松些。 另外,对于没有钢琴基础的音乐人来说,上手无配重键盘也并不会有什么不习惯的感觉,那它上手入门,无配重手感一直用下去也没什么问题。但是对于有一定钢琴基础的乐手来说,这手感可能就相当糟糕了,毕竟其原理和结构与钢琴完全不同,导致手感差异特别大。 金属乐队梦剧院键盘手Jordan Rudess玩玩无配重的iRig Keys Pro
用小键盘也能演绎凶狠的重金属…
故事到了这里,电子键盘演奏者们已经享受到了力度感应带来的福利,可以通过手指的缓急来控制音量,演绎出更加丰富的顿挫感和动态感。但这时候,钢琴键盘手们又有了更高的要求,力度感应带来的欣喜渐渐退却,他们又开始叫嚣着——这键盘下面好像垫了一层棉花,软绵绵、轻飘飘的手感着实心塞… 这些乐手若要在钢琴和键盘间来回换着演奏,总要重新去适应不同的手感,多来几次整个人都感觉不好了。 为了让手感不这么轻飘飘的,就要想办法为键盘增加点阻力,让手按键的时候不那么轻松,更接近真实的钢琴,人们又开始开动脑筋了。
|: p, q( F+ J B" C
! }% v/ A8 u1 r3 a8 B三、半配重键盘
U* l& i J0 C配重的出现早期,人们为了让这轻盈的塑料键盘手感更真实,人们想出了一个最直接的办法,为键盘加重量——往键盘里装一些金属块。如下图的样子,金属重块直接镶嵌在键盘下面,为钢琴带来一定的重感。 ~% @8 x9 o% p; F+ I/ W K+ k
这种为键盘直接进行配重的方式,称其为半配重, 它的力度感应原理和无配重键盘如出一辙,同样是用键盘的移动速度来作为声音大小的依据。只不过是为键盘加上了一个金属重块,让它的手感不至于太轻飘。 当时市场对于仿真实手感的键盘需求很强,配重键盘一经推出便得到了市场的追捧,但刚推出时仍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重量是在不容小觑,一个88键的全音域配重键盘通常在二三十公斤左右,携带去演出很不方便。好在现在这种状况有了很大改善,如KeyStation 88这款半配重全音域键盘重量也就在10公斤左右。
# x- }6 ~; l8 i7 g0 }' b/ J K- _# u! C
5 g5 R! H3 E- p! }7 d4 Z如何评价半配重+ ?, G6 H( `$ g" a3 g/ I, \
! Q: q0 b! e, M9 {半配重键盘常被认为是介于全配重与无配重之间的折中方案,既能保留些许的真实钢琴手感,又不会有太高的价格。但它的手感还是相当特别的。( F- B5 C" x; U$ F9 A% S( }% V! ?! G
( i! A$ R0 x$ y3 S; w( [它从无配重手感重,取走了速度感应式的发声方式,以及全音域手感无差别,即高低音符的手感不会有轻重差异的两个主要特点;而从真实钢琴手感中汲取了更重的手感,相比于轻盈的无配重,演奏时手指需要更用些力气,会产生出一种让一些人感到舒服的回馈感。综合来说,无配重和全配重相比,手感还是有自己的个性的,目前的使用也很广泛,并不能认定它就是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杂交品种。比如下面这款定位高品质的Yamaha XF7就采用了半配重手感,演奏起来完全不输于一些全配重键盘。% W( R, u1 p# l: N
+ s: B/ b" [' m& o, x- I
6 ~+ b; ~0 T+ c* K- u4 o3 Y
/ k8 T& `1 V# z4 d' ^半配重的到来,在此了却了钢琴键盘手们的一桩心事,它带来的阻尼感,让他们弹奏时不再有那种有劲使不出的感觉了。但好景不长,问题又出现了,他们发现半配重和真是钢琴在细微的手感上还是有非常明显的差别,弹习惯了半配重的电子琴再回去弹钢琴,还是需要花不少时间来适应,这时候一个新的需求出现了——“我们要更真实的钢琴手感,杠杆结构带动琴槌砸向琴弦的那种不可言喻的微妙手感!”
8 v" T I: P/ k+ d( e" r+ g- r4 ~) U8 K0 Z3 F
键盘设计师们看到了市场的呼声,一片蓝海已在眼前涌动,创造力即将再次全面迸发。
, g8 i$ `' x" E, g0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