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2插件是专门为制作母带信号、数字编辑、多媒体文件以及任何需要对数字信号进行限制和重量化而设计的,经L2处理后的声音文件能够保证高品质的声音质量。一般来说,L2可以用于母带处理的最后一步,但很多情况下,L2也完全适用于分轨,尤其是人声,挂上L2之后可以获得很好的动态效果。
+ E, B, e9 h$ q r5 H8 UL2是如何增加声音动态的呢?我们知道,一个数字信号的最大电平是由声音文件中最高峰值控制的。如果只是简单地做一个最大化(normalization),电脑往往会根据最高峰值的点电平来控制整个音轨的电平,但实际上如果这样的话,那些较低电平的信号就无法得到提升。其实,很多峰值信号都有很短促的持续时间,我们可以将这些峰值信号稍微降低几个dB,降低后人耳基本听不出效果。在以前,混音师往往是需要用手画一下来将峰值压下去,L2便是用这种原理来工作的。 5 I; K& l8 z( a" C4 V( {
# a) I0 m+ g4 h- }7 q' H
L2超级极大化器通过使用前视功能有效地避免了声音的过量放大。前视功能可以预测并重新修改系统的峰值信号,并使信号基本上没有人工处理的痕迹。由于不必担心信号的过量放大。
# n, h3 @6 b( d n* {! n数字效果器并不是无损的,任何对原始数字信号的处理(包括混音、增益变化、均衡、动态处理等等)通常都会增加代表数字信号的数字位数。传统的切断使得每次信号被处理都会以损失低位字节为代价,而人耳往往会以这些低位字节所代表的信号信息来建立一个声音立体声空间,当数字音频信号低位信息丢失掉以后,声音听起来就会缺乏空间感和透明度。L2所采用的IDR技术就是用来防止数字信号低位字节所代表的声音细节损失的。 + c. G( H, b- y
1 n" r2 h6 h! _* s7 \" p即使是在处理16-bit数字音频信号的时候,通常也是使用24bit或者更高(L2中使用的是双精度处理)的精度进行处理。但是当信号通过四舍五入或舍位(将低端8位去掉)等方法将精度重新减至16bit的时候,四舍五入所产生的误差就会引起低电平时信号的噪音,并引起信号永久性的不可恢复的精度损失。如果音频信号被如此反复处理并且每一次精度都重新降低至16bit,致使误差累计并引起明显的信号保真度的损失,最明显的方面是这些累计误差会引起混音信号中低电平信号声音色彩的偏离。而人耳正是通过这些低电平的信号信息来建立立体声的空间形象,如果信息损失,势必会影响到声音的这些听觉感应。之前提到,解决的办法就是在每次信号的数字位数加长后又变短的时候(如每次对数字信号处理的过程)加入适当的高频脉动和噪音整形。 适当的加入高频脉动是:在信号重新量化之前,在信号中加入能精确控制噪音量的脉动声音,它可以将由舍位引起的低电平非线性噪音转化成简单的固定嘶声噪音。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消除所有低电平的非线性噪音,但以背景噪音的略微提升为代价。很显然,噪音电平的提升并不是我们专业领域中所要的声音品质,但幸运的是我们还可以通过噪音整形的方式将那些高频脉动所生成的可察觉的噪音转换成人耳不易听到的频谱中去。
+ C" M4 p/ Y- g/ t' ^0 I$ @完成这项工作的就是IDR技术,它是Waves公司专有的关于噪音整形和高频脉动的系统技术,是由Michael Gerzon和Waves 联合开发,主要用于保持并提高数字信号被处理后的精度。你可以在连续的16位处理过程中或在一系列24位处理的最后使用IDR,以保证最终信号的最高精度。IDR在音频数据从24位降至16位,16位降至8位等情况下非常有用。最新版本的L2具有双精度解析度,即对于TDM系统来说,所有内部的限制以及增益都是以固定的48bit精度来处理的,在系统内部则使用了64位浮点运算。现在24位输出也同样适用于DVD和一些广播媒体,以及一些母带资料的保存等。 通过使用L2超级极大化器内部的IDR处理,可以在最后声音文件的母带处理、声音量化或重量化的时候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 G( [9 x" M+ Z5 U9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这款插件的使用方法。L2插件如图1所示。
5 v5 w/ D8 Q$ C( e! x, n
) Q% G6 f: ~$ w# I) c0 r
图1:L2界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