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于对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十一交响乐佩服得五体投地,乘此良机问鲍教授此曲特点何在。他一面指出该曲主要特点是描述性,素材皆原有,对位特别丰富,结构特别庞大,第三乐章的多调性等,一面随时随口唱出各段的主题与对位。这种超凡功力令我惊奇不已。问他何能如此,他说:
7 }8 {9 `# b1 G' P5 N5 z
. _8 y0 C; C& e n8 Z( Y, n3 y “我主张背总谱,也曾下功夫背过不少总谱。前人说(熟练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偷)。此理在作曲上也通。如果有几十首经典作品刻在脑中,要写出很差的作品,机率一定大大降低。”
! E! C/ }- f+ m# C% r# x, F6 M7 v7 D, Z: \+ D* M9 y
比起勋柏格要学生抄莫扎特弦乐四重奏谱的训练方法来,鲍元恺自己背,也要求学生背总谱,那是更进一步。难怪他教出来的学生成材率特别高,在大陆已有“作曲鲍家军”之誉。4 f* q- X4 `2 |7 Z8 _+ F
0 e! q$ a, U9 x8 B “节奏与和声要常常(错位),音乐才会灵活,不呆板。”; m: q( S L/ y
- Y; ^) A$ N1 w' g+ ^, ~ 他列举了好几个例子来说明此问题。可惜笔者记忆力不佳,只记住原理,忘掉了谱例。刚好最近正在构思(萧峰交响诗),我便现买现卖,把这招(错位大法)用在某处一直自嫌太呆板的地方。果然,一招奏效,音乐马上(活)了起来。
* a9 _3 |% F; l8 c& y4 x6 @- q* J! K+ |' @$ E7 {0 t, i
“做练习要像做奴才,一切听主人的。这个(主人)包括所有规矩,法则,老师的要求。作曲,则要像做皇帝,老子天下第一,谁的话都可以不听。”# J" D, ?6 L9 \+ \) Y7 Z! S% \
6 v) h% I% t4 J) l “要常常用(逆反)的方式去思考,去尝试。”
0 l+ T7 u }0 W3 _! a% [: s# O t3 l# D. g( U% I, P/ F3 W2 Q% ]: Q
“作曲如做人,要能雅能俗,俗中有雅,雅中有俗。要为他人着想——为指挥,为演唱演奏者,为听众着想。”- e- ^6 w1 C& ]2 c2 q: g |
" Z2 f5 ~2 ~3 V$ R5 i7 |! G$ h# U 鲍教授对阿镗所谈,远远不只以上这些。单是分析巴托克的舞蹈组曲和论析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一交响乐的特点,如详记下来,已足可各自成一篇论文。0 I$ c; C6 l5 G, Z4 d+ q2 w; h
( c+ f. b3 V1 g7 ?, B4 H 听说省交已把这次作曲研习营的几场专题讲座,制作成录音带和录影带。这是功德无量之事。相信看鲍教授的讲课实况录影带,比读笔者这篇小文,一定生动,精彩得多。
7 r3 x1 `4 f5 V1 s9 `$ w- X) \! Y/ j
鲍元恺的《炎黄风情——中国汉族民歌主题二十四首管弦乐曲》,即将由摇篮唱片公司发行部份选曲。笔者已先听为快,获益良多。省交陈澄雄团长四月份将再度指挥深圳交响乐团在香港演出这组作品。各位同道朋友,如能把鲍教授的所讲和他的创作实践互相印证一番,当会有更多收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