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谈现代音乐的分类# s3 ]2 _- q8 l: n& `5 Y
2 z" H* u- T% V9 W
作曲家和发明家们一般认为是意大利的未来主义者Manifesto(曼尼费斯托)的“The Art Of Noise”(噪音的艺术)宣告了"舞会文化"的诞生。1931年,为了"召唤现代音乐作品",这位未来主义者以其自制的噪音盒和包含着警报声、号声、汽笛声等机器、电气噪声的作品创造了当今所谓的高技术音乐(Techno)的基本形态,除了节奏。之后,又有一些作曲家开始通过对磁带的剪接拼贴以期创造出一些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声音(请记住"拼贴"这个词),这恐怕就是采样(Sampling)前身吧?之后便是前之所提起的那位Stockhausen所创造的颇为精良的电子音乐世界。 / X* n- e* ^; s0 y3 j3 f9 p
还有一些可能不知什么是未来主义的人--舞厅里播放唱片的唱片骑师(DJ)们对电子乐的形成也曾施予了很大的影响,他们经常会用一些多速的唱盘在唱片上搞些花样,这种演奏启发了像Luigi Russolo(路基·卢梭罗)这样的未来主义者和大名鼎鼎的前卫作曲家John Cage(约翰·凯齐)。据说Cage曾在某一单独的作品中使用了四十二台唱盘!上述这些特立独作者当然得到了后辈们的尊敬,在今天一些电子乐明星Irresistible Force(不可抵抗的力量)、DJ Spooky(DJ幽灵)、Fatboy slim(窈窕胖小子)等的唱片中你还可以听到这些前辈们的作品中的一些取样片段或是重新混音版。
' P1 V9 ^. ]1 K |8 p/ _- s入门必听:Various Artists/《Electronic Music/Musique Concrete》6 C9 S. J1 S" M, w2 y9 C2 }$ k
$ N7 c) c7 A% e* i 简约主义
5 |. Q( d" x+ s5 \' u
, ~8 h& l7 h" ?5 Z% U8 V 如果说是早期的前卫人士是电子舞曲演奏方式的先驱的话,那么正式宣告这一音乐形式诞生的则是六七十年代的简约主义者们。对于他们来说,这种音乐就是一种重复,音乐中自然会显现出一种启示性和极乐的听觉感受。简约主义(Minimalism)也许曾导致新世纪音乐(New Age)中最乏味一派的大量涌现,但另一方面,更多的出色的迷幻舞曲(Trance)和氛围音乐(Ambient)也就此产生。
: f- y% T/ Y1 z% }0 C* u 我们要为之脱帽致敬的先行者名单中有La Monte Young(拉·蒙特·杨)、Philip Glass(菲利浦·格拉斯)、Terry Riley(特瑞·莱利)、Steve Reich(史蒂夫·雷奇),以及绝不可漏提的Brian Eno(布莱恩·埃诺)。作为伟大的革新派制作人和一位成功的流行音乐家,Eno以其在1978年左右推出的《Music For Film》等专辑创造了Ambient(氛围音乐)。在轻轻律动的电子乐演奏中,Eno取消了传统乐曲中的主线式发展结构,使一种复杂的音乐听起来却只是像一种简单的音乐背景。当代的Ambient的舞台就这样搭起来了。
( K! j, \) j4 u8 M& k入门必听:Terry Riley的《A Rainbow In Curved Air》。
2 D# ?' ]0 D4 ^4 r# Q# [" T( v! A7 r5 B J
德国摇滚 N# |- C$ _8 q/ o4 ]4 u- A# L/ n) {
) a7 g0 \; e: K! o, A
德国摇滚(Kraut Rock)在此指的不是Scorpions(蝎子)什么的,这个名词是有所特指的。 7 T) v5 z: x+ M" f
六七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在德国涌现出了一批晦涩(但不是太晦涩)的前卫摇滚乐队,著名的有:Kraftwerk(发电站)、Can(罐头)、Faust(浮士德)、Tangerine(橙色梦幻)、Cluster(克劳斯特)。这些摇滚乐手将电吉他换成了合成器和电子震荡器,并创造了一系列以节奏为中心的迷幻音乐,这些音乐的主题多是关于太空、药品体验和技术进步的,我们今天来看,这些恐怕就是电子舞曲的雏形了。在最近几年,这些沉没已久的老乐队们似乎在一夜之间咸鱼翻生,如今正是电子乐当道,这不会只是个巧合。
+ u0 m! v5 f: O Kraftwerk可能是其中最为重要电子乐先驱了,同时,他们所持的匿名态度也成了许多电子后辈的学习榜样。他们的友谊气氛神秘莫测,而在唱片的封套、照片及舞台上,听众们看到的只是四个机器人而已。混合了未来主义、简约主义、自制音序器、鼓机和其它技术手段,Kraftwerk创造了至今仍极富新鲜感和创造性的机器流行乐。最早噢唱明星Afrika Bambaataa(阿非利夫·巴姆巴塔)曾借助取样Kraftwerk唱片的某些片段使他们的单曲"Planet Rock"成了说唱史上最早、最火的一首热门单曲。而底特律那些曾听过Kraftwerk唱片的孩子后来则发明了这一风格的变种:Techno(高技术音乐)。 ( w; \8 ?1 u' x a+ V7 Y
入门必听:Kraftwerk的《TRANS-Europe Expres》
1 I' w' k: W; }
! }& `5 B7 k- E 配音 m, [9 L1 ~4 \# c+ C
2 o6 ], \. V+ D) x3 A 最先使配音(Dub)成为一种音乐风格的是来自牙买加的前辈们:King Tubby(金·图比)、Lee"Scratch"Perry等等,他们把录音当成了自己的一件乐器。他们的创作方法是这样的:拿到一首雷吉(Reggae)热门曲后,首先去掉除了鼓和贝司之外的所有部分,然后再一点点加入带有混响的人声、回音吉他片段以及各类带有一点情节性的太空音效。这一风格不仅预示着日后的舞会(Rave)情景,同时也影响了早期噢唱乐风格:一个唱盘高手加一个主唱。电子音乐的每一个分支,包括Drum And Bass(鼓与低音)、Ambient(氛围音乐)、Techno(高技术音乐)都在Dub音乐中获得了很多灵感。 0 E/ Z2 V9 S5 A- L
入门必听:Ding Tubby与Friends的《Dub Gone Crazy》第一、第二集。2 M, ~, ^ `1 I4 G
/ h( a, Q9 a7 M l, \
迪斯科, |, I$ \ [ ~( A& U, ]
/ l! X" `0 I9 P7 a 在《Saturday Night Fever》将迪斯科(Disco)从黑人和同性恋俱乐部音乐转化为一种主流流行乐之前,其实已有许多对迪斯科进行过锐意改革的革新派人士。正像电子乐在美国兴起时正是非主流摇滚衰败之时一样,迪斯科音乐的兴起正是前卫摇滚变得油滑而臃肿的时期。在迪斯科赋予电子乐的诸多影响中,甜蜜感可能是最重要的,这一点"迪斯科皇后"Donna Summer(多娜·萨默)的身上体现得尤为显著。另外,Hot Butter(热黄油)的一首演奏曲"Popcorn"的风格也极其类似今天的Techno音乐。如同迪斯科文化的前身只是一种夜总会音乐一样,日后所谓重新混音(Remix)的艺术也是70年代早期同性恋夜总会里DJ们的发明,第一张重新混音12英寸单曲唱片诞生于70年代中期。
0 r8 W! d; \. Z# k: [入门必听:《The Disco Years》第一到第五集。0 x' S; g4 a3 H$ K) @
& n) u! @# {3 n+ r9 j* }; g 合成器流行乐
' X6 m: [5 ]) u
6 x y: p# e, N9 \ 70年代末,在朋克风潮之外,新浪潮(New Wave)音乐也在不停地进化,有一些身穿紧身衣、刺猬发型、手持合成器的家伙我们称之为新浪漫(New Romantics)乐派,作为新浪潮音乐的一种发展,我们也称之为合成器流行乐(Syn-Pop),New Order(新秩序)、Depeche Mode(赶时髦)和Yaz是这行当中的明星。但是,这一"浪漫"的名头之下实际上还另有天地,这份技术狂热份子的名单中还应包括:Gary Numan(加利·纽曼)、The Art Of Noies(噪音的艺术、得名于那位意大利先驱)、D.A.F.、Yello(伊罗)、The Yellow Magic Orchestra(黄色魔术管弦乐队)--以及更冷酷的一群工业舞曲乐队,他们为电子乐赢得了"没有感情"的这样一顶帽子:Cabaret Voltaire、Throbbing Gristle(跳动的软骨)、Ministry(内阁)、Front 242等等。新浪潮、朋克、工业音乐、哥特(Gothic)音乐都在不断滋养着电子舞曲。 ! {, m5 f' s% j$ {
入门必听:New Order的《Substance》
7 z% _( ? \9 r n) Q" v
# T+ f- \; R$ F& F 电子疯克6 ]% d( X4 y* s* E
) O" D0 U* N( L5 C- k7 l" v 从许多方面来讲,电子疯克(Electrofunk)就是迪斯科,只不过在台上扭屁股的迪斯科皇后们换成了机器人而已。80年代初,在一些乐于与新技术为伍的疯克明星如Zapp(扎普)、P-Fund(即Parliament/Funkadelic)、Prince(王子)等人所铺就的大路上,走出了Afrika Bambaataa、Uncle Jam's Army(贾姆大叔的军队)、Mantronix、Newcleus、George Kranz(乔治·克兰兹)、World Class Wreckin'Cru(其中包括当时尚年轻的Dr.Dre)这些以合成器、鼓机、人声传播机写歌,并经常对James Brown(詹姆斯·布朗)的作品进行取样的乐队。这是黑人音乐对Kraftwerk的回应,它证明了疯克乐不仅可以由机器演奏,而且可以和摇滚乐玩得一样好。 7 K0 d+ F! E/ e, A" k, w- S7 e
在这一时期内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第一张Break-Beat(碎拍)唱片的诞生:鼓机、采样和DJ们搞的种种音效。从The Chemical Brothers(化学兄弟)到最时髦的Drum And Bass,其基础的部分均来源于此。
- i7 K4 r" v! t4 `% ]入门必听:《Electro Funk》第一、第二集。
9 S% V" f9 M) I0 o! e" Y9 f) u' K5 W& Q/ C9 ]# i) j
HOUSE
1 Q( z/ F' n5 e
8 X- x, g l4 [& T: H1 d9 O5 V 1984年的芝加哥,"大仓库"经常被看作是现代电子舞曲的基地,在那里,迪斯科一直保持着生机--只是又变成了地下音乐。Marshall Jefferson(马歇尔·杰斐逊)、Steve"Silk"Hurley(史蒂夫·"丝绸"·赫尔利)、Jamie Principle(杰米.普林斯帕尔)等人将迪斯科中的流行乐成份去掉并代之以钢琴Riff、拉丁节奏、干脆的鼓和感觉很"深"的低音。在"大仓库",DJ Frankie Knuckles(弗兰基·纽克尔斯)为了令听众们更为满意,在所播放的歌曲中加入了他自己的鼓机和音效。与此同时,在附近另一家叫"八音盒"的夜总会里,舞客们蜂拥而至来此观看DJ Ron Hardy(龙·哈迪)的表演,他们想看看这个DJ究竟会把一首歌用节奏发挥到多长。和前面所讲的大多数风格不同,House舞曲一直都很兴旺,这应归功于芝加哥风格早期的Techno献身者和其后继者们不间断的努力,从早期的Daft Punk(愚蠢的朋克)到后来的Cajmere、DJ Sneak(DJ告密者)再到一些更前卫、更灵魂化的House。 $ O, j. Z4 n# Y4 J$ V# m T
入门必听:《Chicago House:86-91》* @ X8 @" ~6 s8 |- o$ O# [7 p
6 w. b# u5 B0 r3 T% H底特律高技术音乐
" q1 m$ e* \5 U3 C" B' d
& ?6 E: ~: ~* }& f# }- n1 W' O 如果说House音乐是属于现在的,那么高技术音乐Techno则是属于未来的,在此要感谢the Electrifyin'Mojo,一位致力于向底特律年轻人传播kraftwerk、New Order、Devo的DJ。底特律Techno的三巨头是DJ Juan Atkins(胡安·阿特斯金)、Kevin Saunderson(凯文·桑特森)和Derrick May(德里克·梅),在做音乐的时候,他们用的名字更是未来主义:Cybotron、3070、Mode500。他们让音乐变得更快,并加入更多的疯克和House。1989年,Saunderson化名Inner推出了第一首热门Techno 单曲"Big fun",你可以在Goldie1996年的丛林乐(Junge)金曲"Inner City Life"中发现这首歌的灵感仍然在发生着影响。这些DJ们后来不断推出革命性的单曲和专辑,并和Darl Craig(卡尔·克雷格)、Jeff Mills(杰夫·迈尔斯)、Richie Hawtin(里奇·豪汀)这些年轻的底特律乐手一道不断推动着Techno的技术水准。
: q8 ^# P! \, p6 _8 X入门必听:《Techno:The New Dance Sound Of Detroit》- [; c# `3 x$ L3 \+ m. A8 U4 u# r0 x
) P7 R; ?6 C! } F( i0 `
ACID HOUSE6 S" R n; Q; l" {
7 V) w4 [6 _# f; }, ] 芝加哥的厂牌Acid Trax有一个意味颇多的名字:采样技术中的俗语、对罗兰303低音合成器扭曲音色的一种形容以及一种迷幻药效的反映。在80年代末,当那些英国DJ们拿着那些从芝加哥得到的唱片回到自己家乡时,他们创造了自己的Acid House(迷幻House),在芝加哥的节奏基础上加上电视取样、各种音效和电子噪音,并在迷幻药的心醉神迷中充足了灵感。英国的年轻人文化在这种音乐中受到了强烈的刺激,不同阶层和种族的年轻人在1988年庆祝了他们自己的"爱的夏天"。在伦敦,有DJ Danny Rampling(丹尼·拉普林)和Paul Oakenfold(保罗·奥肯福尔德);在曼彻斯特,则有A Guy Called Gerald(一个叫杰拉尔德的家伙)、808 State、T-coy这些乐队,他们是这种风格的首批倡导者。之后,Bomd The Bass(轰炸低音)、S-Express(S特快)、M/A/R/R/S、Coldcut(冷切)等乐队又在前人领导下以数首流行热卖之作显耀了门庭。直至今日,这些DJ和乐手大都在不断地在音乐创造中以一次次短暂的流行浪潮不断地重复创造着自己。
1 {! [5 a6 A% c- y入门必听:《North:The Sound Of The Dance Undergound》
/ K; u- n, M5 Y" o. \
0 S0 R8 t$ U: C( c& y+ M1 B英国高技术音乐& z1 `6 m( k4 a+ P: k6 y, L
; I$ o. d# w) Z0 G! f0 @ 1989年,由于种种原因,Acid House突然间大走霉运:凶杀、毒品,之后警察开始大肆抓人,再后来,国会立法禁止了未经许可的户外大型聚会,于是一千人重回地下重新组合、改头换面,这就是今日人人们喜闻乐见之高技术音乐。它和它的前身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灵感来源于底特律,这要感谢Network唱片公司的Neil Rushton(尼尔·拉什顿),他在英国发行了第一张重要的底特律艺人的电子乐唱片选集,这张流传颇广的唱片(它甚至返销回了底特律)使Man Resource(人类资源)、L A.Style(洛城风格)、OpusII、Prodigy成为一代电子乐偶像人物。在大型聚会几乎绝迹之后,这种音乐又重回小型俱乐部,这使得技术手段更有了用武之地,无论是迷幻舞曲还是发狂的硬核音乐,它们的音乐都更加讲究。当这样的音乐成为流行趋势之后,它像流感一样先传到欧洲、然后是亚洲、最后又回到它的老家北美,于是以前总是在唱片公司的办公室外头坐冷板凳的人们[(像Josh Wink(约瑟·温克)、Crystal Method(水晶方式)]纷纷成了大唱片公司的大宝贝儿。
) t5 f, M( N* }1 r( C% g入门必听:《Rave Generation》
0 l; y. h$ w& c
7 U& n# N9 Z+ c* B"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