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音一曲飘万家
: h( b: a9 o! A" K- _* |8 Q; w: R( F: `7 }4 y) l Q
琵琶横抱,似敦煌壁画上的飞天乐伎,轮指回旋间气韵流淌;三弦弹拨相和,婉转和谐;二弦音色柔美,渐起沉吟;箫声幽幽,有古远空灵之意。执板者一声拍叩,应声而歌。那穿越时空的阵阵清曲,相隔遥远又温润如玉……8 x5 @1 ]4 Y. ~; i! `- C/ _
9 g) v& B# B7 J' ?# E0 g3 L 盛夏的夜幕下,福建泉州市新门街上的南音艺苑在灯光里显得古朴典雅。艺苑剧场内,正在举行每周一场的南音公益演出。今天这里演出的是南音传统名曲《朱弁-冷山上》。“故国河山含羞半壁,奉圣命持节云中……”台下,座无虚席,鸦雀无声,观众们沉浸在清冽激越的词曲之中,感悟着南宋忠贞志士朱弁的内心世界。5 s! g& k0 J0 v- l# S+ {8 }
8 A1 }. m" d( J+ |0 B 琵琶弦索吟不尽,一声拍板几声箫。千百年前的追问,荡起今人心里的阵阵涟漪。而连接古今,贯穿时空的,就是这千年古曲——南音。1 A7 _ ~& i& b: W& z V
9 ~& H4 m& Q' `
音乐活化石,穿越千百年0 k) A) _- [# b" O
2 b/ U1 a4 {, T* X$ i. ] t 南音也称“泉州南音”,是用泉腔演唱,广泛流行于闽南泉州等地的乐种。它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
+ P$ S4 s+ u# v, A' ~/ m: e9 {' o: }5 D( I% J
福建省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团长、省级非遗传承人李白燕告诉记者:“晋、唐、两宋等朝代的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小调、地方语言相融合,形成了这一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南音的唱法因此也保留了唐以前传统古老的民族唱法。”2006年,南音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南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5 G$ d& N- `6 h/ D! V/ S* z5 U
3 c+ v; U1 Y' n% V; c 到底是什么使得南音这一带着唐风宋韵的千年古乐,能够穿越漫长岁月的风沙,顽强而又完整地保留到今天,并且还拥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呢?
8 Q7 ?( V1 R, ^! @* O; [8 h( s3 Z! Z; l, g* @" h
乐因城兴,城由乐荣6 l) `& P4 r& N0 A: S
3 G# c) r+ M( p “南音能传承千年,与泉州这座城市密不可分。”李白燕这样说。- q! d0 l# j+ N: O" X/ r
5 |' M+ v! k* J& _, O+ U
泉州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晋、唐时期,这里成为中原人口躲避战乱的迁徙目的地。中原移民带来了中原文化。李白燕认为,当时许多中原的士族、皇族先后举族南迁定居泉州,他们把来自中原的音乐也带入泉州,并逐渐流入民间。 D! _' a" h' L U9 x; `1 p& X
. b0 V8 z4 b1 W
南音在泉州落地生根后,能够一直流传下来、绵延不绝,也得益于这个地方千百年来的繁荣与稳定。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期,这里是东方第一大港,中外客商南来北往,出现了“井市十洲人”的盛况。0 H1 G$ w8 E) }& C0 Q
& z9 L- ~; W5 z3 S 经济的繁荣、文化的昌盛、社会的和谐,为南音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适宜的气候,使得它就像当地那条缓缓流淌着的洛阳江,千百年来波澜不兴,滋润着泉州人的精神世界。
( f" J1 G ^ c: ?3 N* X3 Y8 G9 \
6 j6 `! J0 j% S# R 出自深宫高墙,走进百姓万家; D( U$ I! Z/ w4 S) ~6 ?# f6 A' h
0 n5 s9 l& A1 T& j' |+ x 8月,泉州晋江市安海镇的雅颂南音社内丝竹声声,唱腔悠长。观众坐在古色古香的八仙桌旁,一边品茶,一边听着优雅的南曲,体会着古乐带给人们内心的丝丝清凉。如今,在泉州,南音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e G' b" G# d! W c
& |& a$ Z/ P& h: f' V% K! e 与今天“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情形不同,许多专家认为,南音的源头与古代宫廷、贵族音乐密切相关。
- z% ]) k. ] \$ l& O% z
9 @, K. d5 s3 ^2 J 南音的乐器主要有横抱曲颈琵琶、十目九节洞箫,以及二弦、三弦、拍板等十多种。弦管演奏时,右侧琵琶、三弦,左侧洞箫、二弦,和谐地合奏古曲,或为居中执拍板而歌者伴奏,尽显古朴优雅。
2 V) V& j3 r! v0 z, ^# h. k& |
( ~& g# G; y1 k3 I; _& C5 I- I 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的传世名画《韩熙载夜宴图》,详细描绘了当时的名臣贵族韩熙载家夜宴的歌舞场面。图中所绘乐器与南音乐器构成、形制及演奏方法惊人一致。特别是该图中的琵琶和南音琵琶如出一辙,皆为横抱曲项,与当前通行的竖抱琵琶迥然不同。7 T8 Z5 d& [! M7 b
# c% o6 @7 W4 ?* Q “南音是一种雅俗共赏的音乐,可以很宫廷,也可以很草根。”李白燕说,泉州南音传衍千年仍然生机勃勃,端赖于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长期以来,泉州城乡各地,以至于海角渔村、山边旮旯,都有民间自发组成的班社。如今,除了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这样的专业团体,民间的南音班社就有700多个,南音爱好者超过10万人。 |
|